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無分別智是什麼?了解一下?

2020-12-05 念念隨筆

傳說中的無分別智是什麼?了解一下?

皆仁法師

無分別智,又稱為無分別心,是指舍離主觀和客觀的相對之相,而達到真正平等的真實智慧。簡單說,無分別智就是離主觀、客觀相,平等地運作的智慧,也是超越凡夫概念式思維的真實觀智。無分別智屬於出世間智、無漏智,是佛智的相應心品。

無分別智有三種,分別是:

一、加行無分別智

是尋思的智慧,又稱為加行智,是道之因,是地前加行位的菩薩所修的智慧。

簡單的說,就是把凡夫的分別心識修成無分別的智慧,也就是從凡入聖的知見跨越。

想要把凡夫的分別識念,轉為聖者特有的無分別智,需要的是正見的抉擇。其過程是通過反反覆覆地聽聞思惟佛法,進而起修,把無始劫以來因無明而生的種種我執妄見統統捨棄,解除凡夫心的顛倒妄想,種種疑惑。心中無疑,煩惱已盡,那就可以遠離分別了。

玄奘法師把這種無分別翻譯為「喜足」無分別,為什麼叫喜足無分別呢?

那是因為無始劫以來的無明之惑都漸漸消除,心中歡喜無量,正見具足,不再為疑惑所煩惱,不需要再去分別妄念。所以稱為喜足無分別。

這個修行的過程,古人曾經很形象地譬喻為以楔出楔,也就是把一個木楔打進木頭的縫隙中把另一個木楔起出來,最後恢復木頭原本的樣子。借正見之楔出妄念之楔,恢復本來面目。

二、根本無分別智

這是正證之慧,又稱為出世無分別智,根本智,是道之體。

《成唯識論》中說:「根本無分別智,親證二空所顯真理,無境相故,能斷隨眠。」

《三藏法數》中說:「此智不依於心,不緣外境,了一切境,皆即真如,境智無異。如人閉目外無分別,由此無分別智能生種種分別,是名根本智。」

根本智,乃是各種智慧的根本,因為它能夠契證真如妙理,平等如實,沒有差別。

在《攝大乘論釋》中運用了譬喻來比較加行智和根本智:

如果一個啞人,知道了境界的義趣,卻無法表達出來,這是加行智;如果一個啞人,正在領受境界,而無所言說,這就是根本智。

再簡單一點說,就像一個啞子沒有吃過蜂蜜,但是知道蜂蜜的味道如何甜美,他無法表述出來,這是加行智;如果一個啞子正在吃蜂蜜,但是安享於靜靜吃蜜的的狀態,卻無法把蜜的美味告訴其他人,這就是根本智。

一個是在理上了解,一個是親證,這是修行階次的不同。

三、後得無分別智

又稱為後得智,是出觀起用的智慧,是道的果,是分別一切差別相的智慧。

據《成唯識論》中說,根本智和後得智屬於同一種智,只是它們的作用不同,後得智依根本智才能掌握佛法的真理,根本智需要依靠後得智才能在世俗世界的認識中發揮其作用。

《三藏法數》中說:「依止於心,緣於外境,種種分別,境智有異,如人開目,眾色顯現,以其於根本智後而得此智,是名後得智。」這種狀態,就像《金剛經》中所說的:「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如果把根本智比喻為啞子吃蜜,卻無法告知別人其中的美味一樣,那麼後得智就像一個能言善辯的人吃了蜂蜜之後,把蜂蜜的美味告訴每一個遇到的有緣人。

關於無分別智的含義,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佛教:何謂「無分別智」與「後得智」?
    (一)無分別智與後得智的不同作用有一年,一位在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的同學,作佛學專題演講,論及無分別智的問題,認為佛教說什麼都無分別是頂不合理的,高矮、肥瘦、男女、善惡的行為,眼前的一切人與事都無不有分別,佛教主張無分別,把人都弄糊塗了。
  • 佛說無分別是什麼意思?是啥都不用辨別嗎
    覺知心的你因為開悟,而知道了他的無分別體性,就親證無分別智了,就了知法界的實相了,就知道一切都是由他所出生的,就知道中道的正理了,就能發起中道觀了,就發起般若實相的智慧了,我們佛教中就說這個是證得無分別智,也就是根本無分別智,就成為大乘別教的真見道位七住菩薩了!絕不是像那些悟錯了的人們所說的:把能分別的心變成無分別,然後妄說這樣子就是證得無分別智。
  • 埃及金字塔,裡面內容真的像傳說中那麼神秘嗎?不妨來了解一下
    那麼金字塔真的像傳說中的那樣,裡面存在著非常多的神秘嗎?或者是說進入到裡面,會受到埃及法老王的詛咒。裡面都是讓人無法理解的神奇事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埃及的金字塔。埃及金字塔,裡面內容真的像傳說中那麼神秘嗎?不妨來了解一下可能我們會從一些影視作品上看到金光閃閃的威嚴高大的金字塔。
  • 無實物吃播是什麼意思什麼梗?吃空氣表演了解一下
    無實物吃播是什麼意思什麼梗?吃空氣表演了解一下時間:2020-09-24 17:22   來源:禮儀之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無實物吃播是什麼意思什麼梗?吃空氣表演了解一下 無實物吃播,是指吃播博主對著鏡頭開始了吃空氣表演,明明碗中什麼也沒有,但他惟妙惟肖的手勢和表情卻仿佛真的吃到了麻辣燙、雞腿堡、羊肉串 無實物吃播,完全就是依靠博主的演技、表情和動作來演繹這個食物   原標題:無實物吃播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 神秘的灌頂到底是什麼意思?了解一下?
    那真正的灌頂到底是什麼呢?灌頂最初是古印度時國王繼承王位的一種儀式,就是國王在登基的時候,由前任國王命人汲取四大海的海水,然後澆灌在新國王的頭頂上,稱為灌頂大王。經中再進一步說:菩薩在十住之一的灌頂住時,諸佛用智慧法水澆灌菩薩頂,稱為灌頂法王,因為灌頂住的菩薩具足佛的十力,將來定要成佛。在《六十華嚴》中說:「具足成就法明淨精進,次第進入一切諸地,於諸佛所得甘露灌頂,受法王記無漏法身。」而密教中的灌頂,又有另外一層意思。
  • 什麼是「智」,什麼是「慧」,如何做到「智慧雙修」?
    首先,我們來談談什麼是「智」,什麼是「慧」。很多人認為讀《道德經》能夠增長智慧,但是在道德經中,很少提到「慧」字,如果沒有記錯,只有在第十八章中「智慧出,有大偽」這句話中出現了「慧」字。但是,這並不代表道德經沒有講「慧」,裡面更多地用「明」,表達「慧」的意思。比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科普】無支祁,了解一下?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無支祁,或稱支無祁,中國神話中的水怪。
  • 佛家的「無」和道家的「無」究竟有什麼分別?
    許多人都知道,佛教和中國道家都崇尚「無」,推崇「無」,把「無」看成理解世界的一把關鍵鑰匙。那麼,他們兩者究竟有何分別?嚴格來說,佛家是不講本體論的,即不追問宇宙、人生的本源是什麼。佛家指看重因緣和因果,主要通過這兩個角度看待、理解世界。
  • 淨空法師:什麼是根本智?什麼是後得智?
    經典裡面也有很多地方說的根本智、後得智,開啟這個智慧。根本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根本智;後得智是根本智的起作用,教化眾生。  根本智是自受用,後得智是他受用。根本智、後得智都是《般若經》上所說的「般若無知」,無知是根本智,它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所不知是差別智、是起作用。我們講開悟了,開悟是根本智;開悟之後,確實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通了,那是差別智。諸佛菩薩所說的一切經教,你沒有學過,你一看就明了,一聽就清楚,那是什麼?那是根本智。
  • 中國神話傳說中, 道祖、魔祖、佛祖、妖祖, 分別都是誰?
    中國神話傳說可以說在我國的文學作品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為其中描繪的故事都是一些十分吸引人眼球的,雖然我們知道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
  • 豐田普拉多尾標上TX、TXL、VX、VXL分別代表什麼意思?了解一下?
    相信每個男人都有一個越野夢,大家對越野車沒有太多的抵抗力,如果擁有一輛越野車不管是馳騁在城市道路,還是說駕車遠遊都是不錯的選擇,越野車中豐田普拉多便是一款經典的車型,也是讓很多車主心馳神往的車型,口碑也是不錯,而且這款車型,也能讓人非常有面子,相信大家在路上遇到過很多的豐田普拉多,但是普拉多也是有很多配置種類的
  • 民間傳說中的無根水是什麼?帶您走進神奇水世界,了解真的漲見識
    導語:民間傳說中的無根水是什麼?帶您走進神奇水世界,了解真的漲見識前段時間家裡小孩子半夜經常咳嗽,去醫院又是打針又是吃藥,錢花了幾千塊就不說了,居然沒有什麼療效,嘗試了很多方法都不見好轉,熬的大人孩子白天都沒有精神,也特別擔心孩子的咳嗽會嚴重。
  • 核雕中這四位菩薩有何寓意保佑什麼,你真的了解嗎?
    文玩佩戴中也有"男戴觀音女戴佛」的說法!觀音只是佛教四大菩薩裡的一種,佛教裡還有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其分別象徵著人們理想的四種人格,即:願(地藏王菩薩)、行(普賢菩薩)、智(文殊菩薩)、悲(觀世音菩薩)。下面就帶大家來詳細了解一下這四位菩薩的坐騎及象徵的意義。 文殊菩薩文殊菩薩 :象徵智慧的菩薩。
  • 儂智高:我不只是一個傳說
    1我叫儂智高,是北宋時期左右江地區的一名壯族首領。我不只是一個傳說。1025年,我出生在廣源州,是邕州所轄的一個羈縻州。我阿爸叫儂存福,是廣源州首領,我阿媽叫阿儂。我有兄弟四個,分別叫儂智聰,儂智高,儂智忠,儂智會。
  • 三山五嶽分別指的是什麼山 三山五嶽分別在哪個省
    那麼三山五嶽分別指的是什麼山?能準確說出的朋友並不多。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再來看看三山五嶽分別在哪個省,以及三山五嶽哪個最值得去,給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參考。 一、三山五嶽分別指的是什麼山1、三山五嶽具體分為兩部分,分別是三山和五嶽。其中三山包括黃山、廬山、雁蕩山,五嶽包括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恆山。
  • 根本智是空性不可得,吃一塹長一智是後得智
    這個隨緣妙用的心,絕對空淨、無私、無我、無傲、無爭、無是非,看一切眾生皆是善知識,皆是一尊尊的活佛示現,自己的每一個思想行為都能圓滿的落實做到沒有私心不為我,全心全意為眾生。根本智是空性的靈知不著幻相,只要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認可靈知不著幻相,當下空心的靈知就是根本智,而後得智是證到空性不可得之理的隨緣妙用心念,這是人生必須要走過的必由之路。
  • 不同的動物在佛教中分別有什麼含義?
    又因在動物中,龍與象分別是水上、陸上最有力者,因此經典中常將二者合用,以「龍象」比喻菩薩的威猛能力或威儀具足,後人引申為殊勝的禪定力量,或者用來讚揚威儀莊嚴的高僧大德為「法門龍象」。獅子是百獸之王,所以在佛教的許多經論中,都用獅子來比喻佛陀的無畏與偉大。
  • 美聚智造:眼睛突然出現三眼皮是怎麼回事?還能拯救一下嗎?
    美聚智造原來眼皮出現三層的褶皺,是因為肌膚鬆弛或者腫脹迫使內部皮膚脫墜導致的。眼睛突然出現三眼皮,並不是什麼疾病的預兆,所以不用過於擔心。美聚智造闖哥發現,經常熬夜、睡眠不足、工作壓力大、用眼過度、趴著睡覺,甚至是普通感冒,都有可能導致三眼皮。
  • 蚯蚓男什麼意思什麼梗? 渣男中的戰鬥機了解一下
    蚯蚓男什麼意思什麼梗? 渣男中的戰鬥機了解一下時間:2019-09-23 16:2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蚯蚓男什麼意思什麼梗? 渣男中的戰鬥機了解一下 形容詞,類似於渣男,但比渣男還渣,可以說是渣男中的戰鬥機。
  •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越是世道艱難,越能凸顯很多人的低智兇殘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有個叫瑪蓮娜的美麗女人,生逢亂世被人百般欺凌,只因為:她太漂亮了,而她丈夫不在。華人在歐美的情況,現在也有點類似。華人勤勞,不肯怨天尤人,又知道忍耐籌劃,時間長一點,普遍日子都過得不錯,可華人總是缺了點什麼。疫情來了,華人又一次明白自己缺的是那個能保護自己族群的力量,就像瑪蓮娜缺能保護自己的軍官男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