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已過去,未來的還未來,你能把握住的只有現在

2021-01-16 歷史國學教堂

人生在世,過去的已經過去,再也無法重新設計;對於未來,還沒有來到,我們沒有必要擔心;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住現在。

人生沒有回頭路,也沒有後悔藥,當認識到做錯了事,走錯了路,應該做的是及時地改正錯誤、調整方向,而不是為錯誤而不斷地懊悔。後悔不但於事無補。而且還會失去現在的機會。既然牛奶已經打翻了,就不要為它哭泣。

我們常聽到人們如此哀嘆:「要是……就好了!」這是一種明顯的內疚悔恨情緒。悔恨不已是由於過去某件事而產生的自我否定情緒,它把精力花在對以往事件無盡的反思之中,卻沒有投入到對今後生活的重新開拓。

吸取教訓是一種健康有益的做法,也是我們每個人不斷取得進步與發展的重要環節。悔恨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它白白浪費自己目前的精力。實際上,僅靠悔恨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

小芬是某單位的普通女工,性情溫和,人緣頗佳。可是她有一個小毛病,常引起她身邊的人反感。她整天都是算不清帳的感覺,比如買菜到家,邊擇菜邊念叨「賣菜的很黑心啊,菜這麼貴」;要是買到便宜的菜了,她就念叨說「買的沒有賣的精」。

在公司裡,做完一個決定後,她不是沒完沒了地自我辯護,就是後悔莫及;如果領導和同事讓她重新做決定,她做完新決定後,還是如此。似乎事情在她心裡永遠沒有個終點。

事實已經註定,錯過了就別後悔。做了決定之後,就應該好好地去實施,後悔不能改變現實,只會給未來的生活增添陰影。要是我們得不到我們希望的東西,最好不要讓憂慮和悔恨佔據我們的頭腦。

在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會有後悔心理呢?人們產生後悔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在做出決定之前對可能出現的消極後果有一定的預知,但由於疏忽大意或盲目樂觀,對這種危險的苗頭沒能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在這種情況下,決定人是非常後悔的,因為他已經接近正確的選擇,只因一念之差發生了重大失誤。

另一種後悔經常發生在盲目樂觀者身上。決定者在制訂行動方案時,有意迴避不利的信息,對未來的困難、危險及不利條件根本未加考慮。

由於沒有任何心理準備,也沒有任何有效的應急措施,因此,決定者只有驚恐和本能的防禦反應,只能臨時利用手頭的力量補救一下,但終因補救措施的非系統化、非嚴密化而收效不大。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內疚、後悔對我們絲毫無益,那就從現在開始,將它們從我們的內心裡完全清除。

要反思後悔的根源,找出決定失誤的原因。在陷入極度後悔的狀態時,應淡化後悔的情緒色彩,積極採取挽救行動,但不應徹底遺忘後悔的情緒,適當地在心中保留後悔的經驗才能對未來的選擇很審慎。「健忘」正是屢犯相同錯誤的根本原因。

在面臨與過去相似的選擇時,一定要仔細地回憶過去失敗的情形,積極地利用過去的經驗,從而避免犯相同的錯誤。其實,只要留心,便不難預見損失。

當選擇者搜尋各種可能性,並且僅僅發現了一個可接受的方案時,一般就會忽視這一可能產生的危險,無暇思索未來的威脅。如果得不到反對這個唯一方案的任何信息,大家就會迅速採納這個方案。

如果這個唯一的方案也很危險,且代價又很大,選擇者就會認為自己已山窮水盡,沒有選擇的餘地了,只好被動、草率地應付。

高質量的選擇不被有利條件衝昏頭腦,也不被不利環境所嚇倒,它始終懷有希望,又始終不掉以輕心,它要求人們保持一定的緊張度,投入一定的精力,這是有責任感的體現。

如果父母、朋友,甚至愛人不贊成你的某些行為,這也是正常的,關鍵在於我們要對自己正確的決定表示讚許。

相關焦點

  • 「現在」其實並不存在,只有過去託起夢幻的未來!
    但人類無法把握的微觀粒子,卻永遠代表著世界魔幻的未來。而至於這些天體此刻是死是活,只有上帝知道。如此說來,似乎很虛幻,但無法否認的是,它們的確真實存在過。我們身邊的桌椅板凳、樓宇街道,還有江河湖海、山石草木,這一切看起來都是「確實」 的存在,但它們同樣也已經是「過去」了的東西。 為什麼?只因宇宙中除了運動中的物質,什麼都不存在。運動即是不停止;而「現在」卻意味著「停頓」。所以,宇宙萬物有過去;還可能有未來,而唯獨沒有「現在」。詭異的量子糾纏對時間的排斥,或許就是一種詮釋。
  • 過去,現在與未來
    對於兩種分析,自然可以進行更加深入的倫理層面的剖析,但我想說的,則是現在。   現在,就是此刻,轉瞬即逝,不可把握。因果的龐大鏈條或許左右著我們的現在,但現在亦是我們身處的那個孤立的點,僅以橫截面來看,在這個點上我們也許擁有著相對的自由。然而,我們也很容易發現,我們所認知的歷史或過去,都是由點組成的一條直線。
  • 過去、現在和未來
    人群中發出一片歡呼:「現在出來了,太陽現在出來了!」 這裡的「現在」是什麼意思?我們知道,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約1.5億千米,光速為30萬千米/秒,太陽發出的光需要約8分鐘才能到達地球。這就是說,我們看到的第一束太陽光,是太陽在8分鐘前發出的,我們的「現在」,已成為太陽的過去。
  • 初中優秀作文欣賞:過去·現在·未來
    緬懷過去,把握現在,憧憬未來——題記  很多人在思考,該怎麼對待過去、現在、未來?最終眾人的決定是:緬懷過去,把握現在,憧憬未來。  有人說:過去強姦了現在留下的孽種叫做回憶。不知道這句話出自哪個世外高人之手,一些幽默,不過我覺得蠻有道理的。既然過去強姦了現在,既然留下的孽種是回憶,回憶又能奈何?
  • 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共存的,意味著我們能回到過去也能前往未來?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過去無法改變,而未來像是一張白紙,什麼都可能發生,但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模糊了我們對時間的概念,他曾說過,過去,現在跟未來的差別只是我們頑固堅持的幻覺。當然,我們無法一次看到整塊宇宙,我們感受到的宇宙是一片片的「現在」,位於它後面的蛋糕是「過去」,位於它前面的蛋糕就是「未來」。而每個觀測者都有各自切蛋糕的方法,如果把蛋糕切成過去,現在跟未來,那把刀就是他們的「現在」,每個人的「這裡」都不一樣,同理,每個人的「現在」也不一樣,換句話說,每個人都各自有一片獨特的「現在」。
  • 過去是我們的過去,未來是我們的現在
    但誰能說,這種簡樸的顏色,不更加貼近真實呢?巫解、崔哲、大馬、老驢、李樂樂、任晴、白藝……在作品裡組成了一個青春旺族,他們統一的特徵是,剛剛在這座城市中起步。他們都是沒有什麼背景的人物,起點都低,都有過大學的教育背景,都希望在最大的都市立足,甚至發達起來。因為我本人就住郊區,所以讀這本書的時候,時常有一種感覺,這些人物就在身邊。
  • 我們的現在是過去的未來
    原標題:我們的現在是過去的未來  樂夢融   人類等了30年,終於等到了2015年10月21日。   這個日子有什麼特別的呢?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電影三部曲《回到未來》中有個情節,主角麥克弗萊和布朗博士乘坐時間旅行車從1985年到達了未來,他們的「目的地」就是2015年10月21日。
  • 三個「我」;過去·現在·未來
    這裡的「我」非本我也是我,是不是有點繞,其實不然,「我」是不同階段認知的我,即過去·現在·未來過去,還是一個懵懂的少年,對任何的事和人都從滿熱情和幹勁,對社會充滿希望,經歷過很多的事,沉澱自己,無拘無束,自由的馳騁,那是非常美好的時光,沒有啥顧慮
  • 技術如何改變過去現在及未來——2020工作總結
    當你平靜回觀過去曾經的驚濤駭浪波瀾壯闊無底深淵時,你才能更好的把握現在及未來!因為一切不過是一種經歷一種過程直到最終都成為結果。       所以,不要感嘆太陽能過去火熱的催生首富無數,也不要感嘆冷如深淵時他人高樓瞬時倒塌,只需順著技術這條線,努力看清其真正的走向及節點。       太陽能一路走來雖然由資本投資驅動,但真正改變格局的卻是技術。
  • 關於:過去,現在和未來
    過去的經歷總是有讓人值得回味的.酸甜苦辣讓我們的生活有了五顏六色.未來可期,總有目標和期望,而現在當下,卻總被我們忽略.拋開物理學來說,時間是不存在的,時間只是一種運動,我們眼裡的時間是那個牆上的鐘表而已,過去和未來都一樣是虛空不可觸摸,只有當下現在的每一秒鐘才是能感受的到.
  • 《金剛經》說「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用意就這四個字
    如禪宗六祖,在聽五祖講解其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大徹大悟,曰: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這就是《金剛經》的殊勝之處,它能破除眾生的無明,通達事物的本相,染淨萬法的根源。
  • 淨空法師: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
    近代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講過,他說:「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能說出這句話不簡單,他知道同時存在,他沒有辦法回到過去,也沒有辦法走入未來,他沒有法子。理論上知道,用什麼方法能夠把時光隧道突破,現在還想不出辦法。在佛法裡面早就突破了,所以他能夠回到過去,也能夠進入未來,才能夠「遍遊一切佛土」。
  • 時間與意識 | 真的存在過去、現在、未來嗎
    原標題:時間與意識 | 真的存在過去、現在、未來嗎 真的存在過去、現在、未來嗎 現在的時間和過去的時間/也許都存在於但考察那兩個時態——「過去」和「將來」;過去如何存在,如果它已經不存在?將來如何存在,如果它還沒有存在?但如果現在一直是現在,它則不會逝去而成為過去:如此則不會有時間而只有永恆。
  • 當下可以改變過去、現在和未來
    、現在和未來?因為意識可以穿透時間,讓我們的意識回到疾病還沒有發生之前,這是一個意念的運作,讓心念回到癌症未產生之前,而在你的過去,把你的過去重新當做現在。可以這樣去操作,比如,讓你的心回到六年前,把六年前當作當下,我們以假設的術語開始問自己:「如果我回到六年前,如果我以我的當下回到六年前,那麼六年前的我可以有一個什麼樣的不一樣的選擇?
  • 2020年雜想:過去、現在和未來
    我已經把我20年一整年的開心、失落、興奮、憂傷、激動、憤怒等等很多情緒都融入到了這一個月的總結和復盤中,到今天只有帶些愉悅和充實的平靜。在這種平靜中,我逐漸找到一種靜水流深的狀態,這種狀態讓我想到了一些亙古不變的東西,想到了一些永恆綿長的東西,比如過去、現在和未來。
  • 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金剛經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句子,幾乎都是重點,都是精華,都能啟迪人的智慧,有許多人明白了金剛經中一句話就能夠悟道,就像禪宗六祖,因為聽五祖講解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大徹大悟,曰: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 《金剛經》中「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請問大德要吃點心,點的是哪裡個心?」德山愕然不知所對,最初的一番氣勢,早已消逝得無影無蹤。他才知道南方惠能大師的頓悟之說,在老婆婆那裡就有了印證。
  • 只有告別過去,才能迎接更好的未來
    你有沒有仔細的審視過自己,你是不是一個喜歡懷念過去的人。是不是你常常不願意向前走,你多想一直停留在過去,想像著過去有多麼美好,現在的生活就過得有多麼不盡人意。尤其是當你極度討厭現在的生活,現在的學習,現在的工作,現在的人們,現在的自己的時候,你就會愈發想念過去,想回到那個你熟悉的曾經。想像著那些美好,與現在形成了嚴重的反差。
  • 過去,現在,未來
    激昂三十年,未來看東方。站在當下,追憶過去,暢想未來!今年是資本市場各項改革開放措施大力推進之年,3月1日,新證券法實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掀開了新篇章。4月1日,券商、基金外資持股比例正式取消。7月27日,新三板精選層設立。8月24日,創業板首批18隻註冊制新股集體上市。11月,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
  • 靈芝:「過去」「現在」和「未來」
    靈芝的心靈舞蹈成長營,ID:lzwd22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01有時候,那些樸實的道理因為太過於耳熟能詳,而常常被我們忽略在李笑來老師的課程裡,有一個概念關於「過去」「現在」「未來」在我的排序裡,未來>現在>過去02「現在」,是如何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