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槍的過去的歷史、現在的狀況和未來的發展

2021-01-08 過河卒子and與非門

說說「槍」吧。

波波沙衝鋒鎗

開始在頭條寫東西是在今年四月份,因為我到外地出差,回來後單位要求我居家隔離半個月。隔離這半個月真的無聊,啥也不能幹,還不能出去。我多次聲明自己沒有問題,但不管,半個月一天也不能少。於是百無聊賴的我就在家上網,到處給別人的帖子留言,一會表揚這個,一會罵罵那個。後來發現自己也可以在頭條寫,就註冊帳號寫著玩。要不是居家隔離,我真的不知道我自己居然可以寫東西發表,我以為網上的文章都是專家學者們在寫。我太「low」了。

今天為什麼寫槍呢?因為我寫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介紹火藥的,題目是「一硫二硝三木炭 想保四季都平安」,反響還不錯。今天中午,闞大個子來了,一起喝了點,闞大個子身高快一米六了,所以我們都叫他「大個子」,我們聊了許多往事,包括某年一起去某地校槍的事,到現在大個子還對工廠漂亮開朗酒量大的助理工程師小喬姑娘念念不忘,她不姓喬,我們叫她「小喬」是她真的好看。

還是回到槍,實際上,真正意義上的槍我們應該從1835年普魯士人德萊賽發明的帶「擊針」的後裝式步槍算起,這之前的槍只能說是在探索、驗證、改進的「火器」;現代意義的自動槍械應該從1884年馬克沁重機槍發明算起;下一個起算年份應該就在最近十年之內,它的標誌應該是「雷射槍」或「電磁槍」這種非火藥動能武器。那麼,分階段說說。

一、1835年之前,人們用了幾百年時間造的槍

中國是最早發明火藥的國家,黑火藥在晚唐時候正式出現,配方特別簡單,就是「一硫二硝三木炭」是古代的煉丹家在長期的煉製丹藥過程中,發現硝、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能夠燃燒爆炸,由此誕生了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一開始這些火藥的威力並不大,只是被用來放火用。大約在南宋中晚期出現了「突火槍」 ,就是用外面加固了的竹筒,在裡面裝上火藥和鉛丸、鐵塊,然後利用火藥爆炸的力量把它們推出去,這是後來槍的基本原理和雛形。後來,竹筒改為鐵管、銅管,但原理是一樣的。這些鐵管、銅管造大些,就是「炮」。

元朝時期,蒙古人四處出擊,也就把火藥武器帶到阿拉伯世界、歐洲等地,這一下徹底改變了傳統的作戰方式。歐洲人把這種新式兵器加以改造,「槍」的進步走上了快車道。15世紀時,西班牙人研製出了火繩槍,它是從槍口裝入黑火藥和鉛丸,點火機構固定在槍託一側,通過一個彎鉤連接緩燃的火繩,扳機的作用是讓彎鉤到位,讓緩燃的火繩點燃火藥。這種發明使槍的使用大大方便,更有利於實際的戰場,不好處就是怕水;並且晚上容易被發現,因為緩燃火繩就是一個亮點;還有就是射擊距離近,最多50米。

燧發槍是一個跨越式進步,「燧」就是「燧石」,也就是我們常見的「打火石」,這種槍是16世紀末法國人馬漢發明的,一開始是輪式燧發槍,它用一個鐵質轉輪壓在燧石上面,撥動轉輪,摩擦燧石產生火花點燃火藥擊發;後來有改進為用一個小鐵砧撞擊燧石點燃火藥,變成撞擊式燧發槍。燧發槍還是前裝藥的,不過擊發變得簡單,使槍的射速變得更快,但是射不遠、不太準還是個毛病。到了19世紀初,人們發現了雷汞,他們把雷汞做成可以擊發的火帽,把火帽套在帶火孔的擊砧上,打擊火帽即可引燃膛內的火藥,這就是擊髮式槍機;1812年,法國人又把彈丸、火藥和紙做的彈殼組合在一起的子彈,從此,人類的槍枝變成了從槍管尾部裝填子彈的定裝式槍。

二、1835年,普魯士人德萊賽發明了後裝式步槍

德萊賽發明的後裝式步槍最重要的一點是引入了送彈的「槍機」、「擊針」和「底火」,直到現在,這都是槍的基本架構和原理。使用時,先用槍機從後面將子彈推入槍膛,瞄準後扣動扳機,槍機上的擊針向前高速運動,穿破紙做的彈殼並撞擊底火,底火引燃發射藥將彈丸高速推出。1867年,德國人研製並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支使用金屬外殼子彈的步槍,這種槍為了裝彈方便,在槍機上加了機柄,稱為「毛瑟槍」。「毛瑟槍」有螺旋膛線,使用定裝式槍彈,操縱槍機機柄可實現開鎖、退殼、裝彈和閉鎖,使得「毛瑟槍」使用非常可靠便捷,操作簡單快速。一直到20世紀初,這種毛瑟步槍都在使用,改進的只是火藥變得更好、加了可以預裝五到十發子彈的彈艙。

膛線的發明是了不起的進步,據說是奧地利維也納人凱爾奈在1520年發明的,最早是直膛線,凱爾奈是個鐵匠,他在槍管裡刻上四條直線是為了更好地裝進彈丸;一直到1854年,英國人意特沃斯發明了在槍管內刻制螺旋膛線,一開始大家也沒在意,到1865年,英國人梅特福在螺旋膛線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一下子使槍的射程提高了近三倍,以前五十米,有了螺旋式膛線的槍最遠射到150米,他還發現了「過盈」的好處,不但射程遠,準度也高。所謂「過盈」,就是子彈頭的直徑比口徑稍大一些,這樣才能使子彈頭嵌入膛線被動旋轉。這種有膛線的槍叫「來復槍」,來復槍的英文是「rifle」,意思是槍管中的膛線,所以凡是具有膛線的槍都可以稱作來復槍。

三、現代意義的槍應該從「馬克沁機槍」算起

關於「馬克沁機槍」,我在頭條問答裡寫過(日俄戰爭中,馬克沁機槍為何能大發神威?),這種槍是在19世紀末出現的,在日俄戰爭中大顯身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廣泛應用。第一次世界大戰著名的索姆河戰役中,德國軍隊使用馬克沁機槍對衝鋒的英法聯軍進行掃射,使英法聯軍損失慘重,光是英軍一天就有6萬人死亡,據說德國的機槍手都打哭了,邊打邊喊:別來了,你們別衝鋒了。從此,馬克沁機槍一戰成名,風光無限,各國都紛紛裝備,也開始研製連發槍枝。實際上,我們要承認,戰爭是激發人類科技發展的最好的方式,一個波瀾不驚的世界不會有什麼大的技術突破,即使有,時間也很長。槍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飛速發展,性能、殺傷力、種類都突飛猛進,出現了機槍、衝鋒鎗和半自動步槍。

首先變化的是步槍傳統的拉栓式步槍的火力明顯嚴重不足,二戰時就出現了半自動步槍和自動步槍,雖然原理一樣,當時性能天差地別,二戰中的著名步槍有美國的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M1卡賓槍、白朗寧自動步槍和德國的G43半自動步槍、StG44突擊步槍等。所謂「卡賓槍」,即馬槍、騎槍,它是槍管比普通步槍短,子彈初速略低,射程略近的較輕便的步槍。當然,自動步槍也不是沒有缺點,因為它不是精確射擊用的,所以在「高精度」方面沒法做好,因為第一發瞄得再準,擊發後由於槍枝的後坐力,槍口一定會偏,那麼後續的子彈就不準了;它的槍管也不可能太長,因為火藥氣體還要作用於復進、上彈環節,所以射程也不可能太遠。這就是即使是現在,好的狙擊步槍都採用拉栓式步槍的原因。

其次是衝鋒鎗,從字面我們就知道,這是關注面殺傷的武器,要的就是速射率和可靠性。它是在一定時機和場合非常理想的武器,比如在叢林中的壓制、在開闊地帶對集群目標的打擊等。二戰中比較著名的衝鋒鎗有美國的湯姆森衝鋒鎗、德國的MP40衝鋒鎗和前蘇聯的「波波沙」衝鋒鎗。

機槍就不用說太多了,它能夠提供持續的火力,但不會像自動步槍和衝鋒鎗那樣,射擊一會就要停下來,因為重量的原因自動步槍和衝鋒鎗的槍管不會太厚,連續射擊一定數量的子彈之後就會造成槍管溫度過高,這時必須停下來,不然會出現事故。而機槍因為有厚重的槍管,就沒有這個顧慮,並且機槍的射程和射速比自動步槍和衝鋒鎗高得多。二戰中最有名的機槍是德國的MG42機槍,它的射速是1200發/分。

二戰時,槍械發展得最快,二戰後也有發展,但進步緩慢,因為沒有戰爭需要的急迫性,也沒有戰爭場景的檢驗。現在世界各國使用的自動步槍以美國的M16突擊步槍和前蘇聯的AK-47突擊步槍為主,即使型號有所差異,但性能原理是一模一樣的。M16突擊步槍的特點是精度高、威力大、使用方便快捷,缺點是造價高、使用範圍受限,槍比較嬌貴;AK-47突擊步槍的特點是抗造、耐用,使用範圍廣、便宜,缺點是精度不高。

四、現在槍械的發展

剛才說了,現在槍械發展不是很快,但隨著科技的發展,變化也是有的,並且發展方向很明確。所謂的變化,是對槍的要求變了,因為遠距離目標有更強大的火力,所以讓士兵帶著槍去冒險就顯得沒有必要;當時遠距離精確打擊還是要的,所以就出現了狙擊步槍變得非常厲害,通用速射武器如機槍、衝鋒鎗變得輕便、可靠、多用途。

現在好的狙擊步槍大家上網查一下,基本靠譜,這些東西軍隊用,那些不可言狀的組織也在用,據說美國超市裡還有賣的;現在好的衝鋒鎗有德國的MP5、MP7、UMP,這些槍已經成系列了,德國人的槍的特點就是精密,各個部件的空回量非常小;還有以及比利時的P90和以色列的UZI,他們的特點是近距離使用快捷方便、速射快,能瞬間改變態勢。

關於多用途方面,電影、電視裡都演過,槍上帶手電、槍上帶榴彈發射器、槍上帶現代化電腦晶片自動回傳信息等。還有個大的趨勢就是,各個國家都在想辦法統一自己的槍械規格,做到大部分部件能夠通用,這就大大減輕了戰時的保障壓力。

五、未來槍械會發展成什麼樣呢

其實現在已經有模樣了,大概會出現三個變化:

一是不用火藥動能而採用電能。其實就是雷射槍和電磁槍,雷射槍已經有了,還沒有大規模製造運用,可能隨著電池技術的突破,這種槍會變得特別方便、安靜、威力巨大;電磁槍據說也有了,也要電池技術支撐。實際電磁槍比電磁炮靠譜,這是由電磁發射彈丸的初速太高和彈道太平直決定的,還有一點對彈丸質量的上限要求也決定了電磁炮還要技術突破。

二是口徑很小但破壞力變大。小口徑可以使槍械方便攜帶重量輕,同時小口徑不代表破壞殺傷力弱,破壞殺傷力是由彈丸速度決定的,所以未來的小口徑也是威力巨大的。

三是智能化。這就好理解了,未來的槍可能會認生,只有它的主人才能使用它,別人指使不了它;實際使用時,它不但能告訴你當面情況,還能選擇最優打擊方向,調整打擊威力,修正打擊參數等。不但如此,它還會作為單兵作戰系統中的一環存在,發揮系統的整體作用進行戰場行動。

波波沙衝鋒鎗是二戰名槍,也是我們抗美援朝先烈們用的槍,第一張就是,下面這張也是,再看一遍。

相關焦點

  • 關於:過去,現在和未來
    這一篇想寫一點思考和感悟:我們的人生不要做拉磨的驢.過去的經歷總是有讓人值得回味的.酸甜苦辣讓我們的生活有了五顏六色.未來可期,總有目標和期望,而現在當下,卻總被我們忽略.拋開物理學來說,時間是不存在的,時間只是一種運動,我們眼裡的時間是那個牆上的鐘表而已,過去和未來都一樣是虛空不可觸摸,只有當下現在的每一秒鐘才是能感受的到.
  • 過去,現在與未來
    對於兩種分析,自然可以進行更加深入的倫理層面的剖析,但我想說的,則是現在。   現在,就是此刻,轉瞬即逝,不可把握。因果的龐大鏈條或許左右著我們的現在,但現在亦是我們身處的那個孤立的點,僅以橫截面來看,在這個點上我們也許擁有著相對的自由。然而,我們也很容易發現,我們所認知的歷史或過去,都是由點組成的一條直線。
  • 靈芝:「過去」「現在」和「未來」
    微信公眾號:靈芝的心靈舞蹈成長營,ID:lzwd22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01有時候,那些樸實的道理因為太過於耳熟能詳,而常常被我們忽略在李笑來老師的課程裡,有一個概念關於「過去」「現在」「未來」在我的排序裡,未來>現在>過去02「現在」,是如何而來的?
  • 過去、現在和未來
    如果還有人在金星和火星上與我們一樣觀日出,由於金星和火星距太陽分別約1.1億和2.3億千米。太陽光到達金星需6分鐘,到達火星約12.7分鐘。當地球人說「太陽現在出來了」時的「現在」,對金星上的觀測者來說已是「過去」,而對火星上的觀測者來說則還是「未來」。
  • 過去、現在與未來
    在其關於維持和平的本土性根本原因和動力的理論基礎之上,他在2004年列出了將導致美國「帝國」最終衰落的的14對矛盾,這一預測在伊拉克戰爭之後經過修改,最終成書為《美帝國的崩潰——過去、現在與未來》,中文版於2013年出版。
  • 物聯網分析的過去、現在、未來
    打開APP 物聯網分析的過去、現在、未來 物聯網發展趨勢 發表於 2020-12-04 16:23:13 卡特彼勒是重型機械的代名詞,在90多年的歷史中,其產品一直在幫助用戶建立更美好的世界。
  • 過去 現在 未來——石家莊城市館
    大概每個人的理想都在遠方,作為地地道道的石家莊人,我竟一直沒有去過這一座兼顧歷史文化底蘊和美學藝術設計的城市館。沒想到今日單位團建滿足了我這個小小的心願,果然緣分來了擋也擋不住。石家莊城市館以「人民城市為人民」為主題,以「過去現在未來」為展示脈絡,主要展現了石家莊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令人矚目的建設成就,以及美好的城市未來發展藍圖。
  • 未來可能已經發生,與現在和過去形成完整的當下
    從歷史上和身邊事例來看,確實如此,一些事情是可以預測的,但絕大多數事情不可能預測。如果未來沒有發生,未來就不可能被預測。由此我們作出一個大膽推測:未來已經發生。現在就像未來一樣,已經和過去「同時」發生。
  • 新東方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他寫道,「昨天開完董事會,大家都感覺很好,覺得新東方從此會走向積極迅速發展的大道」,而俞敏洪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維護王強的威信。俞敏洪真正放手讓王強擔當起CEO的全權職責,「將是新東方歷史上的一個飛躍」。這封語氣居高臨下、充滿不信任的信距離1995年聖誕徐小平滿懷希望從加拿大奔赴新東方才過了五年。
  • 並沒有什麼沒有過去,現在和未來
    從來就沒有過去,現在,未來。唯有當心分別時,過去,現在未來才出現了。沒有任何事情可以發生在過去,也沒有什麼事情會發生在未來,一切只是存在,僅僅只是存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這個微小的範圍,行使一點有限的選擇,但無論如何選擇,這一切已然存在。我們活著,到底該追求什麼?要追求什麼?
  • 人類起源,世界歷史與人類起源: 現在和過去的黑暗面
    點擊播放 GIF 0.3M現在和過去的黑暗面如果我們不是多維度的存有,如果我們只有地球上的身體,哪兒也去不了,那麼我們會處於非常嚴重的狀況。隨著我們的前行,我們關注的內在和理解也將逐漸呈現。任何理解生命硬幣的另一邊的人都將意識到:儘管從三維的觀點來看,環境問題就像是生命的末日,但是,當更高的意識進入三維世界時,這些環境問題不再是真實的問題。世界的歷史我們即將進入一個新主題:歷史與現在如何關聯。每個事件都使我們的視野變得更加廣闊。
  • 愛您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過去」,歷史悠久的像一條河,綿延流長,豐富的文化是一幅幅美好的畫卷!置身博物館的歷史長廊前,我感嘆我們古老的祖先:看這一幅幅精美的畫卷,是他們用智慧,用汗水,用勤勞的雙手來繪製。我們,現在,站在博物館的歷史長廊前驚嘆!感動!心靈的震撼!中國上下五千年從夏商周到元明清,經歷了24個朝代,她的故事用再多的文字也描述不完!我愛您,我的中國!
  • 美圖秀秀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在2011年底,PC版和手機版用戶總數超過了1億。而在今年我們正式公測美圖社交圈,這也標誌著我們向社交轉型。早期美圖秀秀能取得這些成績,不是因為我們的功能有多強大,而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必然會有一種自我展現的需求,美圖秀秀的誕生生逢其時,因為它恰好滿足了這個需求。
  • 2020年雜想:過去、現在和未來
    我已經把我20年一整年的開心、失落、興奮、憂傷、激動、憤怒等等很多情緒都融入到了這一個月的總結和復盤中,到今天只有帶些愉悅和充實的平靜。在這種平靜中,我逐漸找到一種靜水流深的狀態,這種狀態讓我想到了一些亙古不變的東西,想到了一些永恆綿長的東西,比如過去、現在和未來。
  • 個人關於未來科技和社會發展的看法
    關於人類未來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很多人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我也有個人的看法。首先關於科技,隨著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科技,用一日千裡來形容也不為過,科學界的傑出人物是層出不窮,尤其是物理,化學,生物學科等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 一個改變了過去、現在與未來意義的男人
    有些事件看起來發生在當下,而有些卻像是發生在過去或者未來。生日派對總是緩慢逼近、即將到來。終於到了那特別的一天時,派對是現在進行時的;結束後,它卻滑進了記憶和過去。這個世界的過去性、當下性和未來性看似真實存在——但果真如此嗎?
  • 當下可以改變過去、現在和未來
    、現在和未來?如果你沒有進入你的心靈,你永遠被困在時間中的過去、現在、未來的幻象當中。簡單來說就是你永遠不得「解脫」。什麼是「解脫」?以這個術語而言,它是一個受限於時空的心靈,認為自己被過去、現在、未來所追殺,或是以為過去種種已經發生的,不可改變。如果你過不去,那你怎麼能改變?
  • 三句話「濃縮」南京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各界人士代表共聚一堂,共慶新中國發展偉大成就,暢想新南京美好未來。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國家實現了波瀾壯闊的歷史變遷,取得了令人驚嘆的輝煌成就。70年奮進,南京也和新中國一樣,取得了巨大發展成就,招待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用了三句話概括南京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 理解白酒的三個層次:過去,現在,未來
    第三層次論估值 :從財務的角度討論估值溢價的來源關鍵價值驅動公式:連結PE和ROE估值是利用數據分析進行的價格定位,財務數據則是公司經營的外化第四部分:未來三年行業展望與選股——人生如棋局,擇子亦如棋前言:過去.現在.未來「過去心不可得
  • 「過去和未來是由現在創造的」在《揭秘宇宙》中的驗證
    大衛·威爾科克:在此之前有沒有發生過,例如人們穿越回到過去,去觀察地球的歷史事件或某些值得注意的事件的情況?人們穿越到過去看一些事物的這種情況,屬於一些最終已被關閉的時間旅行項目的部分功能。丹尼爾提到,人們想要回去看看耶穌是否真的釘在十字架上。你有沒有聽過諸如此類的,人們試圖回去看耶穌受難或看其他值得注意的歷史事件?科裡·古德:你是說「窺鏡」項目嗎?大衛·威爾科克:我說的實際上叫「蒙託克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