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活動頻繁扎堆登陸,專家:因副高強勢,南半球冷空氣活躍

2020-12-04 澎湃新聞

2018年7月24日,天津,第10號颱風「安比」帶來的強降雨造成市區多片區大面積積水。 視覺中國 圖

7月24日,第10號颱風「安比」攜風帶雨一路向北,給北方多地帶來強降雨。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許映龍介紹,今年6月以來,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的颱風活動較往年相比更為明顯和活躍。截至7月24日,已有11個颱風生成,與歷史同期相比偏多3.5個,其中,6月份生成了4個颱風,而往年只有1.8個颱風生成;7月以來颱風生成個數接近歷史同期水平。同時,今年登陸我國的颱風已有4個,偏多於歷史同期水平的2.1個。除了颱風「艾雲尼」是在6月初登陸之外,颱風「瑪莉亞」「山神」和「安比」則是在7月11日至22日先後登陸我國,時間較為集中。

縱觀今年生成及登陸我國的多個颱風,首個登陸颱風時間偏早、颱風極值強度和登陸強度總體偏弱特徵明顯。

颱風「艾雲尼」於6月6日就已在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沿海登陸,比多年平均的首個登陸我國的颱風提早了25天。「另外,今年颱風登陸我國的強度與往年相比總體偏弱,往年颱風登陸我國的平均強度為30.9米/秒(11級),但今年以來颱風登陸我國的平均強度僅為25.2米/秒(10級)。」許映龍說,但颱風「瑪莉亞」以強颱風級別登陸福建,是7月份登陸福建的最強的颱風。

從防災減災的角度來看,今年登陸我國的颱風主要集中在華南及華東,為多個省份帶來大量降水及較強風力。由於降水強度大,城市內澇、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影響是颱風來臨時相關地區防禦的重點。

此前,颱風「艾雲尼」「山神」登陸華南地區,給海南、廣東、廣西、江西等省份均帶來了較強降雨。在雷州半島兜兜轉轉的「艾雲尼」,為海南和廣東等地帶來5天降雨;登陸越南又折返回來的「山神」一度迫使海南、兩廣等地降水量達到飽和。「瑪莉亞」從華東地區登陸,並向內陸進發,在其影響期間,臺灣、福建、浙江東南部以及江西等地都出現了大到暴雨,部分地區還出現大暴雨到特大暴雨。而近期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安比」自上海登陸後,繼續北上,浙江東北部、江蘇、山東、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等地均迎來較強降雨。

目前,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已監測到四個熱帶氣旋,但這一現象並非罕見。許映龍解釋,颱風一般在副熱帶高壓(以下簡稱副高)南側生成,當副高比較強勢而且南半球冷空氣較為活躍時,容易同時生成多個颱風。

今年7月中旬之後,副高呈加強北抬的趨勢。同時,南半球冷空氣在這個時期相對活躍,當其越過赤道後,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便會產生赤道西風。目前,赤道西風已推進至東經160°附近,副高南側的偏東風與赤道西風之間產生了比較強的氣流輻合,在衛星雲圖上表現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會出現多個對流雲團,加之合適的大氣環流動力條件和海溫條件,則容易生成多個颱風。

相關焦點

  • 今秋颱風為何「頻繁上線」?專家詳解背後原因
    央廣網北京11月3日消息(記者孫冰潔)在沉寂了一個夏天后,颱風在秋天突然扎堆出現,狂刷存在感。剛剛過去的這個10月,就接連生成了包括「燦鴻」「蓮花」「浪卡」「沙德爾」「莫拉菲」在內的5個颱風。
  • 專家解讀近期華北東北多雨 颱風「扎堆」原因
    華北東北降水頻繁,黃淮江淮風雨明顯,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也有強降雨,為何這些地區都出現了強降雨?另外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三颱風共存,颱風也「扎堆」生成嗎?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和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高拴柱為公眾詳解近期我國雨帶特點和颱風動態。
  • 今年的颱風有點「亂來」,10月5個颱風扎堆,未來10天可能還有2個……
    最近的天氣舞臺有點兒熱鬧:北方冷空氣,南方又有颱風。從上周開始,颱風扎堆影響海南,帶來強風雨。10月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已生成5個颱風,較常年同期偏多,據中期預報顯示,未來10天還將有2個颱風生成。已經深秋了,冷空氣勤奮一點可以理解,颱風來「衝業績」怎麼回事?
  • 「百裡嘉」剛登陸,「山竹」又將來襲 今年颱風為啥愛扎堆
    羅暢 攝(人民視覺)  「百裡嘉」13日上午剛登陸,「山竹」又強勢來襲,並有可能成為今年最強颱風。  此前,7月下旬到8月中旬,「安比」「雲雀」「摩羯」和「溫比亞」4個颱風接連襲擊華東地區。隨後,「蘇力」「西馬侖」和「飛燕」3個颱風相繼北上。  今年颱風為何愛扎堆?
  • 2018全球最強颱風即將登陸!溫州也會波及到…
    15日凌晨,颱風「山竹」以17級以上的巔峰強度,在菲律賓呂宋島東北部沿海登陸。為何9月也有颱風?山竹後還有颱風嗎?夏秋交替,9月仍是颱風活躍時期。9月平均生成近5個颱風,並有約1.8個颱風登陸我國,且颱風多登陸廣東、臺灣、福建和海南等地。
  • 【聯合訪談】專家揭秘今秋颱風為何接踵而來
    專家:中央氣象臺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 許映龍  記者:中國氣象報孫禕 劉釗 賈敏 新華網張晉龍  今秋颱風接連來襲 與冷空氣相互作用影響更甚今年秋季副熱帶高壓強度偏強,而南半球冷空氣較常年同期活躍,造成南半球越赤道氣流活躍向北湧進,它一路從印度半島、中南半島貫穿到我國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地區,與副熱帶高壓南側的偏東氣流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長時間交匯而形成熱帶輻合帶,有利於熱帶地區對流雲團的生成,在適合的條件下,便會有颱風相繼生成。  在西北太平洋,一年四季都會有颱風生成,7月至10月都是颱風的活躍期,10月颱風頻繁也並非異常。
  • 颱風為何「偏心」東北?專家稱都是副高異常惹的禍
    2020-09-10 10:27:36 來源:南方日報南方日報記者 張子俊 通訊員 王天巍近來颱風為何 「偏心」東北?專家稱都是副高異常惹的禍印象中獨屬我國南部沿海的颱風,咋一不小心就去了東北?包括此前的「巴威」、「美莎克」,這3個颱風強度很大,其中「海神」更是一度達到超強颱風級(17級),這些颱風是否會將海上的能量耗盡,導致9月颱風減少?副高異常偏北導致颱風向北颱風要想登陸東北確實不易,但今年8月,副高的異常恰好滿足了條件。另外,今年7月中旬的長江暴雨也是副高異常導致。
  • 數據告訴你颱風最愛登陸我國哪裡?
    中國天氣網獨家報導 這個周末,颱風又雙叒要衝廣東去了!這短短的10多天裡,3個颱風前僕後繼奔向廣東,廣東盆友也很無奈啊。今年颱風怎麼了?為何扎堆登陸廣東?颱風扎堆廣東是受TA引導中國天氣網的數據帝看了一下日曆,突然恍然大悟!颱風「帕卡」和「瑪娃」都是處女座,它們一定是因為要和颱風「天鴿」保持隊型才硬往廣東跑的!
  • 9月,還有颱風登陸廣東嗎?至於冷空氣……
    9月,還有颱風登陸廣東嗎?還有颱風登陸廣東嗎?今年第10號颱風「海神」已於今天早晨7點30分前後在韓國慶尚南道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3級(4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55百帕。海神」將以每小時40~50公裡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8日凌晨移入我國吉林省境內,8日傍晚前後移入黑龍江省境內,並逐漸變性為溫帶氣旋。
  • 今年的颱風有點亂來!
    最近的現狀是 北方冷空氣 南方又有颱風 「沙德爾」前期處於鞍型場,移速減緩,偏北分量加大 後期副高重新加強西伸,會再次引導「沙德爾」西行 秋颱風複雜多變,預報時效較長,請關注最新預報信息!
  • 颱風、颶風扎堆肆虐北半球 「風王」明夜登陸瓊粵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5日電(記者 闞楓)目前,今年第22號颱風「山竹」,其強度已發展成為今年迄今為止的全球「風王」,預計16日晚上到17日凌晨在廣東陽江到海南文昌一帶沿海登陸。  近期,諸如「飛燕」、「百裡嘉」、「山竹」、「佛羅倫斯」等等,颱風、颶風扎堆肆虐北半球多地,為何一時間北半球的風變得這麼多?「多風之年」背後有啥氣象誘因?
  • 冷空氣一輪接一輪,可是溫州卻沒有突然降溫的感覺,原因竟然是颱風...
    >主要是由於以下兩點原因:10月份颱風在南海扎堆10月份有7個颱風在南海以及菲律賓以東附近海域生成,平均5天不到一個。>副高位置受限活躍的颱風開闢出了一條「颱風產道」,在它們的必經之路(南海附近海域),成功拉出了一條有圍欄的跑道,只允許颱風西行。
  • 當颱風遇上冷空氣!大數據告訴你秋颱風有多「狠」
    由於秋季冷空氣活躍,一旦與颱風結合便能激發出更強的降水,有了冷空氣這個「幫兇」,往往也會造成更大的災難。不止颱風「玲玲」,2010年的13號超強颱風「鯰魚」也是一個典型案例。秋季時,像是西風帶、副熱帶高壓、冷空氣等,這些天氣系統相互博弈,不分勝負,就好比一個「熊孩子」被不同「家長」影響、管制,因此變得忽東忽西、忽南忽北,路徑詭異多變,大大提高了預測難度。而秋颱風「玲玲」實在是因為「副高爸爸」太強勢,所以這個乖巧的孩子便在副高外圍環流的引導下一路北上。
  • 廣東7月零颱風不罕見,8月或有2個颱風登陸
    一般來說,7月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上平均每年生成約4個颱風,最多的年份多達8個,相當於平均每4天冒出一個,而最少的年份,也有1個颱風生成。從常年來看,7月屬於颱風活躍期,甚至已有不少颱風登陸我國。如2019年7月共有4個颱風生成。 所以說,今年7月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整整一個月都沒有憋出1個颱風,這在有氣象記錄(1951年)以來還是第一次發生。
  • 8月颱風愛扎堆?氣象專家分析颱風動態
    今年第9號颱風「利奇馬」已加強為超強颱風,這是今年以來最強的颱風。8月才開場,第8號颱風「範斯高」、第9號颱風「利奇馬」、第10號颱風「羅莎」接連生成。颱風都愛在8月扎堆?「利奇馬」將對福建產生什麼影響?聽聽福建省氣象局首席氣象服務專家楊林怎麼說。
  • 「溫比亞」登陸上海 華東遭颱風「四連擊」刷新紀錄
    中國天氣網訊 今年第18號颱風「溫比亞」的中心已於今天(17日)凌晨4時05分前後在上海浦東新區南部沿海登陸,由此刷新了1951年來同期登陸華東地區颱風最多紀錄。受颱風影響,浙江、上海、江蘇、安徽、湖北、河南等6省遭遇強降雨。
  • 近來颱風為何 「偏心」東北?專家稱都是副高異常惹的禍
    至此,這已是8月下旬以來,連續第3個登陸東北的颱風,當地持續遭受狂風暴雨。包括此前的「巴威」、「美莎克」,這3個颱風強度很大,其中「海神」更是一度達到超強颱風級(17級),這些颱風是否會將海上的能量耗盡,導致9月颱風減少?副高異常偏北導致颱風向北颱風要想登陸東北確實不易,但今年8月,副高的異常恰好滿足了條件。
  • 8月颱風「組團」出現 今有「及時雨」給上海「退燒」
    不過,不過未來颱風走勢如何,近期颱風變得活躍,讓高溫的幕後推手——副熱帶高壓後退了,緩解了上海在內的長三角地區的高溫天氣。  今有「及時雨」給上海「退燒」  「及時雨」乘著海上東風而來,炙烤多日的申城今天有了一絲「涼意」。
  • 第16號颱風登陸在即,福建天氣情況...
    中國天氣網訊 預計,今明天(10月13日至14日)冷空氣和颱風都比較活躍,今年第16號颱風「浪卡」來襲,今天將登陸華南沿海,受其影響,今明天廣東、廣西、海南進入此輪「颱風雨」集中期,有大到暴雨,甚至大暴雨,中國氣象局已啟動颱風Ⅳ級應急響應。在北方,冷空氣頻繁「上線」,氣溫進入近期低谷,今明天大部地區將陸續創下今年入秋後新低,西寧、長春最高氣溫將跌破10℃,冷意升級。
  • 科普閱讀:為什麼9月颱風仍活躍 秋颱風威力會更大嗎
    其中,8月最多,為5~6個,登陸我國的數量為1.9個;9月次之,為5.1個。8月至9月颱風偏多的主要原因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海溫最高,且高海溫區範圍廣闊、赤道輻合帶活躍並向東延伸至東經140度以東。在熱力和動力條件都非常有利的情況下,颱風活躍是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