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超分辨光學顯微鏡」項目通過驗收

2020-11-28 中國新聞網

中科院「超分辨光學顯微鏡」項目通過驗收

2018-12-26 15:30:1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羅攀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所長唐玉國研究員介紹項目研製情況。 孫自法 攝

  中科院「超分辨光學顯微鏡」項目通過驗收 已應用於中外研究機構

  中新網蘇州12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簡稱「超分辨光學顯微鏡」)12月26日在蘇州通過驗收,標誌著中國具備了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能力。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科研人員操作研成成功的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 孫自法 攝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所長唐玉國研究員介紹說,該所通過「超分辨光學顯微鏡」項目研製的超分辨顯微鏡及核心部件,已經在中外多家研究機構使用並已取得部分成果。其中,中科院動物所利用高端光學顯微鏡觀察發育生物學中的基本現象,研究潛在調控機制;中科院藥物所應用高端光學顯微鏡觀察藥物胞內靶向定位和輸送,加速創新性新藥研發;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和美國史丹福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等專業實驗室利用雙光子顯微成像技術進行信息識別、行為控制等腦科學核心問題的研究以及動物在體成像實驗,獲得高分辨實時神經元活動成像數據。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科研人員介紹研製成功的雙光子-STED顯微鏡。 孫自法 攝

  同時,「超分辨光學顯微鏡」項目研製的顯微鏡和關鍵部件目前已有部分成果實現銷售,包括雙光子顯微鏡已銷往德國、以色列、美國等多家國外研究機構,北京大學、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等國內科研機構也已使用該設備。此外,項目成果中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特種LED光源體系已具備國際競爭力,支撐了包括新一代投影、光醫療儀器以及遠程照明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共聚焦顯微鏡也已完成工程化,擬進行產業化生產和銷售。

  據了解,在當今生物學和基礎醫學研究中,高/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0-100納米尺度的超分辨顯微光學成像是取得原創性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中國對光學顯微鏡特別是高端光學顯微鏡的需求極其旺盛,但之前基本依賴於進口,這嚴重製約了中國生物學和基礎醫學等相關前沿領域的創新研究。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承擔「超分辨光學顯微鏡」這一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後,項目科研團隊歷時5年攻關,全面突破大數值孔徑物鏡、特種光源、新型納米螢光增強試劑、系統集成與檢測等關鍵技術,成功研製出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雙光子顯微鏡、受激發射損耗(STED)顯微鏡、雙光子-STED顯微鏡等高端光學顯微鏡整機,並建成高端顯微光學加工、裝調、檢測以及顯微鏡整機技術集成工程化平臺。目前,項目已發表相關論文61篇,獲授權發明專利35項、實用新型專利56項,還培養出一支集光學、機械、電子、計算機、軟體、材料等領域的超分辨顯微光學技術研發與工程化開發團隊。

  驗收專家組表示,項目組完成了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的研製工作,成功研製出共聚焦顯微鏡、雙光子顯微鏡、STED顯微鏡以及雙光子-STED顯微鏡四類高端光學顯微鏡,以及大數值孔徑顯微物鏡、特種光源等核心部件,所有技術指標均達到考核要求。四類超分辨顯微成像系統均已達到實用化水平,系統性能已在多家單位得到應用驗證。其中,雙光子螢光顯微鏡實現定製銷售,核心部件特種LED光源實現批量銷售。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科研人員展示介紹研製成功的一款大數值孔徑顯微物鏡。 孫自法 攝

  業內專家認為,「超分辨光學顯微鏡」項目的成功實施,極大改善了中國高端光學顯微鏡基本依賴進口的狀況,對滿足中國生物醫學等前沿基礎研究的定製化需求、提升創新能力,以及推動中國光學顯微鏡行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透露,下一步將結合該所工程化及成果轉化創新模式,實現「超分辨光學顯微鏡」項目科技成果在研發平臺、工程化平臺、產業化平臺、市場平臺的高效對接,通過系列化、組合化的產品布局,推動該項目顯微鏡系統和核心部件實現工程化、產業化。(完)

相關焦點

  • 我國成功研製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
    新華社南京12月26日電(記者劉巍巍、董瑞豐)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26日在蘇州高新區通過驗收,標誌著我國已經成功研製出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
  • 蘇州醫工所技術創新取得重大突破 高端光學顯微鏡有了「中國造」
    中國江蘇網12月27日訊 26日,蘇州高新區傳來消息:「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通過專家組驗收!  這是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它標誌著我國在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方面擁有了自主創新能力。
  • 科學網—高端顯微鏡的國產路
  • 國產光學顯微鏡獲突破 談談這個了不起的儀器
    根據新華網近日報導,國家重大科研項目「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於12月26日在蘇州通過驗收。據了解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承擔,項目成功驗收標誌著我國成功研製出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不如就藉此機會,我們來聊聊顯微鏡。
  • 中國已具備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研製能力
    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簡稱"蘇州醫工所")已經研製出了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雙光子顯微鏡、受激發射損耗(STED)超分辨顯微鏡、雙光子-STED顯微鏡等高端光學顯微鏡。12月26日,由蘇州醫工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通過驗收,標誌著我國具備了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能力。
  • 我國已具備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研製能力
    據「科學大院」公眾號(kexuedayuan)12月29日消息,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簡稱「蘇州醫工所」)已經研製出了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雙光子顯微鏡、受激發射損耗(STED)超分辨顯微鏡、雙光子-STED顯微鏡等高端光學顯微鏡。
  • 高端顯微鏡的國產路—新聞—科學網
    12月26日,蘇州醫工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通過驗收,標誌著我國具備了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能力。 白天不懂夜的黑 在當今生物學和基礎醫學研究中,高/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10~100nm尺度的超分辨顯微光學成像,更是取得原創性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
  • 科學網—為實現高端光學顯微鏡國產化不懈奮鬥
  • 浙大科學家提出三維光學超分辨成像新方法
    近日,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劉旭教授和匡翠方教授課題組提出了一種新穎的光學成像技術——多角度幹涉顯微鏡(MAIM),實現了對生物體內活細胞的多色、長時程、高速和三維超分辨成像,為微管、內質網、線粒體和細胞膜等亞細胞器的生物動力學分析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工具。這項研究發表在知名期刊《自然·通訊》上。
  • 匡翠方:讓國產高端光學顯微鏡走向世界
    在這11年裡,他先後參與和主持了浙江大學「紫金計劃」項目、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自立項項目「基於微納結構受激發射損耗超解析度螢光顯微方法」,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基於點擴散函數工程的超分辨螢光顯微方法的研究」,國家原「973」基礎研究子課題、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子課題、科技部重大儀器專項課題等多個項目,以第一發明人授權發明專利50多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120多篇,並獲得浙江省「新世紀151
  • 基於光子晶片的超分辨顯微鏡
    在這種方法中,整個照明光路都是使用光子晶片提供的(光傳輸、圖案生成和光束控制),這種晶片可以很容易地進行改造,允許任何標準顯微鏡獲取超分辨SIM圖像。該文章被發表在Nature Photonics。02背景介紹自從大約400年前胡克發現細胞(在一片軟木中)以來,光學顯微鏡一直是生物學發現的終極工具。
  • 張運海:為實現高端光學顯微鏡國產化不懈奮鬥---中國科學院
    >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醫用光學技術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從事顯微光學超分辨成像領域研究。近5年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雙光子—受激發射損耗(STED)複合顯微鏡」等國家省市項目、課題7項,其中經費超過1000萬元的有2項。  以國家迫切需求為指引、理論聯繫實際做研究是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蘇州醫工所)研究員張運海的初心。  面對國內生物醫學領域高端設備基本依賴進口的現狀, 強烈的使命感鞭策著張運海。
  • 攻克納米級超分辨顯微成像 甬企永新光學捧回國家科學技術獎
    剛剛,從北京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傳來好消息,憑藉多年技術攻關,由浙江大學牽頭,民企寧波永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第二完成單位申報的《超分辨光學微納顯微成像技術》項目喜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毛磊在領獎現場「高解析度顯微鏡是生命科學研究的關鍵裝備和工具,也是我國亟待攻克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
  • 潘雷霆: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超分辨光學成像小談
    本人2009年有幸參與一個973項目申報,內容就是發展超分辨光學成像研究蛋白質組學,但是最終沒有成功,不過對超分辨光學成像知識略知一二了。1.「趕超」遠場解析度的方法有個途徑:遠場超分辨光學成像(此次諾貝爾化學獎);近場超分辨光學成像。這兩種超分辨的思維與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 清華大學超分辨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公開招標公告
    清華大學超分辨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公開招標公告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清華大學超分辨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 品目 貨物/通用設備/儀器儀表/光學儀器/顯微鏡 採購單位 清華大學 行政區域 北京市
  • 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通過驗收
    驗收會聽取了蘇州生物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蘇州醫工所」)籌建工作匯報,以及前期完成的專項驗收情況匯報;審議通過了蘇州醫工所驗收意見,宣布了第一屆所領導班子,表彰了在籌建工作中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白春禮為蘇州醫工所頒發了事業單位法人證書。    財政部科教文司副巡視員宋秋玲在會上講話。
  • 新一代螢光顯微鏡可輕鬆實現超分辨成像
    近幾年發展起來的超分辨成像技術因其能夠突破光學衍射極限,而比傳統光學顯微鏡具有更高的解析度和更高的定位精度。   英國Oxford Nanoimaging公司最新推出的超分辨螢光顯微鏡—Nanoimager,由牛津大學Achillefs Kapanidis教授團隊經過8年時間研發而成,是全球第一臺大視野單分子FRET顯微鏡,將以超強的解析度在單分子示蹤、活細胞成像、蛋白互作、3D成像等研究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 我國成功研製出世界首臺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裝備 可加工22...
    據@軍報記者 11月29日消息,由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超分辨光刻裝備項目今天在成都通過驗收,這是我國成功研製出的世界首臺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裝備。該光刻機由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研製,光刻分辨力達到22納米,結合多重曝光技術後,可用於製造10納米級別的晶片。
  • 中科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中科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2018-11-30 武漢病毒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中科院副院長、武漢P4實驗室建設項目驗收委員會主任張濤出席驗收會並講話,中科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原主任陳宜瑜,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金寧一,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研究員葉朝輝等18位專家及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條件保障與財務局、國際合作局等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會議由中科院條財局局長鄭曉年主持。
  • 盤點2017年國內外那些光學及電子顯微鏡最新研究成果
    光學顯微鏡的種類很多,主要有明視野顯微鏡(普通光學顯微鏡)、暗視野顯微鏡、螢光顯微鏡、相差顯微鏡、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偏光顯微鏡、微分幹涉差顯微鏡、倒置顯微鏡等;電子顯微鏡包括掃描電鏡、分析電鏡、超高壓電鏡等,它們均在生物、醫療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