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正離弦》:理解魯迅的放大鏡與顯微鏡

2021-01-13 光明日報

文學創作的發生過程有其神秘的地方。飄忽的靈感如何捕捉?靈光乍現和神來之筆是如何發生的?難以言說的神授般的篇章如何成形?材料的消化、典籍的使用又是如何做到恰如其分?由是,在寫作中,作家的創造性直覺和瞬間生成的篇章,研究者並不一定能夠通過條分縷析清晰判斷呈現出來。所以,假如有「創作發生學」這麼一門學問,那就是專門研究文學創作過程中所呈現的豐富和複雜的景象,探秘其作品成功背後的各種元素,這對於揭示作家創作的整個過程是非常重要的。

魯迅(1881-1936)

閻晶明的《箭正離弦:〈野草〉全景觀》(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正是這樣一部體現出創作發生學在探幽析微方面新成就的魯迅研究新作。近幾年來,他接連出版了《魯迅還在》《魯迅與陳西瀅》《須仰視才見》,加上這部《箭正離弦》,共同構成了閻晶明的「魯迅四書」,體現出他既有宏闊的視野,也有探幽析微的本領,能夠將對魯迅的研究引向深入,又增加了趣味性,讓魯迅研究別開生面,提升到一個新的境地。

這一次,閻晶明選取的研究文本對象是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我記得上中學的時候讀《野草》,常常為魯迅的文字內外的欲說還休和欲言又止的東西所阻礙,似乎象徵性很強,並不能很懂,僅僅從字面上理解,不清楚《野草》到底寫了些什麼,他要表達的是什麼。《野草》在魯迅的著作中,也是最難懂的一部書。說它難懂,是因為《野草》形式上兼具散文和詩歌的特點,寓意深奧複雜,一向是閱讀理解魯迅的難點。閻晶明的新書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理解魯迅、靠近魯迅的豐富性和複雜性的獨特門徑,做了一件雅俗共賞、觸類旁通的事。

吳冠中油畫《野草》

《箭正離弦》的副題是「《野草》全景觀」,這就給我們全面理解《野草》的堂奧,帶來了一次有趣的發現。全書20多萬字,行文綿密,似有很多線索和線頭牽涉其中。仔細閱讀,你會發現閻晶明仿佛是一個思維縝密的高級偵探,又如一個紡織能手,隨手就能牽來各種材料線索的線頭,又能夠迅速進行取捨和剪裁,並編織出這本書的經線和緯線,使得閱讀這本書的感覺是豐盈充沛、厚實嚴密、信息量大,是一部研究魯迅文學創作過程的優秀作品。

《箭正離弦》除了一篇自序,兩篇附錄,主題部分由四個章節構成,架構十分清晰。第一章《抖落思想的塵埃》,副題是「《野草》本事考」,分為六小節。這一部分是最見功力的。要知道,通過對魯迅《野草》一篇篇原文,考證出文章背後的「本事」來,需要研究者對魯迅的生平極其熟悉,對魯迅的文字瞭然於心,對作家創作過程有著極其準確、精微的體察,才能夠進行如此複雜有如高級偵探的考證。好在閻晶明深入魯迅研究數十年,他工作繁忙,稍微有點時間,就在秉燭書寫,探幽揭秘,逐步把這本書寫了出來,讓人讀起來欣快不已。第一章內容主要涉及魯迅寫《野草》時北京的風景與環境,魯迅故鄉紹興的影子,現實世相中的人物原型,《野草》一些篇章中的文史典籍,以及閻晶明自問「為什麼會有本事考」的設問和回答。這些內容是這本書最為精深、有趣的部分,也使得這個章節成為這部書最為結實的部分。

《野草》月刊

接下來,《箭正離弦》的第二章,題目是「箭正離弦——《野草》的詩性與哲學」。在這一章中,閻晶明將他對《野草》的研究理解,上升到詩性和哲學的層次。如果說第一章對《野草》的本事考是站在大地上,那麼這一章則升到了空中,從更高處觀察《野草》的哲學意蘊和詩性呈現。作者坦承闡釋《野草》是一個進入險境的過程,很容易處於一個艱難的局面,這說明了他如履薄冰的心境和敢於歷險的高超手法。

這一章,閻晶明深度解讀了魯迅當時是如何面對自身使命,「肩住黑暗的閘門」,開始自己孤絕的跋涉,為何用《野草》這種散文詩集的表達形式和「格式」,達到了什麼樣的新境界。這一章共12小節,層層遞進分析,每一小節彼此呼應,將《野草》以「自言自語」開篇的奇妙之處,「夢七篇」的裡裡外外延伸出來的寓意進行抽絲剝繭,要知道夢是最難解讀的,這簡直就是對魯迅的「夢的解析」,令人讚嘆。閻晶明還對《野草》中高頻率使用的詞彙進行了整理和詳細解讀,對詞義的能指和所指、內涵和外延,語言和語義、潛語言,都進行了分析,並以兩節的篇幅,深度挖掘了「虛妄」這個帶有濃厚哲學意蘊的詞彙,將其中包含的力量和理想呈現出來,也對魯迅喜歡的「過客」這個詞彙和意象進行了詩性探秘,從中呈現出魯迅對人生景象的相遇、對峙、告別過程的價值追尋。

這一章的第11節,是對魯迅當時所受的外來文化、文學影響的分析和魯迅創造性吸收、轉化的呈現。閻晶明也表示,他對《野草》的闡釋,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闡釋,是一次有趣的發現之旅,這裡面困難和收穫並存,發現和謎團共生,他的闡釋依舊是對魯迅研究的「在路上」。

《箭正離弦》的第三章「阿,這贈品是多麼豐饒呵!——《野草》的發表、出版與傳播」,以7小節的篇幅,從魯迅為什麼要為這本書起名為《野草》,魯迅居住地「老虎尾巴」和《野草》創作發生過程之間的關係,《野草》的發表和當時《語絲》雜誌之間的聯繫,以及魯迅和弟弟周作人在當時的互動,《野草》的初版和早期版本的變化,以及《野草》翻譯的難點問題等,進行了縝密的呈現,讓我們對這部作品發生和傳播、版本的變化有了更加細微的體察。

《語絲》刊物

這本書的第四章,是閻晶明逐篇對《野草》進行的「語絲」般的解讀。這就像是經歷了一場大地上的奔走、高空中的俯瞰、密林中的探詢,現在,我們來到了沙灘上,可以對《野草》的每一篇來一個輕鬆、會心的閱讀了。這一章中,《野草》中每一篇的引文末尾,都有閻晶明舉重若輕、神來之筆的闡釋。按說他在寫這一章的時候幾乎要殫精竭慮了,卻顯示出輕鬆自如和妙筆生花,讓我們能很快就親近魯迅、閱讀魯迅、理解《野草》。於是乎,我們跟隨他一起緩步走過《野草》的每一個篇章,猶如在沙灘上走過魯迅踩下的每一個腳窩,那種具體和生動是非常有意思的。

因此,《箭正離弦》這部書,是我們親近魯迅、理解魯迅的「放大鏡」「顯微鏡」和「望遠鏡」,是我們理解魯迅豐富而深邃世界的獨特路徑。閻晶明是一位探險路途中的引路人。這本書,有著「箭正離弦」的驚心動魄和激動人心,有著文詞鋒利和目標準確的精彩呈現,有著對創作發生學的獨特理解和貢獻,是2020年我讀到的最能夠滿足心智又帶有揭秘樂趣的精彩之作。

(作者:邱華棟,系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

來源:《光明日報》(2021年1月13日14版)

策劃:鄧凱 王國平 劉江偉

責編:王子墨

編輯:張雪瑜 孫小婷 孫岱

相關焦點

  • 理解魯迅的「放大鏡」與「顯微鏡」
    閻晶明的《箭正離弦:〈野草〉全景觀》(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正是這樣一部體現出創作發生學在探幽析微方面新成就的魯迅研究新作。近幾年來,他接連出版了《魯迅還在》《魯迅與陳西瀅》《須仰視才見》,加上這部《箭正離弦》,共同構成了閻晶明的「魯迅四書」,體現出他既有宏闊的視野,也有探幽析微的本領,能夠將對魯迅的研究引向深入,又增加了趣味性,讓魯迅研究別開生面,提升到一個新的境地。
  • 認知兩大利器:「顯微鏡」和「放大鏡」
    認知兩大利器:「顯微鏡」和「放大鏡」高瞻遠矚和細緻入微,從來不矛盾。在解剖第一具人類屍體前,人類對自身身體器官構造的認識從來沒有如此直觀過。「顯微鏡」就是從最小最細節處著眼。而「放大鏡」,通過分解,由大觀小,看到事物的結構。
  • 顯微鏡與放大鏡的人生哲理
    如此推想就不難理解了。林黛玉是一位心底善良,高尚純潔,才華橫溢,婉轉風流具有獨立人格尊嚴的人物。她對寶玉的真情真愛,對自然界動植物的熱愛,烘託出她是一位倡導自然和諧的精神文化代表人物之一。讀懂了林黛玉就知道人生命運,很多時候是與我們性格經歷相關的。對於她的命運如何悽慘到如今已不那麼重要了,重要是她的大愛無疆的精神一直傳遞給世人。
  • 微評| 少用「添油加醋」的「放大鏡」,多用「銜環結草」的「顯微鏡」
    微評 | 少用「添油加醋」的「放大鏡」,多用「銜環結草」的「顯微鏡」 2020-03-29 13: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顯微鏡與放大鏡的原理完全不同,顯微鏡是中利用玻璃二象性來工作
    大家都知道量子力學在雷射壓以及通信領域之內的應用,那麼本期小編再給大家講一下雷射在顯微鏡方面的應用,我們都知道傳統的顯微鏡或者說我們一般所說倒寫文件呢主要是指的光學顯微鏡而光學顯微鏡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在於它的極限放大倍數也就是幾千倍,那對於這個為什麼光學的顯微鏡採用各種辦法的極限放大只有幾千倍呢?是什麼原因呢?我們還得從顯微鏡的解析度所起我們都知道呀一臺光學顯微鏡能區分兩個點之間的最小距離就被稱作該儀器的最高的解析度。從某一個角度來說已經給出了我們遺棄最高解析度的表達式,我們可以通過調整波長而介質的折射率以及入射角去調整。
  • 列文虎克從磨放大鏡到發明顯微鏡,他如何從看門人逆襲成科學家?
    他發明了顯微鏡,對後來微生物學和醫學的發現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他出生在荷蘭代爾夫特,也在這裡去世,因為他勤奮並且熱愛鏡片,並且有很多天賦,所以他磨製額的鏡片質量遠遠超過同時代的其他人。他的一生磨製了400多個透鏡,一架簡單的顯微鏡,放大的倍率就能達到270倍。1632年10月24日,列文虎克出生在荷蘭代爾夫特的一個普通釀酒工人家庭。
  • 集郵中常備的放大鏡,到底用多少倍最合適?
    藏家在日常集郵中往往會用到許多工具,除了鑷子以外最常用的就是放大鏡了,一副合適的放大鏡可以有效幫助集郵者獲取更多重要的信息,也能欣賞到郵票的更多細節,同時有一些集郵者對於放大鏡的倍數大小選擇有些迷茫,那麼,郵票鑑別真偽要多大的放大鏡呢?
  • 帶孩子在家做個放大鏡
    放大鏡的使用原理是? 什麼是放大鏡? 放大鏡是一塊中間厚四周薄的凸透鏡,拿出一張報紙,當把放大鏡放在報紙上時,它對報紙上的字沒有放大效果。當放大鏡逐漸遠離報紙時,我們看到的字越來越大。
  • 餘承東:大家可以拿著放大鏡和顯微鏡來看華為
    在深圳坂田的技術沙龍現場,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則表示:「大家可以拿著放大鏡、顯微鏡來觀察華為,看看我們到底是怎樣的一群人,我們手機到底怎麼做的,也非常誠懇地請大夥提意見。我們狠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要變得更加開放透明,善於傾聽和溝通。一方面減少誤解,更重要的是把大家有價值的意見建議貫徹到公司發展中去,讓華為走的更遠,變得更好。」
  • 顯微鏡的歷史:光學顯微鏡是如何演變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在公元一世紀的羅馬哲學家Seneca和Pliny the Elder的著作中提到了放大鏡和「燃燒的眼鏡」或「放大鏡」,但顯然它們在眼鏡發明之前並未使用太久,直到13世紀末世紀。它們被命名為鏡片,因為它們的形狀像扁豆的種子。最早的簡單顯微鏡僅僅是在一端具有用於物體的板的管,而在另一端是具有小於10倍直徑的放大率的透鏡 - 實際尺寸的十倍。
  • 全球高端時尚LED放大鏡十大品牌一覽
    七、中國博宇放大鏡  博宇放大鏡是中國浙江博宇光學有限公司榮譽出品的。這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銷售放大鏡的企業,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在同行中享有較高信譽。產品遠歐亞、美洲等國家和地區。  博宇放大鏡產品種類繁多,主要有:常規放大鏡,頭盔放大鏡,活柄放大鏡,鐘錶修理用放大鏡,照布鏡,輔助夾放大鏡,歐式金屬放大鏡,軟管放大鏡,珠寶放大鏡,LED放大鏡,特殊型放大鏡,顯微鏡等。
  • 放大率3.3倍,發現細胞內天然生物放大鏡,可用於亞波長成像!
    在發表在《光:科學與應用》上的一項研究中,中國納米光子學研究所的李玉超(音譯)及其同事開發了一種光學顯微鏡系統。利用活細胞作為微型透鏡,對小於光波長的物體進行成像和操縱,研究展示了亞衍射極限成像和非侵入性設備對納米物體的操作,該設備是通過在纖維頂端捕獲一個細胞來構建。被捕獲的細胞在白光顯微鏡下形成了一個生物放大鏡,可以以100納米的解析度放大納米結構。
  • 如何通過小工具來挑選珠寶玉石(二):放大鏡
    對於寶石鑑定來說, 珠寶用放大鏡的倍率,並非越大越好,因為從鏡頭製作上講,超過十倍而又能保證其光學質量和通光口徑(放大鏡的通光口徑,以16毫米至20毫米為宜)是非常困難的;另外,超過10倍的放大鏡由於焦距太短也難以使用。
  • 中考物理知識點:顯微鏡和望遠鏡
    中考物理知識點:顯微鏡和望遠鏡   1、顯微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都是凸透鏡。   2、顯微鏡的物鏡:作用相當於投影儀(幻燈機)鏡頭,成放大的實像。目鏡的作用相當於放大鏡,成放大的虛像。顯微鏡把物體所成的像兩次放大   3、折射式望遠鏡物鏡的作用相當於照相機鏡頭,物鏡使遠處的物體成縮小的實像;目鏡相當於放大鏡,目鏡成放大的虛像。。它有拉近鏡頭,增大視角的作用。物鏡口徑大,為了收集更多光線,目鏡的焦距小是為了擴大視角得到視覺上更大的像。
  • 手機維修中用哪種顯微鏡比較好
    手機主板集成度越來越高,修主板動IC的都需要在放大鏡配合下工作,現在很多維修同行都配備了顯微鏡,一些想購買的同行又不知道什麼款式好用,下面就說下各種工具的優缺點。一,手持放大鏡,價格20到50元之間,一般維修足夠用,使用比較方便價格合適。
  • 顯微鏡的發明,開啟了人類對微觀世界的探索
    這些鏡片實際上就是放大鏡了。透鏡這個詞是從拉丁語」Lentil「演化過來的,因為它們的形狀非常類似於扁豆。奢華的羅馬玻璃器皿。約公元前一世紀。瓦爾特斯美術館,巴爾的摩公元4世紀,羅馬人開始用玻璃製造門窗、玻璃等。同一時期,我國出現了利用水晶打磨透鏡的技術。
  • 顯微鏡成像原理圖
    顯微鏡成像原理圖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7902.htm我知道目鏡的作用相當於放大鏡,但放大鏡成的像是物相同側而顯微鏡當中的物鏡將物體放大後,所成的像應在顯微鏡管內.如果目鏡的原理和放大鏡一樣,那它的像豈不是朝人眼反方向放大(物相同側)那麼認識如何看到二次放大的像呢?
  • 光學顯微鏡理論上的極限放大倍數是多少?
    光學顯微鏡的分辨極限大約是0.2微米,相當於放大倍數1500~2000倍;要想實現更大的放大倍數,就得使用電子顯微鏡或者隧道掃描顯微鏡。放大鏡可以使光線重新聚焦,從而實現放大效果,使用放大鏡的組合可以得到光學顯微鏡;光學顯微鏡的極限受波長限制,不可能無限放大。一般地,固定波長的光學顯微鏡分辨極限,是光線波長的一半,可見光波長400~760nm之間,所以光學顯微鏡的分辨極限就是200nm(0.2微米)。
  • 中考物理知識點:透鏡之顯微鏡、望遠鏡
    中考物理知識點:透鏡之顯微鏡、望遠鏡   一顯微鏡:   ⑴物鏡:是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相當於投影儀。   ⑵目鏡:是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相當於放大鏡。   ⑵目鏡:是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相當於放大鏡。
  • 「2018年度中國放大鏡十大品牌總評榜」榮耀揭曉
    原標題:「2018年度中國放大鏡十大品牌總評榜」榮耀揭曉「2018年度中國放大鏡十大品牌評選」是由品牌排行網主辦的全網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品牌綜合實力排名評選活動。此次評選,徵集數萬網友投票、點評,經過多輪審核精選出行業品質出眾、人氣最旺的十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