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夏木陰陰可人處,黃鸝飛上碧枝頭

2020-12-04 FOTILE方太

立夏,四月節。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夏,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當中,整個夏季的第一個節氣。每年這天之後,日照增加,氣溫漸升,雷雨頻繁,白晝開始長於黑夜,農作物進入了茁壯成長的時期,繽紛爛漫的夏日也正式拉開了帷幕。

夏之生

《禮記·月令》之中曾如此描述立夏:「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逸周書·時訊解》中亦有云:「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而「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此三景,又被古人稱為「立夏三候」。

一候螻蟈鳴。關於此一候中的「螻蟈」具體指的是什麼,古今學界中一直存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這是一種又名「螻蛄」或是「蜊蜊」的小昆蟲,又有考證出這鳴叫實來源于田野和池塘之中的夏蛙聲。而這聲來自於大自然的神秘呼喚,向我們昭示著春日的遠逝與夏日的來臨。

二候蚯蚓出。蚯蚓,即地龍也;陰物,感陽氣而出。蚯蚓長眠於地下,由於夏日陽氣漸盛,雨水又豐沛而頻繁,它們敏銳地感受到了這溫度與溼度的變化,於是慢慢地掘土而出,鑽出地面喜迎夏天的到來。

三候王瓜生。王瓜,又名「土瓜」,因其「似雹子,熟則色赤,鴉喜食之」,故也稱「老鴉瓜」,它其實是華北特產的一種藥用爬藤植物。立夏伊始,王瓜的藤蔓便開始毫無節制地快速攀爬生長,直至仲夏時節開出褐紅色的果實來。

動物的歡呼雀躍,植物的興奮猛長,這是立夏時節的三種標誌性物候景象,它們也預示著未來三個月,發生在我們這片神州大地之上的、最美好的萬物並秀與繁榮興盛。

夏之景

實際上,由於我國疆土恢弘,幅員遼闊,東西南北氣候各有差異,在立夏日前後,各地之間都呈現出了形容不一,而各具特色的初夏美景。

古人寫初夏之美的佳句當中,想必絕無超過南宋楊萬裡《小池》中的「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四句。

短短二十八字,楊誠齋鬼斧神工地為我們描繪出如此一副美不勝收、精妙絕倫的花草蟲魚塘邊彩墨畫,如此意境,如此生機,無怪千百年之後,仍叫後人沉醉其中,讚嘆不絕。

而筆者個人,又獨好陸放翁在《立夏》當中的「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四句。

立夏天時,氣候漸暖,雷雨增多。燕子嬉笑打鬧地忙著築新巢,蜜蜂卻因百花漸敗、無從採蜜而慢慢散去。街邊的槐柳長得越來越繁密茂盛,詩人感覺到撲面而來的,是依微稀薄又令人無比舒適的淡淡暑氣。

陰陰可人的初夏天,就連宮牆之內母儀天下的一國皇后,也忍不住提筆揮毫,親手書寫下她內心之中光景秀美、政清人和的美好夏日:

《宮詞》

落絮蒙蒙立夏天,樓前槐樹影初圓。傅聞紫殿深深處,別有薰風入舜弦。

這是寧宗皇后楊氏所作的立夏宮詞。

前兩句寫的是初夏時,宮牆之中柳絮楊花飛舞、槐樹枝葉生長的一派美景。後兩句,皇后讚頌了當朝宮廷之中的君主聖明與政清人和。因舜曾彈五弦琴而歌《南風》,以此寄託百姓安樂的美好願望,故而 「舜弦」常被詩人們用來借指君主仁德,天下太平。

關於初夏盛景,朱淑真的「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以及朱翌的「梅子未黃先著雨,櫻桃欲熟正防鶯」,亦是傳誦千古的名言佳句。

夏之趣

在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幾乎每個節氣都有式樣不一的趣味習俗,但立夏這天的風尚民俗,或許可算是這所有當中數一數二的有趣。

清人秦榮光曾在一首《上海縣竹枝詞》當中寫了這麼兩句——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梁上笑喧閨

在我國南方許多地區,確實有著立夏「秤人」的風尚習俗。

搬一桿全村最大的木秤放到村頭,秤鉤上懸一個小凳子,大伙兒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稱重。木桿秤上面的重量標識刻度被稱作「秤花」,司秤人一邊打著秤花,一邊幫被秤者說著各種各樣的吉利話:

若被秤者是老人,司秤人便對他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

若被秤者是小孩,司秤人則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

而若稱上的人是個姑娘,司秤人口中的吉祥話會變成:「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

傳說這個趣味十足的民俗,起源於三國時期。

劉備死後,晉武帝司馬炎滅蜀而擄走後主阿鬥,將他軟禁在都城洛陽。諸葛亮為此抱憾而死,臨終時仍擔心阿鬥在晉國被司馬炎虧待,便叮囑孟獲每年立夏這天須前去晉國看望阿鬥,並秤一秤阿鬥的重量,看他有沒有因為被餓著冷著而消瘦下來。

司馬炎為顯示自己寬宏大度,善待俘虜,不僅平日對阿鬥的衣食住行予取予求,還特意在立夏時節叮囑後廚,多做些阿鬥最愛吃的豌豆糯米飯,讓阿鬥開開心心吃個痛快。

於是每年立夏日孟獲前來秤人時,發現阿鬥都比舊年要重上好幾斤,便鬆了口氣,還算放心地辭別而去。

由此,阿鬥竟最終平安和樂地度過了堪稱「無憂無慮」的一生,成了歷史上極為少有的一個福壽雙全的亡國之君。

孟獲立夏秤阿鬥的故事,或許只是傳說而與史實有異。

但立夏「秤人」這一習俗的流傳,卻代表著百姓們希望自己如同故事當中的阿鬥一般,不管遇到的是什麼樣的困難,最終都可以平安喜樂、無憂無慮地度過福壽雙全的太平一生。

而據說立夏這天稱重過後,人們便會不懼夏日炎熱,也不用擔心因這天氣影響食慾,從而日漸消瘦。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春光已逐漸遠去,立夏初至,這是全年最繽紛最絢爛的一季,這是神州大地上熠熠生輝閃耀著的黃金時光。

我們期待,我們渴盼,我們靜靜候著夏日第一隻落在碧色枝頭上的小黃鸝,它將給我們帶來關於幸福與愛的那個好消息。

相關焦點

  • 夜讀|立夏:一夜薰風帶暑來 閒看槐蔭滿亭臺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立夏習俗|迎夏|古代,帝王在立夏這天舉行迎夏儀式,皇帝要將上年冬天儲藏的冰賜給百官。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
  • 十首描寫白鷺的古詩詞,平湖白鷺飛,唐宋詩詞美
    絕句 唐代: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賞析:這首絕句一句一景,但又融而為一,其中起聯結作用的正是詩人內心的心緒。表面上是生機盎然的畫面,卻寄託著詩人對時光流逝,孤獨而無聊的失落之意。
  • 立夏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叫立夏?立夏三候是什麼 立夏的含義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
  • 立夏養生:養心為上
    立夏時節,時值乾卦,自然界陽氣漸長、陰氣漸弱,相對人體臟腑來說,肝氣漸弱,心氣漸強。因此,夏季養生要以「養心」為主。立夏飲食立夏後天氣漸熱,植物繁盛,人體的心臟機能處於旺盛時期,要重點養護心臟。在飲食上,常吃堅果能夠有效強心護心。如常吃乾果、杏仁、山核桃和花生等堅果,都有助於保護心臟。
  • 王維寫了一首夏天的詩,可稱為經典,但卻有人說是「抄襲」
    最喜歡王維筆下的山水田園風光和生活,景濃淡皆宜,人不驕不躁。他寫春天是「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寫秋天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寫冬天是「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那麼,夏天呢,被詩人稱作「日長睡起無情思」的夏天,在王維的筆下是如何呈現的呢?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 關於立夏的含義是什麼 臨沂人知道古代立夏有哪些習俗嗎
    立夏到來,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立夏除了是夏季第一個節氣之外,還有什麼含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立夏的含義   公曆每年的5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45度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 立夏的詩句古詩描寫立夏的詩詞 2019最新關於立夏諺語大全
    初夏五月,天氣清明和暖,下過一場雨天剛放晴,雨後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立夏節氣馬上就要來臨了,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立夏節氣有許多傳統習俗和詩詞諺語,小編整理了一組關於立夏節氣的經典詩詞諺語,快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立夏為什麼要吃立夏飯?立夏飯的由來及做法大全盤點
    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立夏吃什麼?立夏節氣各地有不同的習俗,但是很多地方都有吃立夏飯的習俗。立夏為什麼要吃立夏飯?立夏飯有哪些材料哪幾種做法?立夏飯由來及做法大全: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們向鄰家第戶討米一碗,稱「兜夏夏米」。挖上點筍,「偷」點蠶豆,用點蒜苗。
  • 今日立夏 了解下什麼是立夏物候
    今日立夏 了解下什麼是立夏物候時間:2019-05-06 09:4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立夏 了解下什麼是立夏物候 立夏物候 一候螻蟈鳴 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蜊蜊蛄(即:螻蟈)在田間的嗚叫聲(一說是蛙聲)。
  • 黃鸝的簡單畫法,零基礎國畫黃鸝鳥的畫法詳解
    染色時以藤黃加粉作為基調,蘸朱磦進行點染,對頭的額頂部、頸部和背上部等處要染得較重,對腹下部、尾上覆羽和尾下覆羽等處要染的淺淡些。總之是要染得有濃淡強弱之分,切忌平塗,最後用朱磦染嘴、勾爪,用赭石點眼。畫此黃鸝時也可用上法,但要注意以下幾方面:雌黃鸝體羽的顏色是黃中偏綠,頭部過眼線較細,為淺黑色;飛羽上的黑斑也為淺墨色;頸前、胸及腹部為白色,有較為密集的黑色縱行斑點。
  • 立夏養生小常識 立夏養生應該注意些什麼
    多乏新鮮蔬菜瓜果,既可滿足所需營養,又可預防中暑。主食以稀為宜,如綠豆粥、蓮子粥、荷葉粥等。可適當飲些清涼飲料,如酸梅湯、菊花茶等。但,冷飲要適度,不可偏嗜寒涼之品,否則會傷陰而損身。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開胃,又能抑制、殺滅病菌,預防胃腸道疾病。
  • 立夏是什麼意思 立夏是不是代表夏天到了
    立夏是什麼意思 立夏是不是代表夏天到了時間:2020-05-05 23: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是什麼意思 立夏是不是代表夏天到了 說起立夏,很多人都知道是中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在生活中,立夏之後的天氣會有明顯的變化,但民間很多人說立夏就是夏天,
  • 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立夏節氣養生水果蔬菜+10種常見美食
    君踏菜  寧波人立夏還有吃君踏菜的傳統,君踏菜是立夏前後上市的一種時令蔬菜,據說吃了君踏菜後夏天不會生痱子,皮膚會像君踏一樣光滑。  麥蠶  立夏節,上海郊縣農民取麥粉和糖製成寸許長的條狀食物,稱麥蠶,人們吃了,謂可免「疰夏」。用立夏時青嫩的草頭和入米粉,油煎成餅,叫做「攤粞」,為上海和浦東地區人民所喜食。
  • 立夏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夏天是立夏還是夏至
    立夏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夏天是立夏還是夏至時間:2020-05-05 10:5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夏天是立夏還是夏至 一說到夏天映入腦海的第一幅畫面就是陽光,因為立夏節氣的來臨,我們也即將開始邁入炎熱的夏天,而關於立夏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 黃鸝鳴翠柳
    自然棲息地中的金鶯(金鶯)美麗的黑黃色鳥(黑帽黃鶯,黃鶯)棲息在樹枝上棲息在花園裡樹上的鳥(黑嘴黃鸝,黃鸝)黃色黑枕黃鸝 (oriolus 羊草) 在斯裡蘭卡黑嘴黃鸝鳥在朝陽中尋找食物雄性布洛克的黃鸝棲息在樹枝上衣索比亞黃鸝(黃鸝莫納卡)。
  • 如何飼養黃鸝鳥,黑枕黃鸝,白冠噪鶥的餵食要點
    黑枕黃鸝黑枕黃鸝,英文名Oriolus chinensis,也有稱「黃鸝」、「黃鶯」、「黃鳥」等。分類上屬鳥綱,黃鸝科。主要分布於舊大陸溫熱帶地區,特別是東洋界,有2屬28種,我國有1屬5種。在我國分布於東部地區,由內蒙的東北部、東北、華北地區、往南直到廣東、雲南,西達陝西、甘肅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為夏候鳥;在臺灣、海南為留鳥。
  • 今日立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農曆四月被稱為乏月,既是指人,睏倦慵懶的疲乏;也是指糧,青黃不接的匱乏。古人說:「四月謂之初夏,氣序清和,晝長人倦。」 立夏時節,天氣倒是很好,清新、平和。但白晝長了,人會感到疲倦。而且這只是開始,漫漫長夏,本來勞作就辛苦,汗流浹背,還食慾減退,還難以入睡。所以也就很容易患上一種季節病,古人稱之為「疰(zhù)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