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女子在貝加爾湖冰面下遊85米 問題來了:冬泳的人為什麼不怕冷?

2021-01-14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40歲女子在貝加爾湖冰面下遊85米 問題來了:冬泳的人為什麼不怕冷? 貝加爾湖,零下22攝氏度,冰下潛泳85,想想難度怎麼樣呢?40歲女子在貝加爾湖冰面下遊85米安不安全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40歲女子在貝加爾湖冰面下遊85米安不安全呢? 當地時間1月11

  原標題:40歲女子在貝加爾湖冰面下遊85米 問題來了:冬泳的人為什麼不怕冷?

  貝加爾湖,零下22攝氏度,冰下潛泳85,想想難度怎麼樣呢?40歲女子在貝加爾湖冰面下遊85米安不安全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40歲女子在貝加爾湖冰面下遊85米安不安全呢?

  當地時間1月11日,40歲俄羅斯女運動員Yekaterina Nekrasova(葉卡捷琳娜·奈克拉索娃)完成了這一壯舉,並創造了新的金氏世界紀錄。

  據了解,位於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當時冰層厚度25釐米,她只穿了一件泳衣,全程大約用了1分半鐘,始終沒有浮出水面,遊了279英尺(85米)。

  此前世界記錄是230英寸(70米),由南非遊泳運動員Amber Fillary於2020年在挪威冰下創造。

  根據吉尼斯規則,冰下遊泳不能使用潛水衣和腳蹼。

  為了保證其生命安全,沿途的冰層每隔一段距離就要切穿25釐米的洞。

  據了解,冰水遊泳這項極限運動在俄羅斯非常受歡迎,擁護者認為它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以及免疫系統。他們說,它甚至可以對抗抑鬱症。

  冬泳者為什麼不怕冷?

  常年練習,已經習慣了。說起來不可思議,它的運動效果肯定很明顯,不然,不會有那麼多人去冰裡遊泳。事實上,冬泳者通常像普通人一樣禦寒。你試了以後就知道冬泳不怕冷是什麼了,所以只剩下一個字,「爽」!冬泳者通常在夏天或秋天開始活動,並持續到寒冷的冬天結束。水溫從15度以上變化到15度以下至少三四個月。如果拋開勇氣和毅力的因素,這個過程誰都可以做到!

人體有很強的體溫調節機制

  (1)根據生理學知識,人體體溫是恆定的,一般維持在36.5C左右,這是維持正常物質代謝和生命活動所必需的。但人體不同部位的溫度差別很大,肝臟 溫度達到38.5,下丘腦達到38,體表溫度低於體溫。氣溫23C時,軀幹溫度32C,足部溫度27C,但核心體溫保持不變。冬泳雖然體溫有變化,但都是在36.5c左右的恆定體溫下進行的,只有在冬季遊泳過度導致體溫下降時,才會有危險。

  (2)陸地運動時產熱急劇增加,身體深部出現運動誘發高溫的生理現象,有利於運動功能的發揮。室溫遊泳代謝率低,不會引起體內高溫,但冬泳不是這樣。冷水刺激交感神經,增加應激激素分泌,增加產熱。體表體溫急劇下降,體內溫區收縮明顯,直腸溫度急劇下降,體溫反而更高,導致運動中體溫升高。雖然時間極短,但也體現了人體從壓力中自救的本能。

  2.冬泳中體溫的損失和產生

  (1)體熱損失。冬泳時,皮膚與水直接接觸,身體深部的熱量通過傳導向外傳導。還有,由於水的對流,帶走了大量的體熱,所以是一項耗熱量極高的運動。

  (2)體熱生成。人體的熱能來源於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質,通過化學轉化來轉化。產生熱量有幾種方式。

  休息時,體熱主要來自內臟的代謝,佔體熱的56%,而肌肉熱的代謝只佔18%。

  運動時,在做功的過程中,對骨骼肌能量的需求成倍增加。如果劇烈運動1-2分鐘,肌肉對能量的需求比安靜時高120倍,肌肉產生的熱量佔身體熱量的90%。

  寒冷刺激加速體內產熱。29C安靜環境代謝率 ,低於20C時,代謝率開始增加,10C以下代謝率顯著增加;環境溫度越低,交感神經興奮性越高,代謝率增加40-60%。

  下丘腦收到冷刺激信號後,立即分泌大量甲狀腺、糖皮質激素、兒茶酚胺等應激激素,使機體產熱急劇增加。

  冷卻產生熱量。感冒使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引起寒戰。寒戰是骨骼肌不自覺的節律性收縮,消耗大部分能量,轉化為熱量。寒戰最強時,體內產熱可增加4-5倍。冬天遊泳後換衣服時打寒戰是有幫助的

  冬泳時,下丘腦接收冷刺激的信息。一是傳導神經發出衝動,血管運動中樞興奮,周圍血管收縮,減少了周圍的血流量,增強了皮膚保溫層的效果。這時,皮膚不那麼血色,蒼白,出現「雞皮疙瘩」。頭、手、腳疼痛是冬泳的冷期。冷感期交感神經興奮,應激激素分泌增加,身體能量代謝增強,體內深部溫度升高,從而使下丘腦溫度升高,引起熱敏神經元興奮,發出指令,緩解外周血管緊張,身體深部大量熱量隨血液向皮膚擴散,產生不冷不熱的熱脹感。這是冬泳的熱膨脹期。

  人體有限的能量儲備無法抵抗冷水的無限吸熱,下丘腦溫度持續下降,不再能引起熱敏神經元的興奮,使外周血管再次收縮;皮膚出現蒼白和「雞皮疙瘩」發冷,進入冬泳的發冷期。如果這個時候沒有水,就會出現體溫過低:強烈的寒戰,動作遲緩,語言不清,四肢麻木等症狀,對身體不好。

  (2)冬泳體溫調節設定點。由下丘腦頭部的溫度敏感神經元控制,成為溫度設定點,在冷感期將設定點上移至運動高溫點,使身體進行產熱、升溫、保溫等一系列調節反應。在熱脹期,當體溫因冷水吸熱過多而被迫向下偏離高設定點時,會通過發冷等產熱手段來糾正偏差,發冷期往往會因體內熱源枯竭而導致設定點失控。

  (3)冬泳體溫調節的負反饋和前饋,醫學上稱為體溫調節自動控制系統。下丘腦體溫調節中心與各效應器之間存在雙向關係。效應器不斷向下丘腦反饋其生理變化的信息,不斷修正和調整下丘腦發熱的指令,準確確定新環境下的溫度設定點以維持平衡。在體溫調節過程中,不僅有效應器向下丘腦的負反饋信息,還有前饋現象。比如冬泳前進入更衣室時,冬泳場上的各種視覺和聽覺刺激通過條件反射的方式啟動下丘腦的體溫調節機制,這是前饋現象。

  (4)冬泳體溫的行為調節。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不受意識控制,通常稱為自主體溫調節,是體溫調節的基礎。另外還有行為體溫調節。冬泳是在高級神經中樞指揮下進行的。冬泳時,將各傳感器的刺激信息引入大腦皮層,在第二信息系統的參與下進行高級合成,通過大腦的運動中樞發出指令,產生產熱。對保溫的行為反應,如戴橡膠泳帽、加快遊泳速度、用手摩擦皮膚、跑步取暖、跑完水喝一杯熱茶等。有意識地禦寒保暖。行為體溫調節是自主體溫調節的補充。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女子在貝加爾湖冰面下遊85米 創世界紀錄
    貝加爾湖,零下22攝氏度,冰下潛泳85米……當地時間1月11日,40歲俄羅斯女運動員Yekaterina Nekrasova(葉卡捷琳娜·奈克拉索娃)完成了這一壯舉,並創造了新的金氏世界紀錄。
  • 客棧:50歲冬泳大媽,挑戰零下40度貝加爾湖冰潛,今火遍全球
    如今50歲的劉葉琳看似就像20幾歲的少女一樣,和兒子手牽手一起走,還被誤認為是兒子的女朋友呢?由此可見劉葉琳保養得有多好。   劉葉琳20年如一日,做了別人不敢做的事,挑戰了很多常人不敢挑戰的事情。
  • 51歲劉葉琳比基尼冬泳貝加爾湖:「為國省塊布」的美為何惹爭議?
    《51歲劉葉琳比基尼冬泳貝加爾湖在上個月,一位來自河南信陽的51歲「凍齡女神」——劉葉琳,她在俄羅斯貝加爾湖,穿著比基尼冬泳的圖片,引發了國內外媒體的大量報導,一時成為新聞和網絡搜索的熱點,而關於她為何喜歡穿著比基尼,滿世界大秀完美身材的那句戲言——「我為祖國省塊布」,也引發了不少熱議。
  • 女子零下22度天氣 貝加爾湖冰下潛遊85米創世界紀錄
    貝加爾湖
  • 砸開冰面 一群穿著露骨的人跳進水中 在寒風呼嘯中 我是驚呆了
    三九嚴寒天,筆者駕車行駛在山西臨汾的濱河東路,扭頭一看,在堯都區的西蘆村邊,有幾人在結了冰的魚池中遊泳,於是停下車,走上前去,看個稀罕。當時氣溫零下4度,一位男子用木桿子將凍住的冰面砸開,形成長約20米寬約10米的水面,將碎冰塊撿起,扔到遠處。
  • 飛6800公裡花3萬多 61歲中國大叔在北極冬泳40秒
    「挑戰北極圈冬泳,我來了!」北京時間13日下午,61歲的冬泳達人謝耀琪在朋友圈發布了一條視頻,他和7位同伴要在北冰洋挑戰極限冬泳。
  • 哈爾濱一冬泳愛好者冰層下失蹤,潛水員下水搜救……
    21日下午3點左右,在哈爾濱松花江北岸濱州鐵路橋附近的一處水域發生一起意外事件,一名冬泳愛好者在冬泳時不慎誤入冰面下失蹤。潛水員多次下水搜救,截至目前,還未找到失蹤人員。22日,記者接到線索後,立即驅車趕赴現場。
  • 哈市一冬泳愛好者冰層下失蹤,潛水員下水尋找...(視頻)
    11月21日15時在哈爾濱松花江北岸濱州鐵路橋下附近的一處水域發生一起意外事件一名冬泳愛好者在冬泳時不慎誤入冰面下失蹤潛水員多次下水尋找目前,還未找到失蹤人員據現場參與尋找的" 冰城救援隊 " 隊長熊明介紹,他和速援潛水公司接到求助稱,48歲冬泳愛好者在冬泳過程中遊到冰面下,沒有從冰面上的出口遊上來,同行的人員用硬物敲擊冰面,給冰下的遊泳者聲音提示,但這名冬泳愛好者還是沒有遊上來
  • 貝加爾湖冰面再現神秘怪圈 與上世紀90年代相同
    中國網4月12日訊 據俄羅斯媒體4月10日報導,今年3月,專家們藉助衛星,在貝加爾湖冰面上再次發現了神秘的怪圈。在2014年時,貝加爾湖湖面也曾出現過類似的怪圈。與之相比,今年這一神秘現象具有出現時間較早,圓圈不對稱的特點。圖像分析顯示,今年這一怪圈出現的位置與之前一致。
  • 美麗的貝加爾湖湖底冰封了幾十萬的屍體,這是什麼情況啊?
    這近幾年,中國遊客到貝加爾湖地區旅遊的人數激增,但當地能接待遊客的地區並不多,主要集中在湖邊小鎮利斯特維揚卡和奧利洪島。貝加爾湖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是世界第七大湖泊,是世界上年代最久的湖泊,湖中動植物資源豐富。該湖湖水質好,透明度深達40.5米,被譽為「西伯利亞的明眸」。
  • 冬泳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謝邀,爽!
    冬泳愛好者如是說在吉林省長春市南湖公園冬泳區,眾多冬泳愛好者來此遊泳,70歲的劉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劉先生向記者表示,他已經堅持冬泳十多年了,一般在水下能遊一兩分鐘,雖然短暫,但每天遊完了以後感到特別舒服,有精神,身體各方面都不錯。一旁60多歲的冬泳者王阿姨也不甘示弱,她表示,不來遊泳的話心裡總是會惦記,遊了以後就感到滿足了,泳完上來以後感覺特別爽!特別爽?!
  • 東北男子冬泳鑽冰取樂,卡在冰層下面上不來,同伴連忙拿錘子鑿冰
    對很多人來說,冬日的東北非總是美麗的,是旅遊的好時候,應該好好玩一把。僅僅就旅遊而言,這一點也是正確的。不過,想必很多人也都知道,冬季的東北地區是非常危險的,極有可能危及人類的生命安全。昨日還寫到一個吉林小孩在松花江河堤上玩耍跌落下來,只是一個被雪覆蓋的斜坡,他跌落下來,至今未被發現,大家可以想像他的結局。還有人在網上曝光了一段東北的視頻,過程也很危險。
  • 貝加爾湖裡,沉睡著25萬冰冷屍體!
    奇聞靈異事貝加爾湖這座世界上年代最久遠的新月形湖泊坐落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南部,最大透明度達40.5米——透過湖水觀察水面之下40.5米內的生物,就像是透過空氣一樣清楚,被譽為「西伯利亞的明眸」。貝加爾湖最深處達1637米,平均深度也有730米。在那幽暗極寒的水下,靜靜地躺著25萬具冰冷的屍體。事情發生在距今約100年前。
  • 貝加爾湖冰面下 俄40歲女性一口氣遊85米!
    版權聲明 一、凡註明來源為"正北方網"、"北方新報"、"內蒙古日報社"、"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內蒙古正北方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潛入貝加爾湖冰層 用海豹的視角看世界
    雖然大部分潛水者意欲尋找神奇的水下生物,但對於在冬天潛入貝加爾湖冰冷湖水中的人們來說,冰是他們首先遇到的問題。
  • 有一種冬天,叫做貝加爾湖
    你知道的貝加爾湖,春天是綠色的,夏天是清澈的,秋天是五彩的...但是到了冬天這裡就變成了一片白色的冰原。每年從1月到5月是貝加爾湖冰封季節。從12月開始,伴隨著西伯利亞來的風,貝加爾湖畔便會產生了夢幻的霧凇,湖水從的底部開始慢慢凍結,直到1、2月左右,整個湖已經完全凍結。真正的千裡冰封貝加爾湖有太多世界之最。
  • 冰面為什麼滑?這是個化學問題
    冰面為什麼滑呢?圖片來源:Ascalaph Designer program 然而,問題又來了,冰面上的水從哪裡來的呢?冰面溫度那麼低,水都應該結冰才對啊? 流傳最廣的應該是「壓力融化說」——冰在壓力下融化,形成水膜。這個想法來自James Thompson在 19世紀50年代提出了一個數學模型:冰的熔點隨壓強的增大而降低。
  • 貝加爾湖的藍水,看著這樣純藍色無汙染的冰塊簡直是美極了
    看南朝鮮的湖北線看冰,有些人喜歡北朝鮮靛藍的冰,乾淨透明,每一個都像藍水晶一樣,訪問北朝鮮時,我迫不及待地想抓住所有的藍色冰塊,進行身體接觸,我喜歡南部的雄偉美麗、冰凍的湖水朝著遠方的雪山走去。粘在巖石上的冰柱,與湖撲通的冰塊,湖中光滑美麗的泡沫冰塊等,是令人驚訝的藍調。
  • 沙皇的500噸黃金沉入貝加爾湖,為何無人打撈?
    ,又是為什麼呢?貝加爾湖雖然現在屬於俄羅斯,但曾經也是中國的一部分,我國古代稱之為「北海」,明明是一個湖,為什麼要叫它海呢?那是因為貝加爾湖是亞歐大陸最大的淡水湖,可以用一望無際來形容,最深的地方有1637米,不過在與俄國籤訂的《尼布楚條約》中,把它割讓給了俄國。而關於寶藏的傳說是從何時開始的呢,那要從俄國十月革命說起了。
  • 李健一曲高歌,唱紅了貝加爾湖,現在那裡什麼樣?
    其實,像粒粒這樣,為了李健的《貝加爾湖畔》而專程飛去貝加爾湖,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而且有成規模的趨勢。無疑,這個被稱為西伯利亞的「藍眼睛」的貝加爾湖,成為俄羅斯最新被中國人所熟悉的地方。可以說,李健一曲,唱紅了貝加爾湖。據媒體報導:俄羅斯旅遊局統計,僅2016年,去貝加爾湖的旅遊人數就上漲了158%,其中有90%的遊客來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