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yzts111111,拉你進微信群,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過去無法改變,而未來像是一張白紙,什麼都可能發生,但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模糊了我們對時間的概念,他曾說過,過去,現在跟未來的差別只是我們頑固堅持的幻覺。如果所有的時間點都已經存在,我們是否能讓時光倒流?克雷格卡倫德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他是研究物理跟認知科學的哲學家,他想知道為何我們感受不到真正的時間,一般人認為我們的大腦只會被動地接受一連串的資訊,其實我們都沒看到表象背後的現實。當你看時鐘指針走動的時候,只要你的注意力以改變,大腦就會讓時間出現暫停的假象。當你看向秒針的時候,秒針似乎突然暫停了,你在照鏡子時,也可以感覺到時間暫停,輪流盯著左右眼看,你就不會看到眼珠轉動,大腦會產生各種時間的錯覺。
大腦會扭曲時間,好讓我們快速了解這個世界,並且記得重要的事件,如果我們的時間概念已經能夠被扭曲,那麼現實是什麼?
愛因斯坦試圖用相對論解釋時間的原理,在他眼裡,時間是一種維度,就跟空間的三個維度一樣,因此他認為,世上並沒有單一的「現在」。空間沒有單一的「這裡」,時間也是一樣。比如這裡是北京,但世上還有上海,紐約,倫敦等地,只是我們看不到這些地方,但是它們的確存在。同理,所有的時間點都是並存的,所有的時間點都跟空間的三個維度並存。根據愛因斯坦的時間觀,想想你划船時的動作,你下水,划船,上岸其實都是同時存在的動作,物理學家將這種所有時空並存的現實觀稱為「塊體宇宙論」,它就像一塊蛋糕一樣,假設蛋糕的一端是宇宙大爆炸,而另一端是宇宙的末日,所有事件都在這塊蛋糕裡,有的事件可能是你的生日,有的事件可能就是現在,有的事件可能是你的忌日,所有事件都在裡面。當然,我們無法一次看到整塊宇宙,我們感受到的宇宙是一片片的「現在」,位於它後面的蛋糕是「過去」,位於它前面的蛋糕就是「未來」。而每個觀測者都有各自切蛋糕的方法,如果把蛋糕切成過去,現在跟未來,那把刀就是他們的「現在」,每個人的「這裡」都不一樣,同理,每個人的「現在」也不一樣,換句話說,每個人都各自有一片獨特的「現在」。
想像你有一片「此時此地」的蛋糕,這片蛋糕可能會有夜空和半人馬座阿爾法的光芒,但這道光得經過四年才會被你看到,所以你的「現在」蛋糕其實包含了半人馬座阿爾法的過去,如果有人在半人馬座阿爾法看著地球,他的「現在」蛋糕就會包含四年前的地球事件。而愛因斯坦認為沒有哪一種切蛋糕的方法特別好,不管你怎麼切都可以,每一片蛋糕都會包含時空流動裡的不同事件。
光在一瞬間就可以繞地球一圈,因此大腦會讓我們以為世上有個單一的「現在」,大腦還會騙我們以為時間是流動的,其實過去,現在跟未來是共存的。這是因為大腦會串連每個「現在」的片段,就像電影的影格一樣。我們的記憶是單向性的,不會有未來的記憶,我們會從小孩變成大人,這一連串的身份(從小孩到大人)會隨著時空變化,所以我們覺得時間是流動的,因為過去的我造成了現在的我,其實個體的一切都不會動,我們對時間的感覺似乎是扭曲的,甚至是編造出來的,那我們能不能換個角度看時間?
時間永遠不會停,但是大腦一次只能記住一個時刻,這個時刻就叫做「現在」,如果所有的時間點是共存的,我們能不能改變時間觀,或許還能看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