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昆蟲翅膀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樣脆弱

2020-11-26 搜狐網
昆蟲翅膀看似脆弱,其實比我們想像中堅韌許多。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來自都柏林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昆蟲的翅膀並非看起來那麼脆弱,他們通過對草蜢的翅膀進行研究,發現了一處像船隻防水隔間的「裂紋」,在該「裂紋」中發現了一種十分有特色及韌性的靜脈網絡。

  據了解,該實驗是由來自機械和製造工程部門的簡-亨寧•德克斯(Jan-Henning Dirks)博士和大衛•泰勒(David Taylor)教授聯合進行的,德克斯博士表示,沙漠蝗蟲——草蜢可以說是昆蟲世界中最有耐力的「飛行員」了。雖然它們的翅膀要比人類的頭髮薄上數十倍,但可以連續數天不停歇的飛躍沙漠和海洋。

  很難想像,草蜢連續數天在海洋和沙漠上空飛行,其翅膀要經受多少次強勁風力的「擊打」,但它的翅膀卻完全可以抵抗得住。這不禁讓研究人員對它的翅膀產生非常大的研究興趣。草蜢的翅膀與它身體部位一樣,都是由角質層構成的,而角質層算是世界上第二大普通天然物質。泰勒表示,他們最近研究發現,草蜢腿部的角質層是世界上最有韌性的天然物質了。而他們做此次研究的目的,也就是想知道是否草蜢的翅膀中也與其腿部一樣,含有這樣韌性極強的天然物質。

  研究人員為了準確測量草蜢翅膀的韌性,他們在草蜢翅膀的薄膜上弄上一些小小的凹痕,從而來測量在遇到風力時,翅膀是如何「驅動」其上邊的「裂紋」而順利飛翔的。但第一次的實驗讓科學家感到有些意外,因為他們發現草蜢翅膀上的薄膜與其腿部相比,韌性並不是很強。他們過後在觀看實驗錄像時卻發現,草蜢翅膀上的「裂紋」一旦形成交叉脈絡時,它們就會有效地被停止擴張。一旦這些「裂紋」停頓下來就會形成很好的屏障,從而會將翅膀的韌性在原有基礎上提高50%。

  因此,研究人員總結,草蜢翅膀上的靜脈網絡可以有效的防止其翅膀上的「裂紋」擴張。德克斯表示,草蜢翅膀上的靜脈相比薄膜更厚一些。因此,靜脈越少,翅膀的重量就越輕。無論如何,從實驗錄像中可見,翅膀上的靜脈越少,對翅膀裂紋的防護也就越低。正如船隻一樣,防水隔板越多,船隻越重。但如果隔板太少,只要有一個漏洞,整個船隻就會沉沒。

  但薄膜和靜脈的比例究竟多少,才是最完美?研究人員為了尋找這個答案,測量了每隻草蜢翅膀上的1000個靜脈細胞的形狀和大小,並從細節上對草蜢翅膀的特徵樣式進行了研究。隨後,德克斯和泰勒通過斷裂力學,總結出了草蜢翅膀上薄膜和靜脈完美的匹配空間,即所謂的「臨界裂紋長度」。

  可以說,草蜢翅膀上的交叉靜脈間隔近乎完美,正是因為它們,才使得草蜢翅膀上的裂紋每當達到「臨界裂紋長度」時,都能及時停止下來。這是大自然賦予草蜢最好的禮物,讓它們翅膀的靜脈和薄膜在最佳比例的基礎上,擁有最高的韌性和最輕的重量。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完全可以運用草蜢翅膀的構成原理,來製作輕而韌性強的人造「靜脈」機翼。(尚力)

相關焦點

  • 微型飛行器:像昆蟲那樣飛(圖)
    孫茂:是的,不要小看了昆蟲的慢速飛行以及懸停、直升,這裡面蘊含著與鳥兒不一樣的飛行機理,非常奇妙,比如,基於傳統的空氣動力學理論的計算發現,果蠅翅膀的最大升力係數只有約0.6,單就這個力的大小來說,不夠平衡昆蟲的重量,更不能提供機動飛行所需的附加氣動力。也就是說,用傳統的理論不能解釋昆蟲飛行這一現象,它們自己有一套飛行中產生和控制空氣動力的機制。
  • 有翅膀不等於會飛,在有翅膀的生物中,最不應該會飛的就是昆蟲
    飛行的夢想對於人類而言,曾是如此的困難重重,但有很多生命,它們從一出生便能夠翱翔於天空,比如鳥類和昆蟲。既然說到了昆蟲,那麼昆蟲為什麼會飛呢?你可能會認為昆蟲有翅膀,所以當然應該會飛,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有翅膀並不等於會飛。最顯而易見的例子,鴕鳥和家養的雞就都不會飛。
  • 科學家們揭示了昆蟲翅膀激發對抗超級細菌的新方法
    科學家們揭示了昆蟲翅膀激發的納米材料是如何在接觸時破壞細菌的。 蟬和蜻蜓的翅膀是天然的細菌殺手,這一現象促使研究人員尋找擊敗抗藥性超級細菌的方法。 新的抗菌表面正在開發中,具有模仿昆蟲翅膀致命作用的不同納米顆粒,但科學家們才開始揭開它們如何工作的奧秘。 發表於自然觀微生物學研究人員已經詳細說明了這些模式是如何摧毀細菌的--拉伸、切割或撕碎細菌。
  • 最新發現真實「小仙子」 神秘昆蟲長著隱形翅膀
    最新發現的這種昆蟲存在於哥斯大黎加的幼齡叢林中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在哥斯大黎加森林中發現一種柄翅小蜂新物種,它們被命名為「Tinkerbella nana」,頗似科幻電影《小飛俠》中的小仙子。
  • 昆蟲再寒冷冬天如何取暖?翅膀是它們的「加熱器」
    與恆溫動物不同,變溫動物通常被稱為冷血動物,其中包括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他們的體溫隨著周圍溫度而波動,這就是為什麼蛇和短吻鱷是「鐵桿日光浴者」,在這兩類分類中,昆蟲屬於哪一類呢?翅膀——不僅僅是用於飛行的想像一下,你是一隻昆蟲,你的手臂是類似蝙蝠或者鳥的翅膀,你必須在高速飛行時揮動手臂,這無疑是一項非常艱苦的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熱量,為了產生飛行所需的所有能量,昆蟲必須擁有快速代謝率,但我們體內代謝反應並不總是高效的。
  • 研究發現一昆蟲留有原始翅膀痕跡
    日本的一個科研小組在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網絡版上報告說,化石研究顯示,數億年前某些昆蟲具有不用於飛行的原始翅膀,據信在進化過程中這種翅膀消失了
  • Science:發現決定昆蟲翅膀的部位
    現代昆蟲唯一已知的背側附器是翅膀及其衍生物,它們僅僅出現在其第二及第三胸節上。然而,在化石記錄中翅狀墊卻存在於昆蟲其它的無翅節段上。>現在,Takahiro Ohde及其同事證明,2個分別出現在黃粉蟲甲蟲 Tenebrio molitor 第一胸節和腹節上的特別翅狀墊可通過減少該昆蟲中
  • 蜘蛛為什麼不是昆蟲,難道是法布爾研究錯了?
    學習強國裡有一道選擇題,蜘蛛是不是昆蟲?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蜘蛛不是昆蟲呢?蜘蛛屬於節肢動物中的蛛形綱。蜘蛛和昆蟲屬於節肢動物中的不同分支。我們都知道,蒼蠅、蚊子、螞蚱、螞蟻、蜜蜂、蝴蝶都是昆蟲。它們共同的特徵是:身體分節,形成頭、胸、腹三部分。
  • 昆蟲的翅膀可能是從甲殼綱動物的腿進化而來的
    科學家們目前認為,最早的昆蟲出現在大約4.8億年前,是從水生甲殼綱動物進化而來的。大約8千萬年後,隨著陸地生態系統變得更加複雜,翅膀使它們能夠飛到空中。 如果他們是對的,那就意味著最早的昆蟲在我們的星球上嗡嗡作響,遠遠早於鳥類、蝙蝠和翼龍——那麼它們從哪裡獲得這種能力呢?
  • 傾聽昆蟲振翅有多重要?可幫我們對抗瘧疾
    就像擁有「絕對音感」的作曲家可通過耳朵抄寫樂譜那樣,索塔瓦爾塔可在沒有鋼琴輔助下識別蚊子翅膀發出的精確音調。索塔瓦爾塔於1952年在《自然》雜誌上撰文稱:「聲學方法使得觀察昆蟲自由飛行成為可能。」換言之,因為擁有「絕對音感」,索塔瓦爾塔不僅能用耳朵獲得相當於實驗室內相機捕捉的振翅細節,同時也能捕捉大自然中的情況。
  • 人類為何沒進化出翅膀?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終於發現了真相
    最早的人類飛行故事之一,來自古希臘的神話故事中,伊卡洛斯擁有一對人造翅膀,然而他最終因為飛得離太陽太近,導致翅膀上的蠟融化,留下了一個悲慘的結局。即使這個故事被流傳了幾千年,我們還是沒有製造出能夠使我們在天空自由翱翔的人造翅膀。
  • 昆蟲的翅膀是如何進化而來的?
    昆蟲擁有翅膀,這聽起來就像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其實這是一個困惑了生物學家一個多世紀的謎團。近年來,關於昆蟲翅膀進化的理論層出不窮,但沒有一個是完全令人滿意的。現在來自伍茲霍爾海洋生物實驗室(MBL)的一個團隊利用很久以前的科學論文的線索以及最先進的基因組學方法,解決了這個爭議。
  • 還原昆蟲真實顏色 2億年前飛蛾長著金色翅膀
    然而,南京古生物專家聯手德國和英國同行,通過對昆蟲化石中結構色的研究,揭示了2億年前昆蟲的「真實顏色」。該研究成果於12日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子刊《科學進展》。蝴蝶扇動著五彩斑斕的翅膀,甲蟲在陽光下發著金屬的光澤……無論是在百科全書或是在博物館裡,我們常看到色彩豐富的配圖,展示出遠古時代昆蟲的風貌。
  • 原來昆蟲翅膀上的紋理不只好看那麼簡單
    今天,我們來聊聊昆蟲翅膀上的紋理——翅脈。原來小編一直以為這種紋理就像其他花紋一樣,只是為了好看。但事實證明,翅脈裡可是大有文章。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唯一有翅的動物。不同昆蟲的翅膀種類不同。
  • 日研究發現:飛行依賴程度影響昆蟲翅膀構造
    新華網東京12月15日電 日本《東京新聞》14日報導說,日本高輝度光科學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利用X射線對50種昆蟲的翅膀纖維構造研究後發現,它們的翅膀纖維構造與其飛行依賴程度有關。  該中心研究人員巖本之裕等人使用大型放射設施「SPRING8」,透視蜻蜓、蜜蜂等50種昆蟲冷凍後的翅膀纖維細胞並分析它們的構造。
  • 世界上最奇怪的10種昆蟲,花螳螂被認為是最美麗的昆蟲
    如果你想在地球上遇到另外一種生命體系,那麼動物王國的昆蟲類別就是你觀察的最好選擇。科幻文學和電影中的許多外星人都有類似昆蟲的外表,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已超過90萬種,科學家估計還有數百萬種未發現。昆蟲約佔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種的80%。在某個非常真實的意義上,這個星球屬於他們。
  • 蜘蛛竟然不是昆蟲!
    很多人都會把蜘蛛誤認為是昆蟲,可是你知道蜘蛛為什麼不是昆 蟲嗎?昆蟲的標準又是什麼呢?昆蟲的頭部有一對觸角、一對複眼、三個單眼,還有一個「口器」;胸分前胸、中胸、後胸三節;有三對足、兩對翅;腹部有氣門和外生殖器。上述特徵是確定昆蟲的標準。
  • 萌娃探蟲|昆蟲基礎知識(2)——昆蟲的翅膀
    今天我們要來了解昆蟲的翅膀,昆蟲一般都有兩對翅,稱為前翅和後翅,翅膀的主要作用是飛行。
  • 「螃蟹的腿」,進化成了「蝴蝶的翅膀」?科學家還真找到了證據
    二者同屬於節肢動物門,其中很多其他綱的動物,都被一些人誤認為是昆蟲,比如蠍子、蜘蛛都是蛛形綱動物、潮蟲屬於甲殼綱,都像其他蟲子一樣讓人感到噁心。當然,今天我們說到的不是這幾種動物,而是節肢動物門的另一個分支——甲殼類動物。  事實證明,這些甲殼類動物確實和昆蟲們有些「血緣關係」。最新的研究表明,今天遍及世界各個角落、數量極其龐大的昆蟲家族,正是由甲殼類生物演化來的。
  • 昆蟲飛行的秘密,有些昆蟲不遵守空氣動力學它也能飛上天!
    昆蟲獨有的飛行能力令科學家嘆為觀止。按照傳統空氣動力學原理來看,蜜蜂是根本無法飛上天的。昆蟲飛行是20世紀的一大謎團,最近人們才終於發現它們飛行軌跡中所顯露的一些奧秘——空氣動力學誕生之初,科學家就注意到昆蟲的飛行有點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