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o,走在創業路上的小夥伴們,你們好!我叫阿城,我是一名連續創業者。
我在創業的過程中遇見過很多的坑,我經常為創業這件事苦思冥想、去請教高人、去大量閱讀……。我原來總覺得創業這麼簡單的一件事為何實施起來如此之難!現在才知道創業這個看似簡單的事情背後蘊含著非常複雜的系統。
我一直在想:什麼樣的思考提煉才能讓「創業」這件事變的簡單一點?怎麼樣才能讓走在創業路上摸爬滾打的小夥伴們少走彎路、少進一些坑,從而增加創業成功的概率呢?
今天早上我又收到知乎的一位小夥伴的關於創業的問題。
據我多年的創業思考,創業需要有五個維度的系統協作:天命、格局、思維、方法、呈現。
1、天命,就是找到你事業的立足點,找到你願意從事一生的事業,
這事業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都是有幫助的。
天命是信仰、是旗幟,是前行的動力
天命是初心、是使命、是願景
天命是聚攏人才整合資源的基礎,
天命是通往自由之路,通往偉大之路
有天命的人通過別人發現自我,通過成就別人來成就自我
有天命的人任何艱難險阻都無法阻擋。
梁山好漢的天命是除暴安良、替天行道。所以,他們能聚攏了各路英豪。
共產黨的天命是解放受壓迫、受欺凌的中國人民,拯救黑暗的中國。為此,他們不畏艱難險阻、不畏雪山草地、不畏犧牲性命……。
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都必須有天命,天命是每一位偉大的創業者內在的激情,它是你不斷前行的動力。
中國創業者總體的天命是讓世界更美好,讓中國更富強,為此,他們能在這個時代創造一個個商業奇蹟。
2、格局,就是你願意為你的事業付出什麼、放下什麼,包容什麼……。
人們經常談論格局,格局不是說有就能有的。先立命才能立格局,否則哪裡來的格局?為何要格局呢?格局是什麼呢?
格局是人生目標、是德行、是心胸、是氣魄。
具有天命的目標是首要條件,具有使命感的目標,才會讓人不去計較生活中的瑣事、小事、無關緊要的事,才會「將軍趕路不追小兔」。
整天與鍋碗瓢盆打交道、整天思考的是家長裡短,也不需要什麼格局,格局也沒啥用。我不是說平凡不好,反而偉大正是在平凡之中孕育的。格局不是讓人去漂浮,而是要知道自己人生的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格局正是因為心中有使命感,反而能沉下心來做最平凡的事;格局正是因為心中有使命而不去斤斤計較。
3、思維,就是系統的商業思維體系。
思維是邏輯、是不變的底層規律,具有普適性。
優秀的創業者必須具備:中道思維、到位思維、多維度思維、動態思維
—中道思維
中道也可稱之為中庸,中道思維就是合適的極致。
我以前是偏向於非對即錯、二元對立的思維,我發現這種思維在創業這件事上會有各種擰巴,各種衝突,比如:激進和保守、固執和靈活、樂觀和悲觀、封閉和開放、單一和多元……很多時候你很難秉持一種明顯的觀點,不是非黑即白,而是處於一種決策的灰色地帶。如果,用二元對立的一根筋思維在處理具體的問題的時候就會讓你各種難受、各種矛盾,以至於寸步難行。
這就是為何任正非主張灰度思維的原因;這就是很多創業者對於儒釋道非常的感興趣的原因,比如,賈伯斯是禪宗的總是粉絲,馬雲與道教道長私交甚好、曹德旺曾對佛教特別迷戀……。
—到位思維
創業要有充分的準備,包括心裡預期、時間長短、競爭情況、資金、人力等各種準備。即使準備的再充分也會遇見事實與夢想的差距,因為創業就是把一個「idea」變現的過程,這個過程經過人思維與在執行中的加工一定會經歷「實現歪曲」。
創業的實現通常與我們的預期有很大的差別,實現在構想的基礎上一般至少打50%的折扣。所以,到位思維也是為了彌補這個折扣的塌縮。
孫子兵法講「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就是到位思維,翻譯成現在的大白話就是:戰就必須求勝,勝就要思考勝需要什麼條件,就需要依照勝的維度、資源、姿態、戰略、戰術等去戰,而打起來再去思考如何求勝已經晚了,失敗的概率就很大。
到位思維不是說等所有條件都具備了才開始行動,而是在現有的資源情況下,思考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去求勝、如何整合勝利所需要的資源。沒有思考好這一層而倉促行動,就是在賭博,就是對自己和將士的不負責任,就是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思考的懶惰。
—多維度思維
有人喜歡正向思維,有人善用逆向思維,有人跨界打專業,有人用高緯打低緯……不管什麼樣的思維,都是力求站在一個勝利的維度去打。單一的思維在這個時代很吃虧 、也很難。
通常人們認為有個好產品就可以無敵於天下,但現在很多的商業模式設計上,產品是免費的,是利用產品A打B,通過C或者D盈利。比如360,小米手機、共享單車。產品好是基礎,但光是產品好是遠遠不夠的,是會被競爭對手打得落花流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早就過去了。
多維度思維是到位思維的下一步。別人在一個維度,你就在多個維度上思考、別人在多維度上思考,你就在多維度組合的基礎上思考、別人在多維度結合思考你就要引入「求勝變量」,總之在多維度也是為了不戰而勝。
—動態思維
創業是一個未來事件、未來是一個滾滾而來的動態過程,而用於指導我們行為的知識、觀念等是靜態的。用靜態指導動態,難免會出現卡頓。
動態的未來意味著時時刻刻的變化,如果知識的更新跟不上動態的未來就很容易形成誤判。
所有的已知都是確定性的靜態思維,已知在用於指導不確定性的未來的時候除了要發現底層的不變規律,還需要不斷修正規律之上的事物。
所以,動態的修正思維是貼近未來的最好方式。
動態思維簡單說就是:不斷地更新自我、迭代自我、超越自我。
4、方法,方法是為了項目的落地
方法不具備普適性,但必須具備可操作性,只有思維沒有方法就缺少可落地性,只有方法沒有思維就缺少指導思想。方法是在思維之上的執行方案。思維是戰略、方法是戰術。
方法是隨著時代等不斷變化的,而思維是不變的底層規律。比如,以前市場拓展流行4P方法論、後來流行4C方法論、現在隨著自媒體和直播的爆發,以前的方法論就顯得不合時宜了。
以前是依據需求尋找客戶,現在是一句標籤尋找客戶。需求刺激經濟時代與標籤經濟時代(關於標籤經濟我們在一篇文章中有詳細的介紹,有興趣的可以翻一番)所用的打法是不一樣的。
5、呈現,呈現堅定的執行力,是戰略規劃好之後的迅速、有序、有章法的行動。
在新媒體時代呈現需要觸動目標群體的情感共鳴,以達到輿論傳播的共振效應。
呈現是在天命、思維、方法基礎上內容與目的的展現窗口。
呈現是兩種視窗一個是創業者團隊,一個是客戶,窗裡窗外一定是有視覺差異的。
呈現是最上一層的外在展現,比如;產品的銷售、自媒體的內容等。呈現是內在商業系統厚積薄發的展示,是最精華、最簡練的表達。呈現要鮮明,有吸引力。
呈現是一種傳播能力,呈現除了由呈現者呈現能力決定之外,還由以上四個維度的運行的有序度、流暢度決定。呈現的狀態往往是檢驗以上四個維度的標準,比如,當你天命的信念不堅定的時候,你向客戶表達時候的語氣就難免會露出心虛,當你思維混亂的時候你的表達也不會流暢,當你方法不正確的時候呈現的落地就比較困難……。
天命、格局、思維、方法、呈現這五個維度相互關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沒有天命的人,也不會有什麼格局,沒有格局的人,思維也不會那麼牢靠,沒有思維的方法就缺少指導性,沒有以上四點我們拿什麼來呈現呢?
我們把這五個維度再簡述一下:就是你找到了你願意從事一生的事業,就會願意為此放大格局,不斷的學習、思考形成系統的思維,找到把你的夢想落地的方法,最終呈現給你要呈現的人。
以上,只是簡述了創業的五個維度,真要講起來,每個維度都是非常大的話題,每個創業者遇見的情況不同,加之受限於篇幅,在此不在過多的贅述。但是這五個維度是每個創業者都必然要面臨的問題,卻是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會忽略一二的問題。
在這裡做個簡單的總結,一是為了自己思考與提煉,二是假如有緣遇見了,啟發大家的思考而避免創業者們少走彎路,讓創業變得容易點,增加成功的概率。我想這就是我的使命之一。
假如您對此有什麼心得體會,熱烈歡迎大家共同探討創業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