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開冰面 一群穿著露骨的人跳進水中 在寒風呼嘯中 我是驚呆了

2021-01-15 張旦人文攝影

三九嚴寒天,筆者駕車行駛在山西臨汾的濱河東路,扭頭一看,在堯都區的西蘆村邊,有幾人在結了冰的魚池中遊泳,於是停下車,走上前去,看個稀罕。

當時氣溫零下4度,一位男子用木桿子將凍住的冰面砸開,形成長約20米寬約10米的水面,將碎冰塊撿起,扔到遠處。

只見他們先活動了一下身體,然後走進冰冷的水中,用水桶將冰水澆到頭上,說是熱身。一位57歲叫郭雪芬的阿姨,她說她是臨汾鐵路機務段的退休職工,喜歡冬泳好幾年,每天都要來這裡遊一圈,遊完渾身發熱,感覺舒服極了。

他們這些冬泳愛好者組建了一個聊天群,有一百多人,每天在群裡呼應一下,就能來一群人,年齡最大的都有76歲了,小的有三十來歲,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

冬泳活動越來越熱鬧,人越來越多,附近古縣、蒲縣的愛好者,專程來這裡冬泳,說是人多了遊的熱鬧。這位姓石的中年大叔,就是專程從古縣趕來參加冬泳的活動。

冰冷的水中,你遊一趟回來了,他遊一趟過去了,冬泳比的是意志,只有戰勝自己、戰勝恐懼,才能成為真正的冬泳高手。

筆者穿著厚厚的羽絨服,站在岸邊觀看,還是感覺到西北風吹的寒冷,看著他們穿著露骨的泳衣,在冰水裡暢遊,自感慚愧不如。

他們先後遊了一陣子,上岸後,擦洗乾淨身上的水珠,穿上衣服,在岸邊蹦跳、急行、踢腿,說是泳後做的恢復訓練,還說,大家參加了冬泳鍛鍊後,身體很好,一冬天,沒有一個人患過感冒,還說,冬泳強身健體,能抵抗疫情......大家在歡笑中,離開了這裡。筆者看到這群活波開朗的冬泳人,無不敬佩,祝福他們永遠健康,笑口常開。

張旦原創作品

相關焦點

  • 直擊嚴冬踩藕人,鑿20公分厚冰泡水10小時,挖2000斤白玉藕
    小寒,農曆二十四節氣中倒數第2個節氣。此時節,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三九」時段,「滴水成冰手難舒」。然而,在這樣「冰上走」的寒冬裡,50多歲的老趙和他的兩名同伴,在魯北這片近百畝的藕池中,在刺骨的冰水中,穿著橡膠工作服,腰上纏著衝冰水槍,趴在水中,艱難前行,雙手也在泥中不停的摸索著,也或是低頭整理剛挖出的白藕。太陽升起,陽光照在身上,卻也沒有驅散刺骨的寒意。
  • 漳縣露骨山 比天還高三尺三
    而清代詩人吳鎮在《登臨露骨山》中有這樣的描述:生成傲骨永如斯,露出堂堂太白姿。 遠望山巔頻積雪,登臨路徑猶嶇崎。盤桓聳石拖寒露,磊磊雄峰卷浩池。不改千秋樸素態,常留後世共稱奇。  「白骨骷髏」在詩人的筆下成了「傲骨」,使得山立馬就變得「高大上」起來,讓人有了膜拜的衝動。
  • 冰面行舟救人 走完300米累到虛脫
    3名隊員乘坐衝鋒舟,用探鉤扒著冰面,冒險在冰上滑行300多米,幾次遭遇危險,終於在險象環生中完成了救援。記者採訪了解到,藍天救援隊在極寒天氣中讓人肅然起敬的援救故事還有許多。1月7日,青島市即墨藍天救援隊隊長董剛向記者講述了他和隊員救援的幕後故事。    說起幾天前的一次救援行動,即墨藍天救援隊隊長董剛還有些不寒而慄。
  • 嫩江冰面出現一隻狐狸,見人捕魚就來討魚吃,吃飽後把大魚帶回洞
    由於本次冷氣流影響範圍非常廣、降溫幅度也非常大,加上持續的大風,讓大家都覺得寒風刺骨,動物們都躲在暖和的洞裡不敢出來,但是這隻狐狸卻冒著嚴寒走在冰面上……01狐狸見喜鵲在吃鹿肉大餐,想從中分一杯羹,喜鵲卻不想讓它吃白食嫩江的冰面都結了厚厚的冰,這只可憐的母狐狸,也許幾天沒有進食了,正在冰雪地裡尋找獵物。
  •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寒風中的人
    2、理解寒風中仍在工作的人的辛苦,萌發對他們的崇敬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有對寒冷天氣的較為深刻的體驗。  2、邀請具有特殊職業的家長來班級做客。  3、紅花若干,冬日街( 道的視頻若干。  4、幼兒學習資源6第6-7頁。  5、教師教學資源:寒風中的人。
  • 視頻|刺骨寒風中 他們為裝滿菜籃子「戰天鬥地」
    在淄博,就有這樣一群人,刺骨寒風中,他們表現出了「戰天鬥地」的豪氣,只為裝滿老百姓的菜籃子。1月6日下午1點多,淄博中心城區寒風乍起,體感溫度直線走低。在魯中蔬菜批發市場蔬菜區最西側,一間「穿」著防凍膜的棚子,門口的薄膜被卷到了一邊,一名男子正在裡頭忙碌。記者摘下手套,僅僅幾十秒鐘,雙手就被風吹得生疼,幾乎要失去知覺。
  • 老外養100條食人魚,餓了六天後親自跳進泳池,這時奇蹟發生了!
    老外養100條食人魚,餓了六天後親自跳進泳池,這時奇蹟發生了!提到到他一定都有所耳聞,不管是在電視裡,還是在生活中使用,因為是一種十分兇猛的一般都是行動動,在巴西逗留期間,有人曾目睹一群食人魚在短短數秒內將一頭牛撕成碎片的可怕景象,真實性不高。
  • 女網友突然跟我說要給我發幾張「露骨照」 哈哈哈結局讓人崩潰!
    0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這個數字,那我這樣表示出來哪裡錯了?不是你讓我用喜歡的方式的嗎?如果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的話,那也不是我喜歡的方式了啊,這年頭,連自己喜歡的東西都有標準了,唉......哈哈哈哈,不過笑話歸笑話,真的介意的話還是不要在一起了,以後怕是會有很大的心結03女網友突然跟我說要給我發幾張「露骨照」,等了半天興奮不已,結果......就這?我信了你的邪......
  • 冰雪融化後,冰面上的一幕讓人痛心
    有的人關注的是世界各地哪裡的風景好,哪裡值得自己去消費,可是關於氣候的變化,人們卻不那麼上心。 冰雪融化後,冰面上的一幕讓人痛心!到底出現了什麼情況呢? 原來由於冰層的融化,大量的冰面發生的較為嚴重的斷裂,我們知道,企鵝是遊泳健將,但是企鵝卻無法在水中生存,冰層斷裂後,冰面被分成一塊塊,水中的魚兒潛下更深的水下,企鵝為了食物不得不潛下去。
  • 原子彈爆炸時,跳進水中可以逃過一劫?核爆倖存者的答案值得深思
    當時的核武器就是原子彈,氫彈、中子彈這些都是後面才發明的,但也就是區區兩顆原子彈,日本就被打得毫無抵抗力可言。據了解,當時日本至少十萬人被原子彈炸死。後來很多人好奇原子彈爆炸時,跳進水裡能否逃過一劫?日本核爆倖存者的答案值得深思。
  • 原子彈爆炸時,跳進水裡能保命嗎?當場沒死才是厄運的開始
    如果附近有水,跳進水裡能保命嗎?跳進水裡是否能保命,這要看你的距離離爆破點有多遠。如果你的位置離爆炸點太近,原子彈爆炸的能量把水都電離了,就算跳下去也僅僅是化成蒸汽,這時跳不跳沒有什麼區別。如果距離沒那麼近,不至於直接電離,但還是很近,能量會使水都沸騰了,這時候跳進去直接被煮熟了,這時候還是不要跳的好。
  • 冰面為什麼滑?這是個化學問題
    圖片來源於網絡 冰面本來就是滑的啊,這不是常識嗎?有什麼好解釋的? 化學家們總是「較真的」,他們一定要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冰之所以會有很小的摩擦力,是因為腳丫子或鞋等身體重量的支撐點與冰面之間有一層水,水分子能起到潤滑的作用,所以無論是否穿著溜冰鞋,都能在冰上滑出「似魔鬼的步伐」。
  • 極寒天氣席捲歐洲,已造成48人死亡!英國的情況更是……
    刺骨的寒風持續了好幾天,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在英國,機場的航班延後或取消;許多道路因大雪被封閉;甚至在一些地區,電力都中斷了。早上推開門,結果是這樣的畫風:當歐洲全境籠罩在致命的低溫中時,一些人因嚴寒而失去了生命。最新的遇難者,是英國的一位花甲老人。他在倫敦墜湖,意外身亡。
  • 愛犬被鱷魚叼走,74歲爺爺跳進水中與鱷魚肉搏救回狗子!
    美國佛羅裡達州,一位74歲的爺爺帶著查理士王小獵犬Gunner在湖邊散步時,一隻小鱷魚突然從水裡衝出來咬住了小狗,並把Gunner叼回了水中
  • 金茂誕生中國低空跳傘第一人 兩老外跳進工地
    除丁建平首跳外,中國運動員臧春強作為壓軸成為了最後一個跳離金茂88層觀光廳的人。  丁建平現任河南省跳傘隊領隊兼教練、運動員,不到18歲,他就開始練習跳傘。「低空跳傘是我很久以前的願望。」丁建平說,這次有6名中國選手來到金茂大廈跳傘,他直到10月3日才知道由他完成第一跳。
  • 上遊記者在抗疫一線丨他們每天在寒風中站8個小時 吃飯休息都在...
    進入門診以前,旁邊穿著隔離衣、戴著手套和隔離帽,帶著護目鏡的導診員按例給他測了體溫,詢問起來,「老師,最近有沒有和武漢回來的人接觸過啊?」老羅對這每天都要回答的問題已經習慣了,他只想快點進入相對暖和一些的醫院裡,但他並不知道,眼前為他測量體溫的人,要穿著防護服,已經在寒風中工作了8個多小時。
  • 露骨!
    寫在前面:公眾號和網站已經串聯到一起了,大家把需要的資源名稱發送到公眾號後臺就可以了,比如我想看電影,那就發送「看電影」鐺鐺鐺,是不是很強大!接下來進入咱們今天的 主題——露骨軟體分享嘿嘿,估計有人說我標題黨啊,這次可真沒有哦!
  • 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卸貨攻堅戰:冰面打通44公裡生命線
    王自堃攝44公裡,這個距離,對於我們生活在城市裡的人來說,也許只是幾十分鐘的車程。但對於大風、酷寒、險象環生的南極來說,這個距離十分漫長,為歷年卸貨距離最遠。要想將「雪龍」號上攜帶的大量物資安全順利運抵中山站,不僅需要直升機空中吊運和雪地車冰面運輸「協同作戰」,還要看「老天爺」的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