作者:石蘭(抄襲必究)
全球風暴發展在最近幾個月之中,都算是一個常見的事情,因為都沒有間斷過。根據北印度洋氣旋報告顯示,位於阿拉伯海的強氣旋風暴「希卡」(HIKAA)已經登陸了,等級大小為11級狀態,如今已經在持續的減弱之中,該「阿拉伯颱風」已經給阿曼中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區帶來了強降雨,局部還有大雨到暴雨,所以影響也比較大。同時位於北大西洋熱帶風暴之一的「洛倫佐」也增強了。
根據科學數據顯示,強度已經增強到了11級,美國氣象預報該風暴可能會持續增強,最終會達到3級颶風的強度,所以實力不小覷,按照模擬的路徑來看, 由於最強的時候會出現轉彎現象,所以影響的可能性不大,後續再來觀察是否會出現變動,主要是在「洛倫佐」的附近,還有兩個風暴的存在,可能這三個風暴在產生「呼應」效應。當然對我們是沒有影響的,所以暫時就不看了。
如今需要注意的就是西北太平洋的91W颱風胚胎,根據歐美氣象數據顯示,該颱風胚胎也是才生成了的,不過將可能出現一個穩定增強的情況。根據GFS的初步預估最快可能在9月29日的時候,發展出一個颱風,如果按照順序來說,這將是今年的18號颱風米娜,而GFS的模擬影響我國概率很多,初步預估會靠近我國華東沿海,然後在江浙滬地區進行盤旋。按照趨勢來看,登陸的可能性不大。
預估在10月6日的時候,將會轉彎行走,進入日本海最後消失。而EC的模擬離我國更加的遠,甚至可能只有海區出現大風和降雨,華東的降雨可能性都比較低,是直接奔向了日本方向,所以這個颱風胚胎的模式不確定性很高。剛好中央氣象臺也進行了調整,根據颱風預報顯示,未來十天,西北太平洋將有1個颱風生成,給我國東部海區帶來一定的風雨影響,所以已經從華東調整到了東部海區。
這說明什麼問題,模擬預測比較符合歐洲數值中心的說明,偏轉的情況比較大,這是綜合模擬的一個大變化,這下大家可以安心了,可能形成的「國慶颱風」按照綜合的數據來看,影響我國海區是最大的,影響陸地區域概率是比較小的,可能是對準日本而去,但是基本可以確定的是,該颱風是會形成的,也就是18號颱風米娜,這下數據大家暫時參考,在後期可能變化很大,因為各大機構的模擬路徑差別很大,主要爭議短就是在我國近海區域。
如果是看GFS的路徑,那就是要影響我國華東或江浙滬沿海,如果是EC和中央氣象臺的說法,那基本可以確定就是影響海洋區域,後期在來跟進吧。十一大長假要來了,先給大家說聲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