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高北抬低渦氣旋同作用,山東昨日多地出現大暴雨,最大245毫米

2020-12-05 明明問雨

備受關注的,山東入汛以來,宣布進入雨季以來最強的一次降雨出現了。多個大暴雨點,梯度很大,特別偏北的地區基本沒有出現降雨。氣溫明顯走低,昨天山東全省最高氣溫分布跟降雨相關性強,根據中央氣象臺數據,除魯西北外全省最高氣溫多地在30 ℃以下,最高寧津站32.4 ℃。小編重點帶大家了解下本次降雨的特點。

前天21日傍晚,副熱帶高壓有所西伸,在地面上上遊也表現出一定的倒槽特點,但降雨還基本沒開始。前天下午山東省氣象臺提前發布了暴雨黃色預警信號,明確指出南部和半島部分地區22日將有強降雨,提前量這麼大發布暴雨預警,是需要很大的膽識和勇氣、科學決心的。

粉絲們對此懷疑的程度也是很高,在評論區紛紛留言。「雷達回波比較強,為什麼雨卻小呢?不明白」「我怎麼感覺臨沂暴雨的可能性在變小」「濟南還能下雨嗎?」「這次沒跑偏,魚臺下的挺大……」「新泰西,現在下小雨!」「淄博張店沒風沒雨就是陰天。」

21日夜間,隨著副高的漸漸北抬,山東南部地區開始出現降雨,雨帶非常的穩,水汽輸送條件也慢慢轉好,截止22日08時也就是21日的夜間,魯南菏澤、濟寧、棗莊、臨沂和日照出現降雨,明顯的南部大,出現多個大於25毫米的大雨點,而單縣和微山出現暴雨,降雨量分別達到61.7毫米和56.6毫米。

夜間的降雨是個好兆頭,充分驗證了本次預報的穩定性,昨天白天隨著低層低渦系統的生成,地面的溫帶氣旋也漸顯端倪,更多的水汽在山東上空輻合抬升,凝結成雨,雨帶也漸漸東移,多個大暴雨點在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大暑節氣出現了。菏澤的成武、濟寧南部縣區、棗莊多地、臨沂、日照、青島、濰坊和煙臺的多個縣區12小時降水量狂超100毫米。

根據氣象部門數據,截止今晨06時,本次過程降雨過程中除特別偏北的6個縣區外,其他縣區均出現降雨,魯南特別是魯東南,魯中的南部和半島西部地區出現連成片的暴雨區,而縣級站點降水量超過100毫米的都有29個。全省地縣級以上站點最大降雨點出現在為日照245.6毫米。

根據目前最新的形勢分析,隨著地面氣旋的東移,山東大部地區轉為西北氣流,而半島東部受氣旋後部影響,今天白天還將有弱的降雨天氣。山東省氣象臺今晨最新預報,今天白天到夜間,半島地區天氣陰有中雨部分地區大雨或暴雨,其他地區天氣多雲轉晴。風力方面還是要注意大風的影響,半島、魯東南和魯中的東部地區北風7級陣風8~9級逐漸減弱到4~5級陣風6級,其他地區北風3~4級。

今晨有粉絲留言,「謝謝小編,這次山東基本南部全面覆蓋了,符合預期,沒有下的地方下次老天爺會補償的,加油!」謝謝理解。本次降雨魯北不明顯,有粉絲朋友表示不開心,目前看25日夜間還將有一次降雨過程,但形勢還有待進一步確定,後續的發展還要持續關注官方的預報預警信息,關注天氣,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感受夏雨的滋潤。別忘了點關注,小編又起了個大早,最近睡眠不足,大家要多注意休息,天氣信息伴您快樂每一天。

相關焦點

  • 山東昨晚出現多個暴雨點,今天低渦東移,這些地區局部暴雨
    受高空槽系統影響,昨天(7月11日)下午到夜間山東出現明天降雨天氣。本次降雨為今年以來首次副高北抬對山東造成的降雨,加之之前降雨過程分布不均,各位老鄉們對這場降雨給予了很大期盼,由於是在周末,高考剛剛結束,降雨對於高考不再有影響。
  • 除了副高和颱風,還有什麼「控制」汛期天氣
    每年4月到6月,「副高」第一次北跳前,在其西側往往有較強的暖平流,在一定的天氣條件配合下,低空容易出現類似於漩渦的天氣系統,如果再與南支槽配合,往往會造成華南地區暴雨甚至特大暴雨。低空急流的強度具有明顯的日變化,夜間和清晨會有明顯增強,而白天和傍晚相對較弱。
  • 除了颱風和副高,還有它們!
    青藏高原東部橫斷山脈和四川盆地之間十分複雜的地形與高原上以及高原東南側的大氣環流相互作用,共同促使了西南低渦的形成。整個系統與地面相距1500~3000米,並逐漸向東移動,所到之處,大雨傾盆。西南低渦從出現到消亡一般不到48小時,但發展東移後生命史最長可達5~7天。
  • 氣旋和冷渦都來「灑水」,山東今東邊大雨西邊或有冰雹,持續久
    昨日(6月28日)山東地區東西天氣分界明顯,西部氣溫高,東南降雨明顯。降雨方面,之前的預報多次調整,一調再調,最終氣旋和低渦還算比較給力,在夜間漸漸北抬,魯東南和半島地區降雨明顯。昨天08時至今天08時,全省大部地區出現降雨,切變線北抬過程中在魯西北與冷空氣結合,降雨更加明顯,魯東南受主體影響,也出現降雨。魯東南出現多個大雨點,而魯西北的武城站達到暴雨級別,24小時降雨量52.9毫米。降雨分布來看,非常的不均,預報難度大。
  • 連續強降雨 肇事者叫「西南低渦」(組圖)
    而這場暴雨,離上周四主城多地道路嚴重積水多車受損只過去了一周。暴雨似乎成了6月代名詞。粗略統計,共下了7場強降雨。就在昨天,許多重慶人的朋友圈裡都出現了一個新名詞:西南低渦。這個對普通人來說很陌生的氣象名詞,因為這次強降雨而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何謂西南低渦,它有什麼特點,它又會帶來什麼影響……圍繞西南低渦,重慶晨報記者採訪了重慶市氣象臺副臺長陳貴川。
  • 溫帶氣旋在山東發瘋,多地狂風暴雨如颱風登陸
    7月22日晚,從華東雷達圖上看,今天晚上我國東部地區的天氣是很不平靜的——從渤海灣經山東到安徽江蘇多地,有大片強對流回波正在活動,這正是多地正在出現強降雨天氣的特徵。而這道強回波特殊的形狀也意味著它的特殊之處:這是我國東部地區正有一溫帶氣旋形成,從7月22日晚的地面天氣圖上看,我國東部地區的低壓區特別明顯。這正是冷暖氣流交織形成的溫帶氣旋系統,在溫帶氣旋出現之際,不少地方不僅雨水猛烈,而且還伴隨著強風,比如江蘇已發大風預警,國家海洋預報臺甚至發布風暴潮預警,一些地方風大雨急真有「颱風登陸」的氣勢。
  • 確定,262mm特大暴雨來了,第5波暴雨連下3天,大暴雨從南下到北
    到了7月17日,降水出現新變化,一個是暴雨出現了大升級,特大暴雨又來了,另外一個就是新一波暴雨又將啟動,持續3天的降水中,大暴雨波及多省,而且南北都要下,甚至多個省區為重點,例如湖南湖北安徽江蘇等地。其中降水最強集中在重慶東北部和湖北西南部,這裡有大片大暴雨,最大降水200毫米。當然,這是3日暴雨的開端,一開始就出現了大增強,其中湖北重慶降水最強,後者更是在特大暴雨之後大暴雨繼續。
  • 今日河南安徽山東大暴雨開啟,11日―14日,北方多對流雨南方多暴雨
    特大暴雨、大暴雨暴雨+暴雨北移,從衛星雲圖來,未來三天,長江流域雨帶很密很厚,預示暴雨和大暴雨仍在此地繼續在線發力。我國南方強降雨逐步北抬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淮河地區,三地區將要成為強降雨中心區域。而中部河南、山東迎來7月首場100――180毫米大暴雨!下面打卡10日――14日全國強降雨行程昨晚―11日白天,根據全國雷達圖來看,西南部廣西東北部、重慶東部、四川東北部將出現大雨到暴雨,局部120毫米大暴雨的強降雨過程。而江漢江淮的湖北、安徽、江蘇和山東河南等地將會有大雨和暴雨,局部安徽北部、河南南部大暴雨120毫米將會發威登陸此地區。
  • 預報術語的自白——副高 - 安徽首頁 -中國天氣網
    新聞回放:8月16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在「副高」的控制之下,南方出現了較大範圍的高溫天氣,多地發布高溫預警。16日15時,重慶開縣的溫度更是達到了41.3℃。在今年7月份,影響長江中下遊持續性強降雨的也是「副高」。公眾會有疑問,何為副高?副高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
  • 今年梅雨季浙江為啥那麼多雨?氣象局:副高拿錯了「劇本」
    今年梅雨季浙江為啥那麼多雨?氣象局:副高拿錯了「劇本」浙江在線杭州7月1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董潔)今年的梅雨,來勢洶洶。昨天的雨水「火力十足」,在數據上也是十分「顯眼」。昨天的大雨和暴雨主要集中在浙中南一帶,衢州、金華、麗水、溫州都出現了局地大暴雨。
  • 雷達捕捉到山東附近突現「颱風」,青島等出現猛烈大暴雨!
    在這當中,位於山東半島附近的一段雨帶最寬,這裡其實是正在發展起來的江淮氣旋系統,也就是溫帶氣旋。溫帶氣旋是中緯度地區常見的天氣系統,由冷暖氣團交織形成的低氣壓系統。由於其氣旋的特性,生成發展時會帶來大風大雨。而7月19日晚間,我國山東榮成的雷達顯示,山東半島附近的黃海海面上,迅速發展的溫帶氣旋從雷達圖上看起來像是一個「颱風」,甚至有類似颱風一樣的半個「風眼」結構。
  • 颱風活動頻繁扎堆登陸,專家:因副高強勢,南半球冷空氣活躍
    2018年7月24日,天津,第10號颱風「安比」帶來的強降雨造成市區多片區大面積積水。 視覺中國 圖7月24日,第10號颱風「安比」攜風帶雨一路向北,給北方多地帶來強降雨。截至7月24日,已有11個颱風生成,與歷史同期相比偏多3.5個,其中,6月份生成了4個颱風,而往年只有1.8個颱風生成;7月以來颱風生成個數接近歷史同期水平。同時,今年登陸我國的颱風已有4個,偏多於歷史同期水平的2.1個。除了颱風「艾雲尼」是在6月初登陸之外,颱風「瑪莉亞」「山神」和「安比」則是在7月11日至22日先後登陸我國,時間較為集中。
  • ...高溫緊隨而至-暴雨黃色預警 體感溫度 暴力 大暴雨 厄爾尼諾...
    未來10天,本市仍多強降水過程,累積雨量可達200-300毫米,堪比常年20多天整個梅雨季的平均雨量。  1問:這場暴雨有多大?  前天夜裡到昨天上午,上海中南部地區出現暴雨到大暴雨。19日20時至20日17時雨量統計顯示:松江站累積雨量最大達118.3毫米,閔行其次95.4毫米,徐家匯52.1毫米。
  • 近期雨水為啥多?氣旋和低渦二者在「作祟」
    ↓↓↓△氣旋預低渦位勢圖(風雲四號衛星/發)民聲天下5月20日北京快訊 告別了北涼南雨的一周,進入本周(18日-24日),全國天氣舞臺的格局甚為清晰。在專家看來,本周降水最多的區域,就是江南南部和華南降雨頻繁,強度大。
  • 颱風「巴威」影響我國東部 東北地區等地將有較強降水
    未來三天,受「巴威」及其外圍雲系影響,江蘇、山東、東北地區及內蒙古東部等地自南向北將有較強降雨過程,其中山東半島、東北地區大部、內蒙古東部等地將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昨日東北地區出現強降雨 遼寧等地部分地區降大暴雨昨日,黑龍江東部、吉林中東部、遼寧中東部、山東北部和東部、江蘇東北部等地出現大到暴雨,遼寧中東部等地部分地區大暴雨,丹東局地降雨量190~218毫米;湖北南部、湖南北部、廣西西部、雲南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出現大雨或暴雨,湖北宜昌、湖南湘西和常德等局地大暴雨(100~168毫米,最大小時降雨量60~98毫米)。
  • 西南華南等地多降雨
    預計「海神」將以每小時30公裡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緩慢減弱,將於7日上午登陸韓國南部沿海(38~42米/秒,13-14級,強颱風級或颱風級),8日凌晨將移入我國吉林省(18~20米/秒,8級,熱帶風暴級)。8日晚上移入黑龍江省,並變性為溫帶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