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築師備考指導:傳熱方式——輻射

2021-01-15 建設工程教育網

  輻射

  由於自身溫度或熱運動的原因而激發產生的電磁波傳播稱為熱輻射。

  1.熱輻射的本質和特點

  (1)不依靠物質的接觸而進行熱量傳遞。

  (2)輻射換熱過程伴隨著能量形式的兩次轉化,即物體的部分內能轉化為電磁波能發射出去,當此電磁波能射到另一物體表面而被吸收時,電磁波能有轉化成內能。

  (3)凡是溫度高於絕對零度(0K)的物體都能發射輻射能。

  2.物體的輻射特性

  物體按其輻射特性分為黑體、灰體和選擇性輻射體(非灰體)三大類。

  黑體:能發射全波段的熱輻射,在相同的溫度條件下,輻射能力最大。

  灰體:如果—個物體在每一波長下的單色輻射力與同溫度、同波長下黑體的單色輻射力的比值為—常數,這個物體稱為灰體。

  選擇性輻射體(非灰體):此類物體的單色輻射力與黑體、灰體截然不同,有的只能發射某些波長的輻射線。

  全輻射力E(輻射本領,全輻射本領):在單位時間內、從單位表面積上以波長0~的全波段向半球空間輻射的總能量,單位:W/㎡

  (5)單色輻射力Eλ(單色輻射本領):單位時間內從單位表面積向半球空間輻射出的某一波長的能量,單位:W/(㎡·μm)。

  3.物體對外來輻射的反射、吸收和透射

  4.影響材料吸收率、反射率、透射率的因素

  材料吸收率、反射率、透射率與物體的性質、溫度和表面狀況有關,還和透射能量按波長的分布有關。

  注意,對於任一特定的波長,材料表面對外來輻射的吸收係數與其自身的發射率或黑度在數值上相等,即ρ=ε,所以材料的輻射能力越大,它的吸收能力也越大。

  物體對不同波長的外來輻射的反射能力不同,對短波輻射,顏色起主導作用;但對長波輻射,材性(導體還是非導體)起主導作用。例如,在陽光下,黑色物體與白色物體的反射能力相差很大,白色反射能力強;而在室內,黑、白物體表面的反射能力相差極小。

  常溫下,一般材料對輻射的吸收係數可取其黑度值,對來自太陽的輻射,材料的吸收係數並不等於物體表面的黑度。

  玻璃作為建築常用的材料屬於選擇性輻射體,其透射率與外來輻射的波長有密切的關係。易於透過短波而不易透過長波是玻璃建築具有溫室效應的原因。

  5.輻射換熱量

  物體之間,以輻射形式進行熱量交換稱為輻射換熱。兩表面間的輻射換熱量主要與表面的溫度、表面發射和吸收輻射的能力、表面的幾何尺寸與相對位置有關。

責任編輯:瑪門

相關焦點

  • 一級建築師備考指導:傳熱的基本方式—輻射
    傳熱的基本方式—輻射  輻射指物體表面對外發射熱射線在空間傳遞能量的現象。凡是溫度高於絕對零度(0K)的物體都能發射輻射能。  1.物體對外來輻射的反射、吸收和透射  (1)反射係數rh:被反射的輻射能Ir,與入射輻射能I的比值。
  • 一級建築師備考指導:周期性不穩定傳熱
    周期性不穩定傳熱  (一)周期性不穩定傳熱  當外界熱作用(氣溫和太陽輻射)隨時間呈現周期性變化時,圍護結構進行的傳熱過程為周期性不穩定傳熱。當基準溫度為時,相對溫度表示為:  (四)平壁在簡諧熱作用下的傳熱特徵  平壁在簡諧熱作用下的三個基本傳熱特徵是:
  • 一級建築師備考指導:傳熱的基本知識
    熱量的傳遞稱為傳熱。在自然界中,只要存在溫差就會出現傳熱現象。  傳熱的基本概念  (一)溫度  溫度是表徵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溫度使用的單位為K或℃。  (二)溫度場  某一瞬間,物體內所有各點的溫度分布稱為溫度場。
  • 一級建築師備考指導:封閉空氣間層的熱阻
    空氣層的傳熱過程和材料層導熱或表面換熱過程有著本質區別。  1.封閉空氣間層的傳熱機理  對於封閉空氣層來說,兩個表面之間的傳熱過程同時包括了導熱、對流與輻射三種傳熱方式。  對於常溫下一般的空氣層傳熱而言,三種傳熱方式中,輻射換熱佔的比例最大,通常為總傳熱量的70%以上,對流和導熱共佔30%以下。
  • 2020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高頻知識點:建築火災蔓延的傳熱基礎
    2020年一級註冊消防工程師考試時間已確定為11月7、8日,考試報名時間預計在8-9月左右。正在備考一級註冊消防工程師考試的同學,還在苦惱如何學?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了一級註冊消防工程師《消防安全技術實務》知識點,快來拿些小本本一起來學習吧!
  • 什麼是傳導傳熱、對流傳熱和輻射傳熱?
    、對流傳熱和輻射傳熱?傳熱有三種方式:傳導傳熱、對流傳熱和輻射傳熱。(1)傳導傳熱熱能從一個物體傳到另一個物體或從物體的一部分傳到另一部分,但物體的分子並不發生移動,這種傳熱方式叫做傳導傳熱。單純的傳導傳熱主要發生在固體中(在液體和氣體中也有傳導傳熱存在,但往往伴有其它傳熱方式)。
  • 一級建築師備考指導:室外熱環境
    室外熱環境(室外氣候)  室外熱環境是指作用在外圍護結構上的一切熱物理量的總稱,是由太陽輻射、大氣溫度、空氣溼度、風、降水等因素綜合組成的一種熱環境。與室外熱環境密切有關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太陽輻射  1.太陽輻射能是地球上熱量的基本來源,是決定室外熱環境的主要因素。  2.太陽輻射的組成  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太陽直接射達地面的部分,稱為直射輻射;另一部分是經過大氣層散射後到達地面的部分,稱為散射輻射。
  • 一級建築師備考指導:建築室外熱環境
    建築室外熱環境  室外熱環境是指作用在外圍護結構上的由太陽輻射、室外氣溫、空氣溼度、風、降水等因素綜合構成的一種熱環境。  (一)太陽輻射  1.太陽輻射的基本過程  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太陽直接射達地面的部分,稱為直接輻射,它的射線是平行的;另一部分是經大氣散射後到達地面的,它的射線來自各個方向,稱為散射輻射。直接輻射與散射輻射之和就是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總量,稱為總輻射量。
  • 一級建築師備考指導:SD法一語義學解析法
    最初「語義」上尺度的擬定是任意的,建築師根據目標空間的特性以及建築策劃的目的和內容,運用建築語言加以設定,這也就是「操作概念的規定」。獲得空間氛圍特徵的心理、物理參量後,運用數學和統計學的多因子變量分析進行整理,如果針對目標空間所擬定的描述項目為n,則三維物理空間的氛圍特徵就可以用空間環境的n維心理量和物理量加以定量的描述。
  • 一級建築師備考指導:古羅馬建築的特徵、材料及拱券技術
    羅馬建築的布局方式、空間組合、藝術形式都與拱券結構技術、複雜的拱頂體系密不可分。  利用穹窿、筒拱、交叉拱、十字拱和拱券平衡技術,創造出拱券覆蓋的單一空間,單向縱深空間,序列式組合空間。  羅馬柱式  1.繼承古希臘柱式並發展為五種柱式:塔司幹柱式,羅馬多立克柱式,羅馬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
  • 一級建築師備考指導:自然通風的組織
    (二)自然通風的組織  1.建築朝向、間距及建築群的布局  (1)朝向  首先要爭取房間的自然通風,同時綜合考慮防止太陽輻射和防止暴風雨襲擊。  (2)間距及建築群的布局  一方面根據風向投射角確定合理的間距,另一方面通過選擇建築群的布局以達到減少間距的目的。
  • 一級建築師備考指導:空氣溼度
    在表示空氣的溼度時,可使用以下方式。  1.絕對溼度  絕對溼度是每立方米空氣中所含水蒸氣的質量,單位為g/m3.  未飽和溼空氣的絕對溼度用符號f表示,飽和溼空氣的絕對溼度用fmax表示。  2.水蒸氣分壓力P  溼空氣中含有的水蒸氣所呈現的壓力稱為水蒸氣分壓力,單位為Pa.
  • 一級建築師備考指導:製冷循環
    製冷循環  空調冷源是空調系統的核心,空調冷源主要使用人工冷源,即由不同方式人工製冷組成的製冷系統。它主要包括制冷機、冷凍水系統及冷卻水系統。  1)開敞式  開敞式冷卻塔內常用高密度的填充材料形成逆流式和交叉式兩種排列方式。逆流式的安裝面積小,但高度高;交叉式的安裝面積和重量比逆流式大,但高度低。  2)密閉式  一般用於大氣汙染嚴重的地區。  (2)冷卻塔設置  冷卻塔是冷卻水系統中的主要設備之一,其對環境的要求和影響應引起建築設備專業的重視。
  • 一級建築師備考指導:日照基本原理
    日照百分率越大,則到達地面上的太陽輻射能的總和就越多,反之就少。  (六)地方時與標準時  日照設計所用的時間,均為地方平均太陽時,它與時鐘所指示的標準時之間會有一定的差值,兩者需要換算。  確立地球上時間基準的重要因素是地球的經度。
  • [分享]二級建築師考試報名網資料下載
    歷年北京二建報名時間: 年份報名時間領取備考計劃2020年預計2月開始領取備考計劃2019年2月19日-3月10日領取備考計劃2018年3月2日至3月23日領取備考計劃2017年2月14日至3月3日領取備考計劃 報名方式:網上報名及繳費 報名官網:北京人事考試網(http://www.bjrbj.gov.cn/bjpta/) 害怕自己錯過2020二級建造師考試報名,添加老師享受免費提醒服務吧
  • 華人科學家發現第四種傳熱方式!真空聲子傳熱將改寫物理教科書
    早在上中學時,我們就知道傳熱一共有三種方式,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如今,這一教科書上的知識要被改寫了。 近期,一篇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論文讓不少傳熱學、物理學、量子力學等領域的科學家們興奮不已。
  • 集三種傳熱方式為一體的石墨烯電暖器
    ▲石墨烯漿料製備 當然,雖然電暖器有石墨烯塗層,並不是意味著就比沒有石墨烯塗層的電暖器釋放的熱量更多,每千瓦時電能轉化成的熱能是恆定不變的(能量守恆定律),使用石墨烯塗層的目的是快速傳熱
  • 一級建築師備考指導:噪聲評價指標
  • 量子漲落傳熱——第4種熱傳遞方式?
    在物理課本上,除了熱輻射,熱傳導、熱對流這兩種通過聲子傳熱的方式,都無法在真空中發生。但在量子物理學家看來,真空並不是一片真正的「虛空」,而是充滿了量子漲落。一項近期發表於《自然》雜誌的實驗就首次證明,量子效應可以讓聲子在真空中傳遞熱量。終於,一種全新的熱傳遞方式被找到了。我們從小就會接受這樣的教育:做飯時不要碰灶臺上的鍋,也不要靠近火焰,不然就會被燙傷。
  • 傳熱係數和導熱係數的區別
    傳熱現象將傳導、對流和輻射3種基本方式一併考慮。傳熱係數其值是當兩邊流體間的溫度差為1℃時,在單位時間(1小時)內,每單位壁面(1m2)所通過的熱量(kJ),單位為kJ/(m2.h·K)。傳熱係數愈大,傳熱效率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