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是地球最早的「主人」,它們的分類也五花八門,既有地上跑的,也有水裡遊的,更有天上飛的。比如恐龍家族中有一種會飛的翼手龍,它們在1.2億年前就滅絕了,但是在19世紀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美國士兵竟然抓獲了一隻翼手龍,而且還留下了照片為證。究竟是真是假呢?下面小編來給您揭秘,看專家怎麼說。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9世紀初,在工業革命的影響下,美國北方的新州得到了迅速發展,而此時的南方卻還依然堅持著黑奴制經濟。北方的新州主張廢除黑奴制度,但南方卻主張將黑奴制度擴大到北方。如此一來,南北方的矛盾日益尖銳,在1861年4月爆發了美國南北戰爭。經過了4年的鬥爭後,最終以北方的勝利結束,不僅徹底廢除了黑奴制度,也進一步維護了國家的和平與統一。值得一提的是,在南北戰爭期間,還發生了一件怪事。
1863年6月,一支北方軍隊駐紮在威斯康辛州,準備伏擊南方的士兵。威斯康辛州比較特殊,它40%的土地上都是茂密的森林,其中有超過90%的森林在當時都無人涉足,而北方士兵就正好駐紮在隱蔽的森林中。一天晚上,巡邏士兵發現遠處森林有動靜,都以為是南方士兵在夜行軍,於是就急忙趕過去堵截,但走到半路卻發現沒聲了,等了一晚上都沒見到南方士兵的蹤影,因此他們又懷疑是森林的野獸出沒覓食。
北方士兵在返回營地時,遇到了一隻像鳥一樣的動物,但不過比鳥要大得多,站在地上有1米多高,雙翅展開後超過4米。士兵們都快嚇傻,便紛紛忙朝它開槍,而這隻動物中槍之後,本想飛走,但剛飛了不到十米就掉了下來,並在地上撲騰了幾分鐘後就死了。於是,有幾個膽大士兵跑過去查看,還將它拖回了營地。
營地裡有位軍醫叫克裡斯,他學醫前是研究古生物的,因此他看到士兵拖回來的東西之後也驚呆了。克裡斯經過一番研究,確定是一隻史前恐龍,而士兵們知道自己獵殺的是恐龍也感到很驕傲,還讓隨行的記者給他們拍攝了一張恐龍合影照片,將恐龍放在中間,展開它巨大的雙翅,以彰顯自己的英勇。由於種種原因,該記者並未公布恐龍的合影照片,而是秘密地收藏了起來,一直到20世紀末,人們才偶然發現了照片。
人們發現照片之後,並將其上傳到了網上,很多人看到後都感到驚奇不已。後來,一位美國的動物學家萊頓教授,還對照片上的恐龍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它通過和眾多的恐龍化石對比,確定這是一隻翼手龍,生活在距今約1.9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但如果嚴格的區分它並不是恐龍,而是恐龍的近親。翼手龍屬於肉食類龍,能在空中捕食鳥類,具有極強的飛行能力。奇怪的是,萊頓教授發現翼手龍在1.3億年前就滅絕了,為什麼在新世紀還能出現呢?難道真有生命力頑強的翼手龍存活至今嗎?萊頓教授也感到十分疑惑。
後來美國媒體報導,說有人在古巴的關塔那摩灣地區,看到了一隻翼手龍在天空盤旋,但還沒來得及拍照片它就飛得無影無蹤了。如此看來,既有真實的照片為證,也有目擊者現身說法,是不是翼手龍存活至今的說法就板上釘釘了呢?萊頓教授又經過深入研究,發現這應該不可能,而且他還給出了3條理由:
第一:目前所有的翼手龍化石,都是在歐亞大陸上發現的,而在美洲大陸並沒有發現翼手龍化石,所以說美洲大陸在侏羅紀時期不太可能有翼手龍。如果說它從歐洲飛過來,那它要穿越大西洋,顯然是不可能的。
第二:翼手龍是有性繁殖生物,如果它想繁衍後代就必須有兩隻以上,而且還要是異性翼手龍,但並沒有人同時發現多隻翼手龍,或者是另外一隻異性翼手龍。因此,按照物種繁衍的規律,翼手龍肯定不能存活至今。
第三:翼手龍生活在侏羅紀時期,但現在的地球環境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遠古時期的生物幾乎不可能在當今的環境下生存,除非它在億萬年間發生了進化,但如果發生了進化,那也就不能再稱之為翼手龍了。
不管怎麼說,任何生物種類都要遵循自然規律,哪怕是億萬年前的古生物。至於網絡上那張和翼手龍的合影照片,專家推測它或許是一種罕見的大鳥,而並非是真正的翼手龍,再或者就是一張經過電腦處理的照片,將原來的大鳥變成了翼手龍的樣子。最後,如果您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也歡迎留言交流和討論。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