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活體生物厚樣品成像需求的平臺——Thorlabs多光子顯微鏡系統

2020-11-24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Thorlabs的MPM200系列多光子顯微鏡是可以滿足活體生物厚樣品成像需求的平臺。此系統能夠勝任小如生物組織、大如整個活體生物的樣品成像。Thorlabs MPM200多光子顯微鏡能夠為寬場透射光顯微、落射螢光成像和精細多光子技術提供通用的解決方案,從而最精密地還原樣品數據。Thorlabs提供從物鏡到抗振工作檯的全系列產品,使用戶可以根據成像需求和預算構建最理想的系統。

  Thorlabs多光子顯微鏡產品線具有如下幾個特性

  光源波長範圍為680-1400nm,掃描速度達到30幀每秒(解析度為512 x 512像素),採用全視場非退掃描探測器(Non-Descanned Detectors),支持低放大倍數/高NA的生理學物鏡,可供應雙通道、四通道和四通道預備系統,開發了一套直觀易操作的圖像採集軟體。

  多光子顯微鏡的原理

  當兩個或多個光子同時到達螢光團並且其能量總和滿足躍遷能級時就會產生多光子激發效應。當螢光團經過微小的無輻射損耗,躍遷回到基態時,就會發射出一個新的光子。二次和三次諧波產生(分別為SHG和THG)在入射光子同時湮滅並且產生一個能量等於之前光子總和的新光子時才會出現。

  雙光子激發和二次諧波產生(SHG)都是非線性過程,其信號的產生取決於雷射光強的平方(I2),而光子激發和三次諧波產生(THG)則與雷射光強的三次方有關(I3)。非線性特性要求聚焦在樣品上衍射極限點的雷射脈衝具有高光子密度,生成的輸出信號絕大部分被限制在物鏡的焦平面上。這樣一來,就可以獲得厚樣品中的光學切片圖像。通過物鏡沿著樣品深度方向進行移動並採集對應的切片圖像,對切片圖像進行三維重構即可得到被測試樣的三維圖象。

圖1 非線性過程圖解

  Thorlabs多光子顯微鏡系統的組成部分如下作詳細介紹。

  1.多光子系統

圖2 MPM200-2多光子系統

  MPM200-2雙通道多光子系統適合生物醫學成像的應用。MPM200系列產品的快速掃描特性使它們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採集更多的數據,這樣就可以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保持樣品的活性。系統中的兩個高靈敏度非退掃描探測器可以將信號的探測效率最大化,從而具有更深的成像深度並減少對樣品的損傷。其專用的多光子光路使其可以使用多種激發光源和不同廠商生產的高數值孔徑物鏡。

  MPM200-4在MPM200-2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光電倍增管來提高成像能力,它們位於透射光探測模塊(TLDM)中的聚光鏡下方。額外的兩個探測通道含有兩個帶全視場採集光學元件的高靈敏度GaAsP光電倍增管。子平臺聚光鏡作為一個對立物鏡,可以採集前向傳播的信號。除了採集螢光信號外,TLDM還可以用來採集二次和三次諧波信號。

  2.色散補償單元

圖3 色散補償單元及其光路圖

  Thorlabs多光子顯微鏡系統的色散補償單元基於啁啾鏡技術,用以保持樣品上的雷射脈衝寬度。它的特點是易於嵌入集成,輸入和輸出共線。

  3.光束調節單元

圖4 光束調節單元及其光路圖

  光束調節單元的作用是自動控制雷射功率和光束直徑,它可以完全集成於ThorImageLS™軟體中,自動功率線性變化功能用於產生Z軸圖像堆疊,並實現穩定的光學對準。

  4.生理學平臺與ScienceDesk光學平臺

 

 


 

圖5 生理學平臺和ScienceDesk平臺

  生理學平臺採用高度可調的U形UltraLight™系列麵包板,可以使觀察者在270°範圍內觀測樣品,它包含顯微鏡平移臺,手動平移臺,電動平移臺和編碼電動平移臺。U型麵包板帶有密封孔以防止滲漏,可容納多種樣品盒。

  5.Burleigh®微操作控制器


圖6 Burleigh®微操作控制器

  Burleigh®微操作控制器應用壓電技術實現精確位移,超精密定位無漂移,卓越的穩定性。

  6.多光子顯微物鏡

圖7 多光子顯微物鏡

  Thorlabs同時供應一系列特別適合於多光子成像的生理學物鏡。這些水浸式物鏡具有高數值孔徑(NA)和長工作距離(WD)。此外,它們具有更寬的透過範圍和色彩校正範圍。

  7.透射光探測模塊

圖8 透射光探測模塊

  Thorlabs多光子顯微鏡的透射光探測模塊提供雙通道的正向傳播信號採集,包括兩個高靈敏度的GaAsP光電倍增管和易於操作的濾光片立方,直接安裝到尼康FN1基座上使用背散光探測器或單獨使用多達四個探測通道,可以進行信號求和。

  8.ThorImageLS™軟體

  ThorImageLS™簡易的圖形界面使用戶能夠快速收集和瀏覽數據。軟體能協調外圍控制和圖像採集以獲得最佳數據。採集到的實驗數據可以回放或轉換成影片用於發表和共享。同時,Thorlabs也提供軟體工具開發包和C++、LabVIEW語言函數庫以方便二次開發。

圖9 ThorImageLS™圖像採集軟體界面

  詳情請參見http://www.thorlabsChina.cn/NewGroupPage9.cfm?ObjectGroup_ID=5309或聯繫Thorlabs的技術部門或發郵件獲得更多信息。 

相關焦點

  • 【Thorlabs新產品】傅立葉光學教學套件
    使用4f系統理解傅立葉光學原理操控各種微結構形成的圖像搭建基礎顯微鏡理解成像原理
  • 在亞太雷射會議遇見THORLABS
    會議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專題:• 超快光學• 雷射在生物醫療中的應用• 全固態雷射• 太赫茲的產生與應用• 光化學• 非線性光學與量子光學• 雷射測量• 超強雷射• 納米光子學• 雷射加工• 光纖雷射• 先進雷射材料Unleashed
  • 【Thorlabs新產品】渦旋半波片
    控制徑向偏振和方位角偏振可選m=1或m=2中心波長從405到1064 nm提供定製服務Thorlabs其它應用包括高分辨顯微鏡和光刻等。圖1: 空心孔拉蓋爾高斯光輪廓Thorlabs的渦旋半波片可選階數m=1或m=2,入射角高達±20°,光束直徑範圍從0.3到21.5 mm。安裝在Ø1英寸外殼內,外殼上刻有型號和輔助對準的標記線,因為m=1是偏振相關的,所以有一處刻有三段直線表示零度快軸方向,如圖2所示。
  • 可實時三維成像的雷射掃描立體顯微鏡
    如雙光子激發雷射掃描螢光顯微技術,自20世紀90年代提出後被廣泛應用於神經成像等領域,「簡單來說,傳統方法需要利用光切片原理一層一層的去掃描,要對樣品完成三維成像,通常需要數十層乃至上百層的二維圖像進行疊加重建得到。整個三維成像過程耗時至少數分鐘,速度很慢,因此無法滿足活體生物的動態三維成像。」楊延龍博士解釋說。
  • 光學顯微鏡的主要觀察方法之螢光觀察
    圖3:Leica DMi8倒置螢光顯微鏡及濾片轉輪目前螢光顯微鏡已成為各個實驗室及成像平臺的標配成像設備濾塊在螢光成像中起著重要作用:激發濾片選擇激發光來激發樣品,阻擋其他波長的光;通過激發濾片的光經過二向分光鏡(其作用是反射激發光和透射螢光),反射後通過物鏡聚焦,照射到樣品,激發出對應的螢光即發射光,發射光被物鏡收集,透過二向分光鏡,到達發射濾片。如圖4中:激發波長為450-490nm,二向分光鏡反射短於510nm的光、透過長於510nm的光,發射光接收範圍為520-560nm。
  • 雙光子顯微鏡30年:當螢光分子遇見飛秒雷射
    當時,Denk有同事研究生物樣品中的鈣離子但苦於沒有強大的紫外雷射器和光學元件,於是他就想到如果使用雙光子吸收就能夠繞開紫外,換言之,與其通過一個紫外光子激發標記的鈣離子,通過兩個雙倍波長的可見光光子也能激發相同的螢光。有了想法後馬上實驗。
  • 雙光子顯微鏡知多少
    答案是否定的,任何事物都有優缺點,何況一臺儀器呢,共聚焦顯微鏡也是有自己的局限,共聚焦有哪些局限呢:1.共聚焦顯微鏡只能拍攝約200um以內的的樣品,對於厚的或者活體樣品不能進拍攝;2. 共聚焦顯微鏡由於是逐點進行掃描,對樣品的光毒性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拍攝活細胞樣品時就更容易對樣品進行淬滅;3.
  • 光學顯微鏡系列講座:透射光路篇
    這是Thorlabs光學顯微鏡系列講座的第二篇,由兩位成像應用專家Henry Haeberle和Melissa Eberle共同講解寬場成像和透射光路設計以及三種對比度增強技術
  • Thorlabs波片選擇指南
    Thorlabs提供λ/2或λ/4延遲的消色差波片、超級消色差波片、零級波片、多級波片,詳見最下方的表格。消色差波片由不同色散材料的雙折射晶體組合構成,比如石英和氟化鎂或紫外藍寶石,可以在幾百納米寬範圍內提供近似恆定的延遲。零級波片的延遲剛好為λ/2或λ/4。
  • 新穎的3D光學成像技術提高了螢光顯微鏡效率
    數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使用螢光顯微鏡來研究生物細胞和生物的內部運作。但是,這些平臺中的許多平臺通常太慢,無法跟隨3D的生物學作用,並可能在強光照射下對生物樣本造成破壞。
  • 搭一套個性化的雙光子顯微鏡(一)
    我們採用的是從thorlabs買的1米長的66毫米構造導軌,在導軌上放置一組反射鏡片進行光束提升。小結:具體提升高度由從哪個口導入顯微鏡決定,可以從顯微鏡頂部、側面、螢光照明器等等位置導入雷射,具體選擇哪個位置需要全局考慮。
  • 前沿顯微成像技術專題之:光片螢光顯微鏡 (1)
    在過去二十多年中,光學顯微成像技術發展迅速,不斷突破傳統極限。生命科學研究,要求成像系統在不影響生物活性的前提下,實現更大視野,更高解析度,更高速度的三維成像。這也意味著對成像探測器 - 科研相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 高端顯微鏡的國產路—新聞—科學網
    在來蘇州之前,他在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工作了多年,他坦言「以前我們做光學的就是埋頭做自己的,並不懂生物學家對高端顯微鏡有多麼渴求。」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是中科院唯一一家以生物醫學儀器、試劑和生物材料為主要研發方向的研究所,在與大量生物領域專家接觸後,唐玉國意識到,我國對光學顯微鏡、特別是高端光學顯微鏡的需求極其旺盛。
  • 科學網—高端顯微鏡的國產路
    12月26日,蘇州醫工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通過驗收,標誌著我國具備了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能力。 白天不懂夜的黑 在當今生物學和基礎醫學研究中,高/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10~100納米尺度的超分辨顯微光學成像,更是取得原創性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
  • 光學顯微鏡系列講座:基礎篇
    Thorlabs推出光學顯微鏡系列講座,為您介紹關於搭建顯微鏡的方方面面。
  • 生物學:擊敗光學顯微鏡的極限,一次一個光子!
    傳統顯微鏡的分辨能力受到光線聚焦程度的限制,這被稱為衍射極限。超解析度顯微鏡是一項獲得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技術,它克服了這些限制,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需要精確控制單個螢光分子以規避光的衍射極限。螢光對於生物成像非常重要,例如,在稱為多光子顯微鏡的成熟的深部組織成像技術中。
  • 諾獎得主埃裡克·貝齊格團隊研發可看清活體細胞顯微鏡
    ,能以近乎實時的速度對活體細胞的活動進行超高精度三維成像,同時把對細胞本身的傷害減至最小。  論文第一作者陳壁彰對新華社記者說,市面上看到的光學顯微鏡通常用同一個鏡頭做放大和觀察,而他們新研發出的光學顯微鏡使用兩個鏡頭,一個鏡頭把光聚焦產生一條細細的筆狀光束,照射有螢光分子的生物樣品以產生螢光;另一個鏡頭則收集這些螢光。為了保證獲得數據的速度,並降低對生物樣本的光傷害,這一顯微鏡會同時產生100多條筆狀光束,組合成一個片狀的大光束掃描樣本。
  • 深圳先進院實現雙光子顯微成像技術質量提高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生物光學與分子影像研究室鄭煒研究員團隊在高分辨雙光子顯微成像技術研發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顯微成像系統,是指顯微鏡下觀察樣品拍照成像的系統。
  • Pearl Imager活體成像系統——靈敏,簡單,高效的螢光成像技術
    分子成像技術就是利用非侵入性的活體影像檢測來提供疾病特異性的分子信息,其操作簡便及直觀性成為研究小動物活體成像的一種理想方法。利用這種成像技術,可以直接實時觀察標記的基因及細胞在活體動物體內的活動及反應.利用光學標記的轉基因動物模型可以研究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進行藥物研究及篩選等。     活體動物體內光學成像技術一般分為生物發光和螢光成像。
  • 無透鏡片上顯微鏡平臺,可以高清晰、全視野顯微圖片
    為了滿足這一未滿足的臨床需求,UConn開發的新顯微鏡平臺消除了傳統顯微鏡的主要組件 - 物鏡。通過無鏡頭顯微鏡,研究人員實際上可以為臨床醫生提供更完整的圖片,從而導致更準確的診斷。上:無鏡頭顯微鏡,下:傳統光學顯微鏡康乃狄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鄭國安教授最近在Lab on Chip上發表了他的發現:無透鏡片上顯微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