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材料科學——電子顯微鏡

2020-12-05 新星優知識

各位讀者想必曾在中學階段接觸過顯微鏡吧;它構造簡單,居然可以看得清細胞!

我那時候覺得顯微鏡是世上最偉大的發明。不過,在材料學領域裡,還有一類更神奇的顯微鏡,那就是電子顯微鏡Electron Microscope(簡稱EM);一類主要利用電子束的超短波性質,製作的、放大倍數遠優於光學顯微鏡的高性能顯微鏡。

在介紹電子顯微鏡之前,我們得先複習一下光學顯微鏡的原理。

光學顯微鏡

它的原理如上所示,主要是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以及光的折射來製得的。理論上來說,只要調節兩個凸透鏡的厚度以及它們的距離,就可以把小物體的像放得很大。但是,光學顯微鏡有一個缺陷——在微觀領域,光,其實並不是嚴格直線傳播的;這需要波的衍射來解釋。也就是說,在觀察幾十納米的物體時,光學顯微鏡就失效了。

人們亟需放大倍數更高的顯微鏡——首先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找到一類在探究原子級別的物體時,還不會發生衍射的波;第二,要製作可以使這個波「折射」的「凸透鏡」。

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電子束。它可以解決第一個問題。但第二個問題不好解決,因為電子束的強度很高,它可以直接穿透普通凸透鏡。要讓電子束折射,又不能被吸收,你猜科學家們是怎麼解決的?

不得不說,解決的方法其實很巧妙——利用電子會在磁場偏轉的性質就可以了。在電子束需要偏轉的地方,施加一個範圍很小但強度很高的磁場;這個磁場外接電源,通過調節電壓的大小改變磁場強度;如下圖中間的顯微鏡所示。

這就是透射電鏡;又被叫做「電磁透鏡」。

至於掃描電鏡嘛,下次再說了。

大家猜猜這張顯微鏡是掃描式的還是投射式的?請把你的答案發在留言板哦。

相關焦點

  • Small Methods: 最新綜述-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在材料科學中的應用和展望
    從光學顯微鏡到電子顯微鏡,顯微學的技術進步直接推動了大量新物理化學現象的發現以及先進材料的研發。而今,電子顯微學已是材料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微觀分析方法。其中,掃描電子顯微鏡、特別是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SEM)的出現,更是提供了對樣品(包括含水以及絕緣樣品)在其天然狀態下的表面微觀形貌觀察的可能性。
  • 賽默飛推多款材料科學與生命科學電子顯微鏡
    我們正在推出基於我們領先的電子顯微鏡平臺的新產品,向客戶展示我們的廣泛分析技術如何推動他們在材料和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   加速冷凍電子顯微鏡革命   Thermo Fisher繼續擴大其業界領先的平臺,使蛋白質,蛋白質複合物和其他生物分子結構的分析更快,在低溫電子顯微鏡(cryo-EM)領先十多年的領先地位,更容易和更方便。
  •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透射電子顯微鏡原位高溫力學測試...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透射電子顯微鏡原位高溫力學測試平臺公開招標公告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透射電子顯微鏡原位高溫力學測試平臺 品目 貨物/通用設備/儀器儀表/電工儀器儀表/實驗室電工儀器及指針式電錶 採購單位
  • 葉恆強:走進材料科學「亞埃」世界—新聞—科學網
    創造新材料並讓其所具備的性能為人類所用,不僅可以解決諸多前沿科學問題,也為保障國家重大需求提供了科學支撐,成為全球科學家的重要目標。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進入越來越小的微觀世界至關重要。 近年來,中國科學家沉浸在材料科學的微觀世界中,取得了多項突破性成果。 譬如,利用象差校正顯微鏡,可以從亞埃尺度看清物質中原子的排列,深入了解材料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聯性。
  • 電子顯微鏡制樣技術專家雲直播
    電子顯微鏡在材料科學研究,產品研發,質量控制等各個領域被廣泛應用,而有效高保真的電鏡制樣技術是有效運用電子顯微鏡的核心與關鍵。至真圖片,制樣為先。專家雲直播直播時間:每周四上午10:00——11:00電子顯微鏡及制樣技術專家雲直播,在線講授在高分子、金屬、複合材料、鋰電池、催化劑、石油地質、矽酸鹽等各種材料領域的應用,制樣方法與技巧等。直播現場可答疑。
  • 電子顯微鏡的發明使病毒這種可怕的隱形殺手無處藏身!
    病毒如此細小,絕大多數病毒必須藉助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是光學顯微鏡的1000倍。 因此貝傑林克雖然發現了病毒,但是當時的顯微鏡是看不到病毒的,直到1932年魯斯卡製作了第一臺電子顯微鏡——它是一臺經過改進的陰極射線示波器,成功地得到了銅網的放大像——第一次由電子束形成的圖像,加速電壓為7萬,最初放大率僅為12倍。
  • 透射電子顯微鏡中有哪些主要光闌
    打開APP 透射電子顯微鏡中有哪些主要光闌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2-04 13:39:10   透射電子顯微鏡中有哪些主要光闌   透射電子顯微鏡中主要有三種光闌:   ①光闌。
  •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資料匯總,從入門到精通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是一種高解析度、高放大倍數的顯微鏡,其能夠提供微觀材料的組織結構、晶體結構和化學成分等方面的信息,甚至可以直接用於觀察某些重金屬的原子和晶體中排列整齊的原子點陣。同時,TEM是材料科學、物理學、生物學、環境等相關學科領域的重要分析方法,廣泛應用於材料科學、納米技術、半導體研究、癌症研究以及病毒學等方面,已成為探索客觀物質世界微觀結構奧秘的強有力的手段。對於從事以上相關學科領域的研究人員來說,TEM是必備表徵神器。
  • 我國發展新型透射電子顯微鏡技術運用於納米光電子器件研究
    研發新型納米光電子器件需要藉助於泵浦-探測技術。超快透射電子顯微鏡、超快電子衍射、超快X射線衍射是泵浦-探測技術三大手段。我國研究團隊研究了磁性合金材料中的超快退磁過程。發展了新一代場發射超快透射電子顯微鏡技術,並用於納米材料近場成像和電子結構動力學研究。
  • 發展我國電子顯微鏡產業需循序漸進——訪軍事醫學科學院國家生物...
    目前電子顯微鏡主要應用的兩個領域是材料科學和生命科學。在材料科學領域主要是進行成份與結構分析以及納米材料的形貌觀察,要求高解析度的電子顯微鏡;在生命科學主要研究細胞、病毒、生化物質定位、生物大分子等,要求中等解析度的電子顯微鏡。
  • 是誰發明了電子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的原理解釋
    20世紀20年代法國科學家德布羅意發現電子流也具有波動性,其波長與能量有確定的關係,能量越大波長越短,比如電子經 1000伏特的電場加速後其波長是0.388埃,用10萬伏電場加速後波長只有0.0387埃。於是科學家們就想到是否可以用電子束來代替光波?這是電子顯微鏡即將誕生的一個先兆。
  • 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的區別 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的區別是什麼
    顯微鏡的作用是通過放大物體的具體形態來研究物體的構造和具體的內部特徵, 主要應用於物理生物和醫學的方面,通過顯微鏡放大後,可以直觀的了解細胞和各種細小物體的內部做構造,來做出相應的研究,對疾病的治療有一定的幫助。顯微鏡有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它們兩個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我國首臺時間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研製成功
    10月30日,中科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組織專家對物理所李建奇課題組承擔的2012年中科院科研裝備研製項目「時間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 進行了現場驗收。項目技術測試專家組檢查了設備的現場運行情況,進行了技術測試。
  • 第六分會場--掃描探針顯微鏡(STM/AFM)報告安排--2019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
    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中國電鏡網官方微信電鏡網為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官方微信公眾平臺,旨在促進顯微學領域學術交流,發布電鏡學會官方通知與信息,並選擇性發布與學科相關的人文風情,地區發展介紹。               本屆年會的主題是「中國電子顯微學快速發展的新時代」。
  • 電子顯微鏡原理
    導讀:電子顯微鏡是20世紀的重大科學技術發明,如同三極體的發明推動革命了半導體界一樣,電子顯微鏡也極大地促進了生命科學的發展,發明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的兩位科學家還獲得了諾貝爾獎。本文詳細介紹電子顯微鏡功能、結構和原理,感興趣的同學請多多關注。。。
  • 新的電子顯微鏡技術可認知以前看不到的過程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能夠以亞納米解析度拍攝圖像,但通常用於冷凍樣品,並且也無法處理化學反應。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電子束會通過真空射向對象;通過研究從另一面出來的電子,可以顯影圖像。但是,圖像的質量取決於電子束髮射的電子數量,發射過多的電子會影響化學反應的結果。換句話說,這是觀察者效應的一種情況,觀察自組裝可能會改變甚至損壞自組裝。最終的結果與您不看的情況會有所不同。
  • 動動手來學學 手持可攜式顯微鏡很有趣
    顯微鏡下的沙粒 說到顯微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出生於荷蘭的列文虎克。這樣,世界上第一臺顯微鏡就誕生了。顯微鏡的種類繁多,主要分為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 今天我們要認識並學習的是手持可攜式顯微鏡,這種顯微鏡有兩個圓筒,其中有透明塑料的這一端有目鏡和物鏡是用來觀察的,而旁邊的另一個圓筒則是用來照明的,中間可以看到一個調節旋鈕。這個旋鈕是用來調節目鏡和物鏡之間的距離的,以便讓我們看到的圖像更加清晰。
  • 2008電子顯微鏡技術應用高峰會今日在京開幕
    2008年9月25日上午9點,2008電子顯微鏡技術應用高峰會在北京尚西泊圖國際商務酒店拉開帷幕。本次高峰會由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主辦,北京紅鷹偉業文化發展中心承辦,共有來自研究院所、大專院校、分析測試中心等電鏡應用單位的50多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基本原理和結構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具有很高的解析度。現已廣泛用於觀察納米材料。② 進口材料斷口的分析: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景深大,圖象富立體感。掃描電子顯微鏡的焦深比透射電子顯微鏡大10倍,比光學顯微鏡大幾百倍。由於圖象景深大,故所得掃描電子象富有立體感,具有三維形態,能夠提供比其他顯微鏡多得多的信息,這個特點對使用者很有價值。
  • 第二屆電鏡網絡會議材料科學專場精彩內容搶先看
    本屆會議的報告內容我們依然圍繞材料科學和生命科學兩大應用領域展開。其中電子顯微學技術在材料科學領域的應用將聚焦低電壓掃描電鏡技術、FIB-SEM、像差校正、透射電鏡制樣技術、原位電鏡技術等方面。這從根本上改變了高分辨電子顯微學長期以來以定性分析為主的局面,給材料研究帶來了重大機遇。在本次報告當中,清華大學教授、北京電子顯微鏡中心主任於榮將簡要介紹像差校正電鏡的基本原理及典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