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顯微鏡原理

2020-11-22 電子產品世界

  導讀:電子顯微鏡是20世紀的重大科學技術發明,如同三極體的發明推動革命了半導體界一樣,電子顯微鏡也極大地促進了生命科學的發展,發明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的兩位科學家還獲得了諾貝爾獎。本文詳細介紹電子顯微鏡功能、結構和原理,感興趣的同學請多多關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6796.htm

  電子顯微鏡(electron microscopy)是根據電子光學原理,用電子束和電子透鏡代替光束

  和光學透鏡,使物質的細微結構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數下成像的儀器。 近年來,電鏡的研究和製造有了很大的發展:一方面,電鏡的解析度不斷提高,透射電鏡的點解析度達到了0.2-0.3nm,晶格解析度已經達到0.1nm左右,通過電鏡,人們已經能直接觀察到原子像;另一方面,除透射電鏡外,還發展了多種電鏡,如掃描電鏡、分析電鏡等。

  電子顯微鏡的分辨本領雖已遠勝於光學顯微鏡,但電子顯微鏡因需在真空條件下工作,所以很難觀察活的生物,而且電子束的照射也會使生物樣品受到輻照損傷。

  電子顯微鏡由電子光學系統、真空系統和供電系統三部分組成,下面分別介紹三部分:

  1) 電子光學系統

  電子光學系統主要有電子槍、電子透鏡、樣品架、螢光屏和照相機構等部件,這些部件通常是自上而下地裝配成一個柱體。

  電子槍是由鎢絲熱陰極、柵極和陰極構成的部件。它能發射並形成速度均勻的電子束,所以加速電壓的穩定度要求不低於萬分之一。

  電子透鏡是電子顯微鏡鏡筒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用一個對稱於鏡筒軸線的空間電場或磁場使電子軌跡向軸線彎曲形成聚焦,其作用與玻璃凸透鏡使光束聚焦的作用相似,所以稱為電子透鏡。現代電子顯微鏡大多採用電磁透鏡,由很穩定的直流勵磁電流通過帶極靴的線圈產生的強磁場使電子聚焦。

  2) 真空系統

  為了保證真在整個通道中只與試樣發生相互作用,而不與空氣分子發生碰撞,因此,整個電子通道從電子槍至照相底板盒都必須置於真空系統之內,一般真空度為10-4~10-7毫米汞柱。

  3) 供電系統

  透射電鏡需要兩部分電源:一是供給電子槍的高壓部分,二是供給電磁透鏡的低壓穩流部分。電源的穩定性是電鏡性能好壞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標誌。所以,對供電系統的主要要求是產生高穩定的加速電壓和各透鏡的激磁電流。近代儀器除了上述電源部分外,尚有自動操作程序控制系統和數據處理的計算機系統。

  目前,電子顯微鏡技術(electron microscopy)已成為研究機體微細結構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有透射電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和掃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下面分別介紹兩種電子顯微鏡的工作原理:

  1) 透射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透射電鏡即透射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簡稱TEM),通常稱作電子顯微鏡或電鏡(EM),是使用最為廣泛的一類電鏡。

工作原理:在真空條件下,電子束經高壓加速後,穿透樣品時形成散射電子和透射電子,它們在電磁透鏡的作用下在螢光屏上成像。電子束投射到樣品時,可隨組織構成成分的密度不同而發生相應的電子發射,如電子束投射到質量大的結構時,電子被散射的多,因此投射到螢光屏上的電子少而呈暗像,電子照片上則呈黑色。

主要優點:解析度高,可用來觀察組織和細胞內部的超微結構以及微生物和生物大分子的全貌。

  2) 掃描電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掃描電鏡即掃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簡稱SEM)。主要用於觀察樣品的表面形貌、割裂面結構、管腔內表面的結構等。

工作原理:掃描電鏡是利用二次電子信號成像來觀察樣品的表面形態。用極細的電子束在樣品表面掃描,激發樣品表面放出二次電子,將產生的二次電子用特製的探測器收集,形成電信號運送到顯像管,在螢光屏上顯示物體。(細胞、組織)表面的立體構像,可攝製成照片。

主要優點:景深長,所獲得的圖像立體感強,可用來觀察生物樣品的各種形貌特徵。

  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對電子顯微鏡結構和原理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小編還精心選取了四篇關於電子顯微鏡的文章,希望大家多多學習。。。

  電子顯微鏡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1.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

  2.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結構與成像原理

  3.掃描電子顯微鏡的特點及工作原理

  4.你知道點讀筆的原理嗎——電子顯微鏡下拍的OID碼點


相關焦點

  • 是誰發明了電子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的原理解釋
    用電子束來製造顯微鏡,關鍵是找到能使電子束聚焦的透鏡,顯然一般光學透鏡是無法會聚電子束的。這樣,蒲許就從理論上解決了電子顯微鏡的透鏡問題,因為對電子束來說,磁場顯示出透鏡的作用,所以稱為「磁透鏡」。德國柏林工科大學的年輕研究員盧斯卡,1932年製作了第一臺電子顯微鏡??它是一臺經過改進的陰極射線示波器,成功地得到了銅網的放大像??第一次由電子束形成的圖像。加速電壓為7萬伏,最初放大率僅為12倍。
  • 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
    導讀:本文主要介紹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想知道掃描電子顯微鏡是如何工作的童鞋們快來看一下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1346.htm  掃描電子顯微鏡,英文名稱為SEM,是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的簡寫。掃描電子顯微鏡主要是利用二次電子信號成像來觀察樣品的表面形態,即用極狹窄的電子束去掃描樣品,通過電子束與樣品的相互作用產生各種效應,其中主要是樣品的二次電子發射。
  • 電子顯微鏡的原理和應用
    電子顯微鏡是根據電子光學原理,用電子束和電子透鏡代替光束和光學透鏡,使物質的細微結構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數下成像的儀器。  電子顯微鏡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辨的相鄰兩點的最小間距來表示。20世紀70年代,透射式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約為0.3納米(人眼的分辨本領約為0.1毫米)。
  • 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和應用
    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和應用2.4.1 掃描電鏡的特點與光學顯微鏡及透射電鏡相比掃描電鏡的景深較光學顯微鏡大幾百倍,比透射電鏡大幾十倍。 (五) 圖象的放大範圍廣,解析度也比較高。可放大十幾倍到幾十萬倍,它基本上包括了從放大鏡、光學顯微鏡直到透射電鏡的放大範圍。解析度介於光學顯微鏡與透射電鏡之間,可達3nm。 (六) 電子束對樣品的損傷與汙染程度較小。 (七) 在觀察形貌的同時,還可利用從樣品發出的其他信號作微區成分分析。
  • 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結構與成像原理
    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結構與成像原理透射電子顯微鏡是以波長極短的電子束作為照明源,用電磁透鏡聚焦成像的一種高解析度、高放大倍數的電子光學儀器。
  •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特點及工作原理
    2.4.1 掃描電鏡的特點與光學顯微鏡及透射電鏡相比,掃描電鏡具有以下特點掃描電鏡的景深較光學顯微鏡大幾百倍,比透射電鏡大幾十倍。 (五) 圖象的放大範圍廣,解析度也比較高。可放大十幾倍到幾十萬倍,它基本上包括了從放大鏡、光學顯微鏡直到透射電鏡的放大範圍。解析度介於光學顯微鏡與透射電鏡之間,可達3nm。 (六) 電子束對樣品的損傷與汙染程度較小。 (七) 在觀察形貌的同時,還可利用從樣品發出的其他信號作微區成分分析。
  • 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結構與成像原理介紹
    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結構與成像原理透射電子顯微鏡是以波長極短的電子束作為照明源,用電磁透鏡聚焦成像的一種高解析度、高放大倍數的電子光學儀器。
  •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基本原理和結構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基本原理和結構 下圖為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原理結構示意圖。
  • 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工作原理及應用範圍
    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是指掃描電子顯微鏡的一個重要分支,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除了像普通掃描電鏡的樣品室和鏡筒內設為高真空,檢驗導電導熱或經導電處理的乾燥固體樣品以外,還可以作為低真空掃描電鏡直接檢測非導電導熱樣品,無需進行處理,但是低真空狀態下只能獲得背散射電子像。
  • 電子顯微鏡的原理及分類丨WALINOVA顯微鏡丨北京永盛華遠商貿中心
    電子顯微鏡以電子束作為光源對樣品進行照明。由於電子的波長大大小於可見光,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相對於光學顯微鏡大大提高,目前已經可以超過50皮米(1皮米等於千分之一納米)。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電子顯微鏡可分為透射電子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反射電子顯微鏡,連續切片電子顯微鏡等等。
  • 體視顯微鏡原理
    導讀:本文主要講述的是體視顯微鏡的原理,感興趣的童鞋們快來學習一下吧~~~很漲姿勢的哦~~~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8855.htm
  • 有趣的材料科學——電子顯微鏡
    不過,在材料學領域裡,還有一類更神奇的顯微鏡,那就是電子顯微鏡Electron Microscope(簡稱EM);一類主要利用電子束的超短波性質,製作的、放大倍數遠優於光學顯微鏡的高性能顯微鏡。在介紹電子顯微鏡之前,我們得先複習一下光學顯微鏡的原理。
  • 金屬科研「神器」: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及應用
    掃描電子顯微鏡是我們金屬科研工作中應用最廣泛的「神器」,可以說幾乎伴隨著每一位研究生度過自己最重要的科研經歷,時常「愛也掃描」「恨也掃描」,今天就系統地為新老同學們和需要應用掃描的科技工作者介紹一下掃描電鏡的原理及應用
  • 電子顯微鏡能不能顯微?
    電子顯微鏡能不能顯微?先說光學顯微鏡,我們知道,物體發出光或反射光,光沿直線傳播進入我們眼睛,然後我們看到前方的物體,而顯微是因為光線經過鏡片折射,也就是說鏡片折射是顯微鏡顯微的原理。可以說光線折射是顯微鏡望遠鏡的唯一原理。而電子顯微鏡它的電子槍,電場磁場,真空,皆與鏡片折射無關,所以電子顯微鏡無顯微效果,或者說電子顯微鏡看不到比光學顯微鏡更微小的尺寸。
  • SEM(掃描電子顯微鏡)是什麼?
    SEM是什麼先放一張圖SEM(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圖片,實驗室的真傢伙我還沒見過,不過看樣子應該不算太便宜,以後應該也不讓隨變搞,到時候再說,反正我肯定要玩兒它幾次才行,一看就比顯微鏡高級,說來慚愧,顯微鏡還沒玩兒幾次呢。這個東西跟顯微鏡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可以用來觀察物理細節,成像。
  • 電鏡學堂丨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基本原理(三) - 荷電效應
    >幫助廣大電鏡工作者深入了解電鏡相關技術的原理、結構以及最新發展狀況,將電鏡在材料研究中發揮出更加優秀的性能!荷電的形成根據前面介紹的掃描電鏡原理,電子束源源不斷的轟擊到試樣上,根據圖2-6,只有原始電子束能量在v1和v2時,二次電子產額δ才為1,即入射電子和二次電子數量相等,試樣沒有增加也沒減少電子
  • 電子顯微鏡是什麼?有什麼用處?
    電子顯微鏡由鏡筒、真空裝置和電源櫃三部分組成。,可使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達到納米級,比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高千倍.當電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較小時,其景深很大,可以拍出很有立體感的照片來。      當然啦,電子顯微鏡解析度比光學顯微鏡高,價格自然也比它高出好多,都是百萬級別的。
  • 從基本原理到應用操作,帶你全方位了解掃描電子顯微鏡
    掃描電子顯微鏡,是自上世紀60年代作為商用電鏡面世以來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電子光學儀器,被廣泛地應用於化學、生物、醫學、冶金、材料、半導體製造、微電路檢查等各個研究領域和工業部門。如圖1所示,是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外觀圖。
  • 顯微鏡的STM原理與AFM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STM概述1982年,國際商業機器公司蘇黎世實驗室的G..Binnig和HeinrichRohrer及其同事們共同研製成功了世界上第一臺新型的表面分析儀器—掃描隧道顯微鏡(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e,簡稱STM)。
  • 顯微鏡成像原理圖
    顯微鏡成像原理圖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7902.htm我知道目鏡的作用相當於放大鏡,但放大鏡成的像是物相同側而顯微鏡當中的物鏡將物體放大後,所成的像應在顯微鏡管內.如果目鏡的原理和放大鏡一樣,那它的像豈不是朝人眼反方向放大(物相同側)那麼認識如何看到二次放大的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