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特殊的水下武器,和一般的槍不同,水下子彈受到的阻力更大,一般槍枝的設計並不能滿足這種環境,於是就有了今天說的這把德國水下手槍P-11。
開講之前先說說番外篇,最早的水下武器是蘇聯發明的
第一把水下手槍 B-V1-307
當時在設計中就已經發現一般的子彈在水下無效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旋轉導致的失穩,所以後來的設計中所有彈藥都是滑膛箭形彈了,有於物體在水下的速度超過50米每秒就會出現超空泡原理,所以不旋轉的箭形彈可以使武器的射程更遠,而阻力將速度降到50米每秒以下時超空泡會消失導致彈頭動能迅速降低,所以和陸地上的槍不同,一般水下武器的有效距離基本就是最大殺傷距離了。
有效距離內威力不錯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還有水下火箭彈的異端,想法是廢氣從前面噴出來幫助製造超空泡,但是初代就被否定了,原因是軍方覺得這東西太複雜,只是一個射程20米的防衛武器用不著和魚雷一樣的結構。。。
早期的7.62mm水下火箭箭彈,一些還有螺旋溝槽幫助自旋,這些設計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水下彈藥的完善
西方的早期作品比較有意思的就是今天說的這個了P-11,它是一把沒有彈匣的手槍,一個有5發子彈的彈巢,採用了電擊發的發射方式,水下有效射程為 15米左右,結構上較為笨重,子彈的擊發後無法手動裝填,需要把整個槍管束包換掉,而且要返回原廠(HK)裝填。
該槍最大的特點還是貧鈾彈的使用,之所以用貧鈾彈是以為在水下子彈越重動能想衰弱越慢,武器的有效殺傷距離也越長,貧鈾密度為18.7克/釐米,是鋼鐵密度的2.5倍,在彈片遇到硬物時,被撞平的部分會自行破碎或脫落,重新露出鋒利的刃口同時產生高溫,加強毀傷力(貧鈾材料的自銳性),是一種很適合做彈藥的材料。
但是貧鈾屬於一種核廢料,長期接觸導致重金屬中毒進而骨質疏鬆,而放射性對人體的損壞也很大,癌症的患病率會提升。儘管如此,P-11依然被多國採用,成為西方的水下部隊標配,隨著新型號的更新換代,P-11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現在很少可以看見了。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推薦文章:
1:香港公司提供81步槍改裝件,改裝後的81步槍就是好看!
2:俄羅斯新一代改進型AK-74M步槍,列裝國民警衛隊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