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犀牛鳥中學科學人才培養計劃在線啟動,哈佛大學和清華大學教授、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院長丘成桐,騰訊公司副總裁王巨宏出席啟動儀式並致辭。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胡事民、西安交通大學自動控制研究所副教授鍾德星、騰訊產學合作負責人劉婷婷等在線上見證儀式,來自全國13個省市30餘所中學的近100名優秀學生由此開啟他們的科學研究新徵程。
丘成桐在致辭中表示:「非常感謝騰訊犀牛鳥基金、清華-騰訊聯合實驗室的青年教師付出自己的精力與時間,共同培養中學人才。本計劃的發布希望能夠藉助網際網路打破傳統的教育壁壘,讓身處不同地區的學生都有機會了解科技前沿,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打好基礎知識,為實踐自己的科學夢想做好準備,從而共同推動中國科技的發展。」
在未來6個月的時間裡,本次入選的中學生將通過科研能力提升環節學習系列學術導論課程以提升自身學術素養,並通過聆聽系列計算機學科前沿報告了解學科發展、相關領域專業知識、以及新興技術在騰訊的發展和應用,培養科研興趣。同時,學生還將以團隊形式開展科研實踐並有機會參加專業領域輔導環節的學習,不僅可以通過暑期研學等活動與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的傑出青年教師、優秀大學生及資深企業技術專家進行深度交流,還將在項目學術導師的啟發和指導下開展科研項目,提高自身科研綜合能力。
王巨宏對此談到:「騰訊作為領先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通過助力青少年成長是踐行「科技向善」的一種方式。犀牛鳥代表合作,在本項目中學生們需要合作共同完成科研項目,同時項目組也為學生們安排了指導老師,希望能夠為同學們實踐項目提供更多幫助,將科學種子散在更多人心中,助力更多學生實踐夢想。」
據悉,犀牛鳥中學科學人才培養計劃由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清華大學-騰訊網際網路創新技術聯合實驗室、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騰訊基金會和騰訊犀牛鳥聯合發起,旨在為中學科技人才提供更廣闊的平臺,激發中學生探索未知的興趣和熱情,提升中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科研創新的能力,助力中學科技人才的全面培養。
項目特邀請菲爾茲獎獲得者、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教授,國家友誼獎獲得者、英國卡迪夫大學計算機學院Ralph Martin教授,騰訊公司副總裁王巨宏和AI Lab及Robotics X實驗室主任張正友等學界知名教授、業界著名專家組成指導委員會,為項目的各項工作提供指導。
同時,項目還邀請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20位與CCF-騰訊犀牛鳥基金等項目長期合作的優秀青年教師為學生提供系列學術導論課程及學術研究輔導,幫助中學生開拓視野、培養對學科的初步認識、並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
騰訊致力於在校企合作中推動信息學科發展及為研究型人才培養提供助力。自2011年起,騰訊資助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終身成就獎,以表達對70歲以上在計算機科學技術和工程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就卓著、貢獻巨大的資深中國計算機科技工作者的崇高敬意。2013年騰訊與CCF合作啟動「犀牛鳥科研基金」,資助35歲以下優秀青年學者開展獨立的科學研究,並為其創新研究提供廣闊的實驗平臺與落地空間。2017年騰訊發布犀牛鳥精英人才培養計劃,攜手高校培養頂尖研究型人才。2019年,騰訊基金會投入10億元人民幣,聯合14位中國知名科學家發起「科學探索獎」,每年將支持在基礎科學和前沿核心技術方面的5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
從資助老一輩科學家終身成就獎,到支持中青年科技工作者進行前沿技術創新,再到為高校學生提供優質的研究環境以助力學生成長,今年更是與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清華大學-騰訊網際網路創新技術聯合實驗室等聯合發布犀牛鳥中學科學人才培養計劃共同培養中學科技人才,騰訊一直在積極探索與教育各界共建健康人才成長生態的有效模式,助力技術生態共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