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中「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2020-12-05 大劦說國學

01德山和尚「點心」的故事

今天的話題,咱們從一則禪門公案說起。

德山禪師對《金剛經》下了很深的功夫研究,著作了一部《青龍疏抄》。聽說南方提倡「頓悟成佛」之說,頗不以為然,便帶著《疏抄》南下,準備破斥此一邪說。  

到了南方,路上經過一所賣餅的小店,德山腹飢,欲買餅作為點心充飢。店中僅一老婆婆,見德山買點心,當即問

「你肩上擔的是什麼啊?」

「《金剛經青龍疏抄》。」

「那我考你一個《金剛經》的問題,如果答得上來,點心免費供養。」

「請說來聽聽!」德山滿腹信心地答應。

「《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請問大德要吃點心,點的是哪裡個心?」

德山愕然不知所對,最初的一番氣勢,早已消逝得無影無蹤。他才知道南方惠能大師的頓悟之說,在老婆婆那裡就有了印證。

02為什麼「三心」不可得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大概所指,一切變化的事物,都是把握不住的,我們到達不了過去,我們更無法到達未來,而當下,我們一個念頭起來,便已經變成了過去,我們連當下一刻都無法把握,所以佛說,三心不可得。當人生失意時,不妨看看《金剛經》,裡面的名句可以讓你釋然很多。所以,我們在人生失意時,要及時地調整自己的心態。所以,讀一讀《金剛經》還是好的,像六祖慧能大師學習,「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只要看開放下,人生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你說呢。

03「三心」不可得,便明白了「空」

從善護念開始到心無所住,到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我以為佛法只是「空」,心經我是會背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我是懂的,而現在我至多說懂也是懵懂,模模糊糊似是而非,修持很難;每天睜開眼踏出家門就是入世,到了家拿起書來才恍若是出世,出出入入之間,一身塵埃;卻又「不知為誰忙」。貪嗔痴、全源於內心的渴望;懷師的例子舉得好,人類從生而愛握拳,雙手永遠保持彎曲,總在「抓」、放不下,唯有身相消亡,雙手才攤直。可我總覺得自己對名利無所謂,刻意願意一切是非漩渦,豈止這也是一種嗔;空本身也是非空,空非空;有非有;非空非有;

時間上有過去、未來、現在之說,但無住真心沒有時間上的過去、現在、未來分別,只那一念,吾人的本來面目,「自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長新」,有何過去現在未來呢?

04明白了「三心」不可得,我們就可以活得更加豁然

李泰祥的《告別》中,男主角送完磁帶便頭也不回地走了,沒有了任何的後續。他知道,他不可能和這個女人之間再發生些什麼,他即便動了情,也還能把情收回去。世間很多大道理都是廢話。廢話只有在你某個覺悟的時刻,才會散發出來它本有的氣質。好比切碎的蒜末,平常聞起來,味道平平,一旦經過滾油的爆炒,會瞬間飄散出煙火的氣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聽起來簡單,但小孩子是沒有感覺的,只有真正行過萬裡路,閱過無數人的成年人,才知道這句話的分量。人是最容易動情的動物,一生只愛一個人,聽起來固然美好,卻總是不現實的。我認識一些已經結過婚的男女,聊天中跟我說起,他們這個年紀,當然不會隨便喜歡一個人了。即便喜歡了,也清楚地知道,不會怎麼樣了。

相關焦點

  • 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金剛經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句子,幾乎都是重點,都是精華,都能啟迪人的智慧,有許多人明白了金剛經中一句話就能夠悟道,就像禪宗六祖,因為聽五祖講解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大徹大悟,曰: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 佛陀為什麼在金剛經中說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要正確的理解佛陀在金剛經中所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我們就必須要牢記,金剛經的主旨是要實現正等正覺。如果脫離了正等正覺,偏離了正等正覺,我們就無法理解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為什麼佛說「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都不可得?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如來這裡所說的這一切心啊!全都不是世間人都理解的那個心,只是現在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心;所以者何?之所以這樣說;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須菩提,因為世間人所理解成的那個心,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是不可得的。
  • 《金剛經》說「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用意就這四個字
    這句話告訴我們,世間諸佛都是以《金剛經》之法門得道,世間諸法都是從《金剛經》中受到啟發,可見受持本經功德之殊勝。《金剛經》中的每一句話,幾乎都是重點,都蘊含著佛門的精髓,有許多人讀懂了其中一句話就能夠覺悟超脫。
  • 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皆不可得,那我們的「心」該放哪?
    有世界的動力造就了萬有世界的種種,如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等等,這個動力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形成了眾生的共業,這一面其實就是我們的過去心、現在心、和未來心,針對這三心,《金剛經》裡曾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什麼?經裡要我們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金剛經裡這句話所蘊含的真實意義。
  • 金剛經第二十一: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三心皆不可得
    01《紅塵說禪》系列第396篇今天咱們繼續來分享《金剛經》,這一篇輪到第十八品「一體同觀分」的後半部分,上一篇我們聊了「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這五眼,這次繼續聊後面的「過去心,現在心和未來心」這三心。
  • 《金剛經》淺釋:三際求心不可得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裡說:眾生的攀緣妄念心,是沒有一個可以真實得到的。為什麼說眾生的心【即為非心】呢?因為眾生的心是個妄想心,這個妄想心,他念念不停,輪轉於過去、現在、未來,念念分別這三個時際。但在這三個時際中,要去找這個眾生的分別心,他真正停留的處所是找不到的。因此才說:【三際求心,不可得】。
  • 如何理解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就是說 ,我們這顆心啊, 它是生滅之心, 起的是生滅的念頭。 要滅的東西 ,你怎麼可能得到呢 ?可我們還就是那麼傻傻的、 鑽破腦殼的想抓住他 ,愚痴呀 !到頭來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平時沒事的時候, 就念阿彌陀佛或者觀世音菩薩的六字大明咒, 腦海中不要想其他的事情, 其他的念頭 。因為你想的念的都是假的, 都是輪迴之念呀!這樣的每時每刻迴光返照自己的心念,長此以往, 就會慢慢的 ,把這些生滅的幻相放下了 ,當你徹底放下乃至於把放下也放下的時候,你的真如本性就會顯現,那才是你!才是你的如來智慧德相 !
  • 《金剛經》中人們喜歡的三句話,讀懂了快樂一生,體悟了成就佛道
    《金剛經》譯成漢文以來,受到世人的喜愛,有人每日讀誦,有人已經熟記在心,受持讀誦此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縷暖陽。經中般若妙義頗深,給世人帶來了無量的智慧。經中貼近世人生活,受人們喜歡的三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三句話看起來很簡單,通俗易懂,其實蘊藏著很深的智慧,讀懂了快樂一生,體悟了成就佛道。世人的一切心思無非是追憶過去的悲歡離合、執著現在的名聞利養、攀緣未來的榮華富貴,心的著落主要是在這三個方面。
  • 《金剛經》中的2句名言,明白了可以看透人生,活得更加坦然自在
    《金剛經》中的兩2名言,明白了可以看透人生,活得更加坦然自在。《金剛經》在我國很是流行,這大概和六祖慧能大師是分不開的。六祖慧能大師就是從這部經開悟的,所以從六祖慧能大師開始,就用《金剛經》來驗證開悟的人境界的真假。
  • 佛教:《金剛經》中的五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金剛經》,又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意思是,以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金剛經是佛教裡非常重要的經典,是一部般若智慧經。它和《心經》一樣,為大乘般若品的經典。如今社會上流傳的版本以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居多。
  • 《金剛經》對現代人的啟示 - 18
    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真相」植物人沒有知覺,就是金剛經裡面所說的無相嗎?
    金剛經 第十八品 一體同觀分「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 《金剛經》十句名言,感悟佛法智慧
    《金剛經》是知名度最高的一部佛教經典,很受大眾歡迎。但並不太適合初學者去讀,因為此經闡釋的是佛教最高深的智慧,即佛教的空性,相當於佛教的大學課程。如果一個人沒有從基礎學起,直接去研究《金剛經》,就好比小學中學都沒讀過,卻直接上大學,不但很難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還會增長浮華和傲慢,陷於空談。一,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佛經中常講八萬四千法門,這不是具體數字,只是形容法門之多。法門為什麼沒有高下?
  • 過去 現在 未來根本不存在
    過去 現在 未來根本不存在道禾大學堂幸福頻率空間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什麼叫過去 現在 未來根本不存在呢?當你說過去的時候,就已經是現在了 當你說現在的時候,現在就已經成為了過去 假如現在把你腦袋裡的記憶全部抹掉 失憶了 還有痛苦快樂嗎?還有困惑嗎?假如你失憶了 然後見到你老公 還會有過去這些情緒嗎?
  • 南懷瑾讀《金剛經》:它揭示了人生9大真相,讓人如夢初醒
    關於人生的真相,《金剛經》中,佛陀以處世人的姿態告訴眾弟子和眾生,它告訴我們人生的終極秘密是什麼?這個世界的真相是什麼?萬物變化的規律是什麼?裡面的每一句話,都可以讓你我在每一個當下都洋溢著生命的喜悅。
  • 根本智是空性不可得,吃一塹長一智是後得智
    根本智是明了萬法皆空、皆幻、皆不可得的般若空心慧,後得智是在明了通達萬法皆空、皆幻、皆不可得之理的基礎上,又能隨緣應機所妙用的心念。用最精練的言語說明,根本智是空性靈知覺性,後得智是隨緣妙用的心念。再簡略一點的說明,根本智是空,後得智是有。名相有二,實質為一,這空有不二的真理、意境、心境,即是般若大智慧的解脫意境,這個解脫意境就是不著幻相。能知幻離幻不著幻相的智慧心,即是解脫自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