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功研製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

2020-11-2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南京12月26日電(記者劉巍巍、董瑞豐)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26日在蘇州高新區通過驗收,標誌著我國已經成功研製出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

        驗收專家組組長、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柴之芳院士認為,該項目的成功實施,改善了我國高端光學顯微鏡基本依賴進口的狀況,對滿足我國生物醫學等前沿基礎研究的定製化需求、提升創新能力,以及推動我國光學顯微鏡行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在當今生物學和基礎醫學研究中,高/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0納米至100納米尺度的超分辨顯微光學成像更是取得原創性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

        歷時5年攻關,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科研人員突破大數值孔徑物鏡、特種光源、新型納米螢光增強試劑、系統集成與檢測等關鍵技術,已經申請90餘項國家發明專利,其中獲得授權30餘項;研製出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雙光子顯微鏡、受激發射損耗(STED)超分辨顯微鏡、雙光子-STED顯微鏡等高端光學顯微鏡整機;建成了高端顯微光學加工、裝調、檢測以及顯微鏡整機技術集成工程化平臺,培養出一支具備研製複雜精密高端光學顯微鏡能力的研發團隊,為我國高端光學顯微鏡的發展提供了系統解決方案。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所長唐玉國介紹,該所研製的超分辨顯微鏡或核心部件已在美國、德國、以色列及國內多家研究機構投入使用並取得部分成果。例如,中科院動物所利用高端光學顯微鏡觀察發育生物學中的基本現象,研究潛在調控機制;中科院藥物所應用高端光學顯微鏡觀察藥物胞內靶向定位和輸送,加速創新性新藥研發。

相關焦點

  • 我國已具備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研製能力
    一聽到高端的光學顯微鏡,你是不是會立刻想到徠卡、蔡司、奧林巴斯這些國外品牌?現在,我國也具備了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能力。 12月26日,由蘇州醫工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通過驗收,標誌著我國具備了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能力。
  • 中國已具備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研製能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一聽到高端的光學顯微鏡,你是不是會立刻想到徠卡、蔡司、奧林巴斯這些國外品牌?現在,我國也具備了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能力。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簡稱"蘇州醫工所")已經研製出了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雙光子顯微鏡、受激發射損耗(STED)超分辨顯微鏡、雙光子-STED顯微鏡等高端光學顯微鏡。12月26日,由蘇州醫工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通過驗收,標誌著我國具備了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能力。
  • 蘇州醫工所技術創新取得重大突破 高端光學顯微鏡有了「中國造」
    中國江蘇網12月27日訊 26日,蘇州高新區傳來消息:「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通過專家組驗收!  這是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它標誌著我國在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方面擁有了自主創新能力。
  • 我國首臺時間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研製成功
    10月30日,中科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組織專家對物理所李建奇課題組承擔的2012年中科院科研裝備研製項目「時間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 進行了現場驗收。項目技術測試專家組檢查了設備的現場運行情況,進行了技術測試。
  • 匡翠方:讓國產高端光學顯微鏡走向世界
    面對這些豐碩的成果,匡翠方在欣喜之餘也表達了深深的擔憂:「我們的光學超分辨顯微成像研究技術與國外的差距在逐漸縮小,但在實際產業化方面仍然比較落後。雖然我國每年顯微鏡產量超過300萬,其中超過一半用於出口,在全球顯微鏡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但這些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在利潤方面遠不及高端顯微鏡產品。
  • 國產光學顯微鏡獲突破 談談這個了不起的儀器
    根據新華網近日報導,國家重大科研項目「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於12月26日在蘇州通過驗收。據了解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承擔,項目成功驗收標誌著我國成功研製出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不如就藉此機會,我們來聊聊顯微鏡。
  • 科學網—高端顯微鏡的國產路
    科研人員正利用雙光子-STED顯微鏡觀察樣品。
  • 中科院「超分辨光學顯微鏡」項目通過驗收
    ,標誌著中國具備了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能力。此外,項目成果中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特種LED光源體系已具備國際競爭力,支撐了包括新一代投影、光醫療儀器以及遠程照明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共聚焦顯微鏡也已完成工程化,擬進行產業化生產和銷售。  據了解,在當今生物學和基礎醫學研究中,高/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0-100納米尺度的超分辨顯微光學成像是取得原創性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
  • 高端顯微鏡的國產路—新聞—科學網
    12月26日,蘇州醫工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通過驗收,標誌著我國具備了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能力。 白天不懂夜的黑 在當今生物學和基礎醫學研究中,高/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10~100nm尺度的超分辨顯微光學成像,更是取得原創性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
  • 我國成功研製雙光子-受激發射損耗(STED)複合顯微鏡
    在常規光學顯微系統當中,由於光學元件的衍射效應,平行入射的照明光經過顯微物鏡聚焦之後在樣品上所成的光斑並不是一個理想的點,而是一個具有一定尺寸的衍射斑。在衍射斑範圍內的樣品均會發出螢光,導致這些樣品的細節信息沒有辦法被分辨,從而限制了顯微系統的分辨能力。
  • 半導體顯微鏡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21年高端電子顯微鏡需求將會回暖
    首先,我國顯微鏡行業自主研發起步較晚,目前國內領先的顯微鏡企業發展歷程不到百年,德國的蔡司和徠卡顯微系統已經有百年歷史。其次,我國高端特殊的光學元器件核心技術缺乏。同時,我國半導體顯微鏡技術水平與日德仍有較大差距,高端產品高度依賴進口。
  • 高端顯微鏡製造技術邁向國際水平永新光學謀求國產化高端替代
    一個實驗室、五臺成套設備、七位科技部專家,一件推動我國顯微鏡產業技術革新的事件在寧波永新光學悄然上演。9月14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高分辨螢光顯微成像儀研究及產業化」項目順利通過中期驗收,並達到「超額完成」的等級要求。
  • 微區時空分辨掃描電化學探針顯微鏡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通訊員于洋 記者封帆)由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完成的中科院科研裝備研製項目「新型微區時空分辨掃描電化學探針顯微鏡系統」
  • 混合磁體掃描隧道顯微鏡研製成功
    原子分辨掃描隧道顯微鏡(STM)鏡體。 陸輕鈾(右)研究員與科研人員安裝課題組研製的新型掃描探針顯微鏡。
  • 科學網—為實現高端光學顯微鏡國產化不懈奮鬥
    ■黃維 張運海 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醫用光學技術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從事顯微光學超分辨成像領域研究。近5年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雙光子—受激發射損耗(STED)複合顯微鏡」等國家省市項目、課題7項,其中經費超過1000萬元的有2項。
  • 北京大學召開「成功研製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專題新聞...
    《超高時空分辨微型化雙光子在體顯微成像系統》的支持下,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生命科學學院、工學院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組成跨學科團隊,歷經三年多,成功研製出新一代高速高分辨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並獲取了小鼠在自由行為過程中大腦神經元和神經突觸活動清晰、穩定的圖像。
  • 盤點2017年國內外那些光學及電子顯微鏡最新研究成果
    光學顯微鏡的種類很多,主要有明視野顯微鏡(普通光學顯微鏡)、暗視野顯微鏡、螢光顯微鏡、相差顯微鏡、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偏光顯微鏡、微分幹涉差顯微鏡、倒置顯微鏡等;電子顯微鏡包括掃描電鏡、分析電鏡、超高壓電鏡等,它們均在生物、醫療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 張運海:為實現高端光學顯微鏡國產化不懈奮鬥---中國科學院
    張運海帶領幾個「門外漢」對顯微光學領域進行了系統性調研,發現國內的顯微鏡公司只能生產中低端顯微鏡,高端光學顯微鏡如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雙光子顯微鏡、受激發射損耗(STED)超分辨顯微鏡等全部被國外傳統光學巨頭公司壟斷。國內的顯微光學研究比較薄弱,只有少數幾家單位從事成像方法和技術研究。
  • 我國成功研製出世界首臺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裝備 可加工22...
    據@軍報記者 11月29日消息,由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超分辨光刻裝備項目今天在成都通過驗收,這是我國成功研製出的世界首臺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裝備。該光刻機由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研製,光刻分辨力達到22納米,結合多重曝光技術後,可用於製造10納米級別的晶片。
  • 成果速遞 | 超高分辨散射式近場光學顯微鏡在超快研究領域最新應用...
    前期的眾多研究工作表明,掃描近場光學顯微鏡(SNOM)已經被廣泛用於穩態波導的可視化表徵,非常適合評估範德瓦爾斯半導體的各向異性和介電張量。研究者以範德瓦爾斯半導體中的WSe2材料為例,利用德國neaspec公司的納米空間分辨超快光譜和成像系統,通過飛秒雷射激發研究了WSe2材料中光波導在空間和時間中的電場分布,並成功提取了飛秒光激發後光學常數的時間演化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