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光學顯微鏡獲突破 談談這個了不起的儀器

2020-12-03 儀器網86175

根據新華網近日報導,國家重大科研項目「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於12月26日在蘇州通過驗收。據了解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承擔,項目成功驗收標誌著我國成功研製出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不如就藉此機會,我們來聊聊顯微鏡。

了不起的顯微鏡

關於顯微鏡的前世今生

我們常常把顯微鏡視為人類進入微觀領域的象徵,這得利於列文虎克對顯微鏡的貢獻,這個稍後再談。而從顯微鏡誕生發展到今天,數百年歷史中並非一成不變,其中1931年電子顯微鏡的誕生,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現代顯微鏡的兩個大體發展方向——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

發展到今天,電子顯微鏡的放大倍率已經可以超過1500萬倍,就這一方面來說已經遠超光學顯微鏡。但是,電子顯微鏡對於工作環境的真空要求非常高,並且電子束的照射也會使生物樣品受到輻照損傷,並不適用於活體生物有關的研究。加上成本以及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讓電子顯微鏡並不能替代光學顯微鏡的地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而真談及光學顯微鏡,說它是一種簡單的儀器,或是說它是一個複雜的儀器,都不為過。說光學顯微鏡簡單,主要在於其基本成像原理都是基於凸透鏡的放大成像原理,將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而說它複雜,主要在於兩方面,一方面,即使是光學顯微鏡,現在也開始結合其他技術來滿足實際使用的需求,另一方面,光學儀器對於設備的零部件和工藝都有非常嚴苛的要求,而包括鏡片的製作在內,每一次提升背後都涉及了非常複雜的工序。

生物研究與顯微鏡

事實上,顯微鏡的發展離不開生物研究的發展。前文提到過列文虎克,而其對於顯微鏡的貢獻其實就是其通過顯微鏡的幫助,描述了許多肉眼所看不見的微小植物和動物。不僅如此,顯微鏡的出現讓人們意識到微觀世界中存在許多未知的同時,也開啟了人們深入探索的激情。於是隨著生物研究的深入,一方面顯微鏡解析度開始飛速發展,另一方面為了滿足實際觀察時候的特殊需求螢光顯微鏡、解剖顯微鏡等具有特別特點的顯微鏡也開始逐漸發展起來。

我國的顯微鏡產業

對於大多數80後、90後來說,第一次接觸顯微鏡應該是在課本上。事實上,隨著科教興國的理念提出,我國在科研與教育上的投入不容小覷,而顯微鏡無疑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細究起來,我國的光學顯微鏡誕生於抗戰時期,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了許多技術獨到產品精良的顯微鏡生產企業,其中有不少企業生產的核心零部件更是出口海外市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但是,隨著顯微鏡種類的逐漸複雜化,我國的顯微鏡產業也不得不面對技術性難題,面對海外的技術封鎖,以及部分企業的進口產品依賴性,我國的顯微鏡在部分領域發展速度實數緩慢。

好在近年來相關的科研項目為我國顯微鏡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助力已發展方向,以文章開頭提到的自主研發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為例,這項具有原創性的成果不但為當今生物學和基礎醫學研究領域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手段,一定程度上,在國際舞臺打響了中國製造。據了解,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研製的超分辨顯微鏡或核心部件已在美國、德國、以色列及國內多家研究機構投入使用並取得部分成果。

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在求知慾與技術發展的共同作用想,顯微鏡的發展會越來越好,在人們解鎖微觀世界的秘密上,提供更多的幫助。(本文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新華網)

相關焦點

  • 中科科儀掃描電子顯微鏡榮獲「2012年度光學類最受關注國產儀器」獎
    近日,中國科學儀器行業目前最高級別的峰會——「2013中國科學儀器發展年會(ACCSI 2013) 」 在北京京儀大酒店隆重召開。在年會上,中科科儀生產的KYKY-2800B型掃描電子顯微鏡喜獲「2012年度光學類最受關注國產儀器」,該獎項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科學儀器市場對國內唯一研製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廠商——中科科儀的關注。
  • 匡翠方:讓國產高端光學顯微鏡走向世界
    因此,納米尺度超高解析度顯微鏡成為細胞觀測的重要工具。它的研發將有力地促進疾病的診斷、療效的監測、新藥物的開發等。在各種類型的顯微鏡中,電子顯微鏡和原子顯微鏡雖擁有超高解析度,但它們都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難以進行活體細胞的觀測。傳統的光學顯微鏡雖然可以克服這個缺點,但在應用方面存在著諸多限制,例如樣品普適性差、解析度偏低、信息維度單一等。
  • 科學網—高端顯微鏡的國產路
    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超分辨顯微鏡」通過驗收
  • 高端顯微鏡的國產路—新聞—科學網
    本報記者 丁佳 攝 「現在做生物的,都盯著《科學》、《自然》,儀器只要求用最好的,眼裡沒有國產進口之分;做醫生的,更是絕對不希望因為儀器而延誤病人的診治。可大家傳統觀念裡都覺得,國產儀器不好用。國產要真正替代進口,面臨著很大壓力,這怎麼破?」
  • 科學網—為實現高端光學顯微鏡國產化不懈奮鬥
  • 上海光學儀器一廠告訴您生物顯微鏡與金相顯微鏡的區別
    2、從物鏡來看,生物顯微鏡的高倍物鏡都有考慮蓋玻片厚度(0.17)和載玻片、培養器皿厚度(1.2),所以其物鏡是通常標有/0.17(正置顯微鏡)、/1.2(倒置顯微鏡),正置生物顯微鏡10倍以下物鏡則是/-,也就是可以不考慮,這是為了校正玻璃對於光折射的影響,而金相顯微鏡的物鏡通常標有/0。
  • 張運海:為實現高端光學顯微鏡國產化不懈奮鬥---中國科學院
    為了醫院能夠早日用上國產設備,他加入了主要從事醫療設備研究和開發、生物醫學工程研究領域的國家隊——蘇州醫工所,踏上了實現自己初心的道路。  勇挑顯微光學重擔  進入蘇州醫工所的張運海主要從事顯微光學尤其是共聚焦成像的研究和相關顯微鏡的研發工作。
  • 光學大市場中的龍頭企業技術積澱雄厚 有望實現高端儀器國產替代
    公司立志成為值得信賴與尊重的全球知名企業,樹立中國精密儀器產品在世界上的優質形象,在生命顯微科學高端儀器方面有所作為。公司產品主要出口到歐美、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自主品牌包括「NEXCOPE」、「NOVEL」、「江南」等。主要產品為光學顯微鏡、條碼掃描儀鏡頭、平面光學元件和專業成像光學部組件。2018年上半年,上述產品在收入中的佔比分別約為45%、23%、20%、10%。
  • 蘇州醫工所技術創新取得重大突破 高端光學顯微鏡有了「中國造」
    中國江蘇網12月27日訊 26日,蘇州高新區傳來消息:「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通過專家組驗收!  這是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它標誌著我國在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方面擁有了自主創新能力。
  • 引領顯微光學技術革命-奧林巴斯推出光學數碼顯微鏡
    2012年1月11日,奧林巴斯在全球同步推出了引領顯微光學技術革命的DSX系列光學數碼顯微鏡。 奧林巴斯以高端的光學技術著稱,而且數碼技術也是屈指可數的。現在,利用兩項卓越技術的完美融合,我們創造出了新型的光電數字顯微鏡,使我們在工業顯微鏡領域取得了巨大的領先。
  • 永新光學:公司的光學顯微鏡主要用於生命科學、工業(包括半導體...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8月6日訊,有投資者向永新光學提問, 請問公司產品在生命醫學、半導體、航空航天領域的具體應用都有哪些?能用在何處?處於什麼樣的水平?謝謝公司回答表示,公司的光學顯微鏡主要用於生命科學、工業(包括半導體)、醫療領域的教學和檢測用途,主要產品是生物顯微鏡、工業顯微鏡以及各類顯微儀器附件。公司在國內顯微鏡行業居於領先地位,是國家工信部認定的光學顯微鏡產品領域製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是國內少數自主開發製造科研級顯微鏡並具備高端顯微鏡國產化替代能力的企業之一。
  • 中科院「超分辨光學顯微鏡」項目通過驗收
    ,標誌著中國具備了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能力。此外,項目成果中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特種LED光源體系已具備國際競爭力,支撐了包括新一代投影、光醫療儀器以及遠程照明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共聚焦顯微鏡也已完成工程化,擬進行產業化生產和銷售。  據了解,在當今生物學和基礎醫學研究中,高/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0-100納米尺度的超分辨顯微光學成像是取得原創性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
  • 突破「阿貝極限」 德國科學家發明新型光學顯微鏡
    憑藉發明突破200納米「阿貝極限」的光學顯微鏡,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所長施特芬·黑爾獲得了這一榮譽。一年一度的「未來獎」是德國最重要的科學獎。  黑爾在接過德國總統克勒頒發的獎盃時表示,將把所獲得的25萬歐元獎金作為一個科技公司的啟動資金,為將來研究更好的顯微鏡奠定基礎。
  • 新型光學顯微鏡突破解析度極限
    原標題:新型光學顯微鏡突破解析度極限   多光子—空間頻率調製成像顯微鏡   據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官網26日報導,該校科學家演示了一種空間解析度達2η(η是非線性光強反應單位最高級)的多光子—空間頻率調製成像(MP-SPIFI
  • 麥克奧迪擬定增募資7.4億 加碼中高端光學顯微鏡
    公司表示,通過募投項目將加快中高端光學顯微鏡產業化進程,同時抓住國內半導體、醫療等行業的發展機遇,突破國際巨頭在國內中高端市場的壟斷。加碼中高端光學顯微鏡根據預案,麥克奧迪擬發行不超過15304.9萬股股票,募資總金額不超過7.4億元,用於麥克奧迪中高端光學顯微鏡擴產及光電工業園建設項目、精準醫療診斷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精準醫療檢測中心建設項目、分子與數字病理研究院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等。
  • 中國高端科學儀器全產業鏈園開建:磁共振、掃描電鏡獲突破
    成立於2018年,經過1年多的發展,研究所已構建了30多人的人才團隊,申報了12項專利,成功研發了金剛石量子計算教學機和SEM3000系列掃描電子顯微鏡,並在隨鑽核磁共振測井儀器研發和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的研發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建設了以微觀磁共振為核心技術的量子感知測試中心。在產業園開工建設的同時,規劃總面積約7.2萬平方米的研究所大樓及配套孵化器等也將於近期動工建設。
  • 八成光學顯微鏡是寧波製造
    本次會議由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辦,永新光學和上海理工大學承辦,寧波國家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管理委會協辦。從會議上,記者了解到,國產光學顯微鏡八成是寧波製造。國產顯微鏡八成出自寧波「從1997年開始,22年來,我們每年都參加這個國際標準會議,雖然每年都參加,但是常常是點頭不算搖頭算。」
  • 高端顯微鏡製造技術邁向國際水平永新光學謀求國產化高端替代
    對此,《證券日報》記者專程來到永新光學,採訪了該項目負責人、永新光學總經理毛磊。重大生命科學儀器國產化取得突破顯微鏡自誕生以來跨越了400多年的發展,一直在生命科學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高分辨螢光顯微鏡更是生命科學研究及臨床醫學診斷等領域的重要工具。
  • 是誰將光學顯微鏡帶入納米時代?【知力百科】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2015年4月刊《顯微鏡變顯「納」鏡了!》一文,作者:林宮玄)在17世紀光學顯微鏡發明後,微米(1微米=10-6米)大小的細胞映在人類眼前,開啟了微生物學。1873年,恩斯特·阿貝(Ernst Abbe)證明了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只能達到光波長的1/2左右,稱為阿貝極限。
  • 永新光學又一批高端螢光顯微鏡馳援湖北
    2月5日,繼大年初一將第一批實驗室研究用螢光顯微鏡火速發往武漢外,當天下午,寧波高新區的永新光學又有一批顯微鏡馳援湖北。此次是向湖北多家發熱門診及定點治療三甲醫院,捐贈出價值83萬元共計12臺套病毒實驗分析顯微鏡,用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