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如今我國的領土面積有九百多萬平方公裡,這麼大的面積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就能夠形成了,而是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歷史積累。
其實,在商周時期,只有中原的概念,對於國土、國界並沒有清楚的認知。當時,我國的核心區域是河北河南等地,也是最繁榮的區域。到了秦朝之後,秦始皇開鑿靈渠,擴大疆域一直擴到了嶺南以南的地區。
之後,就是漢武帝時期,漢武帝很看重國家疆域,將整個東北,甚至是朝鮮半島的部分地區都收入了漢朝的疆域內。
事實上,幾乎所有的朝代都對我國的疆域做出過貢獻,除了宋朝,宋朝雖然非常繁華,但是宋朝卻把部分地區弄丟了。那麼,到底是哪些朝代為我國如今的疆域做出過很大的貢獻呢?
元朝時期對我國的疆域有過比較大的貢獻,因為元朝將西藏收進了中國的版圖。
當時,西藏叫吐蕃。在元朝之前,吐蕃一直是個小國家,還是個比較獨立的國家,每年吐蕃會給元朝進貢一些好東西,但是一直都沒有歸元朝管理,即便是中原的王朝最強大的時候,吐蕃也是自己玩自己的。
不過吐蕃並不安靜,吐蕃也有有野心的人,尤其是在唐朝時。但是唐朝想要收復吐蕃難度有點大,首先交通就是個跨不過去的檻。
於是,唐朝就放下了收復吐蕃的心思,把文成公主送了過去。唐朝也不指望吐蕃能夠給大唐帶來什麼,只要他們不惹事就行了。不過,不惹事似乎是不可能的。
唐朝安史之亂的時候,吐蕃就在插了大唐幾刀,後來直接進入了長安,將絲路斬斷了。
宋朝雖然有錢,但是打不了仗,更不要說去收復吐蕃了。一直到元朝,吐蕃才被拿下。
其實元朝能夠拿下吐蕃也是運氣好,當時吐蕃正在搞內亂,國內分成了幾個勢力,加上元朝蒙古鐵騎的侵入,沒費多少功夫,吐蕃就不行了。自此,吐蕃正式被納入中原版圖,之後的明清,吐蕃也一直是中國的地盤。
第二個要和大家說的是明朝,明朝的疆域也擴大了不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將雲南納入了中原的版圖。
其實雲南一直都是中國的,只不過之前中央對雲南的管轄比較鬆懈。在漢武帝時期,朝廷在雲南設立了郡,唐朝時期,雲南地區出現了南詔國,和吐蕃一樣,都是作死的性格,唐朝懶得管他,沒想到南詔國竟然在唐朝的眼皮子底下搞死了小王國。
到了宋朝,雲南地區還是個小王國,宋朝也沒心思管它;到了元朝,雲南才被收回來。
那麼為什麼說收復雲南是明朝的功勞,而不是元朝的呢?因為朱元璋將數十萬的中原百姓移到了雲南地區,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從南京的柳樹灣運過來的。
當時駐守在雲南的是沐英將軍,他改變了雲南的人口結構,自此之後,雲南就再也沒有辦法脫離中原的管轄了,更不要說建立一個小王國了。
還有一個王朝對中國的疆域貢獻也比較大,那就是清朝。很多人認為清軍都是從東北地區來的,所以東北地區是清朝貢獻的。
這個說法不對,在明朝時,東北地區就一直是中原在管轄。清朝入關的人只是當地的一個反政府武裝而已,清朝對我國疆域的貢獻是新疆。
眾所周知,新疆在漢朝時期就歸我國管轄了,但是明朝時期,有一些蒙古部落跑到了新疆地區,將新疆佔領了。
明朝對於這些人非常頭疼,一直都沒能徹底擺平新疆的事情。新疆地區先是出現了亦力把裡部落。
後來到了清朝時,這裡出現了一個叫準噶爾汗的國家,老大叫葛爾丹。葛爾丹非常有野心,他不僅想要佔領一個區域稱王,還想要統一整個蒙古部落,成為第二個成吉思汗。
不過葛爾丹想的是挺好,可惜沒有這個機會,康熙帝就看不慣他這副樣子,派出了清朝的大軍,將這些人都趕走了,還把新疆地區收了回來。所以說,清朝對中原疆域的貢獻還是挺大的。
到了近代,沙俄想要在新疆地區搞事情,左宗棠帶著一幫子第衝進了天山,守住了新疆地區。
如今,新疆、西藏、雲南都已經是我國版圖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而元、明、清三個朝代,為了我國的領土,做出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