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過去的已經過去,再也無法重新設計;對於未來,還沒有來到,我們沒有必要擔心;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住現在。
人生沒有回頭路,也沒有後悔藥,當認識到做錯了事,走錯了路,應該做的是及時地改正錯誤、調整方向,而不是為錯誤而不斷地懊悔。後悔不但於事無補。而且還會失去現在的機會。既然牛奶已經打翻了,就不要為它哭泣。
我們常聽到人們如此哀嘆:「要是……就好了!」這是一種明顯的內疚悔恨情緒。悔恨不已是由於過去某件事而產生的自我否定情緒,它把精力花在對以往事件無盡的反思之中,卻沒有投入到對今後生活的重新開拓。
吸取教訓是一種健康有益的做法,也是我們每個人不斷取得進步與發展的重要環節。悔恨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它白白浪費自己目前的精力。實際上,僅靠悔恨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
小芬是某單位的普通女工,性情溫和,人緣頗佳。可是她有一個小毛病,常引起她身邊的人反感。她整天都是算不清帳的感覺,比如買菜到家,邊擇菜邊念叨「賣菜的很黑心啊,菜這麼貴」;要是買到便宜的菜了,她就念叨說「買的沒有賣的精」。
在公司裡,做完一個決定後,她不是沒完沒了地自我辯護,就是後悔莫及;如果領導和同事讓她重新做決定,她做完新決定後,還是如此。似乎事情在她心裡永遠沒有個終點。
事實已經註定,錯過了就別後悔。做了決定之後,就應該好好地去實施,後悔不能改變現實,只會給未來的生活增添陰影。要是我們得不到我們希望的東西,最好不要讓憂慮和悔恨佔據我們的頭腦。
在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會有後悔心理呢?人們產生後悔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在做出決定之前對可能出現的消極後果有一定的預知,但由於疏忽大意或盲目樂觀,對這種危險的苗頭沒能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在這種情況下,決定人是非常後悔的,因為他已經接近正確的選擇,只因一念之差發生了重大失誤。
另一種後悔經常發生在盲目樂觀者身上。決定者在制訂行動方案時,有意迴避不利的信息,對未來的困難、危險及不利條件根本未加考慮。
由於沒有任何心理準備,也沒有任何有效的應急措施,因此,決定者只有驚恐和本能的防禦反應,只能臨時利用手頭的力量補救一下,但終因補救措施的非系統化、非嚴密化而收效不大。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內疚、後悔對我們絲毫無益,那就從現在開始,將它們從我們的內心裡完全清除。
要反思後悔的根源,找出決定失誤的原因。在陷入極度後悔的狀態時,應淡化後悔的情緒色彩,積極採取挽救行動,但不應徹底遺忘後悔的情緒,適當地在心中保留後悔的經驗才能對未來的選擇很審慎。「健忘」正是屢犯相同錯誤的根本原因。
在面臨與過去相似的選擇時,一定要仔細地回憶過去失敗的情形,積極地利用過去的經驗,從而避免犯相同的錯誤。其實,只要留心,便不難預見損失。
當選擇者搜尋各種可能性,並且僅僅發現了一個可接受的方案時,一般就會忽視這一可能產生的危險,無暇思索未來的威脅。如果得不到反對這個唯一方案的任何信息,大家就會迅速採納這個方案。
如果這個唯一的方案也很危險,且代價又很大,選擇者就會認為自己已山窮水盡,沒有選擇的餘地了,只好被動、草率地應付。
高質量的選擇不被有利條件衝昏頭腦,也不被不利環境所嚇倒,它始終懷有希望,又始終不掉以輕心,它要求人們保持一定的緊張度,投入一定的精力,這是有責任感的體現。
如果父母、朋友,甚至愛人不贊成你的某些行為,這也是正常的,關鍵在於我們要對自己正確的決定表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