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遠離地球,生病受傷了怎麼辦,能送回來治療嗎?

2020-12-05 時空通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這是一個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我們一起來討論。

人類離開地球還不太遠。

因為迄今為止,人類在太空走得並不太遠,最遠只到了月球,距離地球38萬多公裡。阿波羅任務有6次登月成功,12人登上了月球,任務時間最長的是最後一次的阿波羅17號任務,1972年12月7日世界時5點33分發射升空,返回降落時間為12月19日,任務總有效時間為12天13小時51分59秒。

這是人類迄今走得最遠,時間最長的一次,其餘時間最長的就是在近地軌道了。國際空間站1994年開始建造,1998年開始在太空組裝,2000年首批3位太空人登上國際空間站,2006年完成組裝。

迄今有29個國家的239位太空人在空間站上面工作過,單次在空間站工作生活最長時間的是美國太空人斯科特·凱利,他在2015年創造了340天的記錄。而累計在天上生活最長時間的是俄羅斯太空人根納迪·帕達爾卡,在17年太空生涯中,他累計在天上呆了879天。

以上都是男性太空人在天記錄,女性記錄是由美國太空人克裡斯蒂娜·科赫創造的,它在2019年連續在空間站呆了289天。這些太空人都是呆在距離地表只有400公裡左右的近地軌道,真有什麼大傷病,儘快派飛船把他們接回來搶救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太空生病的問題目前還不突出。

從人類迄今飛天的狀態來看,由於走得不遠離開時間不長,生病的問題還不是很突出。這是因為,上天的幾乎都是太空人,在上天前,這些太空人們都要經過全方位高規格的身體檢查,這種檢查比一般吃瓜群眾的身體檢查當然要嚴格很多,因此要保持身體棒棒的,才能夠上天。

上天后,這些太空人們工作生活空間雖然很狹小,吃的玩的也不豐富,工作生活條件也比較艱苦,但起碼有一點,就是環境潔淨度要求很高。雖然不是無菌狀態,但對這個小空間的空氣含氧度、溫度、溼度控制很好,確保太空人每天氧氣需要,而且調配的食物也要充分保證太空人們的營養需要,還需要通過物理吸附、化學吸收等方法排除艙室的空氣汙染等。

這樣太空人們患病的概率就會比較少,因此,現階段的航天活動主要是防止太空人生病,太空人真正的生了大病需要救治的問題還不是很突出,迄今也還沒有遇到過。

實際上,太空人們在天上的主要危險來自失重和輻射。

在太空由於地球引力已經很小,就會失重。所謂失重就是沒有了重量,科學解釋就是物體失去了重力場的作用,物體除了自身重力外,不會受到任何外界重力場影響。在四中狀態下,人會漂浮在空中,也沒有上下左右之分。

這看起來很好玩,但時間長了對身體影響很大。失重會導致骨骼中鈣質的流失、肌肉萎縮、血液倒流,在太空呆長了,回到地球站都站不住,所以太空人一下來就要被抬到椅子上坐著,要經過一定時間適應和調養才能夠漸漸恢復,在太空時間長了還會導致永久性傷害。

而輻射則是對身體的直接傷害。太空比地面輻射要大多了,這還要分是在近地軌道還是飛出向了深空。比如在空間站,飛行高度只有海拔400千米左右,太空人還是在地磁保護之下,來自太陽的高能輻射大部分會被地磁擋住了,但依然有磁場漏洞會讓輻射照射到太空站。

因此在太空站工作的太空人,受到的輻射量是地球生活人們的4285倍。即便不出艙活動,在太空站外殼的保護下,1天受到的照射也相當於地表人們1年的照射,比我們吃瓜群眾高出365倍。

如果飛出地球磁場,這種輻射就更大了。比如上世紀的登月活動,太空人們受到的輻射相當國際空間站的2.6倍。宇宙高能射線能夠打斷人體內部的DNA,劑量大時可以很快致命,一定量的劑量會讓人患上輻射病,如免疫功能喪失、癌症等。

由於迄今人類探索太空還走得不遠,時間也還不長,對上天的太空人又儘量控制時間和採取保護措施,迄今還沒有太空人受到明顯的重大損害。但如果以後飛往火星等更深遠的深空,太空人們在太空或外星球要呆更長時間,這就是個大問題了,只能依靠加強太空衣的防護功能或者建造防護房屋來解決。

太空人也會有小病小災,航天計劃中都有對應預案。

太空人上天對身體檢查很嚴格,在天上保護又好,患大病的概率很小。雖然如此,但小災小病還是避免不了的,這些在任何載人航天計劃中都是預案的,一旦發生,及時處理就可以了。

這些處理方法有:

在載人飛行計劃中,專家們會分析確定航天員可能會罹患的疾病,這些疾病包括與航天環境有關的疾病、可能罹患的臨床疾病、急症等,再根據這些疾病為飛船或空間站配備涵蓋所有病譜的各種藥物和簡單器械。

如我國神州六號和神州七號上天就攜帶了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各類藥品,涵蓋止痛、胃藥、抗抑鬱、抗暈眩、消炎等類藥品數十種和簡單的急救包紮器械,即便在太空人乘坐時間不足1個小時的返回艙裡,也配備了急救包和日用小藥包,以防不時之需。

所有太空人的身體指標都會一直在地面指揮中心的監測當中,有專門的航天醫生管理,一旦出現異常,會第一時間得知。這時就會建立天地溝通,醫生通過向太空人了解自覺症狀,再結合監測到的各項身體指徵,結合視頻觀察,做出明確診斷,開出藥方上傳到飛船或空間站,指導航天員們對患者進行處置或服藥。

如遇疑難病症,還會啟動遠程醫學支持系統,組織地面支持醫院專家進行網絡會診,獲得最佳治療方案。

總之,現在天地距離不遠的狀態下,太空人的身體保障能得到地面不惜一切代價的保護。至今參加任務的太空人還沒有出現過天上突發重病的情況,空間站也沒有發生過太空人因病危需要接回治療事件。

未來深空長時間宇宙航行太空人怎麼醫療保障。

相信在許多科幻影視中,大家已經看到過很多深空遠航的宇宙飛船和太空人生活工作狀態,在這些飛船上是配有很強的醫療保障系統的,包括醫生和最先進的設施。其中有一種神奇的醫療艙,受了重傷或者重病,只要把傷病員躺進這個醫療艙,經過一系列的掃描治療,就能夠恢復健康。

當然這只是科幻,但隨著人類醫療水平提升,未來在星際遠航中所配備的醫療服務設施一定是最好的。我相信在可預見未來前往火星的載人飛船,就一定會配備醫生太空人和最好最精緻的醫療設備和藥品,以確保太空人們的傷病需要。

但宇宙航行中充滿了不確定性和風險,只有具有獻身精神的人才有勇氣出航,在深空徵途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疾病和傷痛,不可能完全備齊救助設備和藥品,真遇到這種情況,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只能夠因地因時制宜依靠自身智慧和勇氣來解決了。魂歸的情況絕非絕無僅有,或許會成為常態。讓我們祝願為了人類未來進行深空探索的太空人們順利健康。

就是這樣,歡迎討論,感謝閱讀。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

相關焦點

  • 太空人們在太空會生病嗎,真的生了病怎麼辦,硬扛嗎?
    太空人遠離地球,為了人類的未來而探險,他們如果生病受傷了怎麼辦?這是許多人擔心的問題,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弄個明白。而累計在天上生活最長時間的是俄羅斯太空人根納迪·帕達爾卡,在17年太空生涯中,他累計在天上呆了879天。以上都是男性太空人在天記錄,女性記錄是由美國太空人克裡斯蒂娜·科赫創造的,它在2019年連續在空間站呆了289天。這些太空人都是呆在距離地表只有400公裡左右的近地軌道,真有什麼大傷病,儘快派飛船把他們接回來搶救也是有可能的。
  • 如果太空人在太空中生病了會怎麼樣?他們將如何得到治療?
    由於太空任務是在嚴格的時間表上提前計劃好一切的行動,生病的太空人在太空任務中很難直接到地球上看醫生。而太空中的環境和醫療設施與地球上完全不同,所以當太空人意外生病受傷時,他們必須採取一些和地球上完全不一樣的治療方案。
  • 月球沒有火箭,登月太空人怎麼返回地球?如果沒法返回地球怎麼辦
    在人類歷史上,就出現過一些事故,有一些太空人最後成功脫險,返回了地球家園,有一些太空人則沒那麼幸運了。就目前而言,我們人類最遠的足跡留在了38萬公裡外的月球表面。隨後兩三年時間內,先後還有6艘載人飛船發射升空,開啟了登月之旅,除了阿波羅13號飛船在飛往月球過程中發生了爆炸,其餘5艘飛船都成功實現登月,並順利返回地球。幸運的是,阿波羅13號載人飛船雖然發生了爆炸,兩個氧氣罐都炸掉了,但是最後太空人還是克服了重重困難,安全回來。
  • 如果登月太空人沒法返回地球,可以怎麼辦?
    自從我們人類掌握了航天技術,走出地球、邁向宇宙深空、踏上外星球,就成為了我們很多人的夢想。時至今日,首顆衛星發射升空、首艘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航天技術的飛速發展,讓我們人類實現了一系列的夢想,踏上了外星球表面。當然從目前的科技發展水平來看,我們人類的飛行技術還是比較有限,因此暫時只能將太空人送上38萬公裡外的月球表面。
  • 中國能不能把太空人送上月球並使之登陸?
    第一種是,只是把太空人安全送上月球,這個中國能做到; 第二種是,把太空人安全送上月球並且還要安全返回地球,中國目前火箭噸位還不夠。 第一種情況,只送太空人上月球,不考慮返回地球▼ 如果,只是把人送上月球並軟著陸於月球表面
  • 太空人登陸月球後,回不來怎麼辦?他們能在太空堅持多久?
    導語:太空人登陸月球後,回不來怎麼辦?他們能在太空堅持多久?當時全國科技都尚不完善,在載人登月方面更是陌生,但也極少出現太空人登月回不來的情況。但若太空人真的無法回來了,月球能夠給予太空人多長時間的生命呢?
  • 太空人從太空回來後,為什麼都會坐上輪椅?
    對航天航空感興趣的小夥伴應該都注意到了,不論是哪個國家的太空人只要從太空回來都要先坐輪椅,就是現場有重要的領導人他們也會坐著接受採訪,那麼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首先我們能夠確定的就是,雖然這些太空人會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走出飛船,並且坐到輪椅上,但是他們並沒有受傷,要知道太空中的環境並不像我們地球一樣蘊含著各種氣體,太空一直都處於真空的狀態,所以太空人在太空中每天都會處在一種失重的環境中。
  • 如果太空人在太空死亡,屍體會被如何處理?
    還是送回地球入土為安,或者直接扔進宇宙飛向未知?,真的是太容易了,近乎完美的真空,沒有氧氣,強大的輻射,還有極低的溫度,每一項都可以輕鬆的送一個人上西天,不過人類歷史上,真正算死在宇宙的人只有三個,那就是蘇聯的聯盟11號的三位太空人。
  • 觀賞魚生病如何治療?分析6種常見的觀賞魚疾病,可以治療
    養魚的魚友們漸漸地多了起來,有時候我們的不經意間的失誤就會導致觀賞魚生病。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魚友都能從容面對魚的疾病。養魚雖說不像貓狗一樣需要遛,但是要把蝸居在魚缸裡的魚養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需要我們足夠的耐心和細緻。對於水質、水溫、光照的控制,魚缸換水等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就會導致我們養的魚患病。
  •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將NASA太空人送回地球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將NASA太空人送回地球隨著SpaceX公司接過發射太空人的衣缽,美國宇航局現在進入了人類航天的新時代,在這個時代裡,私人公司會經常把人送到低地球軌道。在歷史上,太空機構一直都是負責開發將太空人送上太空的太空飛行器。本肯和赫利的飛行標誌著人們第一次乘坐私人開發的太空飛行器發射到軌道上。他們的飛行也讓載人發射再次回到美國本土。
  • 為什麼在太空站喪命的太空人不能被運回地球?
    ,結果一直沒送回來嗎?  太空人其實是一個高危職業,不僅到了太空之後要接受宇宙輻射的洗禮,更是因為太空任務充滿不確定性和未知性,很可能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失敗。正是因為如此,所有的航天航空項目在執行中是非常謹慎的,從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個太空人加加林乘坐載人航天飛船進入地球軌道算起到今日,將近60年的歲月裡,全世界因為航天事業犧牲的太空人屈指可數。
  • 《地球生病了》
    地球生病了、你知道麼?
  • 太空人從空間站飄走了該怎麼辦
    太空漫步確實很帥氣,不過,萬一飄著飄著,一個不留神遠離了空間站,那就悲催了!所幸,這類不靠譜的事情至今從未發生過,而且NASA自信,在未來,這也不會發生。首先,太空人一般不能自由浮動。在國際空間站外面,他們通過鋼筋編織的繫繩和太空飛行器相連,這繫繩的拉伸強度可以達到1,100磅。如果是兩個人離開國際空間站,進行太空漫步,他們之間還會有繫繩相連。所以太空人想飄走,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其次,即使這根關鍵的繩子斷掉了,太空人們同樣有超完善的應急措施——噴氣式動力背包,人手一個背在背上,作為一個對艙外活動進行救援的簡單措施。
  • 如果太空人在月球上失聯了,還有機會被救回嗎?
    想當太空人的目的就是為了飛出地球,遨遊太空,雖然遨遊太空特別的令人嚮往,但有好處就總有壞處,如果太空人在月球上遇到麻煩不幸失聯怎麼辦?還能救得回來嗎?看完接下來的內容你就明白了。在1969年7月20日,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羅11號成功的登上了月球,而阿姆斯特丹與奧爾德林成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太空人,並且也是成功返回地球的太空人。
  • 51年前美國登月,任務那麼成功,為什麼太空人回來必須隔離21天?
    第一個把人造衛星送入地球,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 然而,美國在1969年7月20日一轉劣勢,在阿波羅11號任務中,他們成功將太空人送上了月球。指令艙只有一個艙室,三名太空人乘坐它進入太空,再乘坐它從月球回到地球。 7月19日,阿波羅11號飛船接近月球,進行制動減速後進入了月球軌道。因為早期調查確定靜海地區相對平坦和平穩,所以被選作了登陸區。
  • 為何從太空中回來的太空人,要必須隔離,否則可能有生命危險?
    科學家根據化石的研究,動物最早出現於海洋,隨著不斷的進化並繁衍至今,並有了如今的多樣性,所以大自然中的動物各種各樣,而小編非常的喜歡各種各樣的動物,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原創文章是「為何從太空中回來的太空人,要必須隔離,否則可能有生命危險?」。
  • 他是最慘太空人,被送上太空,飄蕩311天,回來後發現國家沒有了
    說起太空,總是引發人無窮無盡的想像,地球作為宇宙中的一顆行星,它的形成已經有46億年了,它經歷多少次巨變和生命變遷,才形成如今的形態,茫茫宇宙中,地球上發生的變化只是滄海一粟。既然宇宙是無窮無盡的,而類似於地球一樣的行星又那麼多,其它的星球會不會有生命的存在和文明呢?於是人類開始探索。
  • 魚類養殖知識:魚生病了怎麼辦?這些防治措施很有用!
    之前的時候給大家介紹過很多關於魚類養殖的知識,今天小編繼續跟大家講一下到底應該怎樣養殖,然後在養殖過程中如果養殖的魚生病了,我們應該怎樣去應對,這些都是養殖者經常遇到的事情,所以,今天就來跟大家講述一下在養殖過程中應該用什麼方法來應對魚類爆發的疾病
  • 如果太空人登月後,回不了地球該怎麼辦?
    其中有6次成功,1次失敗,阿波羅13號沒能登上月球。在阿波羅13號飛向月球的過程中,飛船上的氧氣罐突然發生了爆炸,導致氧氣和電力的供應嚴重不足。無奈之下,此次登月計劃不得不被迫終止,太空人克服重重困難後,成功返回地球。
  • 太空人在登月回來之後,為什麼都遇難了?
    都說國家培養一名戰機飛行員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培養一名太空人才是難上加難,所以國家在選拔太空人的時候都要經過重重考核,不如文憑、體質、素質等,其中對太空人體質上的要求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