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打開凌哥英語(Linglish)!凌哥用短小精悍的實例闡述原理,讓微友看得更明白。
這是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Four When is Easter的讀寫部分。
教師PPT呈現教材內容(圖1)
(圖1)
T: Look at the four diaries. What is the same?
diary是該頁首次出現的新詞,也是在這堂課中教師第一次使用該詞。
現在,請你思考4個問題:
1. 學生是否能理解diary的含義?教師需要做哪些非言語方面的工作?
2. Look at the four diaries.之前,教師可以用什麼語句做鋪墊?
3. Look at the four diaries. 和 What is the same 之間,可以留出多長時間讓學生思考?
4. 你能不能回答What is the same?,你會用什麼英語語句來回答?
|
|
|
|
繼
|
續
|
往
|
下
|
看
|
|
|
|
|
|
(圖2)
T: (課件中圈出四個日期。)So what kind is the passage?
該句中,kind和passage是教材以外的「教學類詞彙」,換言之,這句話使用了「元語言」,即用來描述語言現象的語言。
如果你是學生,你能否理解教師語句?你會使用什麼語句來回答?
|
|
|
繼
|
續
|
往
|
下
|
看
|
|
|
|
Ss:日記。
T: Yes, it’s a diary.
從學生的反應看,學生能理解What kind is this passage?的含義,說明教師平時教學中可能經常使用這一句教學用語。但是,學生沒有辦法使用英語作答,只好使用漢語詞彙「日記」。教師給出正反饋:Yes, it's a diary.
我們再反思一下,教師提問What kind is this passage?的目的是什麼?從整個過程看,似乎是為了讓學生明白diary的含義和格式。
那麼,我們怎樣使用學生能懂的方式,採用交際運用型的問答直接讓學生感受diary並運用該詞彙,而非語言研究型的問答來開展這個環節的教學呢?
凌哥給出的教學建議:
STEP 1
將四篇日記分別放到4張幻燈片上(圖3為示例):
T: (指著紅圈)Children, can you read this. And what about this? And this? And this? (先認讀日期,既練習了日期的讀法,又讓學生關注到了版面中日期所在的位置。)
STEP 2
(圖4)
在同一PPT頁面中逐個呈現日記,得到類似圖4的畫面。
T: Good. Look, today we are going to read some diaries.(板書:di-a-ry, diary。處理詞彙的語音認讀)Read after me, diary, diaries.
T: Good. How many diaries are there?
SS: There are four diaries.
STEP 3
(圖5)
T: Read this and find out: Whose diary is this?
S: It's Sarah's diary.
T: Yes. Children, do you often write diaries?
最後不完全總結一下小學階段教師提問的幾個原則。所謂「不完全」,是因為學段不同,學生認知類型不同,就會有不一樣的原則的。根據這堂課,說幾條:
1、關注語言的可理解性。不要提出大部分學生聽不懂意思的問題。
2、未學過且無法從語境中推測出來的詞句,不設計問題。
3、大部分提問,都是考察語言理解的。最好能設計促進學生的語言運用的問題。比如可以多使用特殊疑問句,少使用一般疑問句,以鼓勵輸出。
4、如果要讓學生提問的,教師的示範性問句要讓學生明確注意語句形式,比如可以跟讀、空出虛詞補全等。
5、多提問「針對語言內容」的問句,少提問「針對語言形式」的問題,也就是減少「元語言」。
6、提問本身有時候就是提示答案的過程,對於能力較弱的學生,要設計一些這類問題。
今天的「課堂把脈」幫助到你了嗎?如果幫助到你了——
【1】請你將文本轉發到你的「英語教學」QQ群或朋友圈,讓更多的英語老師也受益吧。也就是幫助凌哥宣傳宣傳啦。
【2】或者,你可以掃描或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就當是凌哥親臨現場給你做了指導。
A joke never gains an enemy but loses a friend.
玩笑感化不了敵人,卻可能會趕走朋友。
如果想繼續收到此類文章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凌哥英語
凌哥英語(Linglish)主要面向英語教師、學生和家長。力求通俗易懂、短小精悍,包括英語教學理論與技能、英語文化知識、親子英語教育等內容。您還可以問凌哥各種與英語有關的問題,尋求教學指導和學習方法。