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進行光合作用生物:水母觸手寄生藻類

2020-12-07 科學網

 

6 帆水母

這是水母的一位近親:帆水母。顧名思義,它能夠「見風使舵」,藉助風力在海面上飄動遊走,並用下垂的觸絲捕捉獵物。每一個帆水母都是一個大型社區,其體內生活著無數微小的寄生藻類。

 

7 溝迎風海葵

許多海葵部分是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溝迎風海葵(Snakelocks anemone)生活在東大西洋,從地中海向北一直延伸到英國附近水域。其觸手中同樣存在寄生藻類。

 

另一種海葵擁有不同的寄生體:極具攻擊性的華麗海葵是一種在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非常常見的海葵品種,其體內可能含有一種名為蟲綠藻的藻類,而非一般常見的共生藻,或者兩種藻類在其體內共存。

 

8 巨蛤

世界上生活有多種主要依靠光合作用生活的巨蛤,其中就包括這種長硨磲(Tridacna maxima)。每當白天來臨,這些巨蛤就會張開外殼,儘可能多的讓陽光照射。其體內含有共生藻。事實上巨蛤還不是唯一一種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貝殼類動物,一些體型更小的雙殼類動物的體內同樣有藻類寄生。

 

9 巨型桶狀海綿

巨型桶狀海綿對於曾在加勒比海潛水的人而言一定不會陌生,它的體內細胞中含有藻青菌。

 

這些海綿也可以失去這些體內的寄生者,從而變得「漂白」,這和珊瑚的情形非常相似。對於一些海綿種類而言,周期性的漂白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事實上這些海綿的體內寄生有遠遠不止一種生物,包括並不進行光合作用的真菌和細菌,當然還有進行光合作用的藻類。一些海綿擁有矽質骨骼,並且至少已知有一種海綿擁有類似光纖的骨骼系統,它可以將光線傳導給位於身體深處因而接觸不到陽光的細胞中。

 

10 獅子魚

獅子魚的身體結構和生活習性極其適合進行光合作用。它大大的伸展的魚鰭讓光照面積最大化,它整個白天都會在陽光普照的淺水中沐浴,在水中一動不動,或者慢吞吞的飄動。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上一頁 1 2 

相關焦點

  • 科學網—十大進行光合作用生物:水母觸手寄生藻類
    北京時間11月24日消息,在你的心目中,哪些生物是以光合作用為生的呢?一般人大概立刻就能想到植物和藻類,但是事實上還有更多其他的物種。
  • 盤點十大「吞食陽光」的神秘動物(組圖)
    其水母翼為圓盤狀,邊緣缺乏觸手,水母翼上有車輪狀的圖案,口脕上有8隻觸手,呈花邊形狀,體內有單細胞蟲黃藻共生,常是觸手向上的,會以水母翼附著,觸手向上可以讓其中的蟲黃藻進行光合作用,從而為水母提供營養物質。朝天水母與其它水母之間的差異在於,總是觸手向上,只有在移動的時候,會回復觸手向下的方向,但它們不常移動。
  • 藻類如何進行光合作用
    藻類如何進行光合作用 來源:新華網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6-08   今日/總瀏覽:1/2644 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需要將二氧化碳高效吸收到細胞內。
  • 世界上最美的十五種水母,被稱為「水中大熊貓」,你喜歡哪一種呢
    四、海月水母海月水母的水母體是透明的,一般闊25-49釐米,有4條明顯的馬蹄狀生殖腺。它們會用觸手來捕捉獵物,如水母體、浮遊生物及軟體動物。但觸手的活動有限,它們也只是會隨波逐流。是僅有的一種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生活在清潔的江河、湖泊之中,為世界級瀕危物種。七、彩虹水母彩虹水母,國家地理2009十大新物種之一,個頭較大,身長達到13釐米,會發光,是在澳大利亞沿岸發現的,這種水母並不蟄人。發現和研究這種發光的新水母物種是在澳大利亞沿岸發現的。
  • ——倒立水母
    大家印象中的水母是什麼樣子的呢?海月水母、五卷鬚金黃水母等等,上面都是大大的傘蓋,下面有多而飄逸的觸手,在水中浮遊,像水中的仙子。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 圖自網絡五卷鬚金黃水母(Chrysaora quinquecirrha) 圖自網絡你知道嗎?有一種水母不喜歡觸手朝下隨波逐流,它只喜歡用自己的頭緊貼地面,懶洋洋得「躺」在淺水。由於它是倒著生活的,它有一個好記的名字——倒立水母(Cassiopea)。
  • 水母號稱水中仙子,美麗的背後卻隱藏著危險,我們該怎麼養?
    水母不是單獨存在的,它的體內含有共生的單細胞蟲黃藻。單細胞蟲黃藻是藻類的一種,它有和藻類的相同的特性,就是進行光合作用。由於是共生,所以單細胞蟲黃藻的存在對水母沒有任何傷害。它光合作用所產生的養分全部提供給了水母,促進水母的生長;而水母經過新陳代謝會產生一些氮類廢物,這些氮類廢物又是水母進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二者相輔相成,所以我們必須要在水族箱內提供足夠的光照,讓單細胞蟲黃藻可以進行光合作用。
  • 隨著旅遊的發展水母慢慢也走進人們的視野來了解一下吧
    它們會用觸手來捕捉獵物,如水母體、浮遊生物及軟體動物。但觸手的活動有限,它們也只是會隨波逐流。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價格一般在3-6之間太平洋海刺太平洋海刺又名黃金咖啡水母,主要分布在東太平洋海域,溫度8-14度左右,是低溫種類水母。太平洋海刺主要以小型甲殼動物、軟體動物、魚卵和其它小型水母為食,在人工養殖的環境中,主要以糠蝦、魚苗和海月水母為食。
  • 水母百科|倒立水母介紹及如何飼養?
    倒立水母最近水母君成功繁殖出了倒立水母,正如其名字一樣,它們總是傘頂在下,觸手在上。只有在移動的時候,會恢復觸手向下的方向,但他們不常移動,老是粘在缸壁上。倒立水母倒立:光合作用倒立水母水母翼上有車輪狀的圖案,口腕上有8隻觸手,呈花邊形狀,體內有單細胞蟲黃藻共生,常是觸手向上的,可以讓蟲黃藻進行光合作用,供應自身能量。
  • 人類能否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
    在大自然中,很多生物並不需如此,例如植物、海藻以及很多種細菌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維持生存。那麼人類是否可以使我們的身體像植物一樣,從太陽能中獲取食物呢?通常說來,動物是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的,但是一切規則總有例外。豌豆蚜是一個新發現的變異物種,它是農民的敵人但卻是基因學家的朋友。
  • 水母怎麼養?
    水母吃什麼?水母都是肉食性的,以浮遊生物,小的甲殼類、多毛類甚至小的魚類為食。水母有毒嗎?水母怎麼養?1、挑選水母:海月水母毒性相對其他危險水母(如箱水母)而言小很多。或者水母湖裡的水母。4、溫度管理:水族箱裡還要擺放恆溫器,保持水溫在攝氏25度左右,否則其「生存」便會出現問題5、餵食管理:水母對食物的要求很高,滷蟲、豐年蝦(豐年蝦的養殖請參考其它經驗)等浮遊生物才是他們的最愛。。當發現水母翼中的消化器、口腔變成橘色,就表示水母已經吃飽。餵食次數給份量要控制好,不宜過多,因為會導致水質容易變壞。6、光源管理:光是水母補充能量的重要因素。
  • 海蛞蝓能進行光合作用:「劫持」藻類基因(圖)
    綠葉海天牛的基因組中具有來自藻類的基因,這使得它們具有了光合作用的能力。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一種亮綠色的海蛞蝓能夠通過攝食來「盜取」藻類的基因,因而能像植物一樣從陽光中獲得能量。這種海蛞蝓名為綠葉海天牛,學名是Elysiachlorotica,是一種腹足綱海天牛科的動物。它們能將藻類的基因整合到自己的染色體內,從而獲得光合作用的能力。
  • 鯨魚是最大生物嗎?這隻出現在太空的水母,僅觸手就長26萬光年
    筆者-小文 眾所周知,藍鯨被認為是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生物,它們的體長可達到33米,重181噸,毫不誇張地說,一頭藍鯨的重量就相當於25頭非洲象。
  • 藻類海蛞蝓:快看!它們是一群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羊
    藻類海蛞蝓,一種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藻類海蛞蝓,Costasiella kuroshimae,屬於海兔科。但它還有個別名,Leaf Sheep,直譯過來就是葉羊。而這些葉綠體,也讓它們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藻類海蛞蝓是科學家們發現的第一種,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它們通過盜食質體,劫持了食物中的葉綠體,讓這種本應只存在於植物中的細胞器,變為自己所用。
  • 我國科學家破解藻類水下光合作用的蛋白結構和功能
    光合作用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能量和氧氣,為利用不同環境下的光能,光合生物進化出了不同的色素分子和色素結合蛋白。硅藻是一種豐富和重要的水生光合真核生物,佔地球總原初生產力的20%。
  • 水中翩翩起舞的精靈:水母
    澳洲斑點水母 又稱珍珠水母,有一明顯的傘狀結構,在水母傘上分布著小白點,傘的邊緣無觸手,有一融合的口脕,下有8隻觸角。分布在北大西洋海域。傘狀體下面細長的觸手是它的武器,能射出毒液,使獵物迅速麻痺而死。
  • 「世界十大毒王之一」,人若觸及其觸手,30秒鐘後便會死亡!
    水母是一種非常好看的浮遊生物,在海洋館中都有它的存在,不過可能有的小夥伴不知道,雖然水母非常好看但它是有毒的,水母通過自己觸手上的毒絲射出毒液來獵食,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世界上最毒的水母,人若觸及其觸手,30秒鐘後便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