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為實現高端光學顯微鏡國產化不懈奮鬥

2020-11-24 科學網
為實現高端光學顯微鏡國產化不懈奮鬥
——記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運海

 

張運海在自研的雙光子—STED複合顯微鏡前工作。

■黃維

張運海

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醫用光學技術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從事顯微光學超分辨成像領域研究。近5年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雙光子—受激發射損耗(STED)複合顯微鏡」等國家省市項目、課題7項,其中經費超過1000萬元的有2項。

以國家迫切需求為指引、理論聯繫實際做研究是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蘇州醫工所)研究員張運海的初心。

面對國內生物醫學領域高端設備基本依賴進口的現狀, 強烈的使命感鞭策著張運海。為了醫院能夠早日用上國產設備,他加入了主要從事醫療設備研究和開發、生物醫學工程研究領域的國家隊——蘇州醫工所,踏上了實現自己初心的道路。

勇挑顯微光學重擔

進入蘇州醫工所的張運海主要從事顯微光學尤其是共聚焦成像的研究和相關顯微鏡的研發工作。

當時,顯微光學研發團隊尚未建立,張運海帶領著三位非光學專業的應屆碩士生,從零開始建設實驗室。

張運海帶領幾個「門外漢」對顯微光學領域進行了系統性調研,發現國內的顯微鏡公司只能生產中低端顯微鏡,高端光學顯微鏡如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雙光子顯微鏡、受激發射損耗(STED)超分辨顯微鏡等全部被國外傳統光學巨頭公司壟斷。國內的顯微光學研究比較薄弱,只有少數幾家單位從事成像方法和技術研究。

為儘快積累共聚焦成像方面的技術,張運海根據之前開展光學工作的經驗,迅速制定了一個光學實驗室建設方案,列出了一批需要採購的實驗儀器和元器件清單,組織人員進行採購,並多方走訪,引進各種人才充實科研隊伍。

建設實驗室的巨大壓力壓在張運海肩頭,他常以「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來激勵自己,成功度過了艱難時期,在半年的時間內建立起一個能夠開展各種光學成像實驗的實驗室。

矢志不渝攻克難題

張運海從事的是顯微光學重要分支——雷射點掃描成像的研發工作。在團隊和實驗室初步建設的基礎上,他很快制定了研究規劃,先從雷射共聚焦成像(具有分層成像能力)做起,在此基礎上開展雙光子成像(具有較高的成像深度)、STED超分辨成像(具有較高的成像解析度)、雙光子—STED複合成像研究,並開展相應的顯微鏡樣機研製。

在研究規劃實施過程中,張運海帶領團隊解決了大量成像技術難題。雷射點掃描成像意味著必須生成符合要求的「雷射點」。這裡的雷射點是特指雷射經物鏡聚焦後在焦點區域的三維光強分布,不同的成像方式需要的雷射光斑三維分布形狀不同。其中,STED顯微成像和雙光子—STED成像中有兩束或三束光需要聚焦光斑在三維空間精確重合,精度達10納米,這相當於在浩瀚的宇宙中,在不可見的情況下,將三艘飛船在三維空間精準對接。這對光學裝調精度和判斷光斑重合準確度提出了巨大挑戰。

張運海帶領團隊成員紮根暗室,常常因調試光路高度集中而忘記時間,等調試完畢拉開窗簾時才發現已經天黑。

九年來,團隊成員一直堅守初衷,苦幹攻關,最終採用金納米粒子對聚焦光斑進行三維掃描成像、壓電陶瓷驅動調節反射鏡技術等,成功解決了聚焦光斑三維光強分布測量和三維高精度合束技術難題。

躬行實踐促進轉化

在顯微鏡研製過程中,需要提高儀器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等,這樣研製的顯微鏡才能從實驗室走向用戶能使用的產品。張運海帶領團隊逐一解決工程技術細節問題。在解決顯微鏡工程技術問題基礎上,他帶領團隊在國內率先推出具有四路雷射激發和三通道光譜分光探測型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樣機在相關單位進行了試用,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在不懈努力下,張運海及其團隊完成了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STED超分辨顯微鏡、皮膚反射式共聚焦顯微鏡等高端光學儀器的自主開發,從技術上打破國外壟斷,實現成果轉化,轉化總金額近2000萬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在張運海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將繼續開拓創新,進一步推動共聚焦顯微鏡、STED顯微鏡和雙光子—STED複合顯微鏡核心部件及系統工程化、產業化,為推動中國顯微光學發展而努力奮鬥。

(作者單位: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報》 (2020-11-19 第3版 信息技術)

相關焦點

  • 張運海:為實現高端光學顯微鏡國產化不懈奮鬥---中國科學院
    近5年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雙光子—受激發射損耗(STED)複合顯微鏡」等國家省市項目、課題7項,其中經費超過1000萬元的有2項。  以國家迫切需求為指引、理論聯繫實際做研究是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蘇州醫工所)研究員張運海的初心。  面對國內生物醫學領域高端設備基本依賴進口的現狀, 強烈的使命感鞭策著張運海。
  • 科學網—高端顯微鏡的國產路
    白天不懂夜的黑 在當今生物學和基礎醫學研究中,高/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10~100納米尺度的超分辨顯微光學成像,更是取得原創性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 這種割裂,蘇州醫工所所長唐玉國有著切身體會。在來蘇州之前,他在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工作多年。他坦言,「以前我們做光學的就是埋頭做自己的,並不懂生物學家對高端顯微鏡有多麼渴求。」 蘇州醫工所是中科院唯一一家以生物醫學儀器、試劑和生物材料為主要研發方向的研究所,在與大量生物領域專家接觸後,唐玉國意識到,我國對光學顯微鏡特別是高端光學顯微鏡的需求極其旺盛。
  • 高端顯微鏡的國產路—新聞—科學網
    在來蘇州之前,他在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工作了多年,他坦言「以前我們做光學的就是埋頭做自己的,並不懂生物學家對高端顯微鏡有多麼渴求。」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是中科院唯一一家以生物醫學儀器、試劑和生物材料為主要研發方向的研究所,在與大量生物領域專家接觸後,唐玉國意識到,我國對光學顯微鏡、特別是高端光學顯微鏡的需求極其旺盛。
  • 場發射槍掃描電子顯微鏡實現國產化—新聞—科學網
    日前,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場發射槍掃描電子顯微鏡開發和應用」項目在北京通過科技部驗收,這標誌著這一納米研究領域的高端科學儀器實現了國產化。
  • 匡翠方:讓國產高端光學顯微鏡走向世界
    由於受行業技術水平限制,國內具備生產高端顯微鏡的企業屈指可數,因此我國高端顯微鏡差不多90%都依賴於進口。」事實上,高端光學顯微鏡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Grand View Research發布全球顯微鏡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到2020年全球顯微鏡市場容量預計將達到95.4億美元。隨著科技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端光學顯微鏡會更廣泛地應用於實驗室和醫療檢測等方面。
  • 光學大市場中的龍頭企業技術積澱雄厚 有望實現高端儀器國產替代
    有望切入高端顯微鏡領域填補國產替代市場空缺   顯微科學是歷史悠久又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產業,教學、生命科學、納米技術以及半導體技術等領域的應用支撐著顯微鏡市場需求,聚合物工業、農業、納米技術和原子研究等新領域的擴展以及納米、半導體、生命科學領域的蓬勃發展,推動顯微鏡市場持續增長。
  • 麥克奧迪擬定增募資7.4億 加碼中高端光學顯微鏡
    公司表示,通過募投項目將加快中高端光學顯微鏡產業化進程,同時抓住國內半導體、醫療等行業的發展機遇,突破國際巨頭在國內中高端市場的壟斷。加碼中高端光學顯微鏡根據預案,麥克奧迪擬發行不超過15304.9萬股股票,募資總金額不超過7.4億元,用於麥克奧迪中高端光學顯微鏡擴產及光電工業園建設項目、精準醫療診斷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精準醫療檢測中心建設項目、分子與數字病理研究院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等。
  • 供貨上海微電子,茂萊光學實現光刻機核心光學器件國產替代!
    憑藉在精密光學器件方面的持續研發投入,茂萊光學已成功進入上海微電子的供應體系,實現了光刻機核心光學器件的部分國產替代。 進入上海微電子供應體系 在半導體檢測中,高精度的光學成像系統有助於避免製造損失的指數式增長。
  • 八成光學顯微鏡是寧波製造
    本次會議由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辦,永新光學和上海理工大學承辦,寧波國家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管理委會協辦。從會議上,記者了解到,國產光學顯微鏡八成是寧波製造。國產顯微鏡八成出自寧波「從1997年開始,22年來,我們每年都參加這個國際標準會議,雖然每年都參加,但是常常是點頭不算搖頭算。」
  • 永新光學:公司的光學顯微鏡主要用於生命科學、工業(包括半導體...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8月6日訊,有投資者向永新光學提問, 請問公司產品在生命醫學、半導體、航空航天領域的具體應用都有哪些?能用在何處?處於什麼樣的水平?謝謝公司回答表示,公司的光學顯微鏡主要用於生命科學、工業(包括半導體)、醫療領域的教學和檢測用途,主要產品是生物顯微鏡、工業顯微鏡以及各類顯微儀器附件。公司在國內顯微鏡行業居於領先地位,是國家工信部認定的光學顯微鏡產品領域製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是國內少數自主開發製造科研級顯微鏡並具備高端顯微鏡國產化替代能力的企業之一。
  • 高端顯微鏡製造技術邁向國際水平永新光學謀求國產化高端替代
    根據相關統計,2015年至2017年我國顯微鏡年均出口量在220萬臺至300萬臺之間,年均進口5萬臺左右,出口數量遠高於進口數量,但出口金額遠低於進口金額,在世界高端顯微鏡市場,我國顯微鏡製造企業產品佔比小於1%。
  • 我國成功研製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
    新華社南京12月26日電(記者劉巍巍、董瑞豐)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26日在蘇州高新區通過驗收,標誌著我國已經成功研製出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
  • 國產光學相干斷層成像技術系統獲準上市—新聞—科學網
    這一歷時8年研發之久的國產光學相干斷層成像技術系統正式獲批上市,將用於臨床需要進行腔內介入治療的患者,尤其在支架植入術中應用較廣。 近年以來,以國產OCT技術為代表的新興醫療力量,正在逐步崛起。作為行業中技術門檻相對較高的細分領域,讓OCT設備實現中國造,對我國心血管疾病的精準治療將起到極大的助推作用。
  • 中科院「超分辨光學顯微鏡」項目通過驗收
    ,標誌著中國具備了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能力。中國對光學顯微鏡特別是高端光學顯微鏡的需求極其旺盛,但之前基本依賴於進口,這嚴重製約了中國生物學和基礎醫學等相關前沿領域的創新研究。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承擔「超分辨光學顯微鏡」這一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後,項目科研團隊歷時5年攻關,全面突破大數值孔徑物鏡、特種光源、新型納米螢光增強試劑、系統集成與檢測等關鍵技術,成功研製出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雙光子顯微鏡、受激發射損耗(STED)顯微鏡、雙光子-STED顯微鏡等高端光學顯微鏡整機,並建成高端顯微光學加工、裝調、檢測以及顯微鏡整機技術集成工程化平臺。
  • 中國已具備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研製能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一聽到高端的光學顯微鏡,你是不是會立刻想到徠卡、蔡司、奧林巴斯這些國外品牌?現在,我國也具備了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能力。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簡稱"蘇州醫工所")已經研製出了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雙光子顯微鏡、受激發射損耗(STED)超分辨顯微鏡、雙光子-STED顯微鏡等高端光學顯微鏡。12月26日,由蘇州醫工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通過驗收,標誌著我國具備了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能力。
  • 我國已具備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研製能力
    一聽到高端的光學顯微鏡,你是不是會立刻想到徠卡、蔡司、奧林巴斯這些國外品牌?現在,我國也具備了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能力。 12月26日,由蘇州醫工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通過驗收,標誌著我國具備了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能力。
  • 場發射槍掃描電子顯微鏡實現國產化
    與會專家組成員認為項目按期完成了任務書規定的項目目標及各項考核指標,形成兩款產品並已陸續交付。專家組對項目完成情況給予高度評價,一致同意通過驗收。該項目突破了高分辨電子光學成像系統設計、場發射槍工程化設計製造、電子束加速鏡筒設計製造等多項關鍵技術,成功開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肖特基場發射槍掃描電子顯微鏡,解析度指標分別達到和優於3nm@1kV和1nm@30kV,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 蘇州醫工所技術創新取得重大突破 高端光學顯微鏡有了「中國造」
    中國江蘇網12月27日訊 26日,蘇州高新區傳來消息:「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通過專家組驗收!  這是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它標誌著我國在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方面擁有了自主創新能力。
  • 半導體顯微鏡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21年高端電子顯微鏡需求將會回暖
    首先,我國顯微鏡行業自主研發起步較晚,目前國內領先的顯微鏡企業發展歷程不到百年,德國的蔡司和徠卡顯微系統已經有百年歷史。其次,我國高端特殊的光學元器件核心技術缺乏。同時,我國半導體顯微鏡技術水平與日德仍有較大差距,高端產品高度依賴進口。
  • 國產光學顯微鏡獲突破 談談這個了不起的儀器
    根據新華網近日報導,國家重大科研項目「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於12月26日在蘇州通過驗收。據了解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承擔,項目成功驗收標誌著我國成功研製出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不如就藉此機會,我們來聊聊顯微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