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雜想:過去、現在和未來

2021-01-15 燦哥和朋友們

今天是20年的最後一天,此時此刻,你是什麼心情?什麼感受?可以跟我說說。


我已經把我20年一整年的開心、失落、興奮、憂傷、激動、憤怒等等很多情緒都融入到了這一個月的總結和復盤中,到今天只有帶些愉悅和充實的平靜。


在這種平靜中,我逐漸找到一種靜水流深的狀態,這種狀態讓我想到了一些亙古不變的東西,想到了一些永恆綿長的東西,比如過去、現在和未來。



1、過去


昨天晚上,老爸跟我說老家開始修建高鐵站了。我忙完知乎直播,就在電子地圖上找了找,大致位置在老家的東南角,靠近高速公路收費口。


心裡一想,等過幾年高鐵站建好,我從上海回家過年就更方便了,老家的年輕人和學生們也能更好的跟外界交流,獲得更多屬於自己的機會。


我又想到了我的過去,那時候從老家出來求學,可沒有高鐵,基本都是做綠皮火車,還要先坐一兩個小時的長途汽車才能轉乘綠皮火車。


有時候獨自上路,有時候和大學的哥們結伴同行,光在路上聽過和見過的故事就很多,比如最離奇是親眼見過拿假鈔成功行騙的團夥。


現在看來還挺折騰的,但當時沒有一點辛苦,甚至還覺得都很新鮮和刺激,所以每次離家都是充滿希望的,每次回家也是歸心似箭。


這種狀態,其實和天下所有的年輕人都一樣,心野、想浪。只不過時過境遷,綠皮火車變成了高鐵,路上的見聞變成了手機和ipad.


但是,只要是年輕人,或者心懷夢想的人,在本質上都一樣,需要和渴望各種可能性,就像我在總結一說的,人生需要更多可能。


而可能的一方面是充滿了無數機會、機遇,另一方面也充滿了無數未知和風險,所以,我們始終都在不確定性中把握相對確定,就像2020年一樣。


2、現在


如果有人問我,我們年輕人當下的環境怎麼樣?我會說越來越現實主義,我說的現實是褒義詞,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貶義詞,因為只有現實才能腳踏實地。


我回憶了一下今年看過的優秀電視劇,勝出的基本都是現實主義題材的,從年初的《安家》到年中的《平凡的榮耀》再到年尾正在追的《大江大河2》。


過去十年,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網際網路的造富神話,讓一小撮人先富了,問題是先富並沒有帶後富,反而給很多後來的年輕人造成了不好的示範。


很多年輕人包括中年人不是想著一夜暴富,就是想著通過其他歪門邪道完成第一桶金,形成了這樣的奇特現象:每月賺的不多,卻認為幾十萬很少。


於是,一面看不上踏踏實實工作,認認真真勞動,一面又不得不敷衍行事,打卡撞鐘,浮躁、戾氣、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等等不好的惡習都出來了。


現在好了,環境越來越現實,好好工作的人會得到機會、得到獎勵,幻想一夜暴富和歪門邪道的越來越得不到機會,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正在扭轉。


只要不是幻想一夜暴富和歪門邪道,我認為現在的機會是遠遠比過去多的多的。


比如,很多找我諮詢職業發展的經驗的同學,都是在各自專業領域走專業路線的人,他們所獲的職業上的機會和空間,就比我在同齡的時候多。


再比如,很多找我諮詢商業化和行業發展的機構,都是日本、美國、歐洲的一些國外公司,就是想通過諮詢包括我在內的行業專家,學習中國的發展。


現在的年輕人不僅是中國的年輕人,更是世界的年輕人、行業頂尖的年輕人。


3、未來


今年,我所在的行業和圈子有一句話很流行——當下的消費品都值得重做一遍。


事實上,未來中國的很多東西都需要重做、重塑。比如社會的風氣、職業的操守、教育制度、公平機制、創新精神等等,而這些是最艱難、最本質的改革。


就以教育為例,現在主流的教育體系和教育方法是為了適應工業化社會的需要,用標準化的內容大規模、無差別的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以適應社會分工。


這樣的好處有很多,大家都能看到,但是這樣的壞處也很明顯,越來越多:


比如,同質化競爭和內捲化越來越嚴重,現在考研人數和考公人數持續性攀升,目的卻不是為了科研和服務公眾,而只是為了遠離就業的壓力。


再比如,模仿和抄襲可以,但是獨立自主創新不行,特別是高精尖領域,掌握行業標準和最高話語權的巨頭說封殺就封殺,說斷貨就斷貨。


雖然這些事情都有一些臨時性方法進行調整和周旋,但是本質上,從長期主義來看,只有徹底改革教育,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生命線。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我把自己未來十年的方向調整為,面向職場人幫助職場人解決問題的教培諮詢機構,也是想以一己之力幫助年輕人更好的經營未來。


20年還有幾個小時就要過去了,我很感謝這一年的自己、諮詢者和各種經歷、見聞、感受,這些都會化為動力源源不斷的支持我21年繼續走下去,做更好。


學新聞出身的我,每年看《南方周末》的新年獻詞都能感受到它想傳遞的勇氣、信念、責任和擔當,從今往後不多看,因為我開始寫自己的新年獻詞了。


最後,躬身入局者,皆是我輩。未來看中堅,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新年加油!

相關焦點

  • 過去、現在和未來
    如果還有人在金星和火星上與我們一樣觀日出,由於金星和火星距太陽分別約1.1億和2.3億千米。太陽光到達金星需6分鐘,到達火星約12.7分鐘。當地球人說「太陽現在出來了」時的「現在」,對金星上的觀測者來說已是「過去」,而對火星上的觀測者來說則還是「未來」。
  • 過去現在和未來你都想對自己說什麼
    我想對過去的自已說:你和所有的孩子一樣,都有一個貧窮而快樂的童年,都有一個充滿夢想和憂傷的少年,都有一個不甘現實而努力奮鬥的青年時代。猶記那時年記小 ,我愛談天你愛笑 , 有一回並肩坐在桃樹下,我們不知不覺睡著了,夢裡花落知多少?我想對現在的自已說:好好活在當下,丟掉曾經的年少輕狂,丟掉一些不切突際的幻想,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煙要少抽,酒要少喝,麻將要少打,有時間多做家務,多陪家人,多孝敬父母。
  • 關於:過去,現在和未來
    這一篇想寫一點思考和感悟:我們的人生不要做拉磨的驢.過去的經歷總是有讓人值得回味的.酸甜苦辣讓我們的生活有了五顏六色.未來可期,總有目標和期望,而現在當下,卻總被我們忽略.拋開物理學來說,時間是不存在的,時間只是一種運動,我們眼裡的時間是那個牆上的鐘表而已,過去和未來都一樣是虛空不可觸摸,只有當下現在的每一秒鐘才是能感受的到.
  • 過去,現在與未來
    歌詞以孩子和敘述者的二重視角,對於冷峻的現實採取悲觀態度的同時,留下了一句稍存希望的勉勵:   「因為我們改變的世界,將是他們的未來。」對於兩種分析,自然可以進行更加深入的倫理層面的剖析,但我想說的,則是現在。   現在,就是此刻,轉瞬即逝,不可把握。因果的龐大鏈條或許左右著我們的現在,但現在亦是我們身處的那個孤立的點,僅以橫截面來看,在這個點上我們也許擁有著相對的自由。然而,我們也很容易發現,我們所認知的歷史或過去,都是由點組成的一條直線。
  • 靈芝:「過去」「現在」和「未來」
    靈芝的心靈舞蹈成長營,ID:lzwd22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01有時候,那些樸實的道理因為太過於耳熟能詳,而常常被我們忽略在李笑來老師的課程裡,有一個概念關於「過去」「現在」「未來」在我的排序裡,未來>現在>過去02「現在」,是如何而來的?
  • 並沒有什麼沒有過去,現在和未來
    從來就沒有過去,現在,未來。唯有當心分別時,過去,現在未來才出現了。沒有任何事情可以發生在過去,也沒有什麼事情會發生在未來,一切只是存在,僅僅只是存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這個微小的範圍,行使一點有限的選擇,但無論如何選擇,這一切已然存在。我們活著,到底該追求什麼?要追求什麼?
  • 我的一生——過去、現在和未來(劉佳欣)
    中國人均壽命有72年,其中有差不多六年來吃飯睡覺,大概花去25年,在廁所大約有半年時間,在路上等車,需要六年時間,打電話需要一年,洗澡也要花去半年,而學習的時間,不到20年……準備了一張白紙,假如這就是我們的一生,把紙一點點的撕掉,到最後只剩下一塊小紙了,這相當於學習的時間。
  • 當下可以改變過去、現在和未來
    、現在和未來?如果你沒有進入你的心靈,你永遠被困在時間中的過去、現在、未來的幻象當中。簡單來說就是你永遠不得「解脫」。什麼是「解脫」?以這個術語而言,它是一個受限於時空的心靈,認為自己被過去、現在、未來所追殺,或是以為過去種種已經發生的,不可改變。如果你過不去,那你怎麼能改變?
  • 過去,現在,未來
    2020年12月,中國資本市場迎來了她三十周歲的生日。激昂三十年,未來看東方。站在當下,追憶過去,暢想未來!
  • 美圖秀秀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數據還顯示,年輕用戶出境遊、奢侈品消費的比例在逐年遞增,未來還會持續增長,我想整個社會都在經歷一場消費升級。自我投射,在十年前二次元、COSPLAY還非常小眾,被認為是另類、非主流,但現在已經被廣泛接受,甚至成為了很大的產業。這些90後、00後已經逐步掌握了話語權,他們不願意追隨傳統的生活方式,更多希望展現真實的自我。女性意識的崛起。
  • 新東方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雖然小股東利益集團達成了把俞敏洪排除在外的一致目標,新東方未來發展問題仍然沒有解決。整個聯席會效率低下又不接地氣,充斥著參會人員鮮明的個性和小九九,後面直接變成了俞敏洪批判會。創始團隊陷入了猜忌、批判和攻擊,公司發展不前。1 按照盧躍剛的描述,2000年5月到2001年5月是新東方發展的黑色時期。
  • 我們的現在是過去的未來
    原標題:我們的現在是過去的未來  樂夢融   人類等了30年,終於等到了2015年10月21日。   這個日子有什麼特別的呢?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電影三部曲《回到未來》中有個情節,主角麥克弗萊和布朗博士乘坐時間旅行車從1985年到達了未來,他們的「目的地」就是2015年10月21日。
  • 技術如何改變過去現在及未來——2020工作總結
    當你平靜回觀過去曾經的驚濤駭浪波瀾壯闊無底深淵時,你才能更好的把握現在及未來!因為一切不過是一種經歷一種過程直到最終都成為結果。       所以,不要感嘆太陽能過去火熱的催生首富無數,也不要感嘆冷如深淵時他人高樓瞬時倒塌,只需順著技術這條線,努力看清其真正的走向及節點。       太陽能一路走來雖然由資本投資驅動,但真正改變格局的卻是技術。
  • 相對論破壞了「同時性」,也順便粉碎了過去、現在和未來?
    這一節我會給大家講解:「同時性」被破壞後,過去、現在、未來這三個概念會進行一次毀三觀的刷新。此話怎講?且聽我慢慢說。什麼是時間?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時間就好像在放映錄像帶一樣,錄像帶上面每一幀都是一個靜態的畫面,也就是一個薄片,代表某一瞬間的時刻,我們把每一幀重疊起來就變成了這個物體的時間。每個物體都在播放自己的錄像帶。當我把大家的第60幀的薄片內容拿出來放在一起,這就構成了「同時」。
  • 網絡研討會預告:預印本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近年來,在生命科學中使用預印本的增長使出版行業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允許科學家、編輯和期刊從他們的評估中分離科學發現的交流。儘管人們對預印本的概念越來越感興趣,但在科學界,對預印本使用的不對稱仍然存在,某些區域和某些研究領域比其他領域更活躍。
  • 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共存的,意味著我們能回到過去也能前往未來?
    ,而未來像是一張白紙,什麼都可能發生,但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模糊了我們對時間的概念,他曾說過,過去,現在跟未來的差別只是我們頑固堅持的幻覺。當然,我們無法一次看到整塊宇宙,我們感受到的宇宙是一片片的「現在」,位於它後面的蛋糕是「過去」,位於它前面的蛋糕就是「未來」。而每個觀測者都有各自切蛋糕的方法,如果把蛋糕切成過去,現在跟未來,那把刀就是他們的「現在」,每個人的「這裡」都不一樣,同理,每個人的「現在」也不一樣,換句話說,每個人都各自有一片獨特的「現在」。
  • 過去、現在與未來
    作為挪威最著名的政治學家、社會科學家,他曾在1980年提出了蘇聯國家結構中存在的6對矛盾,並預言這些矛盾的存在將最終導致蘇聯的解體。 在其關於維持和平的本土性根本原因和動力的理論基礎之上,他在2004年列出了將導致美國「帝國」最終衰落的的14對矛盾,這一預測在伊拉克戰爭之後經過修改,最終成書為《美帝國的崩潰——過去、現在與未來》,中文版於2013年出版。
  • 天文學家是如何了解宇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可以從這張圖中讀到許多宇宙過去100多億年的歷史,以及900多億光年直徑的可觀測宇宙空間內發生的事情。我們今天就來好好地聊一聊: 01: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1964~1965年,美國的貝爾實驗室的無線電工程師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發現了一個遍布全天的背景噪音,無論如何想辦法去消除這個噪音都沒有辦法。
  • 天文學家是如何了解宇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
    但並不是說,天文學家就沒有其他的辦法,他們其實現在人手一份武功秘籍,這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你可能看不出什麼門道來,但是對於天文學家來說,這本武功秘籍越是精確,他們能得到的信息就越多,越精準。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可以從這張圖中讀到許多宇宙過去100多億年的歷史,以及900多億光年直徑的可觀測宇宙空間內發生的事情。
  • 在線旅遊20年,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下)
    回到在線旅遊的戰場,過去的二十年,中國的在線旅遊一路高歌,走過了突飛猛進的上半場。今天,攜程、飛豬、馬蜂窩、同程藝龍在線旅遊格局初定,跨界的小而美旅行社如雨後春筍,批發商、地接社利潤下降連連虧損,早期的旅遊創業公司倒閉不斷。不是現在的旅遊太難做了,而是過去的旅遊太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