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光子顯微鏡知多少

2021-01-16 清華細胞影像平臺



對於顯微成像技術包含:寬場螢光顯微鏡、雷射共聚焦顯微鏡、轉盤共聚焦顯微鏡、雙光子顯微鏡、全內反射螢光顯微鏡等多種成像方式,每種成像方式都有他的優缺點。大家最熟悉就是雷射共聚焦顯微鏡了。想必大家對於雷射共聚焦顯微鏡都不陌生吧,雷射共聚焦能給我們展現清晰的圖像。

寬場螢光顯微鏡成像(a,c,e )與共聚焦顯微鏡成像(b,d, f )

共聚焦顯微鏡成像

共聚焦顯微可以呈現這麼漂亮的圖像,是不是什麼樣品都可以用共聚焦顯微鏡拍拍拍.....得到各種各樣清晰漂亮的圖像呢?答案是否定的,任何事物都有優缺點,何況一臺儀器呢,共聚焦顯微鏡也是有自己的局限,共聚焦有哪些局限呢:1.共聚焦顯微鏡只能拍攝約200um以內的的樣品,對於厚的或者活體樣品不能進拍攝;2. 共聚焦顯微鏡由於是逐點進行掃描,對樣品的光毒性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拍攝活細胞樣品時就更容易對樣品進行淬滅;3. 由於光照射的區域幾乎能通過這個Z軸的層面,所以對於空間定點光刺激的實驗定點位置就不是特別精確;並且雷射共聚焦顯微鏡沒有純紫外進行激發,對於一些特殊激發波長的實驗,效率非常低。

共聚焦顯微鏡的一些限制

那麼如何解決以上這些困擾呢,雙光子顯微鏡就應運而生了。雙光子顯微鏡是怎麼回事呢,那就讓我們來了解下吧。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雙光子顯微鏡的基本原理:

雙光子顯微鏡的基本原理是:在高光子密度的情況下,螢光分子可以同時吸收 2 個長波長的光子,在經過一個很短的所謂激發態壽命的時間後,發射出一個波長較短的光子;其效果和使用一個波長為長波長一半的光子去激發螢光分子是相同的。雙光子激發需要很高的光子密度,為了不損傷細胞,雙光子顯微鏡使用高能量鎖模脈衝雷射器。這種雷射器發出的雷射具有很高的峰值能量和很低的平均能量,其脈衝寬度只有 100 飛秒,而其周期可以達到 80至100兆赫茲。在使用高數值孔徑的物鏡將脈衝雷射的光子聚焦時,物鏡的焦點處的光子密度是最高的,雙光子激發只發生在物鏡的焦點上,所以雙光子顯微鏡不需要共聚焦針孔,提高了螢光檢測效率。

 a共聚焦成像聚焦點,b雙光子顯微鏡成像聚焦點。

從雙光子的原理和特點我們就可以明顯的得出雙光子的優點:

☆ 光損傷小:由於雙光子顯微鏡使用的是可見光或近紅外光作為激發光源,這一波段的光對活體細胞和組織的光損傷小,適用於長時間的研究;

☆ 穿透能力強:相對於紫外光,可見光和近紅外光都具有更強的穿透能力,因而受生物組織散射的影響更小,解決對生物組織中深層物質的層析成像研究問題;

☆ 高解析度:由於雙光子吸收截面很小,只有在焦平面很小的區域內可以激發出螢光,雙光子吸收僅局限於焦點處的體積約為波長3次方的範圍內;

☆ 漂白區域小:由於激發只存在於交點處,所以焦點以外的區域都不會發生光漂白現象;

☆ 螢光收集率高:與共聚焦成像相比,雙光子成像不需要光學濾波器(共焦針孔),這樣就提高了對螢光的收集率,而收集率的提高直接導致圖像對比度的提高;

☆ 圖像對比度高:由於螢光波長小於入射波長,因而瑞利散射產生的背景噪聲只有單光子激發時的1/16,大大降低了散射的幹擾;

☆ 光子躍遷具有很強的選擇激發性,所以可以對生物組織中一些特殊物質進行成像研究;

☆ 避免組織自發螢光的幹擾,獲得較強的樣品螢光:生物組織中的自發螢光物質的激發波長一般在350~560nm範圍內,採用近紅外或紅外波段的雷射作為光源,能大大降低生物組織對激發光吸收;

雙光子顯微鏡有這麼多優點,那麼雙光子顯微鏡有哪些應用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這張圖可以代表雙光子顯微鏡的大部分應用。雙光子顯微鏡除了可以進行厚的組織樣品拍攝以外呢,可以在活體小鼠的的任何部位進行活體成像。目前我們平臺已經可以成功進行小鼠的耳朵、腦、血管、神經、心臟、肝臟、肺、腫瘤、眼睛、腹腔、腹股溝、皮膚等大部分位置的實驗,並且取得了相對滿意的結果。

平臺實驗案例展示

除了這些應用之外呢,雙光子顯微鏡還可以對一些具有雙光子特性的染料細胞進行特定實驗,還有一些短波長(eg 300多激發波長的樣品,)可以利用雙光子特性進行特定實驗。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應用案例:


對小鼠進行不同處理後進行活體成像,研究小鼠記憶功能

細胞在特殊厚的材料裡的高分辨成像

合成探針材料尾靜脈注射,通過靶向到達腫瘤

以上就先簡單給大家介紹這些吧,更多詳細信息及問題歡迎隨時聯繫我們哦!

參考資料:

 Masters, Barry R. . "Fundamentals of Light Microscopy and Electronic Imaging, Second Edition." 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 18.2(2013):29901.

Xie, H., et al. "In vivo imaging of immediate early gene expression reveals layer-specific memory traces in the mammalian brain.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1.7(2014):2788.

 Lv, Yanlin , et al. "Cancer Cell Membrane-Biomimetic Nanoprobes with Two-Photon Excitation and Near-Infrared Emission for Intravital Tumor Fluorescence Imaging." Acs Nano 12.2(2018):1350-1358.

平臺基本信息

圖像處理工作站(Imaris 9.2.1、Image pro premier 3D 9.2、AutoQuant、Huygens 18.04、Voloom、Nikon NIS-Elements Analyzer)

轉盤共聚焦顯微鏡活細胞工作站(Spinning Disk )

Deltavision長時程活細胞工作站(Delta Vision)

雷射共聚焦顯微鏡(Confocal)

全內反射螢光顯微鏡(TIRF)

雙光子顯微鏡( FV1000MPE-M)

螢光相關光譜-螢光壽命成像顯微鏡(FLIM-FCS)

結構化照明顯微鏡差(SIM)

超高解析度顯微鏡(STORM)

雷射顯微切割

儀器預約網站:http://yqgx.tsinghua.edu.cn/ 進入後顯示界面如下,

搜索框輸入 「細胞影像平臺」 找實驗室 就看到我們平臺的儀器啦,如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與我們電話聯繫哦!

聯繫電話:010-62772736/8317

相關焦點

  • 雙光子顯微鏡30年:當螢光分子遇見飛秒雷射
    Winfried Denk谷歌學術頁面截圖雙光子顯微鏡論文被引用超1萬次Denk很快就將雙光子顯微鏡用於神經元成像,而1997年在Svoboda測量完整老鼠大腦的錐體神經元的感官刺激誘導樹突鈣離子動態後,雙光子顯微鏡的潛能開始完全凸顯。
  • 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研製成功
    膜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程和平院士團隊研製成功了新一代高速高分辨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獲取了小鼠自由行為過程中大腦神經元和神經突觸活動清晰、穩定的圖像
  • 搭一套個性化的雙光子顯微鏡(一)
    1.1 飛秒雷射器NIBS(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原有一套2006年買奧林巴斯雙光子,配的是相干公司chameleon ultra飛秒雷射器,光高125mm,波長範圍690-1040 nm,功率是2.5W @ 800nm。我們把它一分為二,一部分給原有的OLYMPUS雙光子顯微鏡,一部分給新搭的系統。
  • 宗偉健:新一代微型雙光子螢光顯微鏡(多圖)
    使用包括共聚焦顯微鏡在內的傳統的螢光顯微鏡,由於被觀測的信號會受到樣本組織的散射和吸收,根本無法穿透如此深的組織進行成像。而雙光子顯微鏡的發明,則為此類研究帶來了希望。雙光子顯微鏡特有的非線性光學特性,再加上其工作波長處在紅外區域等特點,令其在生物體組織內的穿透深度大大提高3,使得雙光子顯微鏡成為神經科學家進行活體神經成像最理想的工具。
  • Nature Methods發布千赫茲雙光子顯微鏡成像技術
    雙光子顯微鏡是Winfried Denk教授在1990年博士後期間發明的,今年正好是雙光子顯微鏡面世30周年,目前Winfried Denk供職於德國海德堡馬克斯-普朗克神經所。雙光子顯微鏡通常可提供約10–30 Hz的幀採集速率,通俗一些來說每秒鐘可採集10-30個圖像,速度較慢,這就限制了其使用。
  • 高速雙光子顯微鏡可用於小鼠大腦成像
    高速雙光子顯微鏡可用於小鼠大腦成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9 14:39:21 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Mark J.
  • [中國科學院自主研製科學儀器]雙光子顯微鏡
    [中國科學院自主研製科學儀器]雙光子顯微鏡發布時間:2020-09-25 12:48:22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楊霄霄 | 責任編輯:楊霄霄關鍵詞:雙光子顯微鏡
  • 多光子顯微鏡成像技術之七:雙光子顯微鏡角膜成像
    圖2 雙光子螢光對角膜細胞結構成像 [1]內源分子的種類可通過螢光的光譜、強度、螢光壽命進行分辨,雙光子成像有雙光子螢光強度成像、雙光子螢光壽命成像和二次諧波產生成像三種。雙光子顯微成像系統由鈦寶石近紅外光源、3維掃描組塊,光展寬器、衰減器、顯微物鏡和光電倍增管構成,有5D雷射掃描顯微鏡(圖3)和多光子斷層掃描儀MPTflex兩種裝置。
  • 北京大學研製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解碼大腦
    5月31日,北京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成功研製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重量僅2.2克,可佩戴在動物的頭部顱窗上,實時記錄數十個神經元、上千個神經突觸動態信號。其橫向解析度可達到0.65微米,成像質量與商品化大型臺式雙光子螢光顯微鏡可相媲美,遠優於目前領域內主導的、美國腦科學計劃核心團隊所研發的微型化寬場顯微鏡。
  • 北京大學第二代微型化雙光子顯微鏡問世
    文中報導了第二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FHIRM-TPM 2.0(見圖),其成像視野是該團隊於2017年發布的第一代微型化顯微鏡的7.8倍,同時具備三維成像能力,獲取了小鼠在自由運動行為中大腦三維區域內上千個神經元清晰穩定的動態功能圖像,並且實現了針對同一批神經元長達一個月的追蹤記錄。目前,世界各國的腦科學研究如火如荼,中國的腦計劃也即將啟動。
  • 清華大學高速雙光子共聚焦顯微鏡中標公告
    「清華大學高速雙光子共聚焦顯微鏡」項目(項目編號:清設招第2020108號) 組織評標工作已經結束,現將評標結果公示如下:   一、項目信息   項目編號:清設招第2020108號   項目名稱:清華大學高速雙光子共聚焦顯微鏡   項目聯繫人:王琦   聯繫方式:62771946
  • 程和平院士:2.2克微型雙光子顯微鏡及其在腦科學中的應用
    1990年,Denk,Webb發明了第一臺雙光子顯微鏡。1992年,我很有幸使用世界上第二臺雙光子顯微鏡,首次實現了雙光子心肌線粒體成像。在腦科學研究中,雙光子顯微鏡是高端實驗室必備的工具,當然其它前沿尖端的工具也是要必備的。如今,雙光子螢光顯微鏡成為最重要的顯微鏡成像技術。  與單光子顯微鏡相比,雙光子顯微鏡有很多優勢。  首先,看得準。
  • 第二代微型化雙光子顯微鏡正式問世
    點擊上方「藍字」發現更多精彩繼第一代微型化雙光子顯微鏡在全球首次獲取了小鼠在自由行為過程中大腦神經元和神經突觸活動的動態圖像
  • 新型自適應光學雙光子螢光顯微鏡研製成功
    像差問題對雙光子成像的影響尤為嚴重,因為在那裡,螢光信號對入射光強度的依賴是平方關係,一旦入射光波前形變,不僅聚焦強度大幅下降,成像解析度也急劇惡化。因此,如何解決像差問題,實現活體,例如小鼠大腦皮層,深層區域的高質量成像成為光學成像發展中最具挑戰性的問題之一。
  • 武漢大學雙光子共聚焦顯微鏡採購項目中標公告
    武漢創世紀招標有限公司受武漢大學的委託,就「武漢大學雙光子共聚焦顯微鏡採購項目」項目(項目編號:CSJ-ZCA-2018-101)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CSJ-ZCA-2018-101項目名稱
  • 在不影響解析度的情況下,將雙光子顯微鏡成像速度提高5倍!
    博科園:本文為天文學類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方法,可以在不影響解析度的情況下將雙光子顯微鏡成像速度提高五倍使用這種新方法在不到一秒時間內獲得了花粉顆粒的雙光子顯微鏡圖像,使用傳統的方法這將需要五倍的時間。這種基於壓縮傳感的雙光子顯微鏡方法,將有助於可視化神經網絡或同時監測數百個神經元的活動。通常,神經元在10毫秒的時間尺度上傳輸信號,而傳統系統太慢了。
  • 北大研製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 重量僅2.2克
    》的支持下,成功研製新一代高速高分辨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重量僅為2.2克。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的成功研製是世界成像儀器領域的重大突破,為腦與認知科學、人工智慧研究的推進提供了重要工具。可以期待,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成像系統將為實現「分析腦、理解腦、模仿腦」的戰略目標發揮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延伸閱讀  相比單光子激發,雙光子激發具有良好的光學斷層、更深的生物組織穿透等優勢,其橫向解析度達到0.65μm。
  • 北京大學召開「成功研製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專題新聞...
    2017年5月31日上午,北京大學「成功研製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專題新聞發布會在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廳舉行。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李楠、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傑、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徐濤、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成果轉化處副處長劉宇、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饒毅出席發布會。
  • 中山大學藥學院(深圳)雙光子雷射共聚焦掃描顯微鏡採購項目中標公告
    「中山大學藥學院(深圳)雙光子雷射共聚焦掃描顯微鏡採購項目」項目(項目編號:中大招(貨)[2018]077號) 組織評標工作已經結束,現將評標結果公示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中大招(貨)[2018]077號項目名稱:
  • 中科院成功研製雙光子激發雷射掃描實時立體顯微鏡
    日前,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簡稱:瞬態室)超分辨成像團隊研製成功雙光子激發雷射掃描實時立體顯微鏡,首次把基於雙目視覺的立體顯微方法和高解析度雙光子激發雷射掃描螢光顯微技術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