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膨脹速度是多少?從強引力透鏡能「看到」正確答案嗎

2020-12-03 科技日報

圖片:NASA

科技日報記者 唐芳

大爆炸宇宙學最主要的觀測證據之一,就是哈勃定律所揭示的宇宙膨脹現象,對於宇宙膨脹速度的研究關乎宇宙本質。如果說宇宙正在不斷膨脹,那麼它膨脹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天文學上用哈勃常數來表示當前宇宙膨脹速度。科學家通過宇宙距離階梯方法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方法,得出的哈勃常數分別為74.03±1.42km/s/Mpc(即距離地球326萬光年的天體退行速度為每秒74千米),誤差2%和67.4±0.5km/s/Mpc,誤差0.7%。顯然,這兩種結果存在明顯的偏差,這就是哈勃常數危機。近日,第三種獨立觀測結果的揭曉,使得對宇宙膨脹速度的研究更為撲朔迷離。

一個國際天文學研究團隊利用強引力透鏡效應,通過10年的持續觀測,測得哈勃常數為67.4,誤差5%。該研究結果於11月20日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兩種方法各有缺陷 導致哈勃常數之爭

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教授胡彬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測量宇宙膨脹速度的方法有很多,相對而言,宇宙距離階梯方法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方法是最準確的兩種。

那麼,為何這兩種測量方法會得出不同的答案?上述研究團隊成員之一、武漢理工大學理學院副教授廖愷表示,這有兩種可能,一是由於未知的系統誤差,如儀器、處理方式或未知的天體物理過程等所帶來的誤差;二是當前宇宙標準模型的假設可能存在錯誤,例如宇宙可能不平坦、暗能量狀態方程有誤或存在未知的中微子分支等。

廖愷進一步解釋道,宇宙距離階梯方法是一種直接測量方法。由於Ⅰa型超新星本身的光度恆定,它們又被稱為宇宙標準燭光。科學家可以通過測量Ⅰa型超新星的亮度變化來測量它們遠離我們的速度,藉此便可以推算出宇宙膨脹的速度是多少。「每一步天體校準過程都會不可避免地產生系統誤差,多次校準後,可能會使得結果精確但不準確。」他表示。

而關於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方法,胡彬表示:「儘管這一測量方法本身十分準確,但是其對哈勃常數的計算屬於間接測量,比較依賴宇宙學模型的假定。」

「傳統測量哈勃常數方法的缺陷可能在短期內無法得到有效修正。因此才有了『哈勃常數爭論』。」廖愷表示,最新研究中第三種獨立的測量方法——利用強引力透鏡效應也許能夠提供新的視角。

當然,除了上述3種哈勃常數測量方法外,科學家一直在尋找更多新的測量方式。廖愷此前曾提出利用瞬變源測量哈勃常數,他認為宇宙中如各類超新星、伽馬射線暴和它的餘輝、重複快速射電暴,甚至是引力波等瞬變源,都可以用於測量哈勃常數。

第三種方法早已有之 10年觀測獲得高質量數據

事實上,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曾有人提出利用強引力透鏡效應測量哈勃常數,但是由於觀測數據質量較低、理論認識不足等原因,這一方法直到近幾年才被學界廣泛認同。

引力透鏡效應,是指電磁波或引力波在大質量天體附近經過時,會像通過透鏡時一樣發生偏轉,從而在觀測者眼中形成多個像。

廖愷介紹道,強引力透鏡指宇宙學距離上的類星體、前景的透鏡星系和地球處於三點一線的位置時,透鏡星系的引力場會讓類星體產生多個像,且每個像到達地球的時間不同。因此,強引力透鏡效應可以幫助科學家進行絕對距離測量,也就是測量所謂的「時間延遲距離」,它的值反比於哈勃常數。

廖愷表示,根據強引力透鏡原理得到「時間延遲距離」,需要3種測量數據支撐。

一是測量多像延遲時間。透鏡化類星體對應多個像,除了整體放大不同和在觀測時間上有整體平移,它們的光變曲線幾乎長得一模一樣。通過對光變曲線的對比就可以測量不同的像到達地球的時間差,這個過程需要多年的測光監測。

二是對於費馬勢即透鏡星系引力勢的測量。所謂引力勢,即透鏡星系的質量分布對應一個引力勢場,在其中光的傳播會發生偏折,出現引力透鏡效應。測量引力勢,需要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等獲取高質量類星體活動星系核所在星系的光弧成像,進而得到恆星運動學中心彌散速度數據等。

三是對於視線方向物質漲落的測量。此效應會和哈勃常數混合到一塊,需要單獨利用星系計數和弱引力透鏡等測量方法將它們區分開來。

在廖愷看來,此次最新研究成果得益於高質量的數據。「研究人員堅持觀測10年之久,藉助最先進的分析程序和國際團隊合作,讓研究結果『既準確又精確』。」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李然也認為,此項研究獲得了一批最新數據,是第三種獨立觀測方法所取得的重要進展。

準確度比精確度更重要 控制系統誤差很關鍵

對於哈勃常數的研究而言,準確度遠比精確度重要。而提高準確度的手段,便是儘可能控制各方面的系統誤差。

李然介紹道,此前科學家曾經使用6個強引力透鏡樣本測量哈勃常數。此次研究團隊使用33個強引力透鏡樣本去分析此前6個強引力透鏡樣本的系統誤差,樣本數量的增加讓研究人員能夠更好地控制系統誤差,因此取得了更精確的結果。

此前研究團隊的測量結果為73.3,誤差2.4%,與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方法所得的結果矛盾。而此次研究團隊給出哈勃常數為67.4,誤差5%。在科學上與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方法以及此前團隊的研究結果都不矛盾。

「雖然本次測量的精確度下降了,但這一結果在當前技術下做到了最大程度的準確度。」廖愷認為。

研究人員在研究了33個星系以及星系透鏡系統後,發現透鏡星系很可能受到「質量簡併」效應的影響。所謂「質量簡併」,即在重子主導範圍內,均勻分布的暗物質僅會對時間延遲造成影響,而不會改變其他觀測量,從而影響哈勃常數的測量。在考慮了這一效應帶來的影響後,研究人員能夠更加準確地描述透鏡星系,因此得出的哈勃常數發生了一定的改變,特別是統計誤差顯著地增大。

廖愷表示,與傳統測量方法一樣,強引力透鏡也有著自身特有的系統誤差,每一次測量都可能受到複雜的天體物理過程影響而不夠準確。

李然也表示,強引力透鏡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可能會受到視線方向上物質的幹擾,因此透鏡系統建模的精確程度會影響測量準確度。

廖愷告訴記者,未來研究團隊將在3個方面提高哈勃常數測量的準確性和精確性,最終目的是得到1%精度的哈勃常數結論,從而解決這個宇宙學難題。

一是增加新樣本,最終樣本量可能會達到40個。二是利用自適應光學和下一代空間望遠鏡,得到更加高質量的圖像。三是研究新的算法來打破質量簡併和哈勃常數之間的混淆。

「必須承認,科學家要想通過強引力透鏡的方法解決哈勃常數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廖愷說。

相關焦點

  • 宇宙膨脹速度是多少從強引力透鏡能「看到」正確答案嗎
    原標題:宇宙膨脹速度是多少從強引力透鏡能「看到」正確答案嗎   大爆炸宇宙學最主要的觀測證據之一,就是哈勃定律所揭示的宇宙膨脹現象,對於宇宙膨脹速度的研究關乎宇宙本質
  • 宇宙膨脹速度是多少 從強引力透鏡能「看到」正確答案嗎
    NASA大爆炸宇宙學最主要的觀測證據之一,就是哈勃定律所揭示的宇宙膨脹現象,對於宇宙膨脹速度的研究關乎宇宙本質。如果說宇宙正在不斷膨脹,那麼它膨脹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天文學上用哈勃常數來表示當前宇宙膨脹速度。科學家通過宇宙距離階梯方法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方法,得出的哈勃常數分別為74.03±1.42km/s/Mpc(即距離地球326萬光年的天體退行速度為每秒74千米),誤差2%和67.4±0.5km/s/Mpc,誤差0.7%。顯然,這兩種結果存在明顯的偏差,這就是哈勃常數危機。近日,第三種獨立觀測結果的揭曉,使得對宇宙膨脹速度的研究更為撲朔迷離。
  • 宇宙膨脹速度是多少從強引力透鏡能「看到」正確答案嗎_科技_中國...
    大爆炸宇宙學最主要的觀測證據之一,就是哈勃定律所揭示的宇宙膨脹現象,對於宇宙膨脹速度的研究關乎宇宙本質。如果說宇宙正在不斷膨脹,那麼它膨脹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天文學上用哈勃常數來表示當前宇宙膨脹速度。
  • 引力透鏡可以更好估測宇宙膨脹速度
    宇宙正在膨脹,但天體物理學家不確定究竟發生了多快?不是因為沒有答案,而是因為他們可能給出的答案不一致。,以得出對哈勃常數的新估計,這是對宇宙膨脹的一種度量。宇宙學家近一個世紀以來就知道宇宙正在膨脹,而在那時,他們已經確定了兩種主要方法來測量宇宙的膨脹。
  • 天文新論,利用基於相對論的引力透鏡測量宇宙的膨脹速度
    這是宇宙學爭論的一個大問題:宇宙在膨脹,但到底有多快?兩種可用的測量方法產生不同的結果。萊頓物理學家大衛·哈維採用了一種獨立的第三種測量方法,利用愛因斯坦預測的星系光扭曲特性。他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發表了他的發現。
  • 如何使用引力透鏡測量宇宙的膨脹
    我還提到我們不能完全排除暗能量的存在,因為有幾個獨立的宇宙膨脹的測量不需要使用超新星。果不其然,一項新的研究測量了宇宙的膨脹,而沒有使用超新星。這項研究也證實了暗能量的存在,但也出現了幾個問題。這項新的研究不是測量超新星的亮度,而是觀察一種稱為引力透鏡的效應。由於引力是空間和時間的曲率,一束光在經過一個大質量物體時會發生偏轉。
  • 愛因斯坦的引力透鏡可以解除對宇宙膨脹的爭論
    在扭曲的空間結構-時間可以像放大鏡,並可以幫助解決有關宇宙的膨脹,發現了一個新的研究速度的宇宙奧秘。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有朝一日可能會產生更準確的宇宙模型,從而可以揭示宇宙的最終命運。宇宙自誕生以來持續擴張,大約在138億年前。
  • 宇宙學面臨危機了:新數據表明宇宙膨脹速度,超出了理論預測
    由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領導的一組天文學家獲得了新數據,表明宇宙正在以比預期更快的速度膨脹。這項研究是在一場關於宇宙膨脹速度的激烈辯論之後進行;到目前為止,測量結果仍然不一致。該小組對哈勃常數(宇宙膨脹率)的新測量涉及一種不同方法,天文學家使用NASA哈勃空間望遠鏡(HST)和W.M.Keck天文臺的自適應光學(AO)系統相結合來觀察三個引力透鏡系統,這是第一次使用地基AO技術獲得哈勃常數。
  • 宇宙學面臨危機了:新數據表明宇宙膨脹速度,超出了理論預測!
    由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領導的一組天文學家獲得了新數據,表明宇宙正在以比預期更快的速度膨脹。這項研究是在一場關於宇宙膨脹速度的激烈辯論之後進行;到目前為止,測量結果仍然不一致。為了排除任何偏見,該團隊進行了盲目分析;在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甚至對自己隱瞞了最終答案。直到研究人員確信已經解決了儘可能多的可能誤差源。這阻止了研究人員進行任何調整以獲得「正確」的值,避免了確認偏差和偏見。
  • 宇宙學面臨危機了:新數據表明宇宙膨脹速度,超出了理論預測!
    博科園:本文為天文學類由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領導的一組天文學家獲得了新數據,表明宇宙正在以比預期更快的速度膨脹。這項研究是在一場關於宇宙膨脹速度的激烈辯論之後進行;到目前為止,測量結果仍然不一致。為了排除任何偏見,該團隊進行了盲目分析;在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甚至對自己隱瞞了最終答案。直到研究人員確信已經解決了儘可能多的可能誤差源。這阻止了研究人員進行任何調整以獲得「正確」的值,避免了確認偏差和偏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物理系的主要作者Geoff Chen說:當我們認為已經處理了所有可能的分析問題時,通過必須公布我們的發現的,即使答案是瘋狂的,這總是一個緊張而令人興奮的時刻。
  • 宇宙現在還在膨脹,是正確的嗎?
    我們常說,通過測量遙遠星系的紅移,就可以知道星系正在離我們遠去,並且越遠的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越快。現在有人提出質疑:比如說一個10億光年遠的星系發出的光出現紅移,就說它正在遠離我們而去,問題它是十億年前的事,而它現在是否還在遠離,我們並不知曉,怎麼能說宇宙現在還在膨脹呢?
  • 「知道SET」宇宙中的「放大鏡」強引力透鏡
    顧名思義,這種現象裡引力造成的折射非常強,因此我們看到背景天體的形變就非常明顯。比如背景天體是一個星系的話,我們可能看到它被扭曲成一條弧形甚至一個完整的圓環;如果背景天體是緻密的點源,比如類星體的話,我們可能看到它的兩個像,甚至四個像。
  • 二向箔毀滅宇宙的速度有宇宙膨脹的速度快嗎?
    一般的科學常識認為,即便我們這個宇宙真的存在著各種維度的空間,而我們三維世界的人也是無法窺探的,更無法進入。目前比較有名的理論是弦論,認為我們宇宙是11維宇宙,大爆炸後,現在留下的只是四維時空,即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軸,其他的維度都捲縮到極小極小,我們再也無法看到。
  • 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是什麼 第一宇宙速度答案計算公式
    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是什麼 第一宇宙速度答案計算公式  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這個是螞蟻莊園2020年7月8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大家知道正確答案嗎?答對這個問題可以獲得180g飼料,答錯則只有30g飼料。
  • 宇宙膨脹速度只有67千米/秒,為什麼138億年能膨脹出930億光年?
    宇宙的年齡到底是多少年在這問題上並不重要,而且138億年這個數字非常準確了,在這裡就不糾正了,吃瓜群眾好奇的是宇宙中速度最高的不過是光速而已,即使以光速膨脹也不過是276光年而已,怎麼會跑出930億光年的距離呢?而且表現宇宙膨脹速度的哈勃常數不過67.15千米/秒,都還沒有帕克衛星環繞太陽的近日點速度高,天文學家是不是搞錯了?
  • 宇宙本身膨脹的速度真的比光速還快嗎?
    我們看到的宇宙,從大爆炸開始到現在已經存在了約138億年。但是如果你要問我們能看到多遠,答案並不是138億光年;事實上比這遠得多。「啊哈」,你會說,「那說明了空間膨脹的速度比光快!」事實真的如此嗎?由於為了讓一個物體的運動速度超過光速,它需要有一個固定的速度:你可以在一秒內測量出運動的距離有幾千米。但宇宙的膨脹完全不是這樣。
  • 宇宙的膨脹速度是多少?2020年你應該知道的宇宙事實
    後來愛德溫·哈勃證實了這一點,他發現了宇宙正在膨脹,這引發了「大爆炸」這一概念的誕生,即宇宙形成。 1、據推測,我們的宇宙以每秒72公裡的速度膨脹。
  • 宇宙中超光速的困惑:宇宙膨脹與退行速度!
    共動距離與固有距離緊密關聯,是不考慮宇宙膨脹效應的固有距離,因而不是真實的距離。意為觀測者在與宇宙「共動」的坐標系中看到的兩點之間的距離。因為共動坐標系和宇宙一起膨脹,不隨時間變化,所以適合用於膨脹的宇宙。為了更好理解固有距離,再次考察一下相對論中的距離和時間的概念。根據第四章中簡單介紹的廣義相對論,距離和時間的度量由時空的度規決定(圖4-3-2)。
  • 引力透鏡平息了宇宙膨脹的爭論!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時空結構中的扭曲可以起到放大星系的作用,這可能有助於解開有關宇宙膨脹速度的宇宙之謎。所謂時空結構中的扭曲其實就是引力透鏡,在這張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遙遠類星體RXJ1131-1231的照片中,在這張前景星系中,背景類星體的圖像被抹成一個明亮的弧形,這一現象就被稱為引力透鏡。
  • 假如我們有足夠強大的望遠鏡,能看到宇宙誕生的起點嗎?
    能看到138億光年之外嗎?前面介紹了大爆炸早期的過程(只是理論推斷),現在讓我們探討一下怎麼才能看到這些。當我們在地球上使用望遠鏡觀察宇宙時,接受到的是遠方天體發出的電磁波,這種電磁波可以是可見光,也可以是X射線、紫外光、紅外光,甚至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