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成像原理圖

2020-11-23 電子產品世界

顯微鏡成像原理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7902.htm

我知道目鏡的作用相當於放大鏡,但放大鏡成的像是物相同側而顯微鏡當中的物鏡將物體放大後,所成的像應在顯微鏡管內.如果目鏡的原理和放大鏡一樣,那它的像豈不是朝人眼反方向放大(物相同側)那麼認識如何看到二次放大的像呢?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如圖所示,物鏡焦距較短,目鏡焦距較長,物體經物鏡成一倒立實像AB,該像位於目鏡焦點以內(鏡筒內),它又可看作目鏡的物,經目鏡後成正立虛像;.其還是與放大鏡一樣,物像同側)。

這個是兩次折射的結果,並不是單純一個目鏡的作用。

STM的工作原理

STM是利用量子隧道效應工作的。若以金屬針尖為一電極,被測固體樣品為另一電極,當他們之間的距離小到1nm左右時,就會出現隧道效應,電子從一個電極穿過空間勢壘到達另一電極形成電流。且其中Ub:偏置電壓;k:常數,約等於1,Φ1/2:平均功函數,S:距離。

從上式可知,隧道電流與針尖樣品間距S成負指數關係。對於間距的變化非常敏感。因此,當針尖在被測樣品表面做平面掃描時,即使表面僅有原子尺度的起伏,也會導致隧道電流的非常顯著的、甚至接近數量級的變化。這樣就可以通過測量電流的變化來反應表面上原子尺度的起伏,如下圖右邊所示。這就是STM的基本工作原理,這種運行模式稱為恆高模式(保持針尖高度恆定)。

STM還有另外一種工作模式,稱為恆流模式,如下圖左邊。此時,針尖掃描過程中,通過電子反饋迴路保持隧道電流不變。為維持恆定的電流,針尖隨樣品表面的起伏上下移動,從而記錄下針尖上下運動的軌跡,即可給出樣品表面的形貌。

恆流模式是STM常用的工作模式,而恆高模式僅適於對表面起伏不大的樣品進行成像。當樣品表面起伏較大時,由於針尖離樣品表面非常近,採用恆高模式掃描容易造成針尖與樣品表面相撞,導致針尖與樣品表面的破壞。

STM原理圖

AFM的工作原理

AFM的基本原理與STM類似,在AFM中,使用對微弱力非常敏感的彈性懸臂上的針尖對樣品表面作光柵式掃描。當針尖和樣品表面的距離非常接近時,針尖尖端的原子與樣品表面的原子之間存在極微弱的作用力(10-12~10-6N),此時,微懸臂就會發生微小的彈性形變。針尖與樣品之間的力F與微懸臂的形變之間遵循虎克定律:F=-k*x,其中,k為微懸臂的力常數。所以,只要測出微懸臂形變量的大小,就可以獲得針尖與樣品之間作用力的大小。針尖與樣品之間的作用力與距離有強烈的依賴關係,所以在掃描過程中利用反饋迴路保持針尖與樣品之間的作用力恆定,即保持為懸臂的形變量不變,針尖就會隨樣品表面的起伏上下移動,記錄針尖上下運動的軌跡即可得到樣品表面形貌的信息。這種工作模式被稱為「恆力」模式(ConstantForceMode),是使用最廣泛的掃描方式。
AFM的圖像也可以使用「恆高」模式(ConstantHeightMode)來獲得,也就是在X,Y掃描過程中,不使用反饋迴路,保持針尖與樣品之間的距離恆定,通過測量微懸臂Z方向的形變量來成像。這種方式不使用反饋迴路,可以採用更高的掃描速度,通常在觀察原子、分子像時用得比較多,而對於表面起伏比較大的樣品不適用。


相關焦點

  • 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結構與成像原理
    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結構與成像原理透射電子顯微鏡是以波長極短的電子束作為照明源,用電磁透鏡聚焦成像的一種高解析度、高放大倍數的電子光學儀器。
  • 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結構與成像原理介紹
    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結構與成像原理透射電子顯微鏡是以波長極短的電子束作為照明源,用電磁透鏡聚焦成像的一種高解析度、高放大倍數的電子光學儀器。
  • 上海締倫光學顯微鏡的成像原理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   電子顯微鏡是根據電子光學原理,用電子束和電子透鏡代替光束和光學透鏡,使物質的細微結構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數下成像的儀器。   1931年,德國的克諾爾和魯斯卡,用冷陰極放電電子源和三個電子透鏡改裝了一臺高壓示波器,並獲得了放大十幾倍的圖象,證實了電子顯微鏡放大成像的可能性。1932年,經過魯斯卡的改進,電子顯微鏡的分辨能力達到了50納米,約為當時光學顯微鏡分辨本領的十倍,於是電子顯微鏡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
  • 金相顯微鏡成像原理簡介
  • 原子力顯微鏡/AFM各種成像模式的原理
    原子力顯微鏡/AFM的基本原理原子力顯微鏡/AFM的基本原理是:將一個對微弱力極敏感的微懸臂一端固定
  • 多光子顯微鏡成像技術之七:雙光子顯微鏡角膜成像
    雙光子顯微成像系統由鈦寶石近紅外光源、3維掃描組塊,光展寬器、衰減器、顯微物鏡和光電倍增管構成,有5D雷射掃描顯微鏡(圖3)和多光子斷層掃描儀MPTflex兩種裝置。圖3 雙光子顯微成像設備示意圖 (a) 5D雷射掃描顯微鏡 (c)MPTflex [1]圖4使用多光子斷層掃描儀MPTflex 獲得,展示了線粒體較少的上皮層表層細胞(圖4(a),圖4(b
  • 顯微鏡的STM原理與AFM工作原理
    這樣就可以通過測量電流的變化來反應表面上原子尺度的起伏,如下圖右邊所示。這就是STM的基本工作原理,這種運行模式稱為恆高模式(保持針尖高度恆定)。STM還有另外一種工作模式,稱為恆流模式,如下圖左邊。此時,針尖掃描過程中,通過電子反饋迴路保持隧道電流不變。為維持恆定的電流,針尖隨樣品表面的起伏上下移動,從而記錄下針尖上下運動的軌跡,即可給出樣品表面的形貌。
  • 體視顯微鏡原理
    導讀:本文主要講述的是體視顯微鏡的原理,感興趣的童鞋們快來學習一下吧~~~很漲姿勢的哦~~~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8855.htm
  • 望遠鏡成像原理圖
    望遠鏡成像原理圖原理介紹:圖左側為口徑極大的物鏡,可收集來自遠方的微弱光線,右側為目鏡,光線匯聚處為第一次成像處。 根據凸透鏡成像原理,此時觀察的物,距物鏡(即物距)大於兩倍焦距,成縮小的像,這為第一次成像; 第一次成的像由於望遠鏡的設計,落在目鏡的焦點之內,此時第一次成的像可視為目鏡所觀察的物。根據凸透鏡成像原理,當物距小於一倍焦距時,凸透鏡成放大的像,就相當於放大鏡。這時,我們就可看清遠處的物了。
  • 電子顯微鏡原理
    導讀:電子顯微鏡是20世紀的重大科學技術發明,如同三極體的發明推動革命了半導體界一樣,電子顯微鏡也極大地促進了生命科學的發展,發明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的兩位科學家還獲得了諾貝爾獎。本文詳細介紹電子顯微鏡功能、結構和原理,感興趣的同學請多多關注。。。
  • 基於表面等離激元共振顯微鏡的無標記單分子光學成像
    圖1 (a)等離激元散射顯微鏡技術原理圖。(b)左:原始PSM圖像。右:去除背景後在抗體修飾的金膜上檢測到的IgA蛋白分子。 由於蛋白分子的尺寸普遍小於30納米,因此當PSM顯微鏡用於蛋白檢測時,其信號強度變化為典型的幹涉信號。表面粗糙顆粒散射這一在多數成像應用中被視作難以消除的噪聲源,在PSM顯微鏡中被成功用於放大檢測物信號的幹涉參考光。
  • 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
    導讀:本文主要介紹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想知道掃描電子顯微鏡是如何工作的童鞋們快來看一下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1346.htm  掃描電子顯微鏡,英文名稱為SEM,是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的簡寫。掃描電子顯微鏡主要是利用二次電子信號成像來觀察樣品的表面形態,即用極狹窄的電子束去掃描樣品,通過電子束與樣品的相互作用產生各種效應,其中主要是樣品的二次電子發射。
  • 光學顯微鏡的成像原理
    光學顯微鏡是醫學、分析科學常用的一種光學儀器,在我們七年級學習生物的時候也曾運用過顯微鏡,通過它我們能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動植物的細胞。那麼顯微鏡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放大能力呢?它的原理是怎樣的?一種簡單的光學顯微鏡它的主要部件是:反光鏡:用於反光以照亮載玻片上的微小物體;載物臺:放置載玻片;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調節旋鈕:調節物距,使像清晰。
  • 原子力顯微鏡(AFM)的使用和成像技巧
    昨天介紹了AFM的原理、應用等方面的知識☞從原理到應用,關於AFM你想了解的都在這裡~今天結合實例來介紹一下AFM的具體使用和成像技巧
  • 前沿顯微成像技術專題之:光片螢光顯微鏡 (1)
    但是,當激發光聚焦時,仍然會照亮上下區域(圖2)。由於使用點掃描方式成像,為達到較快光的速度,光束照射每個點的時間很短,成像元件(PMT)的量子效率又很低,需要更強的激發功率。與傳統寬場螢光顯微鏡相比,光漂白和光毒性更加嚴重。
  • 奧林巴斯等品牌顯微鏡的成像分析介紹
    奧林巴斯等品牌顯微鏡的成像分析介紹 2011年05月24日 05:30作者:曲佳菲編輯:曲佳菲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顯微鏡頻道首頁5月24日 北京索宏恆業科技中心的小張對CD/CMOS數碼成像系統的結構和原理有了一個基本了解後,我們再對成像系統的一些基本參數作一個說明。
  • 在不影響解析度的情況下,將雙光子顯微鏡成像速度提高5倍!
    這種創紀錄的成像速度將使科學家們,能夠觀察到以前過於短暫而無法用當前最先進顯微鏡成像的生物現象。在光學學會(OSA)出版的《光學通訊》(Optical Letters)期刊上,由香港中文大學Shih-Chi Chen領導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如何將一種稱為壓縮成像的計算成像方法,與一種更快的掃描方法結合起來。
  • 滿足活體生物厚樣品成像需求的平臺——Thorlabs多光子顯微鏡系統
    Thorlabs的MPM200系列多光子顯微鏡是可以滿足活體生物厚樣品成像需求的平臺。此系統能夠勝任小如生物組織、大如整個活體生物的樣品成像。Thorlabs MPM200多光子顯微鏡能夠為寬場透射光顯微、落射螢光成像和精細多光子技術提供通用的解決方案,從而最精密地還原樣品數據。
  • 可實時三維成像的雷射掃描立體顯微鏡
    怎樣利用光學顯微鏡窺探其中的奧秘?這是當代生命科學研究對光學顯微成像技術提出的新挑戰。日前,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分辨成像團隊研製成功雙光子激發雷射掃描實時立體顯微鏡。「它可以讓我們像觀看立體電影一樣實時地觀測動態的三維微觀世界,無需光切片,無需耗時的三維圖像重構。」團隊核心成員楊延龍博士如是說。
  • 電子顯微鏡的原理和應用
    電子顯微鏡是根據電子光學原理,用電子束和電子透鏡代替光束和光學透鏡,使物質的細微結構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數下成像的儀器。  電子顯微鏡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辨的相鄰兩點的最小間距來表示。20世紀70年代,透射式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約為0.3納米(人眼的分辨本領約為0.1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