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局: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土贈給美國卻是違法的!

2021-01-13 騰訊網

要問2020年最華麗。最振奮人心的航天任務是什麼,我想沒有比嫦娥五號成功攜帶月土返回地球更具有說服力的了。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一次發射任務中完成了我國航天史上多個「首次」:首次月面採樣、首次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千米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樣返回地球,這是我國目前為止複雜度最高、難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成功實現了多方面技術創新、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對後期的太空探索研究具有承前啟後、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嫦娥五號攜帶的1731克月土,成為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組織想要獲得的珍貴科研樣本,美國也非常想要,按理說美國和前蘇聯早就擁有了月土樣本,美國當年更是挖回來了382公斤的月土,為什麼我國這次帶回來月土,讓美國如此感興趣呢?

之所以美國想要,是因為這次我國此次帶回的月土和美國及前蘇聯的樣本挖掘地點不一樣。嫦娥五號降落月球表面的位置是月球正面緯度43度的風暴洋西北部,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的月海平原,而美國6次登月採樣地點和前蘇聯3次採樣點都集中在緯度30度左右的區間,這裡的土壤比美國挖出的土壤年輕20億年,對研究月球表面的風化作用,地質演變等具有全新的科研意義。

美國6次登月位置

更重要的是,我國選的這一塊登月位置氦-3的儲量特別豐富。氦-3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氦氣同位素氣體,也是一種在地球上很難得到的特別清潔、安全和高效的核聚變發電燃料,100噸氦-3便能提供全世界使用一年的能源總量,被科學家們稱為「完美能源」,但氦-3在地球的儲備量非常少且提取非常困難,已知的容易取用的氦-3全球儲量僅有500千克左右。

但是,月球地殼的淺層內卻含有豐富的氦-3資源,尤其是風暴洋,估計整個月球可提供71.5萬噸氦-3,足夠地球人使用上萬年。當年美國及前蘇聯在選擇登月位置的時候更多的考慮還是在安全上,那個時代並沒有對氦-3有像今天的認識,對氦-3儲量豐富的地區並沒有進行過實地的詳細勘察,而這次嫦娥五號做到了,這對未來利用月球核能可以說是奠定堅實的基礎,美國自然迫切想得到這批月土的樣本,進行氦-3成分的分析。

這就有了美國航天局在社交媒體上呼籲中國能夠大方地向世界分享此次研究的數據和捐贈一部分月土樣品出來供世界研究。

對於美國的要求,中國並沒有直接拒絕,因為中國是一個注重禮尚往來的國家,在1978年的時候,美國為推動中美建交,美國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布熱津斯基訪華時,為了表示美國的友好態度,特意向中國贈送了月巖樣本,當時我們一度認為有拇指大小的月巖樣本,結果打開盛放樣品的的玻璃盒時,所有人被美國的「大方」驚住了,美國人用凸透鏡做玻璃盒使月巖看上去很大,其實只有不足黃豆大小,僅有1克重。

嫦娥五號返回後,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總指揮吳豔華表示,月球樣品將首要用作科學研究,此外將收入收藏進行公知科普、一起也會根據國際協議向有關國家和國際科學家同享,或根據國際慣例作為國禮相送。至於談到是否會分享給美國航天局的時候,吳豔華表示很遺憾,能不能給取決於美國政府的態度。

這樣對待美國還有更深的一層考慮,因為直接贈與美國,在美國法律上是違法行為。

沃爾夫條款是一項禁止美中兩國之間任何與美國航天局有關或由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協調的聯合科研活動的條款,該禁令在美國總統貝拉克·歐巴馬籤署的2011財政年度開支法案中作為其中一項條款首次出現,因此獲稱「沃爾夫條款」。

先前,美方通過各種藉口對我國實施各種有關航天領域的各種出口管制並限制衛星技術、國防領域合作,歐陽自遠曾說過自中國開始做火箭作衛星,「別人」連一個元器件都不賣,可見美國對中國的航天封鎖有多嚴格,而「沃爾夫條款」則是美方首次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對中美航天合作進行限制。

美國航天局對華禁令實施以來,不僅來自中國的官員與科學家無法與美國航天局舉行交流與合作,甚至在美國機構工作的中國籍研究人員、在美國學校學習的中國籍學生都受到殃及。

美國當初制定這一明顯帶有歧視性的「不公平」條款的初衷,就是害怕我國通過合作「順走」了美國的獨家航天技術,想藉此全面限制各種中美之間的所有相關交流,以限制我國的航空航天的技術突破可是白宮估計做夢沒有想到,沒有美國的幫助,我國航天人依靠自力更生的拼搏精神,將航天技術發展到超乎他們的想像的程度,短短9年,我國就做到了在月球上取樣這一無比複雜的航天壯舉,而美國反而成了想要從我國手中得到月壤的那一方。

令人感到有意思的是,在我國宣布探測器返回成功之後,歐洲的航天局立馬送來了祝福,而美國航天局卻對此事沉默了,隨後發布了一段關於阿爾忒彌斯計劃的介紹視頻,該計劃的目的就是重新開啟美國對月球的探索。

不管美國是否甘願承認,我國取得的航天成就已經展現了我國的實力,而美國如果改一改傲慢的態度,中國還是可以不計前嫌的為了人類科研進步與美國一同分享登月數據和月土樣本的。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帶回4斤「土」,美國這次坐不住了
    ,月球身世即將揭曉此番嫦娥五號返回器從「廣寒宮」成功帶回4斤「土」,據介紹,這是1976年蘇聯月球24號帶回100多克月球樣本以來,人類再一次得到來自月球的「土」。美國阿波羅號後,人類止步半世紀,中國的「嫦娥五號」這次真的做到了!對此,美國下一任總統拜登新任命的國務卿布林肯曾提出要重點關注太空等領域,著眼於對華局部對抗。
  • 嫦娥五號準備帶回「稀世之寶」,美航天局:希望中國與美國分享
    嫦娥五號準備帶回「稀世之寶」,NASA:希望中方與美國分享包括俄羅斯等國家都送來了祝賀,期待中國可以在航天領域上造福全人類。專家透露稱,嫦娥五號的系列發射任務已經來到了尾聲,前兩步的工作已經完成,現在還剩下「回」,此次重量高達8噸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會在未來不久登陸月球,完成採集月球土壤巖石樣本的工作,預計自動化的探測器能挖土2千克,然後返回地球。但這2千克的土壤絕對是「稀世之寶」,也是金錢買不到的。
  • 嫦娥五號將帶回「無價之寶」,美航天局:希望中方與全世界分享
    近期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激發了中國人民的熱情,一時間嫦娥五號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當中刷屏。人們感嘆於中國航天水平發展的迅猛,為中國航天人的付出點讚。與此同時,在國外疫情愈發嚴重的情況之下,中國不僅控制好了國內的疫情蔓延,還成功發射了嫦娥五號探測器,即將帶回中國人自己第一份地外土壤,讓人感到無比的自豪。但是美國國家航天局卻做起了伸手黨,希望中國能夠分享取回的樣本。
  • 嫦娥五號圓滿返回,載土而歸,為中國帶回月球第一杯「土」
    圖為太空艙降落在冰雪覆蓋的草原上  中國的嫦娥五號任務已經帶著從月球上撿來的巖石和「土」貨返回地球。  當地時間周四凌晨01:30之後,載有材料的小膠囊降落在內蒙古。  自美國阿波羅(Apollo)和蘇聯盧納(蘇聯)的月神使團將樣品帶回家以來已有40多年了。  嫦娥五號帶回新的標本應提供有關地球衛星的地質和早期歷史的新見識。  對於我國而言,嫦娥五號項目的成功完成也將被視為該國太空能力不斷增強的又一例證。  救援隊迅速撤離返回的膠囊艙。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土怎麼分配?航天人:毛主席生日前部分送抵湖南
    從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到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採樣,再到令人振奮的嫦娥五號成功載樣返回祖國,嫦娥五號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為中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後,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等在召開新聞發布會時,路透社提問:中國會否把月球樣品分享給 NASA?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也強硬的回覆道:能不能合作,取決於美國政府的態度。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土怎麼分配?航天人:毛主席生日前部分送抵湖南
    從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到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採樣,再到令人振奮的嫦娥五號成功載樣返回祖國,嫦娥五號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為中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 五星紅旗在月球升起,嫦娥五號將把「無價之寶」帶回中國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昨夜(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點火成功,安全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對於我航天事業來說是一項裡程碑式成就。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挖土」將帶回地球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俄羅斯航天局與歐空局發來賀電
    12月1日晚,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在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向中國取得的這一壯舉表示祝賀。央視視頻截圖據塔斯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1日,負責國際合作的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副局長謝爾蓋•薩伐黎耶夫稱,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對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落月表示祝賀。
  • 嫦娥五號將從月球帶回土壤研究,為什麼美國也想得到這些土?
    完成了嫦娥四號的月背著陸之後,很快嫦娥五號登月採樣計劃就開始了,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嫦娥五號的發射工作一直推遲到了11月底,終於在11月24日,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順利發射升空,11月30日,嫦娥五號已經進入月球圓形軌道,將會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
  • 嫦娥五號為中國帶回月球第一抔「土」,其意義何在?
    (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嫦娥五號是中國迄今為止最複雜、最雄心勃勃的航天飛行,它所做過事,四十多年沒有太空飛行器完成過,即抓把原生態的月壤並帶回地球。北京時間11月23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海南島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挖土」 將帶回地球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嫦娥五號計劃帶回2千克左右月壤
    此前發射的嫦娥一號到四號探測器,都留在了太空或月球上,如今第一次,嫦娥將回家,並帶回2千克左右月壤樣品。   ▶從月表2米深度之下取土   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立項實施,確定了「繞、落、回」三期戰略規劃。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任務,已圓滿完成前兩步,嫦娥五號將實現探月工程第三步戰略目標。   這意味著,嫦娥五號將是探月三期的收官之作。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俄航天局:祝賀中國航天事業上這一歷史性事件
    12月1日晚,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在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向中國取得的這一壯舉表示祝賀。日,負責國際合作的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副局長謝爾蓋•薩伐黎耶夫稱,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對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落月表示祝賀。
  • 嫦娥五號今天挖到的土,日後用來做什麼?
    成功著陸在月球後,嫦娥五號探測器將開展為期約 2 天的月面工作,主要任務之一便是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本。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目前技術難度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由於涉及技術尖端又複雜,加上意義重大,這次在月球「挖土」,到底怎麼挖,成為一大看點。 為此,科研人員為嫦娥五號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鑽取和表取。
  • 嫦娥五號帶回4斤「土」,外媒:分幾克給NASA?國家航天局把話挑明
    據央視新聞消息,歷經23天的太空之旅,嫦娥五號返回器日前終於在內蒙古中部四子王旗著陸場成功著陸,此番嫦娥五號還帶回了2000克月球土特產,隨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路透社記者提問,中國是否會把月球取樣的樣品分享給美國的NASA?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將帶回月球樣品,美國發來賀電:這回真不簡單
    據英國《衛報》12月2日報導,據北京航天局介紹,中國派往月球的探測器已成功著陸,目前,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即分裝,接下來就將帶回來時隔44年後的第一批月球樣本。這是中國第三次在月球表面成功軟著陸,也是人類探測器首次登陸月球上的這一區域。
  • 嫦娥五號為何選在呂姆克山區域著陸?「取土」關鍵點解讀 | 科學加
    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已成功在月球著陸並採樣。著陸地點有何特別?為何去月球「取土」?過程有多難?樣品怎樣帶回地球?專家解讀來了。
  • 嫦娥五號帶回的2千克樣品,有怎樣的價值?
    圖/北京天文館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12月17日凌晨,歷時23天,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兩千克月球樣品帶回地球。這趟旅程困難重重、充滿風險,嫦娥五號執行的多個任務都是中國首次嘗試。拼命帶回的這2千克樣品將會帶來什麼研究成果,會產生怎樣的深遠影響?
  • 中國採集月球土壤,美國為何感到緊張?嫦娥五號到底在勘探什麼?
    12月1日23點11分,嫦娥五號落月成功,而且據最新公布的消息,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已經成功採得月球表土和月面以下2米處的月巖,這表示任務已經成功了一半,接下來就是上升器從著陸平臺上上升與軌道器對接了,然後就是啟程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