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中科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組織專家對物理所李建奇課題組承擔的2012年中科院科研裝備研製項目「時間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 進行了現場驗收。項目技術測試專家組檢查了設備的現場運行情況,進行了技術測試。項目驗收專家組聽取了項目組的工作報告、財務報告、用戶使用報告以及測試報告,審核了相關文件檔案。經討論認為承擔單位完成了實施方案規定的研製任務和技術指標,實現了研製目標,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時間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也稱為四維超快電子顯微鏡(4D-UTEM)或動態電子顯微鏡,是近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電子顯微技術,是超快雷射和高分辨電子顯微術有機結合的產物, 超快電子顯微術已經成為國際超快結構動力學和電子顯微學的前沿領域。4D-UTEM可以在極高時間(皮秒至飛秒)和空間解析度(納米至埃)下觀察材料中複雜的瞬態動力學過程,是研究物理、化學、生物以及材料科學中許多基本現象和機理的重要技術手段。
在研製過程中,李建奇項目小組以現代電子顯微鏡為平臺,在多功能電子槍研製中取得了突破,並成功將超快雷射引入到電子槍陰極和樣品室中,實現了超快光電子脈衝的發射與樣品的超快雷射激發。該項目在超快電子槍設計、光發射模式下的合軸、時間零點測定及超快結構信號分析、超快電鏡樣品製備、弱電子劑量衍射和成像技術、超快雷射精確定位及調節等方面獲得一系列專利技術。
該儀器為我國首臺時間分辨電子顯微鏡,在熱發射或光發射模式下都具有優良性能。光發射模式下圖像解析度達到0.34nm,時間解析度優於1ps,可以實現超快電子衍射和超快實空間成像,以及雷射原位誘導的結構變化,對於結構動力學分析,新奇量子現象的探索和動態物理過程研究有重要意義。
基於本儀器,李建奇課題組成功研究了多壁碳納米管受雷射激發後的晶格響應過程,揭示了多壁碳納米管中存在的顯著各向異性晶格動力學過程,展示了4D-UTEM的高空間和超快時間解析度能力,論文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 5 (2015) 8404上。
該儀器的成功研製不僅提升了我國電子顯微鏡裝備水平,也增強了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的自主創新能力。
項目驗收會現場
現場考察及技術測試驗收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