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網上瘋傳的「吃人鯰魚」
嵊州南山水庫
原帖
《恐慌,嵊州南山水庫,驚現吃人的鯰魚》
嵊州南山水庫。最近有人與朋友一起到水庫遊水溺死,才發現驚天秘密!
有一條長三米多、頭寬一米多的吃人鯰魚!宰割鯰魚後,驚人地發現:在其肚中竟然有人的骸骨!
經國家安全局立案調查,發覺在水庫最近發現骸骨的地方與溺水人沉下去的地點不同,經過分析,以前有幾十人溺水死亡,估計水下有怪物,且大多數是此怪物在水下犯的案。派人下水去調查。就發現了巨大的吃人魚的蹤跡。但因為水庫太深,一時間難以下網圍捕,最後決定用整隻凍雞作為魚餌來誘捕!
吃人魚終於被活雞吸引,浮出水面吃活雞,在旁守候的武警見到水中有異樣,及時向水中發槍,吃人魚有幾處正中要害,在水面不斷掙扎,武警及時撒網收網,拖上岸邊。
發帖時間:5月9日
《致歉信》
本人叫翁××,北漳鎮嶺塘村人,網名叫黑蝙蝠,在嵊州信息港江南論壇中發表了題目為「恐慌,嵊州南山水庫,驚現吃人的鯰魚」的帖子和圖片,此帖子是我從別處下載複製而成,屬虛假信息。
因本人法制意識淡薄,給社會帶來不利影響,在此深表歉意,以後不再犯此類錯誤。
發帖時間:5月15日
記者核實:
食人鯰魚的帖子見諸論壇後,轉貼及發帖詢問的數不勝數。自那以後,每天有很多人打電話到嵊州管理部門詢問事情的真相。
南山水庫周邊一帶是嵊州的旅遊區。經過公安部門調查,此事子虛烏有。當地政府也採取措施緊急闢謠。
考慮到事情已經給當地造成一定負面影響,此行為已構成散布謠言、擾亂公共秩序,兩個造謠的網民日前因違反治安管理法,被警方罰款。
據他們交代,信息源也是來源於網絡,發帖都是出於好玩。
謠言路線圖
在網上搜索,發現以「吃人鯰魚」為主題的帖子為數眾多,各地論壇都能見到,最早的帖子出現在2007年6月,可事發地不是嵊州,而是廣州。
當時,國內各大論壇上流傳一個「花都芙蓉嶂驚現吃人塘蝨」的帖子,內容大同小異,都是以第一人稱描述在廣州芙蓉度假村時,看到有人被塘蝨吃掉(「塘蝨」魚又叫鯰魚,這種叫法源於廣東話,形容魚多得像蝨子一樣在池塘裡亂蹦)。
有帖子詳細描述:有人不顧警示牌,下水遊泳了。當他快到湖中心的時候,突然像被什麼巨大的東西往下拉著,他拼命地大喊救命,不斷地往上掙扎。幾個同伴機警地跳下水遊過去救人,當他們拉他上岸的時候,那人的下半身已經被不知名的東西咬得血肉模糊了……再後來才知道,咬死人的兇手是一條300多斤的塘蝨。
這條並不是一般的本地塘蝨,而是埃及塘蝨!那條巨大的埃及塘蝨是被打死,拖上岸了,當村民把它的肚子開膛破肚的時候,能看見肚裡面殘留著沒消化完的人肉和些許骨頭……水庫二十幾年都沒有幹過,水深起碼有二十幾米,怕就怕是不止一條埃及塘蝨在水裡面。
2007年7月,南方都市報專門對這個「廣州版本」的「吃人鯰魚」帖做了調查:廣州花都區公安部門沒有接到湖怪吃人的相關案件。芙蓉度假區管理辦公室徐主任接受採訪時說,從2006年1月以來,死亡者都是溺水身亡的,沒有湖怪吃人這回事。
既然鯰魚吃人是個謠言,那網絡上的照片是怎麼來的?南方都市報引述圖片製作者的看法,認為是合成的;廣州日報則指出,照片中的動物是鯨鯊。
很多網友在回帖中也判斷圖片中的食人魚是鯨鯊。
在搜尋引擎中輸入「鯨鯊解剖」,一個以「目擊鯨鯊解剖現場」為題的帖子跳了出來,點進去一看,與「鯰魚吃人事件」所引用的圖片一模一樣。
帖子來源於廣東一個名為「我們的天空」的休閒社區,發帖時間為2006年6月,記錄的是廣西北海貝類珊瑚館對鯨鯊進行解剖,準備製作成兩具標本。
今年2月13日,廣西南國警察網站闢謠稱,所謂吃人魚的圖片所反映的是北海貝類珊瑚館新建的「海洋之窗」技術人員解剖鯨鯊的現場。這些圖片被人在網上傳播,說廣州花都芙蓉嶂水庫發現吃人魚。
至此,「鯰魚吃人事件」真相大白。
食人魚
食人魚牙齒銳利,下顎發達有刺,以兇猛聞名,一般可達200毫米。在亞馬孫河流域,人們過河時,常常要先向河裡投擲牛肉等把食人魚引開。在食人鯧活動最頻繁的巴西馬把格洛索州,每年約有1200頭牛在河中被食人鯧吃掉。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婦女不時也會受到食人魚的攻擊。
食人魚的體形雖然小,但它的性情卻十分兇猛殘暴。一旦被咬的獵物溢出血腥,它就會瘋狂無比,用其鋒利的尖齒,像外科醫生的手術刀一般瘋狂地撕咬切割,直到剩下一堆骸骨為止。
據生物學家統計,目前已發現的食人魚有20多種,不僅出現在亞馬孫河流域,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脈以東,從加勒比海南岸至阿根廷北部的一些拉美國家都有食人魚的蹤跡。
都是獵奇心理惹的禍
寧波大學社會學專家董立群說,前不久,我還聽說一件事,在美國有人從飛機上看到地面有一條奇大無比的大蛇,幾天後,美國就有部門出來闢謠了。美國的「大蛇事件」與「鯰魚吃人」的廣州版本、乃至2年後「變異」出的嵊州版本類似,都是因為人類有獵奇的心理需求,所以,就有人樂於去製造謠言,而人們願意將稀罕事告訴別人的心理以及網絡上的事沒人去核實的現狀又助長了謠言的傳播。
發帖人沒有任何獲利,僅僅是吸引了眼球而已,超高的點擊率和回復率可能讓他們在心理上產生一種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