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管晶片集成首次實現光纖輸出功率超過4000瓦半導體雷射器

2021-01-15 電子產品世界

  蘇企自主研發高功率半導體晶片,在國際上首次利用單管晶片集成實現光纖輸出功率超過4000瓦半導體雷射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6/293155.htm

  6月17日,2016年首批4個姑蘇領軍人才計劃重大創新團隊候選項目公示結束。來自蘇州高新區長光華芯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申報的「高功率半導體雷射晶片及應用模塊、系統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榜上有名,其在「一粒米」大小的晶片上能發出超過10瓦的光的晶片研發,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在長光華芯公司大廳裡,筆者看到了擁有中國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單管晶片」和「集成巴條」。「單管晶片」體積約一粒米大小,但要比米更細、更薄。「『單管晶片』已經很小了,但它的發光部分只佔了『單管晶片』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說,這光就是從一條微縫隙中發出的,可超過10瓦。」公司技術負責人向記者筆者介紹,「你設想一下,在這麼細微的晶片上,要承載高功率、高亮度,還要經受住大電流而不被擊穿,實現電、熱、光之間的轉換,有多難?」

  

 

  技術人員展示所研發的晶片,左側是「集成巴條」,右側為「單管晶片」。

  晶片全工藝流程都是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事實上,目前我國高功率半導體晶片大多要依賴進口,而很多國家在對華出口高性能半導體晶片上多有限制。「世界正進入『光製造時代』,高能雷射技術也正在引領製造業革命。當前國際半導體雷射器技術發展的趨勢是要同時獲得高功率、高亮度、高效率、高可靠性。難點在提高多晶片的指向一致性、降低發散角、控制晶片內部應力、提高晶片偏振度及合束效率。」長光華芯公司負責人說。

  長光華芯團隊的創新,就在於在國際上首次使用自主創新的分布式載流子注入技術,解決了半導體雷射器在高功率工作條件下的非線性效應問題,提升了輸出功率,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在國際上首次利用單管晶片集成實現光纖輸出功率超過4000瓦半導體雷射器,實現多達560個分離單管晶片的合束耦合進400微米光纖中。而這樣的成果,從晶片設計、外延生長、器件封裝、模塊、光纖耦合模塊及系統,全工藝流程都是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該團隊還先後承擔了國家863、973、04等國家重大專項。

  該團隊還將晶片技術運用在了切割與焊接上,其研發的半導體雷射器切割工具機獲得2015年中國雷射行業技術創新獎,將半導體雷射器切割技術做到了全國第一。「過去的氣體雷射器焊接,體積要像一間房子那麼大;運用我們的高功率半導體雷射晶片做成的焊接器,大小就像一個小冰箱。並且,我們的雷射焊接點是平頂的、溫度是一致的,在焊接中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


相關焦點

  • 9xx波段長光華芯實現30W單管晶片輸出
    公司於2011年組建團隊,引進MOCVD、光刻機等設備,2012年正式成立公司,搭建完成一條包括晶片設計、MOCVD(外延)、光刻、解理/鍍膜、封裝、測試老化、光纖耦合、直接半導體雷射系統等完整的科研工藝平臺和量產線,是全球少數幾家具有商用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器晶片研發和量產交付能力的公司之一。
  • 深度好文:大功率半導體雷射器研究進展!
    但是,相對於線陣和迭陣,雷射單管經過合束後輸出的功率一般為數百瓦,因此一般用在功率需求為幾十瓦至數百瓦、或者對體積和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的場合,如光纖雷射器泵浦、雷射醫療等。近年來,單管耦合光源的應用範圍越發廣泛,發展迅速。美國Fraunhofer USA 採用 120個單管耦合進 200 μm 光纖,功率輸出 > 700 W。
  • 高功率光纖耦合LD在光纖雷射器中的應用
    胡小波 深圳市明鑫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童志鵬  鄭鴻章   深圳市眾望達光電有限公司    8/7/2007,本文闡述了高功率光纖耦合半導體雷射器在連續和脈衝光纖雷射中的應用,通過實驗研究,得到了輸出功率30W的1060nm的連續光纖雷射輸出以及20kW的脈衝峰值功率輸出。
  • 一種用於光纖雷射器泵浦的半導體雷射器驅動電源
    採用大功率MOS管IRL7833為調整管,利用集成運放的深度負反饋工作狀態實現恆流輸出。採用單片機AT89C51實現PID算法進行軟體閉環控制,以縮短系統的動態平衡時間,進一步提高系統的穩定性。給出了限流、延時軟啟動保護電路。經實驗驗證,系統穩定度高、實時性好,可以用於光纖雷射器泵浦。
  • 光纖雷射器同二氧化碳雷射器對比分析表
    隨著2009年國外廠商對中國市場放開大功率光纖雷射器的控制,光纖雷射器迅速在中國雷射切割行業引起一場革命。我們就光纖雷射器同二氧化碳雷射器做了以下對比:  1.   德國IPG 光纖2000瓦雷射器
  • 光纖雷射器輸出高平均功率的超短脈衝
    光纖雷射器成為可能,而且還具備實現高功率輸出的巨大潛力。    平均功率達50W的飛秒脈衝    德國耶拿市Friedrich-Schiller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03年利用二極體泵浦LMA光纖實現了高功率連續雷射輸出,其功率在100W左右,斜率效率達78%,所用光纖由摻鐿(Yb)纖芯、內有空氣孔周期排列的石英內包層、空氣內包層和外包層組成。
  • 高亮度半導體雷射器模塊泵浦光纖雷射器
    單發射體或陣列配置(也稱為半導體雷射器巴條)中的多模半導體雷射器,已經成為多種應用中的固態雷射器光學泵浦的首選泵浦源。當用於光纖雷射器的光學泵浦源時,單發射體 和巴條各有特定的優缺點。單發射體的優勢在於能夠實現可大規模量產,並具有相對良好的熱管理能力;而巴條則在光學亮度、小巧的體積(同等輸出功率條件下),以及通過幾個單體光學元件對多個發射體進行光束整形方面,具有自身優勢。  通過開發專門的晶片結構,以及針對光纖雷射器泵浦應用對模塊進行專門的設計和優化,半導體雷射器巴條已經能夠實現自動化生產和光纖耦合,同時降低了對相鄰發射體的熱影響。
  • 高功率連續光纖雷射器技術演進及瓶頸!
    直到20世紀70年代初,康寧公司根據高錕等人提出的理論研製出損耗4dB/km 的光纖,使得1.55μm 波長摻鉺(Er3+ )光纖雷射器迎來了發展,但由於Er的量子虧損較大,導致其無法實現高功率輸出。綜上,早年光纖雷射器的功率較低,大多在瓦級甚至毫瓦級以下,以1.55μm 通信波段摻鉺光纖雷射器較為著名,其主要用於光纖放大器,1.08μm 波段的光纖雷射器主要用於微電子及雷射打標等。
  • 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器歷史介紹
    一開始它們並沒有被很好地理解,即使在技術實現商業化之後,生產採用也有一個長期的滯後。集成電路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電晶體在20世紀初期實現首次展示,但是其廣泛商用直到很晚的後期才實現。   摩爾定律的創始人之一摩爾(Gordon Moore)在1965年曾預言,半導體將會以較快的速度發展,從而「帶來電子學的普及,並將這一科學推向許多新的領域」。
  • 長光華芯泵浦源助推固體雷射器發展
    近年來,雷射加工市場需求增長顯著,固體雷射器以其脈寬窄,輸出能量大,峰值功率高及材料吸收好等特點,在精細微加工和特殊材料加工領域表現出色,受到市場廣泛的好評與認可。固體雷射器是一種通過諧振腔與摻雜晶體將泵浦光能量轉換為信號光的裝置,其中泵浦光主要由半導體雷射器提供。半導體雷射器是固體雷射器的核心器件之一。工業固體雷射的摻雜晶體大多摻雜稀土元素Nd3+離子,常見的如Nd:YAG、Nd:YVO4等,其泵浦源多採用808nm波段或878nm波段的半導體雷射器。
  • HBr光纖氣體雷射器實現4μm波段中紅外雷射輸出
    國防科技大學王澤鋒教授課題組首次將HBr氣體充入空芯光纖中,以自行搭建的窄線寬可調諧2 μm摻銩光纖放大器為泵浦源,室溫下實現了連續波4 μm波段的中紅外雷射輸出。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很多方案被用於產生中紅外雷射,其中光纖雷射器最有希望實現緊湊、穩定、高效的中紅外雷射輸出。
  • 保偏光子晶體光纖雷射器實驗研究
    光纖雷射器以其結構簡單緊湊、體積小、效率高、工作穩定可靠、散熱性好、易於集成等眾多優點受到普遍關注。國內這方面研究起步較晚,天津大學直接利用保偏光纖實現了保偏光纖雷射器、叭,而保偏光子晶體光纖領域多為理論研究。迄今為止,有關保偏光子晶體光纖沿不同軸向纏繞及不同纏繞半徑下雷射器輸出偏振特性的實驗研究尚未見報導.本文採用大功率半導體雷射器泵浦1.6m雙包層保偏光子晶體光纖,採用後向泵浦結構,實現了保偏光子晶體光纖雷射器。
  • 大功率半導體雷射器封裝技術發展趨勢及面臨的挑戰
    高輸出功率  許多新的應用領域要求半導體雷射器具有更高的輸出功率。增加輸出功率主要有兩種方式:1、提高晶片生長技術從而增加單發射腔半導體雷射器輸出功率。2、提陣列高半導體雷射器發光單元的個數從而提高輸出功率。為進一步提高光輸出功率,提出了多種封裝技術,其中包括多單管模組、水平疊陣、垂直疊陣、面陣。
  • 垂直腔面發射半導體雷射器的特性及其研究現狀
    近年來,以VCSEL為基礎發展起來的電抽運和光抽運垂直外腔面發射雷射器(VECSEL),在獲得高的輸出功率和光束質量的同時,可以通過在腔內插入光學元件,實現腔內倍頻、波長可調諧和鎖模等雷射技術,在雷射領域很有競爭力。本文介紹了面發射半導體雷射器的結構、工作原理及性能優勢,綜述了其在高功率輸出、可調諧技術、鎖模技術等方面的研究現狀與進展,探討了該類型雷射器的發展前景。
  • 2萬瓦光纖雷射器將實現國產化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四院近日表示,該院所屬武漢銳科光纖雷射器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正在研發國內首臺2萬瓦光纖雷射器,有望於2018年上半年問世並投入使用。    光纖雷射器是繼二氧化碳和半導體雷射器之後的第三代產品,它由細如髮絲的光纖來釋放雷射能量,可廣泛應用於工業造船、飛機和汽車製造、航空航天以及3D列印等領域。與傳統二氧化碳雷射器相比,光纖雷射器的耗電量僅為其五分之一,體積只有其十分之一,但速度快4倍,轉換效率高20%,且沒有汙染。    2007年以前,我國高功率光纖雷射器長期依賴美國進口,其價格昂貴,供貨周期長。
  • 光纖雷射器泵浦源-9xxnm/25W/105um高亮度半導體雷射器
    作為目前世界領先的光纖雷射器泵浦源製造商,凱普林在光纖雷射器泵浦源技術上不斷實現突破,憑藉在半導體雷射工藝十幾年的技術積累,成功開發並量產了高亮度半導體雷射器系列產品。其自主研發的多路半導體雷射器封裝耦合技術針對光纖雷射器體積小、結構簡單、高功率等需求,集成了半導體雷射器小型化封裝、高功率密度輸出和防反射等凱普林自有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形成了針對不同光纖雷射器用戶的解決方案。
  • 光纖雷射器原理與特性詳解
    那麼問題來了,光纖雷射器原理是什麼呢???請看下文分解~~~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0370.htm  光纖雷射器,英文名稱為Fiber Laser,是一種以摻稀土元素的玻璃光纖為增益介質來產生雷射輸出的裝置。
  • 垂直腔面發射半導體雷射器的特性及其研究現狀
    傳統的邊發射半導體雷射器已實現較大功率輸出,但其輸出光斑為橢圓形,光斑的縱橫比最差可達100 … 1,在某些應用中須附加光束整形系統。 1979年,Soda等提出了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VCSEL)的概念,與傳統的邊發射雷射器不同的是其雷射出射方向垂直於襯底表面,可獲得圓形光斑。
  • 光纖雷射器原理、特點及趨勢
    由於採用雙包層光纖的特殊結構,雙包層光纖雷射器除了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散熱性好、輸出雷射光束質量好等一些光纖雷射器的優點外,還有著一些獨特的優點:  (1) 雙包層光纖作為波導介質,纖芯直徑非常小,在纖芯內限制了極少數的雷射模式,很容易形成高功率密度
  • 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器的波長穩定技術
    為了確保在整個工作範圍內實現穩定、有效的泵浦,需要控制泵浦半導體雷射器的光譜,使其光譜帶寬始終與激活雷射介質的吸收帶寬相匹配。  另一方面,光纖雷射器的迅速發展,也增加了對其他波長的泵浦源的需求。例如,泵浦波長為1080nm左右的標準摻鐿光纖雷射器,就需要915nm、940nm和980nm的光纖耦合半導體雷射器系統,特別是980nm泵浦區尤為重要,因為摻鐿材料在該泵浦區具有較高的吸收係數和較窄的吸收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