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萬年前彗星撞地球致史前生物大滅絕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3日 23:21 來源:
來源:生活報
據《揚子晚報》報導 科學界一直將猛獁象等大型史前動物和石器時代北美穴居人的滅絕原因歸結於氣候巨變。然而,美國科學家最近研究發現,一顆直徑2公裡到3公裡的彗星近13000年前在地球大氣層中爆炸,才是引發史前生物大滅絕的真正原因。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大約13000年前,一顆直徑2公裡到3公裡的彗星在地球大氣層中發生了爆炸,無數個火球落向了北半球,讓北半球的大多數地方都陷入了熊熊火海之中。
這一太空災難導致北半球石器時代的早期文化幾乎全被摧毀,猛獁象和乳齒象等大型陸地動物全都在這場災難中遭到滅絕。
科學家指出,這場彗星撞地球災難對早期人類文明形成了巨大的打擊。研究發現,大約13000年前,早期石器時代的文明顯然遭遇了嚴重的退步,尤其是石器時代的美洲獵人,在當時更是徹底消失,就如同滅絕了一樣。
這些美洲穴居人的消失一直存在著巨大的科學爭議,而氣候劇變是一個主要的科學解釋。但現在科學家認為,美洲大陸上的第一批人類顯然是被一顆彗星滅絕了。
彗星爆炸還導致地球氣候長達1000年處於冰天雪地之中,嚴重破壞了早期人類在歐洲和亞洲的文明發展。
科學家稱,當時地球正漸漸離開最後的冰河時代,地球氣候正在緩緩變暖。但這顆在大氣層中爆炸的彗星碎片可能撞向了地球冰原,並引起冰原大面積融化,融化的水流向了大西洋,破壞了大西洋的潮流,包括溫暖的洋流。這直接導致以後長達1000年中,歐洲和亞洲再度陷入了冰天雪地。
責編: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