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獻】梅鋼提高五號機燒結礦平均粒徑的生產實踐

2021-01-15 冶金之家

  摘 要:燒結礦的平均粒徑是衡量燒結礦強度的重要技術指標,它的大小直接影響高爐槽下返回率以及高爐各項技術經濟指標。介紹了班組提高燒結礦平均粒徑的措施及取得的效果。

  關鍵詞:燒結;平均粒徑;質量

  1 引言

  我國 高 爐 實 踐 表 明,燒 結 礦 含 粉 率 每 升 高10%,高爐產量降低6%~8%,焦比升高0.5%。可見,提高燒結礦的強度,減少燒結礦中5~10粒級含量,最大限度降低<5mm 的粉末,是高爐低耗高產和長壽的重要保證[1]。燒結礦的平均粒徑是衡量燒結礦強度的重要技術指標,它的大小直接影響高爐槽下返回率以及高爐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平均粒徑大的燒結礦,說明轉鼓指數高、強度好,在運往高爐的過程中產生的粉末少,可以提高燒結礦的入爐量,降低燒結礦成本;同時,強度好的燒結礦保證了高爐的順行,是煉鐵增產節焦、降低消耗的物質保證。

  2 影響燒結礦平均粒徑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2.1 影響燒結礦平均粒徑的因素

  2.1.1 操作方面的原因

  近年來,新進廠職工和轉崗職工多,不熟悉設備性能,操作技能低,尤其是燒結機崗位人員變動大,造成生產不穩定。五號燒結機南北 側 BTP 終 點 溫度差別大時約100 ℃,如圖1所示。BTP終點溫差大說明兩側料層不平,風量從薄側料跑的多,厚側料則沒燒透,導致內返礦升高,燒結礦成品率下降。五號燒結機臺車寬,活頁門較多,料面調整難度大;混合料中有大塊不及時清理,料面出現拉溝、橫向傾斜等現象,特別是在開停機過程中,料面起伏現象較為嚴重。最終出現南北側 BTP終點溫差變大,燒結產能下降,燒結礦質量變差。

  2.1.2 配礦結構的原因

  配礦結構的影響主要是梅山精礦用量對燒結性能的影響。梅 山 精 礦 粉 屬 於 一 種 特 殊 類 型 的 鐵 精礦。其鐵礦中除含有磁鐵礦、赤鐵礦(假象赤鐵礦)外,還含有較多的菱鐵礦;脈石主要由碳酸鹽礦物、石英和黏土礦物組成(包括高嶺土,蒙脫石和水雲母等),還含有少量硫化物和磷酸鹽礦物。由於極細的碳酸鹽礦物和黏土礦物的存在,精礦粉脫水困難,導致水分高,且黏性大,給混臺料的混勻帶來困難。上述礦物中有的在燒結過程中要發生分解、脫水。此外,由於混合料的軟熔溫度低,軟熔區間寬,致使燒結料層透氣性變差,空氣阻力增大,負壓升高,垂直燒結速度變慢,給燒結生產帶來困難[2]。

  2.1.3 燃料和熔劑方面的原因

  目前 工 藝 要 求 焦 粉 小 於 3 mm 粒 級 要 大 於70%,灰石小於3mm 粒級要大於85%。查看2013年1月1日至10日焦粉灰石粒度表,發現焦粉粒度有7d不合格,灰石粒度有5d不合格。說明燃料和熔劑破碎設備有嚴重問題,需要及時修理。燃料粒度粗,布料偏析加重,燒結過程熱量分布不均;高爐返礦中帶返焦,直接影響燒結礦中亞鐵含量大小,而亞鐵含量大小與燒結礦質量有著緊密的關係,亞鐵偏大和偏小都對燒結礦質量帶來不利影響。

  熔劑方面主要是受生石灰用量和質量的影響比較大,受青奧管控影響有段時間生石灰來料少,生石灰配比從4.5%下調至3.0%;生石灰加水後發生消化反應,釋放大量熱量,質量好的生石灰反應迅速激烈,溫升大,因此生石灰質量的好壞勢必會影響混合料料溫的高低、燒結過程的穩定。

  2.1.4 高爐槽下返礦的影響

  五號燒結返礦倉有3個,分別是13#、14#、15#倉,之前13#倉為槽下返礦倉,14#倉 為 內 返 礦倉,15#倉備用。由於槽下返礦和內返礦共用一根皮帶,所 以 13# 倉 料 為 槽 下 返 礦 和 內 返 礦 的 混 合料;而13#倉的下料配比只是根據槽下返礦量計算出來的固定配比,因此13#倉料位會 不 斷 升 高,勢必有槽下返 礦 進 入14#倉。從 而 出 現 槽 下 返 礦 用量不穩定,由於槽下返礦和內返礦的溫度相差很大,就會造成燒結混合料溫度不穩定,破壞了燒結生產的穩定性,給燒結礦質量帶來不利影響。

  2.1.5 工藝參數方面的影響

  工藝參數方面,主要是燒結機的機速、料 層、負壓的變化對燒結礦質量影響很大。2013年10月和11月四號燒結機進行了低負壓工業試驗,從表1和表2可以看出燒結負壓下降,燒結機機速下降,料層增加對燒結礦質量提高很有好處,燒結礦的綜合成品率、轉鼓強度和平均粒徑都有上升。

  2.2 改善平均粒徑的措施

  2.2.1 強化生產操作,確保料面平整

  中控發現 BTP南北側溫差大於50 ℃以上,及時通知看火工調整機頭料面兩側料層厚度。經過調整後,如圖2所示,BTP南北側溫差逐漸縮小,說明達到了調整目的。中控還通過攝像頭隨時監測小礦槽網格情況,發現較多大塊物料時及時通知燒結機工進行清理,減小大塊掉到小礦槽後頂起活頁門的概率,消除大塊對燒結布料的不利影響。合理的控制泥輥轉速,泥輥轉速過低即活頁門開度較大容易發生小礦槽「竄料」現象,泥輥轉速過高多個活頁門會出料不一致,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燒結布料效果。為此特制定泥輥速度標準,泥輥速度穩定控制在4.4~5.5r/min之間,杜絕了因泥輥轉速而導致的布料問題。

  2.2.2 與公司相關部門合作,優化配礦結構

  針對梅精礦的特性,分廠與公司相關部門合作,合理進行配礦,用梅山精礦搭配進口的高性能富礦粉進行燒結杯試驗,掌握物料燒結性能,兼顧環保和降本增效的要求,不斷的調整梅精礦配比,優化物料結構。同時開展工業性試驗,以實驗室數據指導生產,對比分析,摸索生產規律,確定最佳物料配比。

  2014年梅鋼公司7至8月受青奧管控影響,燒結物料結構發生較大變化,主要梅精礦比例下降,燒結礦鹼度上調。這對燒結礦的質量提升有很大的好處,因為如果梅山精礦在物料結構中佔有較大比例,由於其黏性大、燒損大、硫磷含量高、燒結性能較差的特點制約了燒結礦強度的提高;同時隨著燒結礦鹼度的提高,燒結過程中的液相量增多,有利於提高燒結礦強度。

  2.2.3 加強燃料和熔劑管理

  焦、煤分開使用,與生產技術室、原料分廠協調,焦、煤分開上料破碎,分別指定礦槽;固定焦粉配比,通過調整煤粉配比穩定燒結礦成分,提高 FeO 穩定率;細化焦粉粒度,要求小於3mm 粒級的大於70%,同時減少焦粉過粉碎現象,要求小於0.5mm 粒級的小於35% ,改善了焦粉的燃燒條件,並使燒結礦粒度更加均勻,有效減少了成品礦中小於5mm 粒級。

  同時對生石灰入廠嚴格把關,不同廠商生石灰分倉管理,杜絕混倉現象;不定時抽查生石灰粒度,要求小於3mm 粒級的大於90% ,生石灰質量不合格禁止入倉。通過加強生石灰使用管理,有效降低了生石灰質量波動,有利於燒結配料有效調整化學成分,燒結礦鹼度波動得到了很好控制[3]。

  2.2.4 槽下返礦進入固定倉

  將五號燒結13#、14#倉 作 為 內 返 礦 倉,15#倉作為高爐槽下返礦倉,內返礦進13#倉時應注意防止滿倉後自動切換至15#倉,嚴禁內返礦與高爐槽下返礦混倉。內返礦用量採用基準值±10t/h的方式配加,當13#、14#總料位<60%,用量為基準值-10t/h,總料位60%~120%,用量為基準值,總料位>120%,用量為基準值+10t/h。基準值以分廠通知為準。高爐槽下返礦用量採用基準值+10t/h的方式配加,當15#料位<40%,用量為基準值,料位>40%,用量為基準值+10t/h。基準值以分廠通知為準。

  13#圓盤設定為高爐返礦配比,以作業通知書的配比採用自動按配比設定下料量。14#、15#圓盤設定的下 料 量 總 和 為 當 前 需 要 使 用 的 內 返 礦 用 量。13#、14#、15#三個返礦倉總料位<200%,必須讓原料中控放槽下,>200%通知原料中控暫緩放槽下。

  2.2.5 強化工藝參數控制,總結操作經驗

  嚴格控制混合機、制粒機加水比例,穩定混合料水分,防止生石灰消化起球。根據不同的料比去摸索出適宜生產的最佳水分,且需要根據季節及天氣的變化、上料 量 的 變 化、返 礦 量 增 減 等 來 增 減 加 水量。水分過大或過小都不利於料層的透氣性,會直接影響到燒結生產過程。根據燒結終點溫度的變化趨勢來判斷鹼度變化,如果終點溫度突然下降,很難燒,在配料量都穩定的情況下,通常判斷是鹼度偏低引起,需及時加灰石調整,這樣克服了燒結成分調整滯後性強的缺點,反之亦然。根據機尾紅礦層厚度,熔孔大小、亮度等來判斷 FeO 大小。碰到生產出現異常的 情 況,要 按 照「五 勤」原 則 找 出 異 常 狀 況 的原因。

  3 效果

  五號機燒結礦平均粒徑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看出五號機本班組燒結礦平均粒徑與2013年同期相比幾乎都有一定的提高。據統計2014年1至8月的 平 均 粒 徑 比 2013 年 同 期 提 高 了 1.16 mm。同時從 ERP燒結生產日報查出本班2014年1月至8月燒結機內返率比2013年同期降低了1.96%,轉鼓強度提高了1.54%。

  總之,在提高五號機燒結礦平均粒徑的同時,燒結礦的質量也有了同步的提高,這為我們今後的降本增效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確了方向。


相關焦點

  • 【技術匯】「臭氧氧化+循環流化床」法燒結煙氣淨化技術的應用
    北極星大氣網訊:燒結煙氣排放量大,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質濃度高。為加強環境保護,梅鋼三號燒結機對原有的溼法脫硫裝置進行了改造,採用「臭氧氧化+循化流化床」於一體的燒結煙氣綜合治理技術。因此,強化燒結煙氣治理、選擇適宜合理的燒結煙氣脫硫、脫硝、除塵等一體化綜合治理的工藝技術方案既是梅鋼保護環境、創建和諧社會和城市鋼廠的責任和義務,更是梅鋼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隨著社會和企業的發展,梅鋼三號燒結機煙氣治理經歷了兩個階段。本文對兩個階段的情況做了相關介紹,尤其突出介紹了「臭氧氧化+循環流化床」法燒結煙氣淨化技術的應用情況,以供同行借鑑與參考。
  • 提高磷酸二銨產品平均主導粒徑的技術與應用
    國家標準GB 21633—2008 附錄B 中指出[3],SGN 即平均主導粒徑,是指根據質量分數50%以上所在兩篩間物料的平均粒徑,反映的是主導粒徑的大小。磷酸二銨SGN 值為顆粒粒徑大小(mm)的100 倍,如檢測計算後SGN值為315,即該磷酸二銨產品的平均粒徑為3.15 mm。SGN 值越小,則產品顆粒整體粒徑越小;反之,則產品顆粒整體粒徑越大。
  • 【材料課堂】陶瓷3D列印選擇性雷射燒結熔融技術,到什麼程度了?
    2010年11月,通用電氣公司在F414改進型發動機上進行了陶瓷基複合材料(CMC)渦輪轉子葉片的試驗性應用;2013年GE9X發動機研究項目高壓壓氣機(HPC)採用了CMC製造燃燒室和渦輪。這些熱端陶瓷零部件結構複雜,特別是一些具有薄壁、內流管道、深孔等特徵的零件,採用傳統加工工藝困難,如切削加工、幹壓成型、注漿成 型、流延成型、凝膠注模成型等方法,難以滿足生產需求 。
  • 《鐵礦燒結工程項目規範》(徵求意見稿)
    2 基本規定2.0.1 項目建設應以社會效益、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協調統一為原則,遵循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生產、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建設理念,有效利用資源,保證生產和操作安全,採取措施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汙染,並應對產生的汙染物進行處理。
  • 燒結煙氣活性炭吸附脫硫脫硝技術應用現狀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燒結煙氣脫硫脫硝是鋼鐵行業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未來應加強燒結煙氣多汙染物淨化技術的進一步研究。脫硫脫硝技術如活性炭技術可以同時滿足煙氣脫硫脫硝要求,且對煙氣中的二惡英和有毒金屬物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成為燒結煙氣治理的關注方向。
  • 幹法除塵設備下的轉爐雙渣工藝實踐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 要:介紹了河鋼集團宣鋼公司轉爐煉鋼在幹法除塵設備下的雙渣工藝實踐,包括溫度控制及頭批料加入技術、氧槍槍位控制技術、起槍控制技術、倒渣控制技術、二次下槍技術,採用這些技術後,一次倒渣脫磷率提高到 75%,並且實現了幹法除塵設備下轉爐雙渣工藝零洩爆。
  • 基於乳化瀝青顆粒平均粒徑的透層油性能評價方法
    綜上所述,國內外的研究主要針對透層油乳化瀝青的材料組成、施工工藝等,以實現較好的滲透效果,在如何快速有效地評價透層油乳化瀝青的滲透性和穩定性方面則缺乏相應的研究。本文通過分析透層油乳化瀝青顆粒平均粒徑的大小,探討乳化瀝青顆粒平均粒徑與其滲透性、穩定性的關係,為透層油乳化瀝青的質量控制提供依據。
  • 燒結煙氣脫硫脫硝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通過對這個生產過程進行研究後可以發現,在燒結過程中,燃料的燃燒將會產生一系列化學反應,隨著生產的開展,部分混合料的顆粒表面出現了軟化、融化等液相出現,液相將會溼潤其他尚未融化的礦石顆粒,並且一旦出現冷卻,液相將會重新連接礦粉顆粒並形成新的燒結礦,燒結煙氣就是在這種燒結礦的煅燒過程中出現的,在混合料點火之後,燒結煙氣隨著臺車運行而產生。
  • 燒結煉鐵知識(第三部分)
    高爐冶煉對鐵礦石質量的要求1、高爐煉鐵生產簡介高爐煉鐵是一種古老的冶煉方法,高生產率、低消耗、低成本是它的最大優勢,加上不斷地吸收新技術,高爐煉鐵法仍然不斷地發展。因而就目前而言,高爐煉鐵仍然是煉鐵的主力軍。經過了幾個世紀的發展,現代高爐技術已經達到非常高的水平。高爐冶煉過程是一個連續的生產過程。
  • CFB技術用於燒結煙氣脫硫脫硝的可行性探討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針對燒結煙氣的特點,分別討論了在CFB脫硫基礎上實現脫硝的三種技術路線應用於燒結脫硝技術的可行性。其中吸收劑+催化劑的氮硫聯合脫除工藝,因脫硝催化劑的活性溫度窗口(300~450℃)較高,難以適用於溫度較低(120~180℃)的燒結煙氣,開發出可以抗水抗硫的低溫脫硝催化劑是該技術路線取得突破的關鍵;NOXSO/SNAP工藝雖然可以獲得較好的氮硫脫除效果,但其工藝複雜,系統龐大,吸收劑成本較高,相比於傳統的單一汙染物脫除方法並沒有優勢,難以在對生產成本敏感度很高的鋼鐵行業應用;吸收劑+氧化劑的氮硫同時脫除工藝具有氧化劑成本較低
  • 常州鋼套鋼蒸汽管道保溫生產廠家產品加工工藝與使用要求
    常州鋼套鋼蒸汽管道保溫生產廠家產品加工工藝與使用要求 ,「ls8rrqa7n」  常州鋼套鋼蒸汽管道保溫生產廠家產品加工工藝與使用要求    無需抗裂砂漿和網格布即可直接塗覆在保溫層上表面塗層刷塗工具採用優質短毛輥底漆前做好分隔牆,用分隔線和分隔牆代替分縫。水泥砂漿的一般說法是1份水泥與3份沙子混合,這實質上貶低了水的成分。
  • 雷射燒結快速成型技術在泵製造中的應用
    雷射燒結快速自動成型技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直接根據CAD 模型快速生產樣件或零件的成組技術總稱。它集中了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製造技術、雷射技術和材料科學技術,是先進位造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越來越多的水泵企業引進快速成型系統,在降低新產品開發和生產成本、縮短研發周期、提高市場快速響應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從而保持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 轉爐鋼渣內循環利用的生產實踐
    歡迎您加入煉鐵、煉鋼、軋鋼廠長交流群進群加15031180999,邀您入群轉爐鋼渣內循環利用的生產實踐鋼渣中還含有一定量氧化鐵等金屬元素,鋼渣中的各成分含量因煉鋼技術條件、操作水平、爐型結構、操作工藝等不同而有所差別。而煉鋼冶煉以鐵水、廢鋼作為原料,所以鋼渣經過處理後再次回收利用,對於煉鋼生產來說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 生產批量級3D列印技術「高速面燒結」來了
    導讀:南極熊想請大家關注一種新的、革命性的聚合物塑料批量生產級3D列印技術路線——「高速面燒結」!而且它已經產生了多種具有工業應用價值的技術流派。LaserProFusion技術是為EOS聚合物生產平臺開發的,為增材製造的批量生產開闢了一條全新的道路。這是EOS使用最新的LaserProFusion技術配合PA12材料3D列印的一個外殼零件。
  • 鋼鐵行業燒結煙氣脫硝技術分析及對比
    主要敘述了中國鋼鐵行業燒結煙氣脫硝技術,並對比了幾種技術手段,重點對選擇性催化還原(SCR)脫硝技術進行了闡述,旨在對鋼鐵企業進行超低排放改造有所啟發。關鍵詞:燒結煙氣;脫硝; SCR;催化劑;2019年4月29日,生態環境部等國家五部委聯合發布《關於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對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提出具體要求,這標誌著中國的鋼鐵超低排放正式步入正軌。
  • 活性氧化鋁微粉的燒結特性以及在耐火材料中的應用
    1、活性氧化鋁微粉的燒結特性燒結過程是指在表面張力在不被忽略的情況下,顆粒之間產生物質的傳遞。其目的是使粉體之間產生粘結,從而使燒結體的強度增加,圖1為粉體燒結示意圖。但是,由於氧化鋁屬於離子鍵晶型,晶型大且結構穩定,因此必須提供一定的熱能才能夠實現燒結。而目前,細化原料顆粒是降低燒結溫度的主要方法之一。這是因為當粉體尺寸較小時,粉體的表面能和表面活性會較大。而當粉體的表面能大於多晶燒結體的晶界能時,粉體的表面能與晶界能將會產生梯度,成為燒結的驅動力。燒結完成之後,材料內部僅存在著晶界能,這種取代效應可以使材料的狀態保持恆定。
  • 車間生產如何啟用金屬3D列印技術?
    在Paul Hayes接任公司總裁後,開始發生變化,要想讓業務蓬勃發展,就必須引進更先進的技術。如今,Able Tool的車間由四軸和五軸加工中心以及大型水平線和線切割工具機組成。引入增材製造技術生產定製夾具,工具機主軸和刀具探頭減少設備的安裝時間,並使檢查過程能夠更有效控制。
  • MLCC邁向規範化工業生產 核心技術待提高
    什麼是MLCC技術?簡而言之,MLCC技術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技術,它包括新材料技術,設計工藝製作技術、設備技術和關聯技術(如質量控制技術中的電子元件可靠性測試、失效分析技術等)。MLCC技術涉及材料、機械、電子、化工、自動化、統計學等各學科先進理論知識,是多科學理論和實踐交叉的系統集成,屬於典型的高新技術範疇。
  • 攀枝花市鋼套鋼蒸汽保溫管道管生產廠家技術優勢
    攀枝花市鋼套鋼蒸汽保溫管道管生產廠家技術優勢 ,「ls8rrqa8v」   攀枝花市鋼套鋼蒸汽保溫管道管生產廠家技術優勢    聚氨酯保溫鋼管是一種具有防腐性能和良好保溫性能的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