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楊養殖技術。今天給大家來分享蛤蚧的引種與繁殖,蛤蚧引種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蛤蚧的生長繁殖效果。從蛤蚧養殖場引進經過馴化的種苗最為理想,並固定引種點。如果有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一)養殖場的準備
1.養殖室的消毒
在引進蛤蚧前,選擇一間已清空的養殖室,然後進行場地消毒。消毒的方法有燻蒸消毒和高錳酸鉀液消毒。
(1)燻蒸消毒
利用甲醛和高錳酸鉀反應產生的氣體,達到消毒的目的。養殖場地受汙染比較嚴重,或養殖蛤蚧時發生過傳染性疾病的可採用此方法。操作如下:
①密閉養殖室。檢查需消毒的養殖室是否有透風縫隙,如發現必須堵塞封好,這樣燻蒸效果才會好。
②按照甲醛(40%)10~14毫升/米3、高錳酸鉀5~7克/米3 計算用量。
③用於消毒反應的盛藥容器要大、耐熱、耐腐蝕,一般用陶瓷或玻璃容器,因為高錳酸鉀和甲醛都具有腐蝕性,且混合後反應劇烈,釋放熱量。
④容器應儘量靠近門口,以便操作人員迅速撤離。先將溫水倒入容器內,後加入高錳酸鉀,攪拌均勻,再加入甲醛。加入甲醛後操作人員立即離開,關門,密閉房間。
⑤消毒時間一般為2天。
⑥消毒後要打開門窗通風透氣,10天後方可使用。
2.高錳酸鉀液消毒
主要是針對蛤蚧常發性、傳染性疾病發生較嚴重的場地,如口腔炎的致病菌(銅綠假單胞菌)的殺滅。此消毒方法常用於場地受汙染程度小的養殖場。操作如下:
①配製0.1%的高錳酸鉀消毒液。
②將配製好的消毒液裝入噴壺內,噴灑養殖室的牆面、地板等,以及每個死角。
3.用具準備
一般用鐵籠、竹籠、木籠等裝蛤蚧種苗,不管是什麼材料的籠子,都需要有較多的通風透氣孔,便於通風透氣。同時還需準備手套,避免在抓捕蛤蚧時被咬傷或刮傷。
(二)引種場的考察
引種前,需要對提供蛤蚧的場進行方方面面的調查。蛤蚧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發展蛤蚧養殖時,必須到林業相關部門辦理合法的養殖證件,所以在引種蛤蚧時首要了解的是,出售蛤蚧的養殖場是否辦理了「陸生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然後了解該場養殖蛤蚧的技術水平如何,疾病防治工作是否做得到位,等等。對於準備涉入蛤蚧養殖的,還需要了解提供種苗的養殖場能否提供技術依託,或相應的技術培訓。
(三)引種時間的確定
蛤蚧引種時間一般以每年的4月底至6月份較好。此時是蛤蚧繁殖產卵的時期,也是昆蟲飼料的生長期,此時的蛤蚧體質健壯,活動能力強,引種後體能容易恢復。儘量避免在下面兩個時期引種。
1.冬眠期
蛤蚧冬眠期是一個消耗的過程,也是一個技術難點,護理非常重要,護理不好,容易造成大批死亡。所以,對沒有養殖經驗的養殖戶,建議在引種時應避開這個時期。
2.冬眠後
冬眠期剛過,蛤蚧正處在體能恢復期,此時的蛤蚧由於經過一個冬眠期的消耗,體質比較虛弱,在蛤蚧恢復採食後,如不能及時捕食到昆蟲,蛤蚧很有可能體虛死亡。此時蛤蚧也極易發生疾病。
(四)種蛤蚧的挑選
引進的種苗大小可根據需要而定,總的來說,要求蛤蚧無外傷(包括四肢、脊柱、皮膚、口腔、牙齒等),無畸形,體質健壯,活潑好動,自衛能力強,蛻皮完整。如果引進繁殖群,可按雌雄為4:1比例引進,且雌雄蛤蚧都達到體成熟(3齡以上)。引進小蛤蚧更利於馴化,但養殖過程中成活風險較高。
(五)種蛤蚧的運輸
從其他養殖場購買蛤蚧種苗時,必須選擇正確的運輸方式,否則在運輸過程中會造成蛤蚧的死亡。
1.運輸方法
運輸蛤蚧可用木箱、鐵網箱、泡沫箱、竹簍、網袋等作為放置蛤蚧的容器,這些容器必須設通風透氣孔。對運輸距離較近的,可用網袋、竹簍等;對運輸距離較遠的可採用木箱和鐵網箱等。裝運蛤蚧種苗的容器不宜太大,否則不方便搬動,一般規格為60釐米×40釐米×40釐米,每箱可裝入50隻蛤蚧。將運輸蛤蚧的容器清洗、消毒後,把需運輸的蛤蚧放入其中,並在表面蓋上麻袋或黑色的布,以便遮光,然後放於安靜且背風背光的地方等待運輸,以防感冒裝有蛤蚧的籠不宜蓋得過於嚴實,以免影響透氣,但必須覆蓋遮光布(用單層麻袋比較好)。氣溫太高時,可灑水降溫;也可用塑膠袋包好冰塊,或用礦泉水瓶裝水凍成冰塊放在運輸籠的兩側。灑水降溫要把握好尺度,溼度太大,蛤蚧容易感染疾病。
2.運輸時間
氣溫太高和在太陽直射的情況下均不宜運輸蛤蚧。運輸時間長時,通常選擇在傍晚後運輸;運輸時間短時,則選擇在早上6時或傍晚6時後,儘量避開中午和太陽直射的時段運輸蛤蚧。
3.運輸途中護理
檢查蛤蚧狀況,發現蛤蚧擠壓在一起要及時攤開;車內溫度過高時,需透氣散熱。時刻注意蛤蚧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造成損失。
(六)蛤蚧種苗進場管理
1.消毒隔離
種苗運回後,需配製0.1%高錳酸鉀消毒水對蛤蚧進行消毒處理,特別是對口腔的消毒,然後再放入觀察室觀察7~10天,如無異常現象即可根據需要放入健康群或已經消毒的養殖室。口腔消毒要將蛤蚧的頭朝下浸入水中,避免消毒水經過口腔流進胃腸道,造成胃腸道的傷害。
2.飲水
蛤蚧經消毒放入隔離室後,立即為其提供必要的飲水,此時的飲水最好為8%~10%葡萄糖液,讓蛤蚧儘快恢復活力。將飲水置入隔離室中央後,管理人員隨即離開不再打擾蛤蚧,讓在運輸途中受驚擾的蛤蚧逐漸進入穩定狀態。
3.餵食
剛引進的蛤蚧第一次投食時間應該選擇在傍晚,傍晚至凌晨是蛤蚧捕食昆蟲的時間,此時的蛤蚧更專注於充飢,容易減輕運輸途中的驚擾。但投放昆蟲不必太多,因為有些還沒有擺脫驚擾的蛤蚧不會捕食,以免造成浪費。投放的昆蟲以蝗蟲和土鱉蟲為主。
4.運輸工具消毒處理
在運輸蛤蚧時使用的籠、箱以及其他用具,清洗乾淨後,在太陽光下暴曬可達到消毒效果。運輸工具經消毒處理後,即可存放好待下次運輸使用。
今天分享蛤蚧的引種與繁殖就分享到這裡,希望各位小夥伴們能喜歡,如果大家有更好的建議,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小編每天都會為大家分享更多的養殖技巧,歡迎大家關注並轉發,您的關注是對小編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