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和昆蟲奶奶一起去聽草蜢樂隊!

2021-01-13 上海自然博物館



綠螺講堂第37期,去聽聽都市裡「草蜢樂隊」的音樂會吧!


金杏寶,上海科技館退休職工,研究員,曾專職從事直翅目昆蟲的分類學,對廣布於南太平洋島嶼的一類捕食性螽斯做過系統研究,發現了70餘個新物種。關註上海的自然環境,對常見鳴蟲做過調研。喜歡看博物館,偏愛野外旅行,願意與不怕蟲、愛觀察的孩子交朋友,樂當「昆蟲奶奶」。



金老師介紹了自己的臺灣之行,讓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福山植物園,那裡是亞熱帶雨林,有著非常漂亮的植物、鳥、昆蟲。




去聽一段來自大自然的交響樂吧。

從清晨太陽剛剛升起,到夜晚月亮升起,都有不同的聲音,鳥鳴、蛙鳴、蟲鳴……


那,鳴蟲們這麼美妙的聲音,發聲方式有哪些呢?


●雙翅震動:蜜蜂,蚊子,蒼蠅等

●腹部鼓膜震動:蟬

●前翅與後翅、大腿摩擦:蝗蟲

●左右前翅摩擦:蟋蟀、螽斯


鳴蟲的耳朵在頭上嗎?

竟然在前足上!




鳴聲就是昆蟲們交流的語言,既是生存需要 ,用於領地佔有,也可以用來呼喚配偶,繁殖後代。


鳴聲頻率範圍, 2000~15,000 ~20,000 Hz 赫茲。很多頻率是人耳不能聽到的。


鳴聲能被人耳接收的直翅目昆蟲有幾百種,上海最常見的蟋蟀、螽斯類有30多種。


下面三種鳴蟲,在我們平常生活的小區裡一般都會有哦,試試晚上留心觀察吧!


鬥蟋、棺頭蟋 、油葫蘆。



仔細聽,油葫蘆的聲音會打轉哦~


灌木叢相對茂密的地方,有時會出現一種清脆的聲音,很可能就是竹蛉。




上海科技館旁邊的小池塘,有黑水雞、小鸊鷉……

初春的時候,蘆葦裡的小黃蛉就會開始鳴叫了。不過它們很小,不容易被發現。




似織的聲音短促,腿上有很多刺,是捕食性的昆蟲。而紡織娘,聲音像織布機。




上海郊外的小山頭也會有一些發現哦~

小崑山的石蛉  。



天馬山的青蛉。



馬蛉的翅膀很寬,發聲面積很大,聲音很好聽。



其實鳴蟲文化歷史悠久。

2000多年前國人就關注蟋蟀、螽斯類鳴蟲,清朝就有販賣蟈蟈的。




上海有很多花鳥市場,裡面會有很多鳴蟲。




鳴蟲也是環境安全的標誌,它與城市自然環境關係密切,鳴蟲種類豐富度、種群大小,與城市化程度成反比,與城市綠化管理的粗放程度成正比。


鳴蟲還可以是生物溫度計,美國白樹蟋在氣溫高的時候叫得頻率快,氣溫低的時候叫得頻率慢。



美國白樹蟋


昆蟲,是觀察自然的窗口, 是科學探索的道具與手段。

學會觀察,學會聆聽,我們的生活也會更豐富!


現場精彩問題問題集錦~




——為什麼有些蚱蜢是黃色的,有些是褐色的?

——「這個是專家正在研究的問題。一般認為和昆蟲的蛻皮有關,如果在綠色環境中蛻出來就是綠色,在枯草環境中蛻出來就是偏黃色,也有可能和昆蟲吃的食物有關。具體還有待科學家進一步研究。」



——蜘蛛是昆蟲嗎?

——「昆蟲的特點,1對觸角、2對翅膀,3對足。而蜘蛛沒有觸角,也沒有翅膀,有4對足,所以蜘蛛不是昆蟲。昆蟲分頭、胸、腹三部分,蜘蛛只有兩部分,頭胸連在一起的。」



本文為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原創,

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聯繫tougao@sstm.org.cn。


相關焦點

  • 捉草蜢:饒平客家人的童年趣事
    草蜢是一種極為常見的昆蟲,草坪上有,灌木叢裡有,花壇裡也有,但最多的地方就是農田裡。蚱蜢和蝗蟲很像,不過蝗蟲的頭是圓圓的,蚱蜢的頭是尖尖的。蚱蜢頭上長著一對又細又長的觸鬚,背上長著一對翅膀,扒開翅膀,它的背部就清清楚楚的呈現在你眼前了,蚱蜢和別的昆蟲一樣,都有六條腿,它的每條腿最前面都有一個像鉤子一樣的東西,它可以緊緊地扒在某個物體上,它的後腿很長,上面還帶有一些小刺,仔細看就像鋸子上的鋸齒一樣,但它卻不是很尖,也不是很鋒利,摸一摸感覺痒痒的。
  • [演出預告]灰洞樂隊|特邀嘉賓「哈弗黨樂隊」|聽嗨你的每一個細胞
    偏執狂和強迫症的歌唱,酒鬼與多動症的舞蹈,還有一人在臺下胡攪盲纏。灰洞的魔力是吸入以及無處可遁,不信你去洞裡看看。灰洞類似與黑洞,是那種包容萬物可以吸收所有的東西,本身樂隊玩的東西也比較多,就像我們可以玩各種各樣的風格一樣,但黑洞給人的感覺有些詭異和神秘,我們就是用心做音樂,沒那麼些東西,,會更貼切,而且灰洞會給人帶來比較飛的感覺,所以用灰洞做樂隊名稱了。
  • 樂隊現場告白指南:落日飛車,稜鏡,馬賽克,老王樂隊……
    隨著獨立音樂熱度不斷上漲,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了livehouse觀看樂隊演出,livehouse裡自由的氣息、友愛的人群、以及喜歡的音樂,常常讓樂隊現場突然化身告白現場,甚至求婚現場,充滿甜蜜,讓人羨慕不已。
  • 初二作文:與奶奶在一起的日子
    我因術後要臥床休養兩個月,身邊離不開人照顧,爸爸媽媽陪我從北京一起回來後,要為生計去奔忙,無暇照顧我,於是我就被送到奶奶家了。自小我就由奶奶一手帶大,因為要上學才不得不離開她,這次迫不得已又要回來麻煩奶奶。
  • 奶奶灰×虹樂隊《相對論》| 每一個為夢想奮鬥著的日子都閃閃發光
    奶奶灰×虹樂隊《相對論》| 每一個為夢想奮鬥著的日子都閃閃發光 2020-12-04 0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親子草蜢手工製作教程,能站在桌上,小孩都愛玩
    草蜢屬不完全變態昆蟲,稚蟲和成蟲相似,只有翅膀有無的分別。成年草蜢口大、下顎發達,主要以植物葉片為食,也有一些雜食性的品種,會吃昆蟲屍體。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如何折出親子草蜢,步驟簡單,小朋友也能學會。寶媽寶爸們可以自己學會再教自己寶寶。首先:準備一張正方形紙。
  • 奶奶灰×虹樂隊《相對論》|每一個為夢想奮鬥著的日子都閃閃發光
    從長沙到南京,距離880公裡從湖南到江蘇,是辛辣到微甜空間不是距離,有趣的靈魂終會相遇江蘇高院奶奶灰樂隊x湖南高院虹樂隊>兩個樂隊合體必然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這次他們不再民謠這首濃濃搖滾味的MV《相對論》在這個有意義的日子上線了換一個曲風講述追夢的故事……點擊下方視頻,觀看mv
  • 散文丨草蜢
    文:路邊青草蝗蟲是水稻裡很常見得到的害蟲,又叫作蚱蜢、草螟、 蚱螞、螞蚱等等,我們家鄉話裡叫它為「草蜢」。它有非常發達的後腿,骨骼也很堅硬、有力,腿上還有很多尖銳的鋸刺,非常善於跳躍,翅膀也善於飛行,喜歡群居,吃肥厚的草和莊稼的莖葉,很容易成為莊稼的災害,鋪天蓋地的成群蝗蟲掃蕩之處,凡是它咬得動的東西幾乎無一倖免,可瞬間使一片綠地變成荒原,使莊稼顆粒無收。每到水稻成熟的時候,稻田裡到處都見得到它們的蹤影,到水稻收割完了,它們便從水田裡退到田埂邊的水草,或者小河小溪邊的草木上。
  • 這個蟲子有點猛——聖甲蟲200同款動力草蜢深度測評
    相信很多與國瑞一樣的年輕人,了解到草蜢樂隊都是通過家有仙妻的配樂,這隻充滿活力,反叛和無畏精神的樂隊,也正是金城對於玩樂型踏板市場的深刻理解
  • 海信真空冰箱《越戰越勇》杖朝之年飛行員奶奶再度衝上雲霄
    ——土豆王國小樂隊,主持人楊帆立馬來了興趣,虛心求教自己能寫會唱卻不紅的原因。楊帆還與樂隊現場合作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二批女飛行員,苗曉紅奶奶在退休30多年後,在去年再次以82歲的高齡重返藍天!,衝在前線,站在《越戰越勇》的舞臺上,奶奶更是放出豪言:「只要身體能行,我就能飛!」
  • 波蘭小灰蝶樂隊跨年音樂會奏響 昨晚你和美女握手了嗎?
    餘杭」波蘭小灰蝶樂隊跨年音樂會後興奮地告訴記者。  30日晚上7點,由余杭晨報和新天地聯合主辦,餘杭新聞網及掌上餘杭承辦的「你好!餘杭」波蘭小灰蝶樂隊跨年音樂會在臨平新天地閃亮登場。18歲的波蘭小夥威特和美女索尼婭帶著小夥伴們為大家送上了一場融合輕搖滾、靈性、爵士等各種曲風的視聽大餐。
  • 26歲小夥帶97歲奶奶逛西安 一天一個景點還要一起去看海
    這個暑假,他和妹妹相約,帶著97歲的奶奶,以一天一個景點的方式慢遊西安,5天時間讓老人愛上了這座古城。  一天逛一個景點  雖然已經畢業兩年,但趙倧一直在準備執業醫師資格證考試。上周考完試,他決定不能再等了,要快快行動起來。於是9月1日,趁著休息時間,帶著奶奶來西安旅遊。
  • 跟老吳參觀昆蟲博物館,聽老吳韶韶哪種昆蟲嗓門大
    聽我韶韶粉絲團快樂相聚昆蟲博物館▓ 王希凌 攝影報導聽我韶韶粉絲群快樂相聚今天(7月11日)上午,大暴雨都沒能擋住《聽我韶韶》粉絲群裡幾十位鐵粉的腳步。他們中,小的還是學齡前兒童;老的竟是95歲高齡的阿婆。
  • 丟萊卡現場|我們去地獄做個鬼臉吧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時長 // 09'03''這局紙牌我替你輸吧輸到只剩匱乏和謊話替你對壘復燃的死灰悶雷和魔鬼、幽暗派對沒有道理更沒有意義我們去地獄做個鬼臉吧蘇麗珂丟萊卡(Wasted Laika)將這段故事寫進他們的樂隊介紹,以一種近似於明示的方式揭示樂隊名稱的含義。無論是聽他們的錄音室專輯,還是在他們的音樂現場,你很難忽視樂隊通過歌詞文本展現出來的獨特魅力。圍繞著他們的時常有「蘇聯文學」這樣的詞彙,聽著他們的歌,你會恍惚間數次走進歌詞描述的遙遠場景中,又突然被某一兩句拉回現實,並產生巨大共鳴。
  • 《樂隊的夏天》帶你了解不同風格的活力樂隊,帶你燃爆這個夏天
    《樂隊的夏天》集結了31支風格迥異的樂隊,通過不同主題單元的內容設計,樂隊進行現場表演,由不同年齡段的大眾評委和常駐嘉賓的投票,層層比拼來角逐最終的前五名。剛開始常駐嘉賓有吳青峰,高曉松,張亞東,喬杉和馬東,這幾個人也各有特點。
  • 《樂隊的夏天》究竟有什麼魅力之處,竟然能讓白巖松去參加綜藝?
    愛奇藝最新一期《樂隊的夏天》,白巖松作為超級大樂迷出現在現場,被馬東評價為「被時事評論耽誤的樂評人」。這位表情一貫鄭重其事的央視老面孔,連忙轉過頭說:「其實我的主業一直還在這,我只是兼職做時事評論,因為歌迷是終身的。」作為搖滾樂迷,白巖松稱得上最稱職的前1%。他和搖滾樂的關係,也並不只是和汪峰撞臉這麼簡單。
  • 《樂隊的夏天》給中國樂隊增加了三重厚度
    樂隊需要各種音樂器材。圖/視覺中國別說買一把Gibson或是Fender吉他動輒上萬乃至數萬元,即使是入門的Epiphone吉他沒個幾千塊也下不來。除此之外,樂手還要購買各種各樣的效果器、配件,並定期支出樂器的養護費和排練室費用。等真接到了演出,別人都是自己拿演出費,樂隊都得好幾個人一起分。
  • 科學家發現昆蟲翅膀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樣脆弱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來自都柏林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昆蟲的翅膀並非看起來那麼脆弱,他們通過對草蜢的翅膀進行研究,發現了一處像船隻防水隔間的「裂紋」,在該「裂紋」中發現了一種十分有特色及韌性的靜脈網絡。
  • 怒江發現一珍稀動物,藍色的腦袋,愛吃草蜢,大熱天在外面曬太陽
    白唇樹蜥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的中南半島,在中國境內,原生種群僅分布在雲南和廣西。雲南省滇西南的中緬邊境地區曾多次出現過,數量極少;廣西則更少了,主要棲息在崇左、百色中越邊境的林緣中。它背部的鱗片,片尖朝後,背正中有一列尖尖的齒狀鬣鱗,約有35-52節,朝後上方刺去,特別的威武!藍色體色是白唇樹蜥性成熟的一個標誌。每到繁殖季,成年雌蜥和雄蜥的體色都會不同程度地發藍,最為明顯的在頭部和喉部;更奇怪的是,雄蜥的頭部會比雌蜥更藍更妖豔。
  • 這支現場都是情侶的小眾樂隊,滿足了我對浪漫搖滾樂的所有幻想
    稜鏡樂隊組建於成都,涉世未長,短短的5年。樂隊成員只有兄弟倆:陳恆冠(罐子)和陳恆家(咔咔)。哥哥陳恆冠擔任主創及製作人,弟弟負責混音、錄製、編曲。和其他樂隊不同,由於稜鏡剛組建時沒有什麼名氣,樂隊入不敷出。除了兄弟倆外,陳恆冠索性就不留其他樂手,需要演出時只付給他們演出費,但不留樂隊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