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裡有位我的安兄,也被大家尊稱為小安老師。
和安兄加微信可能也有個一年半載了,前面大半時間就最多只是朋友圈裡點點讚的連對方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的關係。幾個月前,突然安兄給我發了一堆語音,每條都是說得滿滿整整。主要就是針對我之前做的一個視頻——華人社交媒體使用情況和他們在德國社會的融入之間的關係——發表了許多自己的見解。我這一聽才感覺,這個傢伙不簡單,一定有很多的經歷和思考。
自此以後,安兄的微信頭像長期佔據我微信聊天框的前面10個位置之一,在許多核心價值觀上,安兄和我非常契合,而且安兄對於歷史/政治的了解讓每一次的對話又非常有趣和有營養。我也一點點得知安兄多年前如何一個人在德國發奮圖強,摸爬滾打,最後還創建了「早安德語」,所以又有人送外號:小安校長!
今天聊了才知道,「早安德語」原來是德國最大的針對華人的線上德語教學平臺,我之前也看過幾個合作老師的上課視頻,我承認,還真挺牛的。所以這裡先打個小廣告,如果大家考慮從零開始學習德語,或者想要繼續深化你的德語能力,比如達到C1水平等,都可以加小安校長的個人微信諮詢。偷偷告訴你:小安校長說給那些從我這裡過去的小夥伴準備了一份意外小驚喜。(所以大家記得報我名字哈)。小安校長個人微信見文末
在聊天過程中,安兄和我都發現來德國留學/工作的中國人「絕大多數」都面臨無法融入德國校園/社會的問題。當然裡面的原因很複雜,這裡就不展開解釋了。所以我們兩個「憂國憂民」的傢伙就在思考怎麼樣可以幫助到更多華人,提升在德國學習/生活的品質,打開德國朋友圈,了解德國社會的方方面面。總之,我們討論了許多有意思的點子,現在我們就來實施一下第一個點子:分享我們的經歷,給大家作為一個參考。所以大家在下文就可以看到小安校長令人駭聞的德國代考經歷,明天我也會通過CC-Talk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經歷。
顥程個人經歷分享會
7月4號(周六)
北京時間:20:00-21:30
柏林時間:14:00-15:30
梵谷 [荷蘭]
寫在前面
最近苟晶事件上熱搜後,山東接二連三曝出頂替上大學事件,在讀到相關報導時,我非常痛心,想起這些年在德國親歷的十次替考和作弊現場。下面給同學們講講我的經歷:
1
DSH也能代考?
剛到德國時,同樓的Z同學幫助我很多,我們的關係也很好。某天他下樓來找我,看起來很急的樣子。
Z:小安,我表弟在C城,遇到點困難,他DSH又沒過...
我:好的,我盡力幫忙輔導,中國人學DSH確實有一些瓶頸...
Z:不是輔導,我的意思是,你去替他考行不?
我:啊???
Z:我表弟和你有一點像,德國人臉盲,認不出來...
我:......
剛到德國僅僅半年的我,聽到他這番話還是吃了一驚,當時的我想都沒想就直接拒絕了。
幸運的是,他表弟最後還是入學了,而且專業課成績還是不錯的,也並不是想像中的貪玩不努力。只不過是理工上有天分,但對語言沒有興趣的人,不可否認確實有這樣一群人存在。
2
委屈的女孩學錯了專業
在德國一年後,我在一家店打工,一天店裡來了一個20歲左右,非常高挑靚麗的女孩。她說她從比較遠的D城專門過來,是店主同學的女兒,店主給她開一個住房證明,準備改到我所在的城市落戶。店主就問我認不認識和她長相類似的女孩,其實類似她這樣的外形在德國並不多,經過上一次,我大概可以猜到他們想幹啥。
那天女孩似乎一肚子委屈,竟然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大意是預科畢業時候選錯了專業(電子),當時不懂,以為這個找工作容易,誰知道這麼難學,努力了但真的學不明白,家裡以為他在玩,沒有用功學習。以前她以為不管什麼專業只要用心學就一定能學好,結果真正學了以後發現不是這樣的。
店主夫婦和我安慰她許久,說會儘量想辦法。那女孩對我說,錢不是問題,只要我能找到人,就給我五百歐,給替考者的錢她們之間談。店主說,中國女孩中少有像她這麼高的,身高矮一點其實可以,只要容貌相似,也可以給化化妝。
這個五百歐在當時那個低消費的時候誘惑還是挺大的。當天回家比較晚,想了想身邊符合條件的還真就不多,但也並非毫無希望,打算這個周末就開始積極找人。第二天當我上班時候,店主和我說不用找了,那個女孩想通了:即使這門課過了,之後還有很多門課,女孩的意思是想回國了,不想繼續讀了。
再過了不久,聽聞那個女孩回國的消息,她回國以後做了電商,趕上的機遇比較好,恰好是電商的爬升期,不久以後她就有了不錯的收入。如果從收入角度來說,她其實是成功的。如果她當初繼續所謂的堅持,很可能到最後還是以輟學結束。
3
一份實驗報告 一頓全家桶
入學以後,因為家底上的短板,不曾想著回國發展,唯一的道路就是在德國拼殺。要在德國努力奮鬥的強烈決心給了我巨大的動力,一年後我就在德語上把同屆的同學遠遠甩開,而這份努力很快就轉化成了經濟效益。
一天,一個學電學的同學來找我,讓我幫他弄實驗報告,弄好了就請我在KFC吃全家桶。其實是他不知道怎麼翻譯,寫的很吃力,很慢,他覺得煩,不如用一頓飯解決。
我沒費太大勁就幫他翻譯好了,弄完了以後,那一頓KFC特別美味......但沒想到的是,之後陸續有人找我。第一年不知道行情,一份只收20歐,後來漲到50歐一份,但也仍有人願意付錢。
這個翻譯我做了很久,這也是我第一次我體會到,知識就是力量,外語能力就是財富。
4
好說話的助教 理論力學2
力學系的助教是一位中國博士J哥,他負責出卷子,也是出了名的好人。好人,也就是比較好說話的人。一次我帶U盤去他辦公室讓他幫忙看數據。正在看的時候,進來了一個中國同學,應該是低年級的同學,接下來發生了這樣的對話:
該同學:J哥,能不能照顧下,求你了。
J:其實我看不到卷子。
該同學:J哥,哪一塊是重點啊
J:你呀,沉下心來好好看,咱們系真的很好了,往年的卷子都掛在網上,每年都不會差太多。
該同學:J哥,我學的挺難的。
J:你回去好好複習,其實不難,你這樣我也挺難的。
其實J哥出題從來不難為人,出題和往年的試題都差不多,他也從來不搞偏的怪的,但也不知道為什麼有的同學就是考不過。後來J哥畢業,換了一個非常嚴厲的新助教,再也沒有人考前來找助教,看來還是欺負人好說話。
5
我拒絕了代考 熱工
當時一門通過率很低的課工程熱力學,我獲得了一點零(小分92分),在全部考生裡獲得了第六名,收到了教授的郵件邀請我做TUTOR(前6名會獲得)。
大約在兩個月後的一天晚上,樓上的L來敲我門,他和我關係很好,直截了當地說:「我給你聯繫個生意2000歐」。我一聽眼睛都亮了,他也很清楚我需要錢。在當年這個誘惑還是很大的。
他的老鄉W在他家,其實W我認識,只不過不熟悉。他算是一個小富二代,不缺錢,但我對他印象很好,人很有教養,和人們刻板印象中的囂張不同,他比較安靜,還會彈鋼琴。L說:「原來你們認識啊,那就太好了」。W說真的不喜歡學這個專業(機械),確實盡了力,但結果一直就是不盡如人意,不是剛好及格就是掛,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這時我心裡還是有動搖的,2000歐元意味著半年不用打工了,可以專心學習,我沒有直接說拒絕,而是說:「我看看考試安排吧。」非常巧的是,我要考的VERBRENNUNGSLEHRE時間是8點到9點半,而熱力學是10點到11點30,但是兩個考場相隔非常遠,一個在校內,另一個在市政廳,其實時間是來不及的。
當天就是這樣一個時間的衝突給我解了圍,我沒有直接說拒絕,但客觀情況也不允許我去考,也沒有傷面子。這個2000歐我沒有賺到,當時我的心情還是很矛盾的。但後來我才知道,沒去是多麼幸運,以往這個考試因為人多,不看證件,但那一次查得非常嚴,可能是出現了替考。
後來W輟學回了國,但回國後發展的卻相當不錯。但這也並不完全是因為個人能力,而是因為他的家裡基礎很好,回國後直接繼承了產業,也有得力的團隊輔佐。而他在輟學回國以後,一度成了同學口中的反面教材,時不時還會被拿出來調侃,你可別掛了,你要是掛了就像W一樣回去(繼承家業)了。
幾年後的一次展會上,有人看到W曾出席,是以展商的身份來參加展會的。而此時我們仍在為畢業和求職努力著,多少有些羨慕和無奈。
6
你想不到的作弊猖獗 材料技術
第一次親歷嚴重的大面積作弊是在材料技術這門課的考試上。這是作弊非常瘋狂的一門課,主要是因為相圖比較難記憶,佔的分值又非常高,德國的考試基本沒有選擇和填空,相圖全都是要憑記憶給畫出來,這就難倒了很多人。
給讀者們看看難倒一干人的相圖究竟長什麼樣子:
平心而論,材料這門課程並不難,知識點非常死,對智力沒有什麼要求,只要你肯背,肯定能過。但問題就在於很多人不愛背。所以這門根本不考驗智商通過率卻並不高,連一半都不到,著實不可思議。
註: 德國的考試沒有填空題選擇題,幾乎全都是主觀題,題量大,時間緊,但是及格線低(德國50%及格,我國60%及格)
考試當天,我坐在最後面一排,從後面看一覽無餘。我的前排是好幾個土耳其同學和非洲同學,他們作弊的方式也非常原始,把相圖的紙片藏在袖子裡,明目張胆抄圖。他們作弊的人非常多,不是一個兩個人作弊,而是大面積十人左右都在作弊,但是最後竟然沒有被抓到。並不是作弊手段有多麼高,而是助教實在是缺少經驗。巨大空曠的考場,僅有兩名助教監考,一名在前面,一名負責來回巡視,但是這個力度根本就不夠。哪怕再多一個助教坐在最後,都會有很大不同。
而我只想早早答完卷子,趕緊交卷。出了考場以後,感覺心裡多少有些不舒服,畢竟這個相圖我背了很久,練習了很久,雖說知識學了都是自己的,時常也有這樣的自我安慰,但畢竟下一次遇到這個相圖,不一定要多少年以後。
可能是因為很多用功而不作弊的同學的反映,材料技術這門課幾年後加大了監考力度,主要是加派了監考員,據說再作弊就很難。
7
記10個題目 50歐到手
有一門課是口試,叫做THEMISCHE ABFALLBEHANDLUNG,這門課非常簡單,G教授人也很好,考試地點在G教授的研究所。因為當時這門課人很少,教授定為口試。
巴基斯坦同學ALI問我約到幾點,我說10點,他說他是下午3點的。他說上午10點30,他在臨近的BS地鐵站等我,並直說給我50歐。我非常樂意答應了,其實並非為了那個50歐。雖然ALI是個外國人,但我仍舊是願意幫助他。此前他帶我去一家打工中介,這份幫助我一直記得,在亞馬遜倉庫打工的日子我們也是戰友。
當天考試很順利,因為我是第一個,所以問的問題很簡單,一走出研究所,我急忙找了一處座椅,把剛才教授問的問題加答案全都寫了出來,在講義上劃線,大多數問題答案都在講義上,僅有最後一兩個問題是拔高題,講義上找不到,但是也不難。
他果然守在地鐵站,我不僅把問題給了他,還給他講解了一些原理,防止教授繼續問。他很大方,直接一張準備好的50歐塞給我,我還是很開心的,這個50歐元是我賺的最輕鬆的一次錢了,也可能是這一生最容易的一次,我再次深刻體會到什麼是知識就是財富。
當天他非常順利通過,雖然分數不高,但是他這門課沒怎麼學習,主要都在打工。對他來說能通過絕對是賺到了。當晚有一個中國同學很有錢,平日裡接觸不多,也不是很談得來,突然在網上問我題目,語氣似乎很著急,但是他雖然不缺錢,但沒有提任何報酬,連一句請我吃KFC的話都沒有,於是我說,考完了就想不起來了,搪塞過去了。
ALI後來找工作找了很久,(其實印巴人並不懶,個性比較張揚,並非完全是不愛學習,而是因為生活比咱們中國同學要艱辛,他們基本沒有不打工的,也總能找到打工,而中國同學們則相對比較富足。)我們把一些工作信息互相分享,因為他的國家比較貧困,他還是希望留下來工作。看似憨憨的印巴人心裡不傻,那天他和我說,自己在巴基斯坦不是什麼權貴家族出身,雖然不喜歡德國的天氣和飲食,但是別無選擇,只能在這裡賺錢了。我心裡想,雖然你看起來憨憨的,但是腦子很清楚啊。他說我是唯一一個他願意結交的中國人,他說你們中國人都很有錢,幾乎不打工,有時間就去旅遊,但我們是朋友,因為你和我們一樣努力。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比很多中國同學都要清醒,中國同學裡出身草根能力又不是非常突出的這一部分回去後為自己的樂觀判斷付出了比較大的代價。
8
特別的生意 翻譯實驗報告
和我關係非常好的,學習自動化的H找到我,說給我介紹生意。他說他朋友在法國讀書,有一份文件需要翻譯成英語。我一看,竟然是一份德語的實驗報告。H說他的朋友覺得寫這個很煩的,一直不愛寫,這幾天心情不好,想出去玩。因為關係很好,只給我了20歐元,但我仍舊很樂意就接了,實驗報告也不是很難做,想著20歐可以吃一頓全家桶改善下了。
可以猜到,德國流行的方式,在整個歐洲各國也都很流行。寫實驗報告和旅行哪一個收穫更大,還真不好說。
9
最大牌的槍手出現在畢設的時候
在德國找畢設是非常艱難的一個階段,在向其他同學打聽的時候,聽到的大多都是抱怨和滿滿的負能量。諸如」你別來某某教授這裡,我都被他坑死了。早知道這個題目這麼他媽難,我才不做這個呢!」 這樣的論調。這樣的話聽多了以後,多少會對畢設產生一些畏懼。
因為要兼顧打工,因此題目不能太難,因此在找畢設時我給自己的限制更多一些。那天我奔走於各個辦公室,吃飯的時候恰好遇到了W2,我們關係還算不錯,交談中他知道了我的難處,於是就有了下面這樣的對話:
W2:你去某某LEHRSTUHL吧,有個中國助教Z,你要是做不出來,他可以三千歐幫你做。
我:啊...這也行?可他一個月工資都不止3000吧,
W2:據說是剛有小孩,他的父母也過來幫著帶孩子。老婆不工作,孩子奶粉啥的挺貴的,要是我也這麼幹。
我:怎麼可能有這樣事,教授不管啊?
W2:這個不屬於作弊,屬於BETREUER幫忙,他把規則拿捏的很好。我估計教授也就睜一眼閉一眼......
我:只要3000歐,這怎麼可能,這也就是他一個月工資......
W2: 你不知道行情,3000歐已經不少了,要的再多人家就不找他做了,在工業界找一個工程師做也就4000歐。
我:......
不過幸運的是我沒有去這個LEHRSTUHL,而是順利地完成了畢設。這個傳言的真假,我沒有機會考證了。
10
寫在最後
本來以為生活中不會再遇到這樣的事情了。可就在不久前,接到一個朋友的求助,問我能不能幫著做一個東西,有一個孩子畢設被卡住了,做不出來,家人重病,經濟也不寬裕。我說,我都學過,完全明白是怎麼回事,他絕對不是不努力,而是選題超出自己能力的上限。最後我把我能夠提供的建議都告訴了他,我所知道的,我所經歷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並希望他順利過最後一關。
上面就是我的經歷,分享給同學們可能會關心和困惑的幾個問題吧!
德國也有制度漏洞,在德國完成畢設的時候,指導者BETREUER的權限很靈活,有的會過問很多,也有的幾乎不管,權限很靈活,即使數據是指導老師做的或者白給的,也可以說是在指導下完成的,取證也非常難,而且有的教授也不太過問。
和大家印象中不同,德國考試作弊還是挺普遍的,至少在我的學校是這樣,這是有一些特殊原因造成的。德國各個高校對於作弊的處罰規定不同,有的高校很鬆,對於作弊的懲罰是本次考試算作掛掉,事實上這個處罰非常輕,作弊者的心理是」不作弊肯定不過,作弊了有可能過」,因此作弊很普遍。
而我的經歷而言,咱們國人並不是最愛作弊的人群(儘管國人批評國人很多),作弊這方面非洲人土耳其人和印巴人更勝一籌,而德國本土人和其他國家的白人雖然也有作弊,但相對確實少很多。(這個是我本人經歷得出的結論,非種族主義)
不過我的經歷只代表我的學校,在我所在的這個左翼執政的州,經歷過德國版的教育大躍進,大學正規程度遠遠不如南方兩州,我的一個朋友,她在南方完成本碩,到了我們學校讀材料學博士,她說南方要正規一些。
替考和作弊主要發生在考試人數多,考場大,難度高的基礎課考試中。比如工程熱力學,理論力學等,有的考試因為人太多,不查證件,再就是監考員確實比較臉盲。
找替考的人們動機都不同,有的是天分有限,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專業舉步維艱,有的是土豪,認為準備考試的所得不如出去旅遊收穫大,也有的則純粹就是貪玩,背背就能過就是不想背,也有極為罕見的是,真的是運氣不太好,努力被卡住。
而接替考生意的人,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缺錢。這類人往往是學習成績優秀,但是經濟比較拮据的人想要賺快錢的人。經濟狀況好的人是絕對不會接的。古人說的「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還是有道理的。最後,安老師還是希望大家:不管如何,堅守自己的底線。不管怎樣,天無絕人之路,一次考試決定不了什麼,但可能卻能影響他人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