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提出「物質告訴時空如何彎曲,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這一說法因為相對論預言的一再證實被人們奉若聖經。但是,人們不應因相對論展現出的真理一面忽略其並非終極真理的另外一面。以量子糾纏現象為代表,量子理論非定域實在現象已經在非常接近百分百的置信區間被證實,這是相對論無法解釋的,也等於否定了其終極真理地位。並且,在量子通信研究為代表量子糾纏應用如火如荼發展的今天,請希望看到物理學終極突破的人們不要再沉迷於固有理論不能自拔。在明知其存在問題時仍不敢或不願正視其存在的問題。
從眼見為實角度出發,數百年來人們奉實驗發現為科學研究和理論發現的主要依規。實驗研究也的確剝除了世界層層偽裝,使人們愈發接近世界的真面目。然而在大型量子對撞機幫助下,應該說當前人們已經窮盡到實驗物理學的極致。人們越來越難以靠實驗手段來窺探到世界最後的秘密。正如微觀上我們無法進入到電子內部窺探電子結構,也無法追上光子窺探光子結構一樣,宇宙最後的秘密僅依靠實驗挖掘已力不能及。
除了實驗,人們抱以厚望的是數學物理分析。數學工具固然強大,但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數學分析必須以正確的物理框架和方向為前提。那麼,是什麼指導著人們不斷調正物理框架和方向呢?不妨簡要回顧下近代人類認識自然的幾次重大進步事件來找回這個指導依規和初心。
哥白尼在認為地球沒有理由那麼特殊成為宇宙必然中心驅使下,利用天文望遠鏡和數學工具推翻了地心說理論,建立了更貼合實際的日心說理論。麥克斯韋從電和磁理應統一角度出發建立了麥克斯韋方程組。達爾文從人類不應受上帝偏愛超脫萬物之上角度出發,發現了人類同樣源於低等動物的生物進化理論。愛因斯坦根據靜止參照系不應具有特殊性角度出發提出,任何參照系下物理理論形式均應具有不變性,建立了相對時空變換的狹義相對論,從引力質量應與慣性質量等效統一角度又建立了廣義相對論。從這些改變人類認知方向大事件中,我們不難發現一個相通的規律在始終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主導作用,那便是對世界萬物具有平等性和統一性的哲學認知。這才是我們面臨對世界認知困境時應有的初心。所以,指導我們把控世界認知大方向的應是世界萬物具有平等性和統一性這一哲學認知,而不是靠漂亮的數學模型或複雜的數學公式。
今天,當再出發試圖推進物理理論進一步深化時,我們也不應忘記這個初心。前兩天,當探討相對論「物質告訴時空如何彎曲,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這一說法時,我再次提出,相對論這一基本判斷存在違背世界萬物平等性和統一性這個大前提的致命缺陷。並認為這一說法會導致兩個後果,一是物質和時空都是世界的本源,二是它們都不是世界本源。如果它們都是世界本源,那顯然違背了世界的統一性,如果它們都不是,那意味著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挖掘世界的本源,僅停留在描述它們相互關係的廣義相對論顯然就不是終極理論。這也符合相對論無法與量子理論融合和無法解釋諸多非定域實在量子現象的基本現實。正是本著這一認知,作者進行了長期大膽而深入的分析,相關成果也已成文發表。頭條中以「時間本質是什麼?引力發生機制及相關問題的探討,非對稱機制對電磁力與引力的統一解讀,及上帝或許並非左撇子——非對稱機制對強弱力的解讀」四篇文章進行了系統闡述。
然而,正如一位網友問的,你的觀點有數學模型支撐嗎?這是當前很多專業人士面對新理論新觀點時都習慣性強調的。誠然,當前我們只從宇宙理應公平和統一角度提出了最樸素和直白的分析,這種分析表面看是不如那些有大量高深複雜數學計算支撐的模型專業,但大家不要忘了最根本也最可靠的依規應該是上面的「宇宙理應公平和統一的初心」,而不是譁眾取寵的數學計算公式和模型。沒有這個初心的後者是華而不實,捨本逐末的樣子貨,近百年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所謂專業人士正是在被這些樣子貨迷惑著,才無法促使物理學取得更大突破。時至今日這些人還在執迷不悟的被樣子貨毒害著,並試圖阻礙科學的進步,實在夠令人扼腕頓足的。
有鑑於此,特發此文,以表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