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Methods: 最新綜述-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在材料科學中的應用和展望

2021-03-01 MaterialsViews
       人類對材料的微觀認識受益於不斷進步的顯微學分析方法。從光學顯微鏡到電子顯微鏡,顯微學的技術進步直接推動了大量新物理化學現象的發現以及先進材料的研發。而今,電子顯微學已是材料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微觀分析方法。其中,掃描電子顯微鏡、特別是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SEM)的出現,更是提供了對樣品(包括含水以及絕緣樣品)在其天然狀態下的表面微觀形貌觀察的可能性。相對於常規掃描電子顯微鏡,ESEM允許其樣品室存在各種氣體環境(最高氣壓可達4000 Pa),從而為研究生物、有機體以及含水樣品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特別是近年來,原位分析在材料科學領域逐漸成為重要的研究方法,基於ESEM的原位研究也在不斷增多。

近日,Small Methods上發表了題為「Applications of ESEM on Materials Science: Recent Updates and a Look Forward」的綜述文章。該綜述首先簡要介紹了ESEM的發展歷程,結構特點以及工作原理。隨後從兩個方面系統地闡述了其在科學材料科學研究中的最新應用。其一,對於普通的靜態觀察,作者回顧了近年來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在生物、環境敏感材料、化石考古、建築材料等諸多研究領域中發揮的作用。其二,作者重點強調了環境掃描電鏡作為一個可視化的「微型實驗室」在材料的原位研究領域取得的進展。鑑於水是ESEM研究中最常見的氣體環境,該綜述把與此相關的原位研究分為以下三類:
(1)水的相變過程的原位顯微觀察,主要指關於水在相變/潤溼/運輸過程中發生的形態變化的研究。(2)由於水的參與而引起的各種材料的形態變化過程的原位觀察,例如材料的溶脹以及潮解、金屬的腐蝕、納米結構的製備、水泥的水化過程等。(3)無水參與的其他動態過程的原位觀察,例如電池反應、二維材料和納米材料的生長、氧化物的燒結、金屬材料的高溫拉伸等。最後,作者展望了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在發展中所面臨的挑戰及其應用於材料科學前沿領域的發展前景。該綜述發表於Small Methods上(DOI: 10.1002/smtd.201900588),由南昌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和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物理系合作完成。第一作者為博士生張洲洋,通訊作者為費林峰教授和黃海濤教授。

光譜響應範圍可調的雙向倍增型有機光電探測器

Solar RRL:基於硫化銻/石墨烯異質結的全無機薄膜太陽電池和光電探測器

Small Methods:二維層狀半導體異質結光電探測器研究進展綜述

捕捉光精靈:基於石墨烯/二硫化鉬側向異質結的高性能光電探測器

高靈敏度二維有機晶體/石墨烯異質結光電探測器

基於MoS2-PDPP3T異質結構的自供電寬光譜光電探測器

(點擊以上標題可以閱讀原文)

MaterialsViewsChina

官方微信平臺

聚焦材料新鮮資訊

材料大牛VS新秀訪談
MVC論文排行榜每月新鮮出爐
熱愛科研的你還在等什麼,快加入我們一起微互動吧!!!

微信號:materialsviews

微博:materialsviews中國

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刊物或媒體如需要轉載,請聯繫:

materialsviewschina@wiley.com

關注材料科學前沿,請長按識別二維碼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閱讀Small Methods原文

相關焦點

  • 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工作原理及應用範圍
    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是指掃描電子顯微鏡的一個重要分支,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除了像普通掃描電鏡的樣品室和鏡筒內設為高真空,檢驗導電導熱或經導電處理的乾燥固體樣品以外,還可以作為低真空掃描電鏡直接檢測非導電導熱樣品,無需進行處理,但是低真空狀態下只能獲得背散射電子像。
  • 掃描電子顯微鏡
    1)產生高能電子束的鏡筒,包括:電子槍、電磁透鏡和掃描線圈;2)接收並處理各種電子信號的成像系統:掃描信號發生器、探測器、掃描放大器
  • 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和應用
    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和應用2.4.1 掃描電鏡的特點與光學顯微鏡及透射電鏡相比(三) 樣品可以在樣品室中作三度空間的平移和旋轉,因此,可以從各種角度對樣品進行觀察。 (四) 景深大,圖象富有立體感。掃描電鏡的景深較光學顯微鏡大幾百倍,比透射電鏡大幾十倍。 (五) 圖象的放大範圍廣,解析度也比較高。可放大十幾倍到幾十萬倍,它基本上包括了從放大鏡、光學顯微鏡直到透射電鏡的放大範圍。解析度介於光學顯微鏡與透射電鏡之間,可達3nm。 (六) 電子束對樣品的損傷與汙染程度較小。
  • 第六分會場--掃描探針顯微鏡(STM/AFM)報告安排--2019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
    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中國電鏡網官方微信電鏡網為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官方微信公眾平臺,旨在促進顯微學領域學術交流,發布電鏡學會官方通知與信息,並選擇性發布與學科相關的人文風情,地區發展介紹。        本屆年會將設立材料科學與生命科學分會場,材料科學分會場包含:1.顯微學理論、技術與儀器發展;2.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3.功能材料;4.結構材料及缺陷、界面、表面,相變與擴散;5.先進顯微分析技術在工業材料中的應用;6.掃描探針顯微學分會場(STM/AFM等);7.掃描電子顯微學(EBSD);8. 低溫電子顯微學表徵分會場;9. 生命科學顯微成像技術研究分會場;10.
  • 賽默飛推多款材料科學與生命科學電子顯微鏡
    我們正在推出基於我們領先的電子顯微鏡平臺的新產品,向客戶展示我們的廣泛分析技術如何推動他們在材料和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   加速冷凍電子顯微鏡革命   Thermo Fisher繼續擴大其業界領先的平臺,使蛋白質,蛋白質複合物和其他生物分子結構的分析更快,在低溫電子顯微鏡(cryo-EM)領先十多年的領先地位,更容易和更方便。
  • Small Methods: 有機太陽能電池中的光耦合綜述
    基於有機半導體材料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由於其可溶液法製備、柔性、透明和輕量等優勢而成為當下的研究熱點之一。目前實驗室報導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已經超過14%,然而相比於矽基等無機材料太陽能電池,其能量轉換效率仍然偏低。限制有機太陽電池效率的原因主要包括較短的激子傳輸距離、本體異質結中的電荷傳輸和開路電壓損失等等。
  • 雷射共聚焦掃描顯微鏡技術在食品領域中的應用
    本文介紹了雷射共聚焦掃描顯微鏡的特點及原理,重點對其在食品領域中的發展和應用概況進行了綜述。該技術在研究食品的微觀組織結構及變化有獨特的優勢。  雷射共聚焦掃描顯微鏡(Laserconfo-calscanningmicroscope)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並得到廣泛應用的新技術,它是雷射、電子攝像和計算機圖像處理等現代高科技手段滲透,並與傳統的光學顯微鏡結合產生的先進的細胞分子生物學分析儀器,在生物及醫學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經成為生物醫學實驗研究的必備工具。
  • 金屬科研「神器」: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及應用
    掃描電子顯微鏡是我們金屬科研工作中應用最廣泛的「神器」,可以說幾乎伴隨著每一位研究生度過自己最重要的科研經歷,時常「愛也掃描」「恨也掃描」,今天就系統地為新老同學們和需要應用掃描的科技工作者介紹一下掃描電鏡的原理及應用
  •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基本原理和結構
    不同的物理信號需要不同類型的檢測系統,大致可分為三類:電子檢測器,應急螢光檢測器和X射線檢測器。 在掃描電子顯微鏡中最普遍使用的是電子檢測器,它由閃爍體,光導管和光電倍增器所組成(見下圖)。由於鏡筒中的電子束和顯像管中的電子束是同步掃描,螢光屏上的亮度是根據樣品上被激發出來的信號強度來調製的,而由檢測器接收的信號強度隨樣品表面狀況不同而變化,那麼由信號監測系統輸出的反營養品表面狀態的調製信號在圖像顯示和記錄系統中就轉換成一幅與樣品表面特徵一致的放大的掃描像。
  • 2019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及相關分析技術研討會開幕
    儀器信息網訊 5月16日,由天津理工大學電子顯微鏡中心、天津理工大學新能源材料與低碳技術研究院、天津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主辦的「2019年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及相關分析技術研討會」在濱海之城天津順利召開。
  • 掃描電子顯微鏡被廣泛應用,工業製造難以得到實質性發展
    打開APP 掃描電子顯微鏡被廣泛應用,工業製造難以得到實質性發展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8-10 17:38:14
  • 工業顯示器解鎖掃描電子顯微鏡應用!
    在研究實驗室中,各類輔助設備作為科研工作者的有力助手,擔任各種各樣高精密實驗工作。像掃描電子顯微鏡(掃描電鏡),在材料分析、醫藥、化學等研究領域,都必不可少,而這類器械也可定位為再製造實驗室設備。(圖片來源攝圖網)掃描電鏡的工作原理是用電子束作為激發源,利用電子束撞擊樣品的表面,以產生各種訊號來進行影像觀察
  • 從基本原理到應用操作,帶你全方位了解掃描電子顯微鏡
    掃描電子顯微鏡,是自上世紀60年代作為商用電鏡面世以來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電子光學儀器,被廣泛地應用於化學、生物、醫學、冶金、材料、半導體製造、微電路檢查等各個研究領域和工業部門。如圖1所示,是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外觀圖。
  • FEI公司發布最新的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 Nova NanoSEM
    FEI公司發布最新的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 Nova NanoSEM 儀器信息網 2005/04/21 09:19:12 點擊 3371 次
  • 2020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高通量掃描電子顯微鏡在材料表徵中...
    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和《電子顯微學報》主要創辦人和負責人之一的姚駿恩院士,在大會開幕視頻致辭中回顧了中國電鏡事業的發展歷程在視頻中他提到,聚束科技發展了高通量場發射掃描電鏡,入圍了2020年R&D創新獎。姚駿恩院士表示非常欣喜看到年輕一代高水平快速成長和活躍於學術前沿,祝願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為科技創新強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再做貢獻!為慶祝中國電鏡學會成立四十周年,本屆年會的主題是「顯微學激發新希望」。
  • 聚焦離子束-掃描電子顯微鏡應用
    近年來發展起來的聚焦離子束(FIB)技術利用高強度聚焦離子束對材料進行納米加工,配合掃描電鏡(SEM)等高倍數電子顯微鏡實時觀察,成為了納米級分析、製造的主要方法。目前廣泛應用於半導體集成電路修改、切割和故障分析、TEM制樣等。
  • 高分辨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應用講座
    FEI公司電鏡應用工程師于洋到我校進行高分辨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應用講座。講座主要針對我校安裝的高分辨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型號:Nova Nano SEM 450)進行詳細介紹,包括該儀器的優勢特點,對樣品的適用範圍和圖片展示,以及在各個領域(諸如金屬、地礦等)的應用。歡迎感興趣的師生參加。
  • 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
    導讀:本文主要介紹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想知道掃描電子顯微鏡是如何工作的童鞋們快來看一下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1346.htm  掃描電子顯微鏡,英文名稱為SEM,是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的簡寫。掃描電子顯微鏡主要是利用二次電子信號成像來觀察樣品的表面形態,即用極狹窄的電子束去掃描樣品,通過電子束與樣品的相互作用產生各種效應,其中主要是樣品的二次電子發射。
  • Small Methods: 低成本光電流可視化成像系統
    近年來,掃描光電流顯微鏡作為可視化光電流的一個強有力的工具,在各類納米光電子器件的研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隨著過渡金屬硫化物(TMDs)以及黑磷(BP)等二維材料研究的蓬勃發展,其在材料性能以及器件工作機制上都與傳統半導體材料和器件有很大差異,掃描光電流成像系統成為研究其性能的重要手段。但以往的報導大都缺少對整個系統搭建過程的詳細描述,這嚴重阻礙了掃描光電流顯微鏡技術在研究中的廣泛使用。
  • 上海師大【綜述】關於FRET原理設計的小分子螢光探針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based small-molecule sensors and imaging agents」刊發於英國皇家化學會綜述刊物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化學學會評論》(影響因子42.846),並被選為當期的正封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