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磨難是很多的,所以我們不可對於每一件輕微的傷害都過於敏感。在生活磨難面前,精神上的堅強和無動於衷是我們抵抗罪惡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 —— 洛克
民俗是人民傳承文化中最貼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種文化,勞動也好,日常生活也好,傳統節日也好都有民俗。人的生活也需要民俗來進行規範,但當代教育發達,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物質生活優越,世俗欲望膨脹,信仰宗教民俗都在隨之縮小,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很多的民俗因此丟失,不過民俗都有著其誕生的原因。
古代的人對大自然的很多現象無法理解,也不了解,而生活中又有很多偶然事件對人們產生重大影響。無法解釋的人們,為避免自己的行為帶來不好的影響,便在生活中形成了一些禁忌或者不成文的規定。就好比說禁忌將筷子豎插在飯菜碗上,因為這是祭死人的方式,古人便會可以避諱。
還有春節為了討個好兆頭,碰到人都是互相恭賀,說各種各樣的好話。至於不吉利的字眼,像是病、死、苦之類的是不會說的,垃圾要在出送出去。在農村,還曾有過無傻不成村的說法,意思是每個村子都有一兩個傻子。而這些傻子,往往老人們都會稱其為「守村人」,這是為什麼?
守村人常常是心不壞,有點傻,甚至是瘋癲。可他們對村裡的大小事都知道,有紅白喜事也都會主動幫忙,只要給飯菜吃就行,只是不會被當做是正常人。傳說守村人是到人間苦修的,能為村子消災擋難,把所有的噩運都擋在自己身上。從這個說法來看,確實是像在守護村莊,也因此被稱之為守村人。
守村人身上必不可缺的一個特徵是五弊三缺,五弊也就是鰥、寡、孤、獨、殘,三缺是錢、命、權。有了這些特點,守村人的性命都不長久,而且孤獨終老,備受世人嘲弄。說到守村人,還得說說城隍廟。古時候,基本上城市都會有一座城隍廟,這就相當於是一個縣一個父母官。
城隍爺歸陰司管,每個城隍廟都會有判官和陰差了,他們關著每個地區的小官。有不能抓住的惡鬼,就有城隍爺報告給陰司,再由陰司羈押。守村人便是城隍爺選出來的,不過這也只是人們的猜測,無神論者還說城隍爺不存在呢。今生苦是為來世福,或許還是人們對守村人今世坎坷,來世享福的一種美好祝願。
根據現代研究,之所以每個村莊,不論大小都會出現不正常的守村人,很可能是這樣幾個原因。第一個醫療落後,從前農村的落後程度現在無法想像,別說急病,慢病都有可能得不到及時的治療。當孩子有個頭疼腦熱,卻有無法及時治療的時候,便會出現被燒壞的情況。耽誤了時間,孩子留下病根,從此便變得有些痴傻,嚴重的還會影響四肢。
第二個近親結婚,封建社會時期,這樣的例子可不少。表妹嫁給表哥屢見不鮮,近親結婚的孩子,容易有先天缺陷。可古人偏偏認為親上加親好,情況多了,孩子出現缺陷自然也正常。第三點是棄嬰,即使到現在也有重男輕女的情況,雖然棄嬰、溺嬰等情況幾乎沒有了。但從前是有的,尤其是窮人家,養不了便會扔掉。
有一些被好心人養大,受環境影響,難免出現問題。最後一點是懶惰致貧,這種指的本人沒任何問題,只是懶。懶則窮,形成惡性循環,在村裡便被人看不起。當然,傻子天真單純這點確實,他們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這些民俗雖然有一些帶有濃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卻也體現出了人們對健康和幸福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