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幾個億,也要做到百萬量級,阿里為何要 99 元賤賣智能音箱?

2020-12-06 CSDN

點擊上方「 CSDN 」,選擇「置頂公眾號」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雙十一,天貓精靈智能音箱,只要99元。

這個能對話、能查天氣、能叫外賣、能充值手機、能語音購物、還能應你的要求給你播放音樂、脫口秀、娛樂新聞的智能小傢伙,竟然僅賣99元的白菜價。

阿里的天貓精靈這一出手,直接將智能音箱這個品類拉下神壇,活生生地進入到更多人的生活。而智能音箱的背後,巨頭之間的戰火才剛剛燃起來。

2017年下半年,一個個網際網路及電商平臺巨頭們爭先恐後的推出自家的智能音箱產品,唯恐在一個新生事物興起之時失去了聲音。

今年6月份,喜馬拉雅推出智能音箱:「小雅」;

7月份,阿里推出:「天貓精靈」、小米推出:「小愛同學」;

8月份,出門問問推出:「Tic home」;

在剛剛結束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推出智能音箱:「raven H」;

此前還有京東和科大訊飛聯合開發:「叮咚」,有Rokid...

BAT的巨頭們之所以迅速轉戰戰略,研發智能音箱硬體,根本原因在於嗅到了智能語音交互的藍海:誰佔領物聯網語音交互的入口,那它將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比肩BAT龍頭大佬的企業,這也為創業公司帶來新的機遇。

智能語音交互究竟如何落地?此時,國外的成熟經驗便是智能音箱Echo的大賣。一組數據顯示,亞馬遜Echo已經達到600萬臺的出貨量,這對一個並非像手機、電腦一樣的必須品的智能硬體來說,已經達到了足夠令人關注和震驚的數字。因此,國內的廠商紛紛效仿,開發研究自家的智能音箱產品,以期望能夠搶佔下一個物聯網的入口。

國外的成熟經驗是否能夠直接嫁接到國內?Echo的大賣是能能夠直接複製粘貼?在國內的參與競爭中的公司中,各自有何種優勢。我們在此做一個深入的盤點分析。

國內智能音箱火熱的原因

在近一年多的時間裡,智能音箱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如果說前期智能音箱的高價發布使的受眾並不買帳,那雙十一阿里的促銷可謂是引來一波購買潮,天貓精靈以定價499的價格直降到99元每臺。

在這一波的活動中,阿里虧損幾個億的收入,將智能音箱推上了百萬量級這樣一個銷售量,也意味著正式將「智能音箱」拉入到大眾的視野當中。

智能音箱之所以能夠如此火熱,其根本原因在於各大企業,尤其是像BAT這些網際網路公司對於應對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想要搶佔一個語音入口的惶恐而造成的。

在目前的市場認知當中,大家會認為語音將會成為物聯網的一個入口。

如果語音交互成功了,做語音交互的這個人就雷同於另一個做了windows和安卓的人,這個人對產業鏈的影響力是無比龐大的。

亞馬遜也成功的做了一場這樣的實驗,亞馬遜智能音箱Echo的發布成功將Alexa智能語音交互平臺推出。再類比中國,不管是BATJ這些巨頭公司還是創業公司都渴望成為中國版「亞馬遜」,渴望打造出一款被市場默認的智能語音交互平臺。

在國內的公司看來,亞馬遜的成功最直接的複製方式是同樣也做一個音箱,也正是因為此,智能音箱迅速興起,國內的公司迅速搶佔賽道,跑的最快的是百度、緊跟其後的是阿里和小米、步伐較慢的是騰訊。大家都在等待語音交互藍海的到來。

因此,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下半年的時間裡,我們能夠關注到,多家網際網路巨頭公司、電商平臺、智能硬體生產廠家及各種創業型公司紛紛發布了自家的智能音箱產品。

單純以一個硬體設備來講,音箱並不值得來做。百度和阿里的某一家如果真的賣出兩千萬臺音箱,對它的事業,以它的體量來說意義不大。但是,智能音箱代表了第一個能夠正式用語音交互的產品。

所以,誰最先做成功了這個產品就意味著誰就在語音交互上有主動權。大公司搶奪的正是這樣的話語權。

Echo成功是否能夠直接複製到國內

11月23日,工信部發布通知,啟動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工作。伴隨5G時代到來,大家紛紛加入物聯網入口的搶佔,這一點無可厚非,唯一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音箱是不是真的可以成為能夠落地的入口。

我們能夠看到國外的成功經驗是亞馬遜Echo的大賣,Echo成功的原因也要歸功於亞馬遜特有的兩個條件和大量廣告的投入。

第一,亞馬遜有硬體體系。

亞馬遜做為美國最大的電商平臺,雖然看起來和京東、阿里很像。但是其實是不一樣的,它是有硬體基因的公司,首先亞馬遜的kindle電子書做的非常成功,之前它也一直在做硬體,所以亞馬遜的團隊是有做硬體體系經驗的。

第二,亞馬遜有生態。

亞馬遜有完整的生態系統。亞馬遜最開始是以電商為主,後期亞馬遜的Prime會員制度則是一個完整的會員制度。反過來看阿里和京東,京東雖然在推它的Plus會員,但是京東的會員制度遠沒有建立起來。

首先亞馬遜音箱賣的是自己的內容,因為它自己生產網劇、有自己的音樂、有聲讀物等等;賣完音箱之後再賣會員、賣完會員之後再賣內容;這是它的一個運營模式。而這些內容生態都是國內的廠商不具備的地方。

第三,頭版頭條巨額廣告位投入。

亞馬遜在早期賣Echo的時候,每天都在自己電商平臺的頭版頭條的廣告位做宣傳,犧牲巨大的廣告收入推廣智能音箱。

與亞馬遜相比,百度和騰訊並沒有自己的銷售渠道,而京東和阿里有了銷售渠道,卻沒有生產硬體的經驗和體系,因此,國內的廠商們是否能夠直接複製粘貼亞馬遜的成功經驗,還需等待時間的考驗。

一百萬的銷量是否意味著擁有了語音入口

雙十一期間,阿里的「天貓精靈」大促,一時之間銷量過百萬。百萬級鋪貨量是否意味著擁有了語音入口呢?答案是否定的。

即便是賣出了一百多萬臺,但還需要考證的一點是用戶的「日活」。

日活是指用戶用語音和產品對話的日活躍度是多少。簡單來說,是指用戶每天和智能音箱對話的次數和對話的內容。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用戶剛買了智能音箱子後,第一天和它對話100句,第二天和它對話20句,一個星期之後就不再和它說話了,只是用來播放歌曲,這種情況下就單純的僅是賣出音箱,和語音入口並沒有多大關係。

阿里在這一波促銷中虧損的幾個億的收入是否值得,還要繼續等待市場的檢驗,看大眾是否買帳,只有打造用戶粘性生態,才有可能成為語音交互的入口。不然落地的就僅僅是智能音箱這個產品,而非語音交互入口。

許多人無法想像這些巨頭所爭的語音入口有多麼的重要。舉個例子來講,谷歌和百度的此前的市值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為百度和谷歌是網絡時代的入口。當我們去搜索內容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是打開百度或是谷歌。

就像大家認為今日頭條的價值這麼高,是因為它搶佔了看新聞的一個入口,所有的新聞都從今日頭條這兒來,基於這樣一個龐大的流量,它推薦了很多廣告、做了很多算法等等。

所以,只有基於一個強日活的活躍度才能成為行業的佼佼者。

國內發展語音交互的短板在哪

在亞馬遜智能音箱Echo的功能裡面,有一些基本的功能,像是聽歌、查天氣、設置鬧鐘、調整燈光等。這些並非全部具有粘性需求,以天氣為例,我們不會因為一款產品能夠查天氣而選擇購買這款產品,因為我們還可以通過查看手機的形式實現這個功能,對我們來說,這並非一個強勢需求。

但是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我們看手機APP已經稱為一種習慣。未來,語音交互還將會成為人機互動的一個習慣。

亞馬遜能夠將語音交互做大做強的點在於對家電的控制。亞馬遜定義了一套家居互聯協議,這要基於亞馬遜已經擁有了幾千萬的硬體產品的銷售量在市場上賣,所以Echo有更大的話語權要求其他的家居產品用Alexa智能語音交互平臺控制。

在中國,目前為止沒有這樣一家公司出現。

國內的智能語音交互的平臺並沒有成熟和完善。沒有一家企業可以強勢的說:「我能定義這樣一套協議」。小米雖然可以定義自己產業鏈下的其他產品,但是小米沒辦法說服海爾、格力或者是其他品牌來遵循小米制定的語音交互的協議。

最先開發智能音箱的京東已經嗅到了國外成熟模式的軌跡,所以率先拿3C上的各種廣告位、拿商業上的互換來說服各種廠商來開放他們的協議,它做了「京東微聯」。即便是這種情況下,在實際操作中依然面臨巨大的阻力。

鑑於國內語音交互發展的短板,對於語音入口的落地,單從設備承載量來講,電視或許比音箱更有可能成網際網路的入口。因為電視有屏幕,有屏幕的信息傳播度要比沒屏的音箱好很多。亞馬遜Echo也意識到這件事情,在後期做了Echo Show出來。

成功搶佔語音入口的關鍵是兩條腿走路

究竟哪種產品是敲開物聯網入口的關鍵?音箱、電視還是其他智能硬體產品。最終還要取決於是否是兩條腿走路。

第一點:鋪貨量; 第二點:智能語音交互技術平臺。

只有二者兼顧,才能夠把語音交互技術成功落地。

亞馬遜的Echo真正的核心是Alexa語音交互平臺。如果跳開語音交互平臺的成熟度,只看硬體銷售量的話,是沒有意義的。不論是賣出一百萬臺還是賣出一千萬臺,都不能將語音交互平臺落地。

所以前期最重要的還是將語音助手這樣一個核心技術打磨成熟,再加上大量的市場鋪貨量,這兩件事情結合起來,才有可能落地好物聯網的入口。

具體而言,阿里和小米有大量的鋪貨,但是並沒有一個成熟的語音助手的平臺;而百度有DuerOS這樣一個相對發布較早的平臺,卻沒有大量的鋪貨量。

各家都有自己特定的優勢,但沒有哪一家是具備兩個條件的,也就等同於大家都是一條腿在走路。

點評:各家音箱背後的優劣勢分析

智能語音硬體的發展,從市場上來看還處於一個增量階段。目前,還在培養用戶使用習慣的階段,想像中藍海還沒有到來,目前仍處於搶佔賽道的入場期。

在這些已經入場的公司中,它們都有各自的優勢。

11月,百度推出智能音箱:「raven H」,售價1699。

在國內所有的智能音箱當中,百度的定價是最高的。與大促時價格最低的阿里99元的天貓精靈相差甚遠。這也被廣大業內人士看作是玩票性質的發售,但並不排除百度瞄準的是小眾的高端品牌的可能性。

首先是百度沒有趨同其他家低價銷售的想法,但是卻推出了自家產品,無非是想在這波行業的熱潮裡面,站的一席地位,不至於喪失新生事物的感知能力。

對百度來講,它和小米、阿里去打價格戰,它並不能夠打得下去。首先它沒有小米的電子產品的生態體系,沒有做過成熟的硬體產品;其次它也沒有阿里的電商渠道來進行大規模的鋪貨。

但是百度的優勢在於,百度在今年7月份推出的DuerOS這樣一個人工智慧系統。目前,這套系統已與多家企業達成戰略合作。

8月,出門問問推出:「Tic home」,售價649元。

出門問問是谷歌投資的一家中國人工智慧公司,也可以算是一家創業公司。首先它沒有BAT現有的強大的基礎業務作支撐。其次它沒有銷售渠道。

出門問問的優勢在於智能語音開發技術,從一出身就是發展智能語音助手,這無疑為它的興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7月,阿里推出:「天貓精靈」,售價499元。

阿里和京東一樣有著天然的優勢,它們都擁有自己的電商平臺,能夠直接或間接通過自家廣告位及噱頭達到宣傳的目的,最終通過電商平臺賣出更多的產品。不出所料,雙十一期間阿里賣出一百萬臺天貓精靈。

阿里的弱項在於做硬體的經驗不多,此前僅推出過天貓魔盒。

阿里本身有強大的內容生態,未來天貓精靈是否能與天貓互聯,聲紋支付將是下一個阿里的發力點。

7月,小米推出:「小愛同學」,售價299元。

小愛同學自發布之後,是除阿里促銷外價格最為低價的音箱。這要得益於它背後電子產品生態產業鏈,能夠將產品做到低價是其最大的優勢。

除此之外,小愛同學自發布之後也收穫了相當多的好評。

小米本身也有做硬體的經驗,其下一步的目的應是將智能家居系統「水滴平臺」直接打通到小米所有的電子產品生態鏈中去。

6月,喜馬拉雅推出智能音箱:「小雅」,售價999元。

喜馬拉雅打造智能音箱非常能夠理解,其主要是基於自身內容的需要,有聲讀物一直是喜馬拉雅的特色。

喜馬拉雅的優勢在於使得智能音箱產品多元化。「小雅」是喜馬拉雅FM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擁有億萬收聽數據和內容沉澱的音頻平臺,並以此來圍繞目前用戶的真實收聽需求打造出的一款「內容型音箱」。

2015年,京東和科大訊飛成立合資公司推出:「叮咚」,售價399元。

早在2015年,京東與科大訊飛便籤署協議,成立合資公司聯合打造智能硬體產品。很早邁出智能語音入口布局的公司。

但是叮咚的發布並沒有收穫巨大的出貨量。二者的合作也稍顯配合不默契,沒有做出非常大的推廣之舉,所以導致出貨量平平。

騰訊有望12月推出自家音箱

日前,騰訊也將發布智能音箱,不過目前還處於打磨產品交互的階段。據有關知情人介紹稱,騰訊的智能音箱有望在今年12月份推出。

創業公司也有機會

在即將到來的語音交互藍海之下,除了大平臺之外,創業公司也有突起的可能性。每家產品的設計是有自己的考慮,有些是主打產品服務,有些是主打用戶人群。

如若創業公司與巨頭做不同的渠道,把最大的利潤全部讓給經銷商、渠道商;它就能夠帶動所有的經銷商發動線下的資源去鋪貨,也就有機會扭轉乾坤。

如今,好戲已開演,2018年才是真正的廝殺場。最終究竟是BAT燒錢鋪路能夠更勝一籌,還是創業公司這些後起之秀異軍突起呢?

問題來了,你會買誰家的智能音箱呢?

————— END —————

一周業界事 | 大吉大利,騰訊吃雞

為什麼許多公司不要培訓機構出來的程式設計師?

小藍酷騎接連倒閉,共享單車15億押金有去無回

相關焦點

  • 無緣HompPod首發 智能音箱熱過了麼?
    國內智能音箱熱過了麼國內智能音箱給筆者留下的印象是「來的快,去得也快」。今年7月,阿里推出天貓精靈,幾乎在同一時間,喜馬拉雅、小米、出門問問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音箱產品。當然也有京東和科大訊飛合作的叮咚智能音箱。因為叮咚和阿里的開放,不少傳統音箱廠商也搭載了叮咚和阿里的智能音箱系統,非常快速的加入智能音箱市場。
  • 誰在鼓譟智能音箱? | 風眼
    但面對如今被巨頭裹挾而快速成長起來的智能音箱市場,即使是核心參與者,也很難猜到故事接下來的發展方向,更沒有料到,不足一年的時間,這個市場就從數萬量級漲至百萬量級。而突如其來的暴增,讓智能音箱還沒來得及學會向更多生活場景中滲透,也沒讓它有足夠時間變得更聰明。但廠商們默契地知道,必須要在爆發時擠進來站上風口。
  • 智東西晚報:谷歌I/O大會六大產品更新 阿里89元智能音箱開售
    谷歌I/O大會是谷歌對其技術產品線,包括AI、AR、終端AI開發平臺、智能音箱產品、伺服器AI晶片產品、語音助手等產品的全面更新。2、阿里推天貓精靈方糖音箱 價格低至89元智東西5月9日消息,阿里巴巴今日凌晨上線一款低價智能音箱天貓精靈「方糖」,新品售價
  • 三分天下,格局初定,智能音箱將行至何方? | 甲子光年
    要真正把智能音箱當成智能家居的「中控」和入口,你首先得有控制的對象,所以只購買一臺智能音箱遠遠不夠,還需要有消費全套智能家居設備的意願和能力。對租房一族來說,對整屋做智能改造的意願不大;對有房一族來說,如果不是新裝修的房屋,為了智能音箱把自家已有設備翻新的門檻也不低。
  • 紅色版天貓精靈方糖智能音箱限量發售:僅需 89 元
    IT之家5月27日消息 今天晚上天貓精靈官方推出了紅色版本的天貓精靈方糖智能音箱,表示現在開始接受預定,同時紅色版本的天貓精靈方糖智能音箱限量購買,只要89元,不過要支付10元的定金。
  • 2019全球智能音箱出貨創歷史新高,中國品牌增速惹眼,產業鏈個股...
    2019年四季度,以百度、阿里和小米為代表的中國智能音箱品牌展現出了驚人的增長速度,其中百度的品牌增長171%,阿里的增長94%,小米的品牌亦大增167%。而且在全球市場份額上,三者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其中百度的智能音箱Q42019年出欄590萬臺,全球市場份額同增長了4.9%。
  • HomePod Mini發布,蘋果或已號準智能音箱的脈
    而其再海外市場僅為99美元,國內749元的價格,也使得其成為了兩年前蘋果首款智能音箱HomePod的「SE版」。並且對於這款產品外界也普遍認為,HomePod Mini可以看做是蘋果終於在智能音箱市場上找到了一條更為合適的道路。
  • 尼爾森發布智能音箱品牌認知報告 小度是最智能的音箱麼?
    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正推進智能家居成為重要的落地場景,作為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智能音箱市場已經成為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爭奪的新賽道。而智能度作為人工智慧的重要標準,不僅是企業搶奪入口的準入門檻,更是搶奪智能音箱市場的決勝因素。在智能音箱對決賽中,「智能之爭」由來已久。究竟哪家智能音箱最「智能」?
  • 智能ai音響哪個牌子好_最新十大智能音箱排行榜
    相比第一代,這兩個智能音箱新品音質更好之外,人機互動功能也更加完善。同時,它們都支持在加拿大、墨西哥、美國撥打免費電話。而Echo Plus更增加了Zigbee無線發射,不再需要外掛一個三星或Wink的設備;並且能自動搜索附近的智能家居設備進行控制,中間無需任何的設置,做到真正的開箱即用。   2、阿里天貓精靈:語音購物,張嘴就能「剁手」
  • AI音箱掉隊BAT,「硬體基因薄弱」的騰訊要用平臺曲線救國
    在以AI為代表的智能時代,以算法為主的軟實力依然重要的,但是硬體實力也不容忽視,譬如如同心臟般存在的晶片,又比如集軟硬體實力於一體的智能音箱、機器人等等。可以看到,不管是AI晶片,還是軟硬體綜合體,相比於百度、阿里,騰訊皆顯得有些滯後。
  • 2019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出貨量成全球主力 天貓精靈持續領跑
    值得一提的是,天貓精靈於1月11日宣布銷量破1000萬,要知道這是第一個進入千萬銷量俱樂部的國內智能音箱品牌,而它從上市到銷量過千萬臺僅用了18個月,比亞馬遜Echo快了整整6個月。02 天貓精靈引領主流智能音箱產品矩陣布局 技術是關鍵從數據上看,中國智能音箱的發展似乎已經開始走向高速路的階段,但要使其成為下一代個信息終端或交互入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為此各大廠商也開始調整布局。AVC線上監測數據表明,2019年H1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在售機型數達到86個,較去年上半年增加26個。
  • 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推出智能音箱 意在卡位智能家居入口
    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推出智能音箱 意在卡位智能家居入口最近,百度、騰訊、小米、阿里等國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推出智能音箱。智能音箱市場成為了網際網路巨頭最為關注的領域之一,也讓人對預熱多年的AI與機器智能充滿了期待。這標誌著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已經進入群雄逐鹿的格局中,小米小愛、阿里天貓精靈以及京東的叮咚音箱各自依靠特定渠道,主推廉價版的音箱產品,沒有視頻屏幕。亞馬遜Echo首先開發了配備屏幕的音箱,國內售價較高,而且它的語音交互不支持中文,在中國很難使用。
  • 靠「哪吒」剛成暑期檔大贏家,阿里創投為何虧9億也要減持光線傳媒?
    靠「哪吒」剛成暑期檔大贏家,阿里創投為何虧9億也要減持光線傳媒?阿里創投於2015年3月25日進入光線傳媒,雖然阿里創投明確表示,減持價格根據減持時的市場價格確定,但有分析師告訴每經記者,對於影視板塊來說,此時光線傳媒已處在相對高點。阿里創投當年入局時,光線傳媒的股價高達24.22元,但截至2019年9月3日午間收盤,光線傳媒股價僅剩下為8.77元。每經記者通過計算,阿里創投此次擬減持大約損失9.06億元。
  • AI耳機想「複製」智能音箱的爆紅,要怎麼做?
    於此同時,咪咕公司與科大訊飛聯合推出了智能耳機莫比斯,其具備語音對話、運動監測、智能翻譯、出行導航等四大功能,並在12月18號上線京東眾籌。而在剛剛結束的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首屆智慧家庭專業賽總決賽上,總冠軍就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兩位校友David朱大衛和Max武巍創立的Vinci耳機項目。AI耳機的想像空間在哪?真能和智能音箱一樣爆紅嗎?
  • 不能打電話看視頻的智能音箱不是好音箱-天貓精靈CCH上手體驗
    人工智慧的火熱促使智能音箱成為這兩年最火爆的智能產品之一,市場熱度絲毫不亞於智慧型手機,小米、阿里、百度、騰訊等巨頭先後推出了自家的智能音箱產品。大部分智能音箱價格親民體驗新奇。不局限於傳統音箱的造型,眾巨頭又先後加了一塊屏幕,不止要有聲音,還要有影像,甚至於還可以視頻通話。
  • 天貓精靈方糖智能音箱體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2018年5月9日,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為我們帶來了一款新的硬體產品——天貓精靈方糖智能音箱,目前這款產品已經抵達我愛音頻網。天貓精靈方糖是繼天貓精靈X1、M1之後的另一款備受關注的智能音箱產品,在具體的使用功能上,它與天貓精靈X1、M1相比並沒有明顯的變化,但是體型卻小巧很多。
  • 阿里AI labs發布兩大天貓精靈新品,將與平頭哥共同定製智能語音晶片
    作者 | 夕顏2019 年,去年颳起的一陣智能音箱熱浪似乎稍微冷卻下來,新產品不再像雨後春筍一樣層出不窮,挺過市場洗禮的產品更是鳳毛麟角,這些產品的性能、技術支持和體驗基本上也讓用戶感到基本滿意。這其中包括阿里巴巴的智能音箱天貓精靈。天貓精靈目前已經連續兩年銷量中國第一,全球第三。
  • 智能音箱多到數不過來,然而讓機器聽懂世界的科幻未來還有多遠?
    我們不了解人類,也不了解動物,更是不懂宇宙,甚至我們都不能完全搞清楚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比如人類的耳朵為何要有這麼奇怪的耳廓? 一、讓機器聽懂世界承載了人類千年夢想 語言承載了人類文化,人類需要通過語言學習知識和傳遞信息,這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界最重要的特性之一。
  • 百度神秘智能音箱發布,Diss市面現有產品「都是捲紙垃圾桶」
    國外的廠商如亞馬遜、谷歌、蘋果、索尼,國內的如阿里、京東+科大訊飛、小米甚至喜馬拉雅都在搶佔智能音箱的市場。2015年售出250萬臺、2016年520萬臺,亞馬遜Echo一直是音箱領域的霸主。百度入局智能硬體的野心傳言已久,本次大會上,百度智能硬體事業部總經理、渡鴉科技創始人呂騁發布智能硬體產品Raven H:這個在百度邀請函上出現的白盒子,也是百度第一方智能硬體。"現在市面上的智能音箱可能分為捲紙、垃圾桶、保溫杯和空氣淨化器。
  • 虛擬SIM卡無線座機,79元天貓精靈方糖R超智慧智能音箱真香
    天貓精靈方糖R首先是一款音箱產品,所以音質必須有優異的表現,採用DTS技術的揚聲器設置,包含1個3W/4歐姆全頻高保真揚聲器+1個被動低頻,並有金耳朵專業調教。別看音箱體積不大,播放音樂時細節豐富,能夠很好的表現真實的聲音,低頻下潛力也很不錯。聽音樂用天貓精靈方糖R是個不錯的選擇,依偎在沙發上,智能語音控制讓天貓精靈方糖R播放自己喜歡的音樂,是不是非常的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