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第二代微型化雙光子顯微鏡問世

2021-01-09 北京大學新聞網

2021年1月6日,由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牽頭,聯合北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電子學系、工學院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等組成的跨學科團隊,在Nature Methods在線發表題為「Miniature two-photon microscopy for enlarged field-of-view, multi-plane, and long-term brain imaging」的文章。文中報導了第二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FHIRM-TPM 2.0(見圖),其成像視野是該團隊於2017年發布的第一代微型化顯微鏡的7.8倍,同時具備三維成像能力,獲取了小鼠在自由運動行為中大腦三維區域內上千個神經元清晰穩定的動態功能圖像,並且實現了針對同一批神經元長達一個月的追蹤記錄。

目前,世界各國的腦科學研究如火如荼,中國的腦計劃也即將啟動。其中,關於全景式解析腦連接圖譜和功能動態圖譜的研究成為重點研究方向,而如何打破尺度壁壘,融合微觀神經元和神經突觸活動與大腦整體的信息處理和個體行為信息,是領域內亟待解決的一個關鍵挑戰。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科研儀器研製專項「超高時空分辨微型化雙光子在體顯微成像系統」的支持下,該團隊於2017年成功研製了新型微型化雙光子顯微鏡,取名為FHIRM-TPM。其探頭僅重2.2克,適於佩戴在小動物頭部顱窗上,首次獲取了小鼠在自由行為過程中大腦神經元和神經突觸活動的動態圖像。該成果獲得了中國科技部評選的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同時與其他自由運動成像技術被Nature Methods雜誌評為2018年度方法——「無限制行為動物成像」。

FHIRM-TPM 2.0小鼠佩戴實物圖

通過對微型光學系統的重新設計,FHIRM-TPM 2.0成像視野擴大至420×420平方微米,微型物鏡的工作距離擴展至1毫米,以實現非侵入式成像;嵌入了可拆卸的快速軸向掃描模塊,實現了180微米深度的三維體成像和多平面快速切換的實時成像。該模塊由一個快速的電動變焦透鏡和一對中繼透鏡組成,在不同深度成像時保持放大倍率恆定。其中,變焦模塊重量1.8克,研究人員可根據實驗需求自由拆卸。此外,新版微型化成像探頭還可整體即時拔插,極大地簡化了實驗操作,避免了長周期實驗時對動物的幹擾。在重複裝卸探頭跟蹤同一批神經元時,視場旋轉角小於0.07弧度,邊界偏差小於35微米。

綜上,FHIRM-TPM 2.0擴大了微型雙光子顯微鏡的適用性和實用性,使神經科學家能夠更自由地探索更多新的行為範式,包括身體運動、長時程的複雜過程,如學習和記憶、社會互動和恐懼條件反射,甚至是慢性疾病的進展和老化,如神經發生和再生、疾病進展和衰老,以破譯大腦的奧秘。在一批「早鳥項目」中,該系統已被多個研究組應用於不同的模式動物和行為範式,如小鼠的社交新穎性識別、斑胸草雀受荷爾蒙調控後大腦特定神經元變化、新型神經遞質乙醯膽鹼探針的傳導適應性分析以及獼猴三腦區成像等多項研究。

依託兩代微型化雙光子成像技術,該團隊還在南京市江北新區建立了規模化高通量腦功能成像的南京腦觀象臺(Nanjing Brian Observatory),於2020年12月10日舉辦了落成典禮。通過與世界範圍內的神經科學家進行廣泛合作,腦觀象臺現正在服務三十多個科研項目,成為開展大型腦科學問題研究的重要科研服務平臺。

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聯合培養博士宗偉健(時任軍事醫學科學院助理研究員)、吳潤龍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陳良怡、王愛民、吳潤龍為論文的通訊作者。該研究項目由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程和平院士主持,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專項、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等經費支持。

相關焦點

  • 第二代微型化雙光子顯微鏡正式問世
    點擊上方「藍字」發現更多精彩繼第一代微型化雙光子顯微鏡在全球首次獲取了小鼠在自由行為過程中大腦神經元和神經突觸活動的動態圖像
  • 北京大學研製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解碼大腦
    5月31日,北京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成功研製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重量僅2.2克,可佩戴在動物的頭部顱窗上,實時記錄數十個神經元、上千個神經突觸動態信號。其橫向解析度可達到0.65微米,成像質量與商品化大型臺式雙光子螢光顯微鏡可相媲美,遠優於目前領域內主導的、美國腦科學計劃核心團隊所研發的微型化寬場顯微鏡。
  • 北京大學召開「成功研製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專題新聞...
    2017年5月31日上午,北京大學「成功研製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專題新聞發布會在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廳舉行。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李楠、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傑、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徐濤、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成果轉化處副處長劉宇、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饒毅出席發布會。
  • 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研製成功
    膜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程和平院士團隊研製成功了新一代高速高分辨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獲取了小鼠自由行為過程中大腦神經元和神經突觸活動清晰、穩定的圖像
  • 北京大學成功研製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
    5月31日,北京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成功研製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重量僅2.2克,可佩戴在動物的頭部顱窗上,實時記錄數十個神經元、上千個神經突觸動態信號。
  • 北大研製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 重量僅2.2克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生命科學學院、工學院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組成跨學科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專項《超高時空分辨微型化雙光子在體顯微成像系統》的支持下,成功研製新一代高速高分辨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重量僅為2.2克。
  • 北大研製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 可實時記錄神經元進行腦分析
    北京青年報記者今日從北京大學獲悉,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專項《超高時空分辨微型化雙光子在體顯微成像系統》的支持下,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動態成像中心、生命科學學院、工學院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組成跨學科團隊,歷經三年,終於成功研製新一代高速高分辨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
  • 程和平院士:2.2克微型雙光子顯微鏡及其在腦科學中的應用
    我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報告是我們北京大學一個跨學科團隊研發的一款微型化新型顯微鏡--2.2克微型雙光子顯微鏡, 它可以幫助我們洞悉大腦活動的奧秘。  一、生物醫學成像技術的發展趨勢  在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中,成像技術至關重要,它是推動生命科學進步的核心動力,生物醫學發展的歷史大半部是成像技術的發展史。從上世紀至今,我們醫學一些大的進步往往都伴隨著成像技術的突破。
  • 北京大學研製新一代顯微鏡:可解碼大腦
    5月31日,北京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成功研製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重量僅2.2克,可佩戴在動物的頭部顱窗上,實時記錄數十個神經元、上千個神經突觸動態信號。
  • 腦科學研究需要更強大的儀器,北大公布「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
    該論文主要展示了《超高時空分辨微型化雙光子在體顯微成像系統》的研究成果——新一代高速高分辨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成功研製,並獲取了小鼠在自由行為過程中大腦神經元和神經突觸活動清晰、穩定的圖像。 該研究成果源自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計劃局組織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當時共有9個項目入選。
  • 宗偉健:新一代微型雙光子螢光顯微鏡(多圖)
    a、b、c、d分別選自參考文獻8、9、10和11  之所以這些早期的微型化雙光子顯微鏡都無法得到真正的使用和推廣,其原因在於,若要製造出具有實用價值的微型雙光子顯微鏡,比研製單光子微型顯微鏡複雜和困難的多得多。
  • 【南京創新周黑科技搶「鮮」看】用這款顯微鏡,人類將「透視」大腦...
    如此神奇的腦神經活動監測效果,都得益於它們頭上那個僅有2.2克重的「頭盔」——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由北京大學程和平院士牽頭研發的微型化雙光子活體成像技術,將傳統雙光子顯微鏡中的核心零部件,都縮減在一個僅有2.2克重的微小部件中,以此研製出的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輕巧簡便可佩戴,適用於活體動物監測。程和平院士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獲取到小鼠自由行為過程中大腦神經元和神經突觸活動清晰穩定的圖像,開啟了腦科學研究的新範式。
  • 2.2克顯微鏡可實時觀察腦神經活動
    原標題:2.2克顯微鏡可實時觀察腦神經活動   5月31日,北京大學宣布成功研製出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重量僅2.2克,可佩戴在動物頭部,實時記錄數十個神經元和上千個神經突觸的動態信號;橫向解析度可達0.65微米,成像質量可與商品化大型臺式雙光子螢光顯微鏡相媲美
  • 北大研發了一款能佩戴在小白鼠頭上的「微型顯微鏡」,腦洞有多大?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5月31日,北京大學發布了研製的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該技術由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動態成像中心、生命科學學院、工學院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組成的跨學科團隊研發而成。該計劃於三年前啟動,併入選基金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獲得7200萬元的經費支持。
  • 「看得見」大腦思維 黑科技顯微鏡將亮相南京創新周
    如此神奇的腦神經活動監測效果,得益於它們頭上那個僅有2.2克重的「頭盔」——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 在動物自由活動時,如何直接對其神經元實時成像,是讓神經科學家飽受困擾的問題。傳統的科研監測只能通過將小鼠固定,或是觀察其腦部切片,或是給小鼠打麻藥,使其安靜下來。
  • 雙光子顯微鏡知多少
    對於顯微成像技術包含:寬場螢光顯微鏡、雷射共聚焦顯微鏡、轉盤共聚焦顯微鏡、雙光子顯微鏡、全內反射螢光顯微鏡等多種成像方式
  • 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新型光片顯微鏡」取得重大進展
    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新型光片顯微鏡」取得重大進展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22 10:08 來源: 自然科學基金會網站    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超高時空分辨微型化雙光子在體顯微成像系統」(項目批准號:31327901)項目組於2013年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