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智是空性不可得,吃一塹長一智是後得智

2020-12-05 流散與定格

每一個人的一生都具有兩大智慧:一是空性不可得靈知清淨空心,二是能隨緣應機千般妙用的活思想。根本智是明了萬法皆空、皆幻、皆不可得的般若空心慧,後得智是在明了通達萬法皆空、皆幻、皆不可得之理的基礎上,又能隨緣應機所妙用的心念。用最精練的言語說明,根本智是空性靈知覺性,後得智是隨緣妙用的心念。再簡略一點的說明,根本智是空,後得智是有。名相有二,實質為一,這空有不二的真理、意境、心境,即是般若大智慧的解脫意境,這個解脫意境就是不著幻相。能知幻離幻不著幻相的智慧心,即是解脫自在心。

能明了通達空有不二、自他不二、心性不二、凡聖不二、淨穢不二,做到理事圓融、空有一如的人,即是一個真正大徹大悟、大般若智慧的人。這個具有般若大智慧的人,即是一個真正自在解脫的明白人。這個見性不著相的明白人,無論面對什麼樣的事情,都不會動一念的愛憎取捨之幻心,只是了了靈知,明白清清楚楚地知道,就是根本智。由空心、空我、空法、空相、空淨一切的空性心,而隨緣應機妙用的平等同體大慈大悲的心,就是後得智,也就是應機隨緣的妙用心。這個隨緣妙用的心,絕對空淨、無私、無我、無傲、無爭、無是非,看一切眾生皆是善知識,皆是一尊尊的活佛示現,自己的每一個思想行為都能圓滿的落實做到沒有私心不為我,全心全意為眾生。

根本智是空性的靈知不著幻相,只要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認可靈知不著幻相,當下空心的靈知就是根本智,而後得智是證到空性不可得之理的隨緣妙用心念,這是人生必須要走過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說,人生無論怎麼樣的修行,不可能不起心動念。既然後得智對於修行這麼重要,一定要在後得智上面下功夫。決定不能忽視自己的每一個思想念頭,更不能輕視自己人生當中所做出來的每一個決定。對自己的每一個思想念頭決定都要認真的負責到底,這是對自己人生的負責,更是對法界一切眾生的負責。能準確無誤的妙用好自己的每一個思想念頭,這是我們每一個修行人必須要落實做到的本分事。

從生活事情之中落實起來的智慧是後天的後得智,只有見性見空性真理、悟到空性真理的人,也就是證悟空性不可得之理、無所有之理、不著相之理、空心無我無著之理,能空理空性的人方是真正具備根本智慧的人。證到的根本智空性慧之後再妙用後得智,方名之為般若大智慧,又叫清淨自在解脫心。一般人只注重後得智,很少有人注重根本智。也就是說,大部分的人都是從事情之中積累一些經驗教訓,往往錯誤地把這些聰明才智、經驗教訓當成是真理,實不知這只是有為法、不究竟、不圓滿的方便道理,並不是究竟圓滿的空性平等無私無我的真理。簡單地說,無我無著才是真理,只要有我就不是真理。

修行人證到空性根本智很容易,確實不

費吹灰之力,後得智是通過自己一生的經驗教訓,從實際當中總結出來的。如果只是證到空性根本智而不會妙用後得智,換句話說,你只是明白了空性不可得之理性,而不會隨緣妙用自己的心念做好每一件事,你所證到的空性靈知有什麼作用呢?因為無上的佛道要靠正確妙用的心念而成就。在證到根本智空性靈知基礎上,後得智可以隨緣應機千般妙用。世間一般人只照後得智思想心念的如何運用,但由於自我的自私自利與狡猾的傲慢心時時冒出來搗亂,使自己的思想心念經常出現錯誤的偏差。

只要心中執著一個我我我,必然就會有自我的分別執著計較,只要有我的分別執著計較牽掛,就必然會有無量無邊的痛苦煩惱。這是每一個人必須要清楚認識明白的大道理。這個空心無我無著無煩惱的大道理,每一個人都可以親自實踐體驗,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實踐來證明這個真理的可靠性、真實性、普遍性。自己經過親自實踐體驗之後,就由不得你懷疑狡猾轉圈圈,你不信,真理事實會讓你不得不信,這是你無法狡猾轉圈的真實真理。若能把根本智的空性慧與後得智的經驗教訓合起來妙用,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完美效果。這個完美的效果不是空說出來的,也要通過你本人的親身實踐體驗,才能準確無誤地印證體用不二、自他不二、性相不二、空有不二、理事不二、凡聖不二的偉大真實義理啊!

凡聖不二的偉大真實義理啊!

相關焦點

  • 淨空法師:什麼是根本智?什麼是後得智?
    經典裡面也有很多地方說的根本智、後得智,開啟這個智慧。根本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根本智;後得智是根本智的起作用,教化眾生。  根本智是自受用,後得智是他受用。根本智、後得智都是《般若經》上所說的「般若無知」,無知是根本智,它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所不知是差別智、是起作用。我們講開悟了,開悟是根本智;開悟之後,確實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通了,那是差別智。諸佛菩薩所說的一切經教,你沒有學過,你一看就明了,一聽就清楚,那是什麼?那是根本智。
  • 缺乏根本智,對鏡智多的人,就苦
    眾多的人活得身心俱累,就是他缺乏根本智,沒有大智慧,對鏡智很多,心著相了,住境了,固執己見,出離不了境地,就是苦。比如,在山西開水是一百度,如果你一直抱著這樣的認知不放,到青藏高原開水七八十度就開,當然就不對。這就是止於一成不變的對鏡智。
  • 佛教:何謂「無分別智」與「後得智」?
    (一)無分別智與後得智的不同作用有一年,一位在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的同學,作佛學專題演講,論及無分別智的問題,認為佛教說什麼都無分別是頂不合理的,高矮、肥瘦、男女、善惡的行為,眼前的一切人與事都無不有分別,佛教主張無分別,把人都弄糊塗了。
  • 有根本智 才能展開方便智
    如何善用其心,提高警覺是其中的根本。在華嚴第十二參善知識根自在主,悟入一切工巧神通智門,為善財講知世間種種事,善治種種病。亦能建立城邑聚落、形勝所居、園林池沼、臺榭樓觀、宮殿屋宅種種莊嚴。這是講建築的部分,善於處理地理風水。善駕車乘,知安危進止,一法通,法法皆通。善營理田農工商種種諸業。善禮儀尊卑次序。
  • 上海迪士尼遊玩智慧之選,這家智選酒店助你做好這場童話夢!
    吃一塹長一智,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我果斷決定,訂酒店絕對訂以迪士尼為中心,方圓路程超過30分鐘的統統不考慮。趕巧剛好看到了這家距離迪士尼地鐵一站地,位於浦東新區康橋鎮的智選假日酒店。這家智選假日酒店是洲際酒店管理集團旗下國際品牌連鎖酒店,而且看資料顯示上個月才剛剛開業。
  • 傳說中的無分別智是什麼?了解一下?
    二、根本無分別智這是正證之慧,又稱為出世無分別智,根本智,是道之體。《成唯識論》中說:「根本無分別智,親證二空所顯真理,無境相故,能斷隨眠。」《三藏法數》中說:「此智不依於心,不緣外境,了一切境,皆即真如,境智無異。如人閉目外無分別,由此無分別智能生種種分別,是名根本智。」根本智,乃是各種智慧的根本,因為它能夠契證真如妙理,平等如實,沒有差別。
  • 量子物理與空性的區別(上)
    雖然精通世間的醫術、工巧技藝等等也稱為智慧,但此處所說的智慧,則特指證悟空性之智。除了智慧和慈悲之外,不存在什麼真正的佛法。在沒有證悟之前,空性的境界是不屬於我們的,因為哪怕佛經當中講了空性,但我們卻一點都沒有體會到。意識離不開空性,肉體以及周圍的一切都離不開空性,但如果不了解、不證悟,僅僅本體是空性,對我們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所以一定要證悟。
  • 在線辦證 智借智還
    「智借智還」、在線辦證兩項新的服務功能將為讀者帶來全新的智能體驗和無接觸借還服務。 微信「在線辦證」是一款無需下載安裝即可輕鬆使用的輕應用。使用微信辦證的步驟很簡單:讀者打開「惠州慈雲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微服務大廳」,點擊「在線辦證」,通過長按二維碼識別小程序進行身份證識別、人臉識別在線辦證,過程僅需1分鐘,即辦即用,為讀者帶來更加優質流暢的辦證體驗。
  • 「吃一塹長一智」如何翻譯?錢鍾書先生給出了標準答案
    當時我母親從家鄉來幫助我們一家五口做家務,每次她做好晚飯後,小孩還在外面瘋玩,她總是拉著嗓子用道地的無錫話喊:「阿寶、阿毛,快轉來吃夜飯嘞!」漸漸地時間長了,錢鍾書先生夫婦聽出我們是無錫人,在晚飯後也就主動走過來和我們拉家常,有時逗逗孩子,講講無錫話。望之儼然的學者,其實是非常平易近人的。錢先生和楊先生都生長在無錫的大族,書香門第,我是知道的。
  • 《金剛經》說「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用意就這四個字
    佛說「修佛就是修心」,心是人的最根本,眾生沉溺苦海皆因執著妄想,故而,《金剛經》說「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其用意就這四個字:放下我執。若能放下,離成佛也就不遠了。01「三心」不可得,是說過去、現在、未來都在變化當中要想徹底明白「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這句話的要義,首先就先得明白這「三心」代表了什麼
  • 何為(根—本—智)
    這種情況就是因為沒有找到事情的根本造成的,一個人活在世間,會被無數的表象所迷惑,但是你要學會練就一個睿智的大腦,就是只要遇到問題直擊核心,心無旁騖。因此,你只要小心你的思想,因為它不久就會成為你的行動,因為它不久就會成為你的習慣,你要小心你的習慣,因為它不久就會成為你的品格。佛教裡面有兩個詞語,一個叫「究竟」,另外一個叫「根本智」。
  • 人工智慧,「吃一塹長一智」的機器
    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的手段是讓電腦從大量的真實經驗、信息和案例中學習,然後會像人類一樣吃一塹長一智,在以後遇到同樣的問題時,電腦就有能力用學習到的經驗做出準確的判斷。網際網路的爆發讓大數據變成了可能,給機器學習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同時,我們的電腦越來越強大,能夠存儲並處理這些龐大的數據。
  • 心外求法,了不可得!你可曾錯過身邊的菩薩?
    智衝準備好行囊,就去稟報師父。杜順和尚說:「不必去了,在這裡修行和去朝拜文殊菩薩是一樣的。」智衝不明白師父話裡的意思,執意要去,再次懇求:「師父,我已發願朝山,行李都準備好了,請師父慈悲,了我心願。」杜順和尚見智衝去意已決,不便強留,便答應了。臨行前交給他兩封信,讓他順便帶去,一封送給青娘子,一封送給豬老母。智衝拜別師父就出發了。
  • 儒家的「智」是什麼?
    「知」在《論語》中經常出現,通「智」,是儒家重要的思想範疇,為仁、義、禮、智、信「五常」 之一,儒家認為,「智」是人必備的一種重要品德,也是實現仁、義的重要手段,沒有「智」,不可能做到仁、義。孔子非常重視「智」,明確提出:「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認為「智」和仁、勇一樣,是三種任何時代都通達不變的品德。並進一步指出: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聰明的人不會迷惑,仁德的人不會憂慮,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 人生中的「智」與「慧」
    中華傳統文化是智與慧結合的文化。但是很多人學習傳統文化將智與慧割裂甚至對立起來,有些傳統文化機構甚至說,讀傳統文化經典書架上的其他書籍都可以丟了。道德經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經裡面只有一個地方提到「慧」這個字,「智慧出,有大偽」,而道德經裡面的「明」更接近「慧」。「慧」更多出現在佛學的經典中。
  • 日食月食,請持誦【大圓滿聞解脫 普賢王如來祈禱能顯自然智根本願文】
    普賢如來如實曰 真如本性離因緣 法爾原本自在智 內外增減過犯無 失念暗垢無掛礙 故爾自顯離染垢 自性原本清淨住 三界縱惡亦無懼 五欲愛執無貪戀 覺顯無別自然智 自性明空無掛礙 本淨無色無五毒 根本自性具五智 於此五智圓滿境 自顯五智如來佛 廣大無量智慧中
  • 久久智還
    久久智還 生活出行 大小: 52 MB 版本: 1.2.3
  • 同時擁有姚班、智班,匯聚各方學霸!
    此外智班還吸引了很多其他省份的高考狀元和奧賽冠軍,這些人和姚班一樣都是經過選拔而來的,但是很多人注意到,兩個班級的女生寥寥無幾,比如姚班今年僅僅有3名女生,智班也很少,女生佔比不到學生總數的10%。能進清華很讓人羨慕,能進姚班智班更讓人羨慕,這意味擁有更多的教育資源,更好的發展,平臺更高,這些資源是普通學生不可得的,希望每一位清華學子都能珍惜自己現有的,好好利用,不斷增長本領,以後回饋社會!
  • 毫末智行,在巨人肩膀上開啟自動駕駛徵程
    賽後,鹿丙龍評價毫末智行的自動駕駛系統:「雖然現在一對一,人類能戰勝機器,但將來假如機器收集齊了10個頂級賽車手的經驗,它是不是就能戰勝所有的人類賽車手?」 超強的學習能力正是自動駕駛的優勢所在。10月4日在阿拉善沙漠中舉辦的這一次「人機大戰」,是自動駕駛初創公司毫末智行的一次高調亮相,也是一次在極限環境下自動駕駛向人類頂尖高手「偷師學習」的機會。
  • 助力名爵品牌智領風潮 廣州車展斑馬智行展示VENUS系統
    在上汽名爵展臺,斑馬智行旗下斑馬智行VENUS系統雲機亮相,吸引了眾多熱愛智能互聯科技的年輕消費者前來互動體驗打卡,近距離感受智慧出行的無窮魅力。在語音交互方面,斑馬智行VENUS系統擁有AI語音智能交互能力,可與用戶進行自然連續對話,支持隨時打斷指令,用戶無需多次喚醒,可隨心切換內容,暢享接近人與人自然對話的體驗。不僅如此,系統可實現「所見即所說」,能夠理解有超多定語的語句,並擁有海量的知識儲備,懂你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