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記者鏡頭下的真實抗戰,一個步兵班六種步槍,打臉抗日神劇

2020-12-05 騰訊網

最近有關抗戰影視劇的話題一度熱門起來,起因是一部新上映的電視劇《雷霆戰將》,其中許多不合理的情節遭到了觀眾的瘋狂吐槽。在電視劇中,我們的隊伍裝備精良,打擊日寇輕而易舉,讓人們感覺抗日戰爭打的實在太容易了。這種抗日神劇是嚴重違背史實的,是對抗日戰爭這段光輝歷史的褻瀆。劇中,我軍清一色裝備捷克式輕機槍衝鋒的畫面,實在是叫人不可忍!事實上,當時我軍的裝備是很差的,槍械基本都是「萬國牌」,連基本的步槍都做不到統一,更別說輕機槍了。真應該讓那些神劇導演們看看下面這些記錄抗戰歷史的老照片,看看真實的抗戰是什麼樣的。

動不動就是機槍衝鋒

在1944年戰爭正如火如荼的中國,美國記者哈裡森.福爾曼克服了重重困難,從重慶曆盡千辛萬苦步行到了延安,並且對延安和華北革命根據地進行採訪,向全世界真實報導了由我黨領導的八路軍在艱苦條件下與日寇作戰,寫下了震驚世界的《北行漫記》,並且還拍下了大量珍貴的影像資料。

哈裡森.福爾曼和我軍戰士的合影

從美國記者哈裡森.福爾曼拍攝的一張照片中的細節就可以反應當時的八路軍和革命根據地的條件有多麼艱苦,很多輕武器愛好者很清楚,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的輕武器裝備有多雜亂。當時出現在我國境內的輕武器多達上百種,使用年限不一,口徑不一,產地不一,在一支正規軍中輕武器都能多達十幾種型號,而八路軍的裝備就更加混亂了,通過美國記者哈裡森.福爾曼在晉綏根據地拍下的一張照片的細節,就可以反映出當年的抗日軍民條件有多麼艱苦。

哈裡森.福爾曼在晉綏革命根據地拍攝的民兵戰士,上圖可辨識的步槍有七把,六種不同型號

上圖是哈裡森.福爾曼在晉綏革命根據地拍攝的民兵戰士,上圖可辨識無大面積遮擋的步槍共有七把,但這七把步槍是六種不同的型號,令人震驚的是,雖然我們知道抗戰時期我國的軍事裝備是萬國牌,但也無法想到有如此雜亂,下面看小編從照片細節中依依向各位讀者介紹這幾種出現在照片中的步槍。

全圖左一和右二的民兵戰士背的是毛瑟98型步槍

在全圖左一和右二的民兵戰士背的是毛瑟G98型步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是德國步兵的制式步槍,毛瑟G98型最大的外形特徵就是葉型標尺,740mm長的長槍管,全槍長度要比各位軍迷熟知的中正式和毛瑟1924標準型步槍及其仿製品要長一大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還處於軍閥混戰時期,大量歐洲剩餘的軍事裝備進入了中國,當時南方的軍閥曾進口過幾批毛瑟G98型步槍。可能這幾把毛瑟G98型步槍在長徵過程中被紅軍繳獲,後面交給了民兵戰士使用。

全圖左二和左三的民兵戰士背的是元年式步槍和遼十三步槍

在全圖左二和左三的民兵戰士背的是元年式步槍和遼十三步槍,元年式步槍是清朝末年向德國毛瑟公司量身定製的毛瑟槍,當時使用的7.92MM步槍彈後坐力太大,不適合當時中國人的體格,便要求毛瑟公司開發一種使用6.8MM步槍彈的毛瑟步槍,元年式步槍的全槍長度和毛瑟G98型步槍差不多,但是元年式步槍可能是為了簡化生產工藝,該槍沒有採用標準的毛瑟式前槍管管箍,使用的是較為簡陋的前槍管管箍。元年式步槍大部分由廣東兵工廠生產,粵系軍閥曾大量裝備,左二的民兵戰士手中的元年式步槍可能也是在長徵期間被紅軍繳獲的。

元年式步槍

遼十三步槍是當時的奉天兵工廠結合毛瑟步槍和38式步槍設計的,其槍機使用的是毛瑟式槍機,但遼十三步槍的槍身更像是38式步槍,而且遼十三步槍還配有防塵蓋,圖中這支遼十三的防塵蓋已經遺失,遼十三步槍還有一個小的外觀特徵,在前槍管管箍下有一個小閱兵勾,用於在閱兵儀式中系帶旗幟,當時的奉天兵工廠是亞洲最大的兵工廠,其生產的遼十三步槍不僅提供給奉系軍閥部隊使用,還向其他軍閥出售。

全圖左四和左五的背的是漢陽造和38式步槍

作為在抗日戰爭中出鏡率最高的漢陽造步槍和38式步槍,關於這兩把槍的性能就不多做介紹了,左四隻露出一小部分的固定彈匣是漢陽造步槍最明顯的外觀特徵之一了。全圖中左五步槍的槍機上大大的防塵蓋,橢圓型的槍栓柄一看就是38式步槍。

全圖最右側的戰士背的是一把FN1930步槍

FN1930步槍是比利時FN公司得到了毛瑟公司授權後生產的毛瑟1924標準型步槍,FN1930步槍憑藉FN公司出色的機加工能力,該槍射擊精度很高,槍管壽命也高,在抗日戰爭期間很受抗日軍民的歡迎,在我方軍隊中一般都將FN1930步槍交給實戰經驗和槍法較好的老兵使用,FN1930步槍也是抗日期間數量最多的進口步槍之一。FN1930步槍的外觀特徵就是採用了全包圍護木,前槍管管箍後的槍管上也有護木包裹,顯得該槍比其他的步槍要粗壯一些。

FN1930步槍

哈裡森.福爾曼拍下的這張珍貴的照片真實反映了當時抗日革命根據地的條件是多麼艱苦,革命先輩在困難條件下靠著滿腔熱血與日寇戰鬥,這份精神值得我們牢記與傳承。尊重史實才是對抗戰最大的尊敬,抗戰影視劇帶給觀眾的不應該只是「殺鬼子」的快感,而是我抗日軍民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仍舊頑強不屈的民族意志和精神!

相關焦點

  • 「抗日神劇」的末日到了!廣電總局:違背常理的抗日神劇不得播出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則好消息:廣電總局下發通知,要求相關播出機構不得播出違背常識常理、隨意戲說解讀歷史、過度娛樂化的抗戰題材電視劇。簡而言之,就是不得播出那些「抗日神劇」!看來,抗日神劇的末日到了!不得不說,這一決定確實是大快人心!雖說影視劇為了視覺效果,而做出一些誇張的改編是可以理解的,但那些抗日神劇就純屬於「胡編亂造」,篡改歷史。
  • 帶著核彈去抗日? 媒體批評抗戰「神小說」
    某網絡抗戰「神小說」封面,把朝鮮人民軍的宣傳畫拿來當做抗日戰爭的畫面…… 曾引起管理部門關注的抗日「神劇」中的一些情節變本加厲植入這些網絡小說小說裡,網路遊戲裡的超強武器天啟坦克來到了南京保衛戰的戰場,裝備精良的傘兵空降到臺兒莊,主人公穿越到戰場,變成了一個日本兵……不僅嚴重脫離了歷史真實,也難說其中有軍事色彩。 《工人日報》記者留意到,這些擁有雷人內容和書名的小說在網絡上不乏擁躉,很多人點讚。但也有人對此持批判的態度。
  • 《雷霆戰將》下架,層出不窮的抗日神劇該被整頓了
    近期,素有《亮劍》第三部之稱的抗日神劇《亮劍之雷霆戰將》賺足了話題,本想去圍觀下這部神劇有何過人之處,惘然在官方點名後,《亮劍之雷霆戰將》暗暗下架
  • 同為抗戰劇,《雷霆戰將》笑料百出,這部劇卻為了真實火燒群演
    01《雷霆戰將》因劇情不合理遭下架《雷霆戰將》停播了,站在某個角度看,這部劇應該是近期熱度最高的一部劇,只是熱起來的原因有些尷尬。因為劇情中的某些設定,該抗戰劇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網絡上現在關於此劇的段子層出不窮,甚至讓人看了開懷大笑,很多段子都圍繞著髮膠兩個字。
  • 他曾在抗戰神劇中「手撕鬼子」,現當導演欲重新定義抗戰劇
    戰爭題材劇《河山》開播前,作為新人導演的王新軍在微博髮長文,表示希望能夠重新定義「抗戰劇」,他還在文中笑稱自己是「抗戰神劇」本「神」。身為演員的王新軍多年來一直以硬漢形象示人,軍人家庭出身的他參演的影視劇基本上都是戰爭題材。他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有新版《三國》中的魏延,還有抗戰武俠劇《抗日奇俠》裡的王牧風。
  • 抗日神劇成真!美國特工拿AK擊落越南戰鬥機,怎麼做到的?
    包子手雷炸飛機、手槍的子彈比機槍還要多、手撕鬼子……相信上面幾個畫面對於看過抗日神劇的吃瓜群眾來說絕對不會陌生,畢竟這可是神劇的"經典場面"了。雖然這些神劇未免有誇張的嫌疑,但在許多抗日神劇中很平常的"步槍打飛機"卻是真的曾經發生在現實中。
  • 李志斌:抗日神劇褻瀆的而不僅僅是歷史
    李志斌:抗日神劇褻瀆的而不僅僅是歷史 發布時間: 2014-09-10 09:40:58  來源: 荊楚網  作者:李志斌  進入電子報   日前有網友曝光了一組據稱在北方某影視城拍到的抗戰神劇製作現場。
  • 這4部抗日神劇,把觀眾「智商」按在地上反覆摩擦!
    抗日題材的影視劇一直以來都是觀眾們非常喜歡的類型,因為這可以讓我們記住當年的抗戰史,也能讓我們認識到那些抗日英雄。而在抗日劇中,最受歡迎而且口碑最好的應該就是《亮劍》了,因為它不管是劇情還是真實度都非常好。
  • 抗日神劇頻現:機槍800裡外打鬼子 褲襠藏手榴彈
    ■新華社記者 孫麗萍 彭卓  披著民族感情的外衣用性和暴力挑逗觀眾,在歷史的瘡疤上縱情歡樂。近年來,頻現於螢屏的抗日「神劇」呈現出一番「奇觀」:褲襠藏雷、手撕鬼子、單手掏心、石頭打飛機……這究竟是藝術創作,還是消費歷史和民族感情?
  • 日本人是如何看待「抗日神劇」的?評論非常現實
    抗日神劇是指那些戰爭遊戲化,我軍偶像化,右軍懦弱化,日軍偽軍白痴化的一種電視劇,由於這些抗日題材中強行加入了一些雷人、誇張的虛構場景,所以網友們紛紛稱這類電視劇為「抗日神劇」,抗日神劇的標準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武藝高強(抗日奇俠),一個人能打十幾個人,第二種是時空穿梭(黑狐),他們這些人拿著現代化武器出現在抗日時期
  • 同樣是抗戰神劇,雷霆戰將被罵慘,為何燕雙鷹系列卻罵聲很少呢?
    而最近上映的《雷霆戰將》更是將抗日戰神劇推上了一個輿論的風口浪尖,剛播出就遭到各大官方批評,然後迅速的下架。要說燕雙鷹系列的騷操作也是很多的,以一敵百不在話下,其中「我賭你的槍中沒有子彈」更是火爆網絡,但歸根結底,燕雙鷹系列與抗戰神劇有著很明顯的差別,三個原因一針見血。
  • 女版于震,指望演抗日神劇走紅難如登天,還是提早轉型吧
    文\娛鋪子抗日神劇肆虐螢屏的十年裡,于震、王新軍、張子健、王新、王挺都榜上有名,被稱為抗日神劇專業戶。其中,于震因為格外突出,又被稱為「抗戰一哥」。抗戰劇裡,女演員並不多,畢竟這屬於男人戲,但是王珂脫穎而出成了女版于震,抗日神劇專業戶。演員王珂因出演過《狼毒花》、《雪豹》、《狼煙》、《鐵血使命》、《英雄使命》、《大刀記》、《遊擊英雄》等眾多抗戰題材大戲,基本以正面、女英雄角色出現在螢屏上,被稱「抗戰劇寵兒」。
  • 歷史上抗戰老兵告訴你
    這個問題想必困惑著大家,許多人進來受一些影視作品的渲染,大家通常是看到一個人身中好幾槍,甚至被炮彈近距離轟炸過之後,依然沒有退縮,奮鬥在前線,更有甚者,實際上還和敵人一起拼刺刀並且還勝利了!這種事情可能嗎?抗日老兵說,不可能!大家可能知道,當時日軍主要使用的是三八大蓋步槍,這種步槍威力比較小,但是穿透力和射程大,抗日老兵說儘管這是步槍中威力最小的一隻。
  • 抗日神劇:面對我方發明的竹筒迫擊炮,敵人拿起了光學瞄準火箭筒
    抗日神劇:面對我方發明的竹筒迫擊炮,敵人拿起了光學瞄準火箭筒說到抗日神劇,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了,劇中的人物往往能夠飛簷走壁和各種閃躲子彈,讓人們像看武俠片一樣過癮,並且為了追求收視率,部分導演更是在劇中注入了玄幻的元素,時常讓主角發明一些高科技武器來打敗對面,比如在抗日神劇中我方小戰士不僅發明了包子雷
  • 《雪豹》第二部開機,落魄文章仍擔綱男主,導演是抗日神劇專業戶
    文\娛鋪子由浙江優盛影視文化出品,張健擔任總導演的抗戰劇《雪豹2》近日開機,文章、張銘恩、吳剛等主演,拍攝周期預計四個月。《雪豹》首播9年後,《雪豹2》才開機,著實讓很多觀眾等急了。當然不能掩蓋的是,擁有如此高觀眾緣的《雪豹》僅僅獲得豆瓣7.9分的原因是本質上的抗日神劇性質未改變。如果說《亮劍》開啟了「痞氣」抗日,那麼《雪豹》則開始了「偶像」抗日。男主角周衛國是富二代,復旦畢業,黃埔出身,德國留學歸來,懂漢、德、英、日四國語言,還會劍道,就算實在現代偶像劇裡也是妥妥的男一號。
  • 十部經典抗日題材劇:《雪豹》無緣前五,《亮劍》只能第二
    今天,小編將給大家盤點國產抗日劇中,豆瓣評分較高的十部經典抗日劇。這十部劇除了劇集質量可圈可點,更是獲得觀眾們一致好評如潮。話不多說,目前劇荒的,或者喜歡抗日題材電視劇的你千萬不要錯過這一份榜單。
  • 已被叫停的四部抗日神劇,能看一半就讓人佩服,全看完你是真厲害
    已被叫停的四部抗日神劇,能看一半就讓人佩服,全看完你是真厲害在近代史上,我國的經歷了太多的血雨腥風了。而為了紀念抗戰14年期間,所有保家衛國中華兒女的熱血情懷,所以我們也是拍攝了很多相關的電視劇。不得不說在建國之後,湧現了一大批的優秀抗日題材作品。但是,到了現在我們會發現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人並不是為了去緬懷先烈,而是為了蹭熱度。說白了就是一隻披著羊皮的狼,讓人作嘔,不尊重歷史事實,一味的在哪裡胡編亂造。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被叫停的四部抗日神劇,能夠看完一半的就已經讓人「佩服」了,要是能夠全部看完那麼只能說你真是厲害啊!第一部:《抗日奇俠》。
  • 抗日神劇大尺度情節不忍直視:寡婦被下藥自摸5分鐘 如AV片【組圖】
    近日關於抗戰神劇的議論又悄然四起,本來沉溺的話題如今又浮出水面,看到這個爭議網友們真是哭笑不得,不少網友看到再次被雷上天的抗日劇時,都覺得沒有節操,毀壞歷史。在看膩了手撕鬼子,手榴彈炸飛機等抗日神劇標配劇情之後。終於,有一些抗日劇另闢蹊徑,為大家帶來了一陣清香的新風。哦不,是黃風。
  • 流量演員不做假、抗戰片不拍神劇、綜藝節目脫離劇本,哪個最難?
    以前的娛樂圈看的是實力和顏值,現在的娛樂圈看的卻是流量和顏值,而且顏值的評判標準跟以前也有所不同,以此為基礎,現在流量演員作假,抗戰片拍神劇 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流量演員不作假,抗戰片不拍神劇,綜藝節目脫離劇本,到底哪個最難做到呢?
  • 《絕地反擊》首播,炮火連天抗戰劇,山東衛視這次要逆襲
    目前狀態下,多數二線衛視平臺,一年當中,也很少能夠首播幾部電視劇了。顯然,各家在購買電視劇版權方面,已經非常慎重,甚至於可以用畏手畏腳來形容了。不僅二線衛視山東臺如此,曾經的老牌電視劇衛視安徽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