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科學種子:犀牛鳥中學科學人才培養計劃啟動

2020-12-06 手機鳳凰網

近日,犀牛鳥中學科學人才培養計劃在線啟動,哈佛大學和清華大學教授、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院長丘成桐,騰訊公司副總裁王巨宏出席啟動儀式並致辭。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胡事民、西安交通大學自動控制研究所副教授鍾德星、騰訊產學合作負責人劉婷婷等在線上見證儀式,來自全國13個省市30餘所中學的近100名優秀學生由此開啟他們的科學研究新徵程。

丘成桐在致辭中表示:「非常感謝騰訊犀牛鳥基金、清華-騰訊聯合實驗室的青年教師付出自己的精力與時間,共同培養中學人才。本計劃的發布希望能夠藉助網際網路打破傳統的教育壁壘,讓身處不同地區的學生都有機會了解科技前沿,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打好基礎知識,為實踐自己的科學夢想做好準備,從而共同推動中國科技的發展。」

在未來6個月的時間裡,本次入選的中學生將通過科研能力提升環節學習系列學術導論課程以提升自身學術素養,並通過聆聽系列計算機學科前沿報告了解學科發展、相關領域專業知識、以及新興技術在騰訊的發展和應用,培養科研興趣。同時,學生還將以團隊形式開展科研實踐並有機會參加專業領域輔導環節的學習,不僅可以通過暑期研學等活動與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的傑出青年教師、優秀大學生及資深企業技術專家進行深度交流,還將在項目學術導師的啟發和指導下開展科研項目,提高自身科研綜合能力。

王巨宏對此談到:「騰訊作為領先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通過助力青少年成長是踐行「科技向善」的一種方式。犀牛鳥代表合作,在本項目中學生們需要合作共同完成科研項目,同時項目組也為學生們安排了指導老師,希望能夠為同學們實踐項目提供更多幫助,將科學種子散在更多人心中,助力更多學生實踐夢想。

據悉,犀牛鳥中學科學人才培養計劃由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清華大學-騰訊網際網路創新技術聯合實驗室、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騰訊基金會和騰訊犀牛鳥聯合發起,旨在為中學科技人才提供更廣闊的平臺,激發中學生探索未知的興趣和熱情,提升中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科研創新的能力,助力中學科技人才的全面培養。

項目特邀請菲爾茲獎獲得者、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教授,國家友誼獎獲得者、英國卡迪夫大學計算機學院Ralph Martin教授,騰訊公司副總裁王巨宏和AI Lab及Robotics X實驗室主任張正友等學界知名教授、業界著名專家組成指導委員會,為項目的各項工作提供指導。

同時,項目還邀請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20位與CCF-騰訊犀牛鳥基金等項目長期合作的優秀青年教師為學生提供系列學術導論課程及學術研究輔導,幫助中學生開拓視野、培養對學科的初步認識、並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

騰訊致力於在校企合作中推動信息學科發展及為研究型人才培養提供助力。自2011年起,騰訊資助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終身成就獎,以表達對70歲以上在計算機科學技術和工程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就卓著、貢獻巨大的資深中國計算機科技工作者的崇高敬意。2013年騰訊與CCF合作啟動「犀牛鳥科研基金」,資助35歲以下優秀青年學者開展獨立的科學研究,並為其創新研究提供廣闊的實驗平臺與落地空間。2017年騰訊發布犀牛鳥精英人才培養計劃,攜手高校培養頂尖研究型人才。2019年,騰訊基金會投入10億元人民幣,聯合14位中國知名科學家發起「科學探索獎」,每年將支持在基礎科學和前沿核心技術方面的5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

從資助老一輩科學家終身成就獎,到支持中青年科技工作者進行前沿技術創新,再到為高校學生提供優質的研究環境以助力學生成長,今年更是與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清華大學-騰訊網際網路創新技術聯合實驗室等聯合發布犀牛鳥中學科學人才培養計劃共同培養中學科技人才,騰訊一直在積極探索與教育各界共建健康人才成長生態的有效模式,助力技術生態共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點燃科技夢想,犀牛鳥中學科學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開啟研究新徵程
    近日,犀牛鳥中學科學人才培養計劃在線啟動,哈佛大學和清華大學教授、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院長丘成桐,騰訊公司副總裁王巨宏出席啟動儀式並致辭。犀牛鳥代表合作,在本項目中學生們需要合作共同完成科研項目,同時項目組也為學生們安排了指導老師,希望能夠為同學們實踐項目提供更多幫助,將科學種子散在更多人心中,助力更多學生實踐夢想。」
  • 2020年度騰訊「犀牛鳥精英人才培養計劃」申請啟動
    12月10日,2020年騰訊犀牛鳥精英人才培養計劃(以下簡稱犀牛鳥精英計劃)如期發布。該計劃每年面向海內外高校在校本科(大三以上)、碩士及博士開放申請一次,此次為第4年發布。2020年度項目截止申報時間為2020年1月19日14:00。
  • 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2020年CCF-騰訊犀牛鳥基金啟動申報
    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2020年CCF-騰訊犀牛鳥基金啟動申報 2020年05月15日 20:43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以犀牛鳥創意基金,犀牛鳥技術標準化項目為代表,鼓勵優秀學術創想的產生與保護。設立犀牛鳥訪問學者計劃與實習生計劃,推動無邊界的溝通與交流,協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產業一線的運作機理與實際問題產生的來龍去脈。  2020年,以優化評價標準,促進科研合作對產業發展做出更多貢獻為目標,犀牛鳥基金全新設立犀牛鳥學者獎勵計劃,面向學者個人進行學術成果獎勵與滾動合作項目獎勵。
  • 揭秘「犀牛鳥」計劃:騰訊如何打造自己的科學院?
    2013年,騰訊與中國計算機協會合作發起了面向青年學者的「犀牛鳥」基金。在接下來的六年時間,以「犀牛鳥」為名的計劃先後出爐。這些計劃構成了騰訊產學結合的龐大體系,它被稱為:「犀牛鳥產學合作協同育人」計劃。按照騰訊官方說法,這個計劃的目標指向是:科研合作、人才培養、學術交流。
  • 播撒科學種子,點燃科學夢想——2020年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圓滿...
    播撒科學種子,點燃科學夢想——2020年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圓滿收官 2020-12-31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扶貧故事」播撒科學的種子
    《播撒科學的種子》【扶貧故事】《播撒科學的種子》.mp305:07來自中國科協「老區科普行」活動是中國科技館的品牌活動,單位每年都會安排隊伍前往貧困地區或革命老區,為當地的學生帶去科普活動,張志堅和呂梁的情緣也是由「老區科普行」活動聯結起來的。
  • 清華啟動丘成桐數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
    本報訊(記者 雷嘉)免高考入讀清華數學專業,從本科連續培養至博士,高一、高二乃至初三學生都可報名。清華大學近日宣布,從2021年起啟動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招生,每年全球招生規模不超過100人。
  • 火星多能源水培基地:火星上的可持續發展|創新人才培養計劃
    為激發青少年創新熱情,提升青少年創新能力,培養青少年創新精神,2020年8月初,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青島市選拔賽啟動,並於8月30日完成最終評審,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本次活動的主題為「人類移居火星」,要求學生以火星城市建設與規劃為切入點,基於智能硬體進行創作,為星際移民計劃助力。
  • ...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無須高考、全球招生、初三學生也可入學……清華大學發布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  「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無須高考、面向全球招生、初三學生也可入學……連日來,清華大學新近發布的「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備受關注。
  • 江蘇南通啟動情境教育90後種子教師培養計劃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衛鋒 樊健 張閩敏)在李吉林老師逝世一周年之際,7月26日,江蘇省南通市教育局委託南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通師高專)組織實施的「南通市情境教育90後種子教師專項培訓
  • 清華發布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從娃娃抓起」,培養...
    無須高考、面向全球招生、初三學生也可入學……連日來,清華大學新近發布的「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備受關注。一個個關鍵詞衝撞眼球,計劃被不少人視作「不設任何框框的拔尖人才培養特區」,由此引發了眾多討論:這個特殊的「特區」要培養什麼人?怎麼招怎麼教?指向的又是當前教育的哪塊短板?
  • 強基計劃解讀:中科大數學科學學院,培養世界級數學精英人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和信息與計算科學強基班的培養目標是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探索數學重大問題,為國家培養具有突出數理基礎和創造性才能的從事「數學與應用數學」以及「信息與計算科學」研究人才。開展強基計劃重點班優秀人才培養,深入實施「科教結合、理實結合、所繫結合」與「長周期、個性化、國際化」的創新培養模式,培養世界級數學精英人才。
  • 清華發布丘成桐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光明日報1月10日消息,無須高考、面向全球招生、初三學生也可入學……連日來,清華大學新近發布的「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備受關注。一個個關鍵詞衝撞眼球,計劃被不少人視作「不設任何框框的拔尖人才培養特區」,由此引發了眾多討論:這個特殊的「特區」要培養什麼人?怎麼招怎麼教?指向的又是當前教育的哪塊短板?
  • 首批「北大數學後備人才培養基地」建設中學名單:黃岡中學等入選
    儀式由數學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孫趙君主持。據悉,為落實國家四部委《關於加強數學科學研究工作方案》的精神,北大數學首批遴選了二十三所數學教學有特色的中學,共同建設「北大數學後備人才培養基地」。北京大學高度重視數學學科發展,此次與中學合作,一定會對中學數學教育、北大數學的人才培養乃至中國數學發展都起到重要作用。會議現場徐堅校長(左二)參加籤約儀式陳大嶽代表學院與二十三所中學籤訂了「北大數學後備人才培養基地」合作協議。
  • 如何培育腦科學與人工智慧早期創新人才?這所中學與高校院所共創20...
    問鼎大腦的終極奧秘,隨著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大熱,如何更好培育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的早期創新人才?25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上海中學了解到,在學校首創科技實驗班和工程實驗班涉及物理、化學、生命科學、通訊、工程、環境等12個專門方向的基礎上,今年又增設了腦科學與人工智慧方向。
  • 著名航天專家何質彬深圳校園播撒航天夢的種子
    此次何質彬參加的名為「灣區青少年科學素養與2020青少科技創新教育研討會暨院士進校園活動」,17日和18日在深圳寶安中學(集團)實驗學校及南頭城小學舉行。鄭小紅 攝他18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將航天科技、航天故事、航天事跡傳承給青少年,讓他們從小就感受到航空航天高科技的壯觀,在他們心中播撒的航天夢的種子,日後會開花結果,繼承航天事業。他說,中國不但要當上航天強國,而且要在探索宇宙開發宇宙、造福人類上世世代代傳下去。
  • 哈工大10名教授為中學生當導師培養後備科技人才
    新華網哈爾濱10月29日電(記者潘祺)黑龍江省近日啟動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劃,哈爾濱工業大學10位知名教授將為首批通過選拔的21位優秀高中生擔任導師,指導他們開展科學研究。  這項計劃簡稱「中學生英才計劃」,哈爾濱工業大學這10位教授分別來自計算機科學、物理學、化學、數學和生命科學等5個學科。
  • 2018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揭曉
    為科學金獎獲得者頒獎據悉,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經濟金融建模六個領域分別設置金、銀、銅獎和優勝獎,以及跨學科綜合最高獎——科學金獎,其中經濟金融建模獎系今年首次設立。2018丘成桐中學科學獎自今年4月啟動以來,歷時8個月,共有來自中國國內30個省區市及英國、美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14個分賽區,1500支中學生團隊近2000名學生報名參賽,提交有效論文577篇。經過激烈角逐,90支參賽團隊經過分賽區初篩、函評、桌評、半決賽4輪比賽,成功入圍總決賽。
  • 清華發布「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初三也可入學
    近日,清華大學最新發布的 「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 備受關注,每年面向全球招收不超過 100 名優秀中學生,採用 「3+2+3」 本博銜接模式培養。符合條件的學生可於 1 月 19 日前在網上報名。值得注意的是,清華表示,優秀的初三學生也可報考該計劃,成功入圍的國內學生無需高考即可被單獨錄取。該計劃引發了眾多討論:它要培養什麼人?怎麼招怎麼教?
  • 上海腦科學研究計劃啟動
    上海腦功能研究計劃經過一年左右的討論,將由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紐約大學四所大學牽頭,聯合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企業從四個方面開展。該計劃將對接中國腦計劃,並培養一批優秀的年輕科學家。  上海的腦科學研究計劃有自己獨特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