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探蟲|昆蟲基礎知識(2)——昆蟲的翅膀

2021-02-25 愛實驗

今天我們要來了解昆蟲的翅膀,昆蟲一般都有兩對翅,稱為前翅和後翅,翅膀的主要作用是飛行。很多昆蟲的翅膀是膜質而透明的,但不少昆蟲在演化的過程中,翅膀的質地和形狀發生了適應性的改變,形成了不同的類型,主要有:鞘翅、鱗翅、膜翅、半鞘翅、革翅、平衡棒、纓翅、毛翅等。

這裡我們主要介紹常見的幾種翅膀類型。

1、鞘翅,是一種全部骨化的翅膀,見不到翅脈,堅硬如鞘,主要用於保護後翅與背部。如:金龜子、瓢蟲、天牛的前翅就是鞘翅。


2、鱗翅,翅的質地是膜質,但翅膀上有很多鱗片。如:蝴蝶、蛾的翅膀。

 高倍手持放大鏡下蝴蝶的鱗翅

3、膜翅,薄而透明,翅脈明顯可見。如:蜻蜓、蜜蜂、蒼蠅、蟬等。

 

 

4、革翅,前翅質地堅韌如皮革,有翅脈。如蟋蟀、蝗蟲、螽斯、蚱蜢等。


5、半鞘翅,這樣的翅膀,一半膜翅,一半革質,如蝽的翅膀。

上圖中的麻皮蝽就是半鞘翅的昆蟲,翅膀上半部分為革質的,下半部分黑色的地方為膜翅。

6、毛翅,翅膀的質地是膜翅,翅面和翅脈上有許多毛,如石蛾的翅膀。

石蛾的毛翅

7、平衡棒,翅膀退化成棍棒狀,協助飛行,如蒼蠅、蜜蜂、蚊子的後翅。

圖中用紅色圈出的就是大蚊的平衡棒,下圖為高倍手持放大鏡下看到的平衡棒。

  昆蟲的翅膀各式各樣,現在你能分辨你找到的昆蟲屬於哪種類型的翅膀了嗎?

相關焦點

  • 萌娃探蟲|昆蟲基礎知識(3)——昆蟲的口器
    口器是昆蟲的取食器官,在不同環境中生長的昆蟲,口器也不盡相同,有能嚼食固體食物的咀嚼式口器,有能吸食動植物汁液的刺吸式口器,還有能伸入花朵深處吸食花蜜的虹吸式口器
  • 昆蟲的翅膀是怎樣進化來的
    化石證據表明,最早的有翅昆蟲是在石炭紀晚期出現的。那是距今大約3億年前,大地上到處都生長著高大茂密的森林,不過樹種與現代的大樹完全不同,主要是熱帶的蕨類植物,如木賊、石松和各種木本蕨類。有翅昆蟲就在這樣的環境裡出現了。它們成群地在森林裡飛來飛去,種類也很快地越來越繁雜。實際上,這些高大的樹木正是昆蟲獲得翅膀的環境條件,因為昆蟲只有先上樹,適應了樹上生活以後,才有產生翅膀的需要和可能。  雖然發現有翅昆蟲化石的最早時代是石炭紀晚期,但是根據種種事實推測,有翅昆蟲的起源是發生在泥盆紀末期或石炭紀初期。泥盆紀地層中已經有煤層存在,說明當時已經出現了森林。
  • 昆蟲的翅膀是如何進化而來的?
    昆蟲擁有翅膀,這聽起來就像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其實這是一個困惑了生物學家一個多世紀的謎團。近年來,關於昆蟲翅膀進化的理論層出不窮,但沒有一個是完全令人滿意的。現在來自伍茲霍爾海洋生物實驗室(MBL)的一個團隊利用很久以前的科學論文的線索以及最先進的基因組學方法,解決了這個爭議。
  • 數公裡外測出昆蟲體重,美軍的天才計劃又泡湯了
    最近環球時報報導稱,一臺空中昆蟲生物遷飛雷達正在監測從緬甸方向飛來的蛾子,這是北京理工大學雷達技術研究所研製的Ku波段高解析度全極化昆蟲探測雷達第一代樣機,而這個雷達究竟神奇在哪呢?據介紹,這款雷達能夠在數公裡外測出單只昆蟲的體重、體長、振翅幅度和飛行角度。
  • [招募]「我的昆蟲翅膀」益智科學活動報名開始啦
    由於雲南多樣的生態環境和種類繁多的植物,形成多種多樣的昆蟲種類,動物王國的美譽以昆蟲為典型代表,雲南豐富的昆蟲資源體現為大、多、豔、特、新、奇。昆明動物博物館聯合YOOOO,延續「唯一地球,多樣生物」的口號,為大家開拓了新的世界——『我的昆蟲翅膀』,讓家長和孩子能手牽手投身自然,闊寬視野,領略蝴蝶世界的神奇美妙與多彩多姿,讓孩子們無邊界、無限制、無束縛的決心,用童趣帶大家聚焦明年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大會,讓小朋友們拿起畫筆,成為東道主,取得未來發展的選擇權。
  • 還原昆蟲真實顏色 2億年前飛蛾長著金色翅膀
    然而,南京古生物專家聯手德國和英國同行,通過對昆蟲化石中結構色的研究,揭示了2億年前昆蟲的「真實顏色」。該研究成果於12日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子刊《科學進展》。蝴蝶扇動著五彩斑斕的翅膀,甲蟲在陽光下發著金屬的光澤……無論是在百科全書或是在博物館裡,我們常看到色彩豐富的配圖,展示出遠古時代昆蟲的風貌。
  • Science:發現決定昆蟲翅膀的部位
    現代昆蟲唯一已知的背側附器是翅膀及其衍生物,它們僅僅出現在其第二及第三胸節上。然而,在化石記錄中翅狀墊卻存在於昆蟲其它的無翅節段上。現在,Takahiro Ohde及其同事證明,2個分別出現在黃粉蟲甲蟲 Tenebrio molitor 第一胸節和腹節上的特別翅狀墊可通過減少該昆蟲中
  • 昆蟲的翅膀可能是從甲殼綱動物的腿進化而來的
    但是兩篇關於有翼昆蟲的遠親的新論文表明,它們的腿是更好的搭配。 第一項研究敲除了夏威夷蝦類鸚鵡身上的某些基因,發現了一種類似於昆蟲翅膀的基因網絡,這種甲殼類動物的體甲和離身體最近的腿部部分都有類似的基因網絡。這表明,它們都以某種方式擠過了體壁,然後又折出來,形成了翅膀。
  • 昆蟲星球:我們身邊的昆蟲世界
    蝴蝶翅膀的花紋有多少種?蚊子真的是從水裡飛出來的嗎?在地球上,至少生活著1000萬種昆蟲,超過了地球上所有動物物種的五分之四。可以說,我們的地球簡直就是「昆蟲星球」。可是目前,只有95萬種昆蟲被人類命名,昆蟲世界仍然等待著我們去探索。《MOVE圖鑑 昆蟲》是由講談社製作的一本面向兒童及青少年讀者的科普圖鑑。
  • 《昆蟲知識》變更刊名為《應用昆蟲學報》
    據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消息:《昆蟲知識》日前更名為《應用昆蟲學報》。
  • MOVE圖鑑昆蟲:生動豐富的內容帶領我們進入昆蟲世界
    《MOVE圖鑑 昆蟲》與我們的學習、生活似乎並無什麼太大的交集,實則不然,讀《MOVE圖鑑 昆蟲》收穫的不僅僅只是昆蟲小知識,還能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昆蟲和植物構成了地球生態系統的基礎。所有的昆蟲和植物是一同進化的。地球上現存的開花植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靠昆蟲幫忙傳粉的。同時,昆蟲們也依靠植物進行生命活動。
  • 研究發現一昆蟲留有原始翅膀痕跡
    日本的一個科研小組在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網絡版上報告說,化石研究顯示,數億年前某些昆蟲具有不用於飛行的原始翅膀,據信在進化過程中這種翅膀消失了
  • 幼兒園萌娃與昆蟲相約春天裡
    春季萬物萌生,也是昆蟲最活躍的季節。杭州京都實驗幼託園流水園區中三班的孩子們,在這個4月迎來了長達一個月的「有趣的昆蟲」主題活動。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課程中孩子們有更多自主、體驗的機會。首先,老師給孩子們發放了「我最愛的昆蟲」調查表,請家長和孩子們共同記錄下他們最愛的昆蟲,以及對應的習性和特點。
  • 原來昆蟲翅膀上的紋理不只好看那麼簡單
    今天,我們來聊聊昆蟲翅膀上的紋理——翅脈。原來小編一直以為這種紋理就像其他花紋一樣,只是為了好看。但事實證明,翅脈裡可是大有文章。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唯一有翅的動物。不同昆蟲的翅膀種類不同。
  • 上海昆蟲博物館開展「走進昆蟲博物館」實踐活動
    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分別參觀了序廳、昆蟲生命廳、昆蟲世界廳、昆蟲與人類廳、昆蟲文化廳,從昆蟲的身體結構、生長發育、棲息環境、與自然界關係、與人類關係等各個方面全面了解了昆蟲世界,並見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斑喙鳳蝶,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二尾鳳蝶、三尾鳳蝶、中華虎鳳蝶和阿波羅絹蝶,以及日本、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美國等國的國蝶,還零距離接觸了價值「36萬」的「光明女神」以及令人毛骨悚然的貓頭鷹蝴蝶
  • 蜻蜓是昆蟲界最優秀的飛行員?從飛行方式、技巧和翅膀本身說起
    但是同樣作為昆蟲,蜻蜓是昆蟲中前飛扇動翅膀次數最少的且速度最快的。它每秒扇動30-50次翅膀,可以在空中進行長時間長距離的飛行還可以隨意的加速,其衝刺飛行速度可達40m/s,這簡直就是昆蟲中的戰鬥機,這是一般昆蟲無法完成的飛行。
  • 科學家發現昆蟲翅膀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樣脆弱
    >昆蟲翅膀看似脆弱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來自都柏林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昆蟲的翅膀並非看起來那麼脆弱,他們通過對草蜢的翅膀進行研究,發現了一處像船隻防水隔間的「裂紋」,在該「裂紋」中發現了一種十分有特色及韌性的靜脈網絡。
  • 昆蟲再寒冷冬天如何取暖?翅膀是它們的「加熱器」
    昆蟲的奇妙之處在於它們的多樣性,昆蟲是由身體兩側對稱多肢體構成,身體分為幾段,從某種意義上講,昆蟲是「終極雪花」——其形態、行為和適應性有著驚人多樣性,因此,昆蟲並不完全屬於溫血動物或者冷血動物的範疇,這是有道理的。傳統上認為昆蟲是變溫動物,的確如此,但並不完全這樣,有些昆蟲比其他昆蟲更易受外界溫度的影響。
  • 日研究發現:飛行依賴程度影響昆蟲翅膀構造
    新華網東京12月15日電 日本《東京新聞》14日報導說,日本高輝度光科學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利用X射線對50種昆蟲的翅膀纖維構造研究後發現,它們的翅膀纖維構造與其飛行依賴程度有關。  該中心研究人員巖本之裕等人使用大型放射設施「SPRING8」,透視蜻蜓、蜜蜂等50種昆蟲冷凍後的翅膀纖維細胞並分析它們的構造。
  • Nature:昆蟲學重大發現 角蟬翼狀翅膀經過2億年演化淘汰後又重新長...
    6日刊登在《自然》期刊(Nature)的研究報告指出,角蟬頭上引人注目的突起物,其實是翼狀翅膀,經過2億年演化淘汰後,又重新長回來。專家說,這項發現或許會震驚昆蟲學家,也挑戰昆蟲學部分根基。昆蟲的身體分為頭部、胸部(thorax)和腹部,地球上所有昆蟲胸部分成3節,每節都有2隻腳。大部分昆蟲目有2對翅膀,一對在胸部中節,一對在後節。蒼蠅和蚊子只有在後節有一對翅膀,少數昆蟲,如大多數螞蟻則完全沒有翅膀。胸部第一節有翅膀的昆蟲,如今已不存在,不過它們的先祖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